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5、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课.《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

15课《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文明古国埃及举世闻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
以清晰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金字塔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建筑一般都会有极高的兴趣,只不过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在学习本课之前不会有太深的了解。
这就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对于埃及金字塔资料有所收集和了解。
而教师本身也要结合课本,搜集有关知识,为学生开拓眼界,提高他们更深一层的兴趣。
升腾起了解埃及金字塔以及金字塔内部的神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并积累“象征、宏伟、巍然屹立、傲对长空”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声音、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渗透说明方法,用动画的形式体会金字塔建造过程,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金字塔建造过程的不容易,真正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1、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以及科学的建造。
难点: 2、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认识图片上是什么吗?(中国的万里长城)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提起万里长城就会想到(中国)那么如果老师提起金字塔,大家就会想到(埃及)前法国总统密特朗说过“没爬过长城就相当于没到过中国 ,没看过金字塔 ,就相当于没到过埃及”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神秘的埃及金字塔。
(课件出示)(二)初读课文,感悟魅力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词语朋友,出示图片词语。
(学生自读,找出读的好的领读)带着问题,初读课文1、金字塔座落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哪些词语体现了金字塔的气势?金字塔是为什么而建的?为什么叫做金字塔?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师:小组读文,边读边讨论。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聪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聪慧。
教学时刻: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晴空文明遐迩,进行描述。
)2、看到如此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如:有什么特点?如何建成的?什么缘故而建?等。
)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究金字塔的隐秘。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过渡: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三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这些石块磨得专门平坦,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专门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锐利的刀片都插不到里面去。
……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刻。
结合资料,个人汇报:(高146米,相当于40层大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数字,板书:数字;朗读指导:我们的综合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综合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如何样看?你会如何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赞颂表达出来。
)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专门大,用数学来说明;指导朗读,你明白绕我们学校走一圈多少米吗?算一算,绕金字塔走一圈相当于绕学校走几圈?)(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能够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假如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奇不已表达出来。
西沙群岛四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埃及的金字塔作业设计苏教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2.学会给课文分段.
3。领会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体会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借物喻人的写法的妙处.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同桌轮读、指名读、汇报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重点检查指导第3、4自然段。
(3)再次自由练读最喜欢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 扎实有效推进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让学生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勤于思考。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教师准备】
1。搜集和本课有关的文字、视频、歌曲资料。
2.本课的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冰心的资料。
2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
3.学会给课文分段,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按游览的顺序写游记,并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
1。检查生字。
PPT出示生字:
yíng盈jiě解yǐ倚kòu扣wàng旺chàng畅zhī肢
【学习活动】
找一找: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并明确所在哪些词语中.
读一读:自己认读后,再读给同桌听。同桌之间互相正音。
指名检查,注意把握能否读正确。重点突出学生读错的字音,结合字形、组词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认一认:老师把生字上方的拼音去掉,让全部学生一起拼读。
4。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认为这两句诗也可以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练习埃及的金字塔_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同步练习一、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给划线的字注音。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锥形坟墓轮廓摩天砌合曝晒垒起缰绳二、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按要求填空。
“塔”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____。
三、形近字组词。
埃()锥()墓()摩()绕()挨()椎()幕()磨()浇()四、按意思写词语。
(1)掩埋尸体。
()(2)物体的外缘线条。
()(3)精细巧妙。
2019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5 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③现在,这些金字塔______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答案】:
【解析】:
写出近义词。
宏伟—______精巧—______矗立—______紧密—______
【答案】:
【解析】: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屹立耸立矗立
①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______,傲对碧空。
②这些金字塔______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②金字塔是坟墓。
【答案】:
【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宇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答案】:
【解析】:
阅读选文《埃及的金字塔》,回答问题。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①这段文字介绍胡夫金字塔时,先写______,接着写______,最后写______,写出了胡夫金字塔的______和______两个特点。②作者在介绍胡夫金字塔时采用了多种写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如描?写______,运用了______;介绍______,运用了______;介绍______,运用了______。
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5、埃及的金字塔_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5、埃及的金字塔_苏教版________2.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用“连……都……”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
它们称为金字塔。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多年时间。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六、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填序号)A.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下定义1.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 )( )2.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 )( )3.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
( )读写模块七、课外阅读。
长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像一条长龙,飞过浩瀚的戈壁,穿越茫茫的平原,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最后,屹立在波涛滚滚的渤海之滨。
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
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高大坚固,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平整如宽阔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设有两米高的垛子,一座连着一座。
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用的堡垒。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埃及的金字塔

例:(丹凤)眼
( )眉
( )鼻
( )嘴
( )嘴
2021/10/10
5
答案
例:“金”字塔
“ 国”字脸
“八”字胡
“一”长蛇阵
例: )鼻
(蛤蟆 )嘴
( 樱桃 )嘴
2021/10/10
6
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介绍金字塔外观 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 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 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 民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2021/10/10
18
埃( 廓( 砌( 宏(
组词
)( ) )( ) )( ) )( )
坟( ) ( ) 厦( ) ( ) 吨( ) ( )
2021/10/10
19
埃 ( 埃及 )( 尘埃 ) 坟 ( 坟堆 )( 上坟 ) 廓 ( 轮廓 )( 外廓 ) 厦 ( 大厦 )( 商厦 ) 砌 ( 砌墙 )( 砌砖 ) 吨 (吨位 )( 英吨 ) 宏 ( 宏大 )( 宏远 )
2021/10/10
26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的沙漠中,一座座金字塔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其中最大的是胡 夫金字塔,它高146米多,相当于40多层的(摩天 大厦)。这座金字塔建造时间长达30年,是成千 上万的古埃及人民在(烈日曝晒)下建成的。它 以(宏伟精巧)著称于世,显示了古埃及人民的 (勤劳聪明)。那些(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 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结晶)。
2021/10/10
20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交代埃及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概 貌。
第二部分(2~3):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 外观和结构特点。
第三部分(4~5):介绍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 建造起来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埃及的金字塔 苏教版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如:有什么特点?怎么建成的?为什么而建?等。
)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过渡: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三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结合资料,个人汇报:(高146米,相当于40层大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数字,板书:数字;朗读指导:我们的综合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综合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
)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指导朗读,你知道绕我们学校走一圈多少米吗?算一算,绕金字塔走一圈相当于绕学校走几圈?)(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埃及的金字塔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锥.子(zhuīzuī)矗.立(chùzhù)
结.晶(jiéjiě) 屹.立(qìyì)
二、看拼音写词语。
āi jílún kuòqìqiánɡ
hónɡwěi dàshàfén mù
三、选词填空。
矗立挺立屹立
1.一棵老松树( )在校门口。
2.新疆探险牺牲的科学家彭加木的塑像将( )于罗布泊。
3.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 ),傲对碧空。
句子模块
四、关联词语我来填。
1.( )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 )称为金字塔。
2.( )几千年过去了,( )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3.金字塔( )是埃及的象征,( )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五、根据要求写句子。
1.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
..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用加点的词语写一
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用“连……都……”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
它们称为金字塔。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多年时间。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六、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填序号)
A.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下定义
1.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 )( )
2.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 )( )
3.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
( )
读写模块
七、课外阅读。
长城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像一条长龙,飞过浩瀚的戈壁,穿越茫茫的平原,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最后,屹立在波涛滚滚的渤海之滨。
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
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高大坚固,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平整如宽阔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设有两米高的垛子,一座连着一座。
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用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遥相呼应。
遥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浴血拼杀,戍边的将士为固国安邦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
登上长城,凭壁远眺,群岭起伏,朝霞辉映,长城犹如一条银色的裙带飘绕其间,在苍翠的衬托下,它愈加明丽和壮观,一股民族的豪情油然而生,不禁让人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智慧。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 )
(2)很自然地产生。
多指思想感情。
( )
(3)形容广大或繁多。
( )
(4)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
( )
2.词语搭配。
浩瀚的()茫茫的()()的山岭()的毅力
3.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长城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 )
(2)登上长城,凭壁远眺,群岭起伏,朝霞辉映,长城犹如一条银色的裙带飘绕其间,在苍翠的衬托下,它愈加明丽和壮观。
( )
4.用“”画出表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的一句话。
5.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八、文章中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把下面的一句话写具体。
这座刚造好的大桥可真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
一、zhuīchùjiéyì
二、埃及轮廓砌墙宏伟大厦坟墓
三、1.挺立 2.矗立 3.屹立
四、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既又
五、1.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他为了
尽快完成任务,连一天都没休息过。
3.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4.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六、1.B C 2.D C 3.A
七、1.(1)金戈铁马(2)油然而生(3)浩瀚(4)遥相呼应 2.戈壁陡峭平原坚强 3.(1)列数字(2)打比方 4.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5.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