《小英雄雨来》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彼此认识了,大家怎么称呼我?生(齐):王老师。
师:这节课有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
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是生活的有心人。
请大家凝神静听。
(生听录音)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生:鸟叫声、流水声。
师:生活的有心人!(竖大拇指夸赞)生:还有刮风的声音。
师:你很用心。
生:还有打雷的声音。
师:可见,同学们真的是生活的有心人啊。
你能模拟刚才那些声音吗?生:我能模拟鸟叫声,叽叽喳喳;还能模仿流水的声音,哗啦——哗啦——师:你模拟的真像!生:我能模仿打雷的声音,轰隆——师:真好!生:我听到的打雷声是咔嚓!师:你不仅听得仔细,模仿得也很像。
生:我能模仿刮风的声音,呼——呼——师:同学们模仿的真像。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声音有关,我们将继续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
(板书课题,强调“雄”字的写法,学生书空)二、走进文本,认识象声词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感受到主人公雨来的光辉形象,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本文写法上的一个特点。
本文在用词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以下语句,能不能发现下列句子在用词上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读幻灯片出示的含有象声词的句子,感受句子的共同特点)师:你的发现是什么?生:我发现这些句子中都用上了象声词。
师:你知道的真多,对,是都用了象声词,语文中把模拟声音的词语叫做象声词。
(板书:象声词)师:你知道这些句子中哪些是象声词吗?生:扑通、嗡嗡嗡嗡、哗啦哗啦。
生:吧嗒吧嗒也是象声词。
师:对。
生:嘟嘟囔囔、咕咚咕咚也是象声词。
师:大家找得很准确。
知道这些象声词是模拟什么声音的吗?生:“扑通”模拟的是小英雄雨来跳水的声音。
“嗡嗡嗡嗡”“哗啦哗啦”分别模拟的是孩子们在夜校里老师到来之前交头接耳的声音及翻书的声音。
生:“吧嗒吧嗒”是爸爸抽烟的声音。
师:你能模拟这种声音吗?生:吧嗒吧嗒……师:哈,这烟抽得可真香啊!生:“嘟嘟囔囔”是模拟雨来说话的声音,“咕咚咕咚”是人跑步的声音。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为第二课时,本节课将深入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雨来的英雄形象,学习他勇敢、智慧、坚韧的精神品质。
教学内容围绕雨来的成长历程,通过课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雨来的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学习雨来的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1. 雨来英雄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雨来的英雄形象,理解他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雨来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雨来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雨来的英雄形象,学习他的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雨来的英雄事迹,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雨来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雨来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板书设计1.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2. 正文内容:雨来的英雄形象、勇敢、智慧、坚韧、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关键词。
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让学生课后阅读《小英雄雨来》全文,进一步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
2. 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雨来的心得体会,不少于300字。
小英雄雨来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小英雄雨来课堂实录小英雄雨来资料集师:昨天我们交流了课文的第四部分最能凸显雨来的英雄气概。
请同学们再次沉下心来默读课文的这部分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抓住每一个细节用心品读,想想你从哪个词,哪句话读出雨来的英雄气概来的,就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做批注,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你可以联系自己的体验想象雨来承受的痛苦。
生:“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
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子眼睛的!’”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雨来当时很害怕。
师:害怕什么呢?生:他怕鬼子真的挖小孩子眼睛的!师:假如是你看到鬼子往包里掏东西,想到这些,你会怎样?生:很害怕,都要哭出来了!师:那你就把这种害怕恐惧的感觉读出来!学生朗读。
师:,刚才你抓住雨来的心理活动来谈,很好!谁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生:“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我从这体会到雨来被打得很惨,但是他还是不说出李大叔的秘密。
假如是我早已经受不了。
师:你是从雨来的话语中体会到他的英雄气概,而且还联系自己的感受来谈,真好!你想此时的雨来被打得怎样呢?生:鼻青脸肿。
生:遍体鳞伤。
生:鲜血直流。
生:他被打得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师:是呀,此时的雨来被凶残的鬼子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鲜血直流,但是他还是——生:咬着牙,说:‘没看见!’师:你们听老师读这三个字,你觉得怎么样?生:不行,雨来都被打得这样了,老师好像读得很轻松!生:雨来这时候已经没有力气了,不能读得这么大声。
师:那你来试试!小英雄雨来资料集生:“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齐读。
师:我们从雨来艰难吐出的三个字感受到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生:“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我知道鬼子这时候已经被雨来气得受不了了,我还可以联系上面说的鬼子打得累了来谈。
鬼子一定是很高大的,力气一定很大,他都打累了,就可以知道雨来受了多少苦了!师:老师提议大家为他精彩的发言鼓掌。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19.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案

四下语文《19.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巩固第一课时学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
3.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向英雄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难点:理解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提问学生雨来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2)引出第二课时主题: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老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第一课时,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谁能告诉我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A:老师,我知道!雨来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孩子,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老师:很好,A同学回答得很全面。
那么,谁能告诉我雨来在课文中做了哪些主要事迹?学生B:老师,我记得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勇敢地与敌人周旋,还利用自己的游泳本领从敌人的枪口下逃脱。
老师:B同学说得没错,这些都是雨来的英勇事迹。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课时,就是要更深入地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我们要通过课文的描写,去感受雨来的勇敢和智慧,去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老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时。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勇敢和智慧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是如何展现雨来的英雄形象的。
2. 品读重点段落,感悟雨来形象(1) 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与敌人斗争的段落。
(2)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雨来在斗争中的表现,如语言、动作、神态等。
(3) 分享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一起品读《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一起感受雨来这位小英雄的勇敢与智慧。
首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与敌人斗争的段落。
小英雄雨来》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小英雄雨来》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小英雄雨来》课堂实录(第二课时)一、复课文主要内容。
二、直奔“英雄”。
师:昨天我们交流了课文的第四部分,最能凸显雨来的英雄气概。
请同学们再次沉下心来默读课文的这部分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抓住每一个细节,用心品读。
想想你从哪个词、哪句话读出雨来的英雄气概来的,就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做批注,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你可以联系自己的体验想象雨来承受的痛苦。
交流:生:(读句子)“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
___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子眼睛的!’”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雨来当时很害怕。
师:害怕什么呢?生:他怕鬼子真的挖小孩子眼睛的!师:那你就把这种害怕恐惧的感觉读出来!学生朗读,表现有了明显进步。
师:刚才你抓住雨来的心理活动来谈,很好!(随即板书:心理)谁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片段二:生:(读句子)“鬼子打得累了,___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我从这体会到___被打得很惨,但是他还是不说出___的秘密。
假如是我早已经受不了。
师:你是从雨来的话语中体会到他的英雄气概,而且还联系自己的感受来谈,真好!你想此时的雨来被打得怎样呢?生:鼻青脸肿、遍体鳞伤、鲜血直流,他被打得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师:是呀,此时的雨来被凶残的鬼子打得很惨,但是他还是——生(齐):咬着牙,说:‘没看见!’师:你们听老师读这三个字,你觉得怎么样?(老师读‘没看见!’,读得铿锵有力,轻描淡写)生:不行,___都被打得这样了,老师好像读得很轻松!生:雨来这时候已经没有力气了,不能读得这么大声。
师:那你来试试!生:“鬼子打得累了,___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读得声情并貌)齐读。
师:我们从雨来艰难吐出的三个字感受到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板书:语言)片段三:生:(读句子)“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我知道鬼子这时候已经被___气得受不了了。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小英雄雨来》教案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2.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1.谈话导入。
2.观看图片,联系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教学方法教授法。
课前准备抗日根据地地图,生字新词卡片,《小英雄雨来》教学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
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二、新课学习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
指名读第五段。
提问:这段主要写了什么?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
课文是怎样来写的?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
)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读出老人赞叹、惋惜、悲痛的口气。
)齐读第五段。
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阅读第六段:提出阅读要求:1.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2.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3.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
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自由阅读全文,要求: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
(第四段)2.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
第一段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段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段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段写老乡们哀悼雨来,是从一个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段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
19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3.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到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生能够明白到保护家人、保护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1.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雨来的英雄事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生字词学习1.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口语表达训练1.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课文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3.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教学PPT2. 课文文本3. 生字词卡片学具1. 课本2. 笔记本3. 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雨来的英雄事迹。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四、口语表达训练(10分钟)1.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课文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4、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2、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一)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回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二、用简练的语句为六个部分写小标题。
(一)这是我们上节课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今天我们能不能用更简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这条河里游泳,他会游很多姿势,其中仰泳的本领最高。
](二)哪位同学能在这个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回答:1、雨来喜欢游泳。
点拨:不错,已经很简练了,可是这部分仅仅说雨来会游泳吗?2、雨来游泳本领高。
点拨:好,既简练又概括了主要内容。
其实直接说“游泳本领高”都行。
)(三)[边板书“游泳本领高”边说]同学们概括的这个短语就好像给这部分内容加了一个题目,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第一部分的小标题。
把这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出示课件: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学生回答:1、主要内容和小标题都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你还读出什么? 生:我真为雨来担心,担心他会受不了的。
师:你的这种感受是通过哪些字词体会到的呢? 生:当我读到“雨来疼得直咧嘴” “ 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 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灶沿上”时感受 到的。
生一起读。
片段五:
生:(读句子)“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 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 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从这里可 以读出雨来被打得快受不了了, 我还可以从这幅图中看出雨来身上到 处都是鲜血。
片段五:
师:那老师读两个句子, 你们听听这两个句子对描写雨来的英勇 形象有没有必要。(朗读)“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好 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 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了一大朵一 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 指导学生先读读这两个句子,然后做批注写写自己的理解。 师:我们先来交流第一句话。 生: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这里主要是写雨来的英雄事情,这些 句子跟课文主要内容无关。
师:当雨来被敌人摧残得遍体鳞伤、脸色苍白、鲜血直流时,还 是那句话在支撑着他——
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三、总结写法
1、指导学生看板书:
小英雄雨来 心理
语言
神情
外貌
动作
2、我们刚才从雨来的心理、语言、神情、外貌、动作等描写中 感受了他的英雄气概,这种描写就叫——直接描写。
3、我们刚才还从扁鼻子军官的句子中,看到雨来宁死不屈的英 勇形象,那这是什么描写呢?
(教师略微做个侧身的动作)——这就是侧面描写。
四、提出问题:
1、课文的第四部分重点向我们描绘了雨来的英雄气概,那为什 么作者还花那么多的笔墨介绍雨来的身世, 雨来被妈妈追打, 雨来上 夜校等事情呢?
2、学生默读,思考。
3、交流:前面的那些内容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假如没 有前面介绍雨来会游泳,故事的结局就不是这样了。
小英雄雨来》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二、直奔“英雄”。
片段1:
师:昨天我们交流了课文的第四部分最能凸显雨来的英雄气概。 请同学们再次沉下心来默读课文的这部分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举 止,抓住每一个细节用心品读,想想你从哪个词,哪句话读出雨来的 英雄气概来的,就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做批注,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你可以联系自己的体验想 象雨来承受的痛苦。
生:鼻青脸肿。
生:遍体鳞伤。
生:鲜血直流。
生:他被打得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师:是呀,此时的雨来被凶残的鬼子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 鲜血直流,但是他还是——
生(齐):咬着牙,说:‘没看见!' 师:你们听老师读这三个字, 你觉得怎么样?(老师读‘没看见!', 读得铿锵有力,轻描淡写)
生:不行,雨来都被打得这样了,老师好像读得很轻松! 生:雨来这时候已经没有力气了,不能读得这么大声。 师:那你来试试! 生:“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 ‘没看见!'”(读得 声情并貌)
交流: 生:(读句子)“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雨 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子眼睛的! '” 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雨来当时很害怕。
师:害怕什么呢? 生:他怕鬼子真的挖小孩子眼睛的! 师:假如是你看到鬼子往包里掏东西,想到这些,你会怎样? 生:很害怕,都要哭出来了! 师:那你就把这种害怕恐惧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朗读(比刚才有了明显进步) 。
师:老师提议大家为他精彩的发言鼓掌。他刚才能联系上下文, 结合鬼子的反映来谈雨来的坚强不屈。我们也一起来读读体会体会。
片段四:
师:课文中有一段话详细描写了鬼子毒打雨来的情景, 找出来好 好读读,圈圈关键的字词, ,相信大家的感受一定更深刻!
学生自读自悟。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老师提个建议, 你就把你的体会感受通过 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师:在敌人凶残的折磨下,雨来有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吗? 生(齐说):没有! 师:真好,你抓住此时雨来的神情、外貌感受雨来的英雄气概。
(随即板书:外貌、神情)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还从句子中看到了什 么?
生:看到雨来的鲜血滴在书本那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 己的祖国”上。
师:此时在雨来遭受敌人毒打的时候写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吗?
师:当你读着这段文字时候,又什么感受呢? 生:我特别恨日本鬼子,他们简直不是人,是畜生,这样对待一 个小孩。
师:那你读到哪些字词时,心里的这种感受尤其强烈呢?
生:特别是读到“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打了两巴 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这些地方时我都要气炸 了!
师:那你再读读!
齐读。
师:我们从雨来艰难吐出的三个字感受到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
概。(板书:语言)
片段三:
生:(读句子)“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 ‘枪毙, 枪毙!拉出去, 拉出去!'”我知道鬼子这时候已经被雨来气得受不了 了,我还可以联系上面说的鬼子打得累了来谈。 鬼子一定是很高大的, 力气一定很大,他都打累了,就可以知道雨来受了多少苦了!
师:,刚才你抓住雨来的心理活动来谈, 很好!(随即板书: 心理)
谁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片段二:
生:(读句子)“鬼子打得累了, 雨来还是咬着牙, 说:‘没看见!'” 我从这体会到雨来被打得很惨, 但是他还是不说出李大叔的秘密。 假如是我早已经受不了。
师:你是从雨来的话语中体会到他的英雄气概, 而且还联系自己 的感受来谈,真好!你想此时的雨来被打得怎样呢?
生:(朗读后,略有所悟)我想一个中国人,所以雨来才坚持下来。
师:让我们走进雨来,走进雨来的心理,去聆听他在心理一次次 默默地念着的那句话!
师:当雨来坐在昏暗的教室里,大声地跟着老师念道—— 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当雨来被敌人抓住,一次次毒打时,他又想起了那句话—— 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生:(读)“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 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 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 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 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 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 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 灶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