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情
凉山概况

凉山概况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390万人。
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
全州辖17个县市,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
州府所在地西昌市位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平均气温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这里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污染小,大气浮悬物少,空气透明度高,因而月亮格外晶莹明亮获"月城"之雅称。
每当夜幕降临,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皓月当空,月光皎洁,分外媚人。
尤以每年冬末初春的早晨,日出东山时,大如银盘的圆月还挂在西边山头,缓缓沉下,日月的光辉交相辉映,山川绚丽,其景美不胜收。
凉山是一个古老神密而又闻名遐迩的地方。
广大彝族聚居区,民主改革前,这里的社会还处于奴隶制阶段。
其民俗风情古朴而丰富多彩。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
"一步跨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令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和研究。
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风、民俗和沪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中国对外开放"窗口"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全国唯一的社会发展形态博物院——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红军长征时刘伯承元帅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结盟的革命遗址,神奇秀美的螺髻山和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吸引着众多的中外专家和游客。
各民族以聚、杂、散居形式分布。
彝族主要聚居于东部的昭觉、布拖、金阳、美姑、雷波、普格、喜德、越西、甘洛各县。
藏、蒙古、苗、纳西、壮主要聚居于西部的盐源、木里两县。
自治州中部的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冕宁各县以汉族为主 , 但同时居住着彝、田、保镖、傣、布依、白、满、土家等民族 , 是州内最大的民族杂居区。
凉山地区开发较早,历史上的各民族都为此作出过重要贡献。
凉山州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凉山州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村建设一直是该州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凉山州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下将就凉山州农村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凉山州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快了农村公路的建设,修建了一批便民道路,方便了农民的出行。
在水利建设方面,加强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和建设,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
在电力建设方面,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升级,解决了农村用电难题,提高了农村电力供应水平。
其次,凉山州注重了农村环境整治和保护。
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加强了对农村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的工作,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村生态质量。
再次,凉山州致力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加大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了对农村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和引导,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最后,凉山州加强了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加大了对农村住房改造和危房改造的投入,提高了农民住房条件。
加强了对农村卫生和医疗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
加强了对农村教育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
总的来看,凉山州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农民群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也要看到,农村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产业发展还不够多元化,人居环境改善还需要加大力度。
下一步,凉山州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让农民群众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凉山州区域地质

四川省凉山州地质概况区域工程地质凉山州幅员范围内南北向断裂发育,并与北东和北西构造交汇,同时存在东西向古老构造,经和地质调查证实,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具有持续活动性;地貌以高山、高中山为主,河系发育,山高坡陡,沟谷深切;除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展布松散土石外,岭脊斜坡地其碎屑岩、变质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所展露;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断隙发育,岩石破碎;此外,崩塌、滑坡、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安宁河、则木河、水江等活动断裂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差,每逢雨季,河谷两侧常有崩塌、泥石流、滑坡发生,路、公路交通造成极大困难;岩浆岩和变质岩及活动性断裂非常展布区,地基良好,边破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1活动性断裂,在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各种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山脉、河流、盆地的,使州内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境内共有活动性断裂26条,均为压性和压扭性断裂;其中南北向10条,安宁河东、支活动强烈外,余此如磨盘山、甘洛——美姑断裂活动程度较强至弱;北东向8条,除卧罗河、金河——箐河等活动程度强烈外,南河、里庄等断裂均属强烈至弱;北西向断裂8条,活动程度除石棉、辣子乡等3条强烈外, 5条均属较强;2地震,有安宁河地震断裂带、盐源地震断裂带、理塘地震带南端木里地区及马边地震带,构造地震活动强烈;自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981年共记载了大于或等于7级的强震2次,最大震级级;2.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境内出露地层齐全,岩浆活动明显,岩组众多,据其岩石类型、岩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区内划分四个工程地质岩类;1松散软弱土石类主要为第四系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砂类土和卵漂碎石石层和第三系弱胶结的粘土岩粉砂岩和等组成;呈散体和软塑结构;岩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性、成层组合条件和饱水情况;特别是含水砂层对岩层定性影响极大,工程建设的地下边坡部分需采取专门的加固和维护措施;松散土石主要分布于河漫滩阶地及山前地带;由全新世冲积、冲洪积亚粘土、亚砂土、砂砾卵石组成,局部地段泥;一级阶地具二元结构,土层厚1~8米,可塑;砂砾石层结构松散,孔隙度大,透水性强;水位埋深~米,可塑,涌水量~升/秒·米,渗透系数一般~米/日;的土石;有更新世冰碛泥砾及冰水堆积土、亚糍土、砂砾石组成;有的具双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不均,粘性土具塑性和压缩性;第三纪的粘土岩、砾岩粉砂岩,局部还有泥炭,成岩性差,干时固结,遇水软化及流散;2坚硬半坚硬工程地质组主要为碎屑岩或沉积变质岩,有时为火山岩所组成;以层状碎屑结构为主,岩面的厚度稳定,但层间结构面发育,岩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层间软弱面、软弱夹层、构造碎破带及其岩层的风化程度; 该岩类岩性组成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片岩、千枚岩组成;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强弱与其矿物成结程度、颗粒大小风化程度有关;如石英砂岩的力学强度高于绿泥石石英砂岩,致密坚硬砂岩高于粗、中粒砂岩; 3坚硬的碳酸盐岩工程地质岩组岩溶化碳酸盐岩类,层状结构为主,岩层厚度变化不大,但层间结构发育,岩体稳取决于层间软弱面、软弱夹层及其岩溶发育程度和充填情况;岩体的富水性与导水能力和岩溶发育不均,有一定系;岩层厚度大质纯,软弱夹层少强度才高,与碎屑岩互层则强度相对低;不同岩性力学强度也不一致;4坚硬的岩浆岩工程地质岩组境内展布侵入岩的喷出岩,有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正长岩、辉长岩、岩、玄武岩和凝灰岩等;岩体呈块状构造,结晶和一般较好;工程地质性质新鲜岩体强度高,受构造作用或脉岩穿位岩体质量大幅度下降;其稳定性取决于岩体受构造作用的破坏和风化程度的深浅;3、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州内挽近构造活动强烈,岩石破碎,风化厉害,在干雨季节分明、降雨集中的特定气候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活动频繁,规模巨大,密集成群,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雅砻江中、上金沙江沿岸,安宁河、则木河、普雄河—尼日河、昭觉—西溪河、美姑—溜筒河流域范围内的沟谷地区;崩塌、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降雨及自然地理条件提供了动力条件而爆发泥石流;二工程地质分区特征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与地质构造特征、岩石建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貌特征与表层物质运动规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程度等背景条件密切相关;以此为依据,结合地质资源和开发条件将州范围划分为五个工质区,22个工程地质亚区,区限是以区域性大断裂所围限的地质体,在区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表稳,地貌、水文地质环境的相似性划分为亚区,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土整治规划,及其生产厂址布局为目的;1、木里—锦屏山区1锦屏山亚区;西界以锦屏山断裂为界,与大河边—白碉亚区为邻;东以小金河断裂为界,源区相接;锦屏山主体山脉两侧为雅砻江环流,山势险峻;现代地壳稳定性条件好,属稳定区;主要分布三叠系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褶皱紧闭,炭层走向北北东,直立或倒转;由于近期地壳上升强烈,沟谷深切,谷坡崩塌堆积物巨厚,由片岩组成的斜坡在其重力作用下,出现变折拱曲;比沽湖、青纳等地存在大型古滑坡体,近年在旱暴雨季节也曾发生大规模崩塌灾害;2大河边—白碉亚区;位于锦屏山断裂西侧;构造、地貌特征同木里——锦屏山区;所不同的在于此亚区主要建造属古生界浅海相碎屑岩系,呈软硬相间结构;尤其是绿泥石片岩、云母片岩之类的软弱夹层构成不利的工程地质;3麦地龙亚区;该区由三叠系浅海相碎屑岩建造构成复式背斜,背斜轴部出露燕山期大型石英闪长岩体,燕山期事件表明该区存在麦地龙基底断裂;位于甘孜—理塘地震带南,雅砻江东侧新生代活动的麦龙地断裂通过该区,地壳稳定条件不如前两个亚区,属次性级中的相对稳定区,曾发生过一次级中强地震,震中位置东经102°24′,北纬28°42′,裂度Ⅶ度;4木里亚区;位于锦屏山断裂和小金河断裂汇合的弧型拐弯部位,断裂十分发育;主要由三叠系浅海相碎屑岩和系玄武岩两类建造组成;属中高山峡谷区地貌;新生代活动的南北—北北西向木里断裂纵贯全区,沿断裂带新生代断陷盆地呈珠状分布;属盐源地震带北部,近南邻区发生5~6级地震二次;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等级,不排除区内会发生中强地震;2.盐源区1盐源区;位于新生代盐源陷盆地,是一个南部下降,北部相对抬升的掀斜式断陷,盆地发育受控于后断裂,地势北高南低,为堆积型高原盆地地貌;梅雨河源于盆地西南,出境后折向北汇入雅砻江;河谷为宽谷地貌,三级阶地;盆区为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层,包括始新世至全新世的沉积,总厚约1600米,早更新世纪沉积速度为毫米/年,中统至全新的存度反应,沉降速率为毫米/年;盆地由前新生界基底和外围三叠系上、中统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组成;南缘的盐源断裂为喜山期形成的基底断裂,不仅控制盆地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是盆区喜山期斑岩的贯入通它的活动控制了盆地新构造形迹;始新统展布北向雁列小型褶皱,是盐源断裂左施俯冲所致,本区域新构造力场压力方向为北北西—南南东;该亚区属盐源—盐塘群震型地震区之东部,1976年后在盆地西部连续发生5级以震9次,最高震级达级,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级,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2国胜—平川亚区;处于盐源陷东缘部位,夹持于后龙山断裂和金河—箐河断裂之间的南北—南东向弧型条带状;主要由古生界相碳酸盐岩建造和上震旦统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以及二叠繁上统眉山玄武岩所组成;其次在金部有海西期超基性岩体,在其东北边缘露震旦系上统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区内岩层陡倾,断裂发育,以及地层缺岩体破碎;南部古生界在金河—箐河断裂上盘发育一系列褶皱呈扇形展布;由于该亚区展布着金河—箐河断裂,有可能构成中强地震构造带,地壳稳定性为次稳定级中的相对稳定性;3大林乡——红崖子亚内;位于国胜——平川亚区西侧,属高山地貌;主要由三叠系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建造所组岩层中由一系列北东、近东西、北西向褶皱和弧型褶皱所组成盐源山字型构造格局;岩层陡倾,层间错动发育,但域性大断裂通过,区域地壳稳定性属稳定级;3.树河—大桥区金河以北为高山峡谷地貌,金河至响水河口以南为高山地貌,北、中段为金河—箐河断裂与磨断裂所夹持,南段受牦牛山—昔格达断裂、西翻田断裂所控制,这些断裂的活动,形成发展了本区中生代断陷槽沉积了巨厚的三叠系上统相碎屑岩建造,侏罗系碎屑岩在部分地段出露;褶皱紧闭呈线状,岩层陡倾,呈近南北向;南端受西番田旋扭构造系统的影响,在边界断裂的约束下,褶皱轴呈”字型展布;区内断裂及层间错动发育,岩石破碎成层状碎粒结构;4.德昌—西昌区1冕宁—登相营亚区;位于安宁河断裂东侧,小相岭南延的中高山区;主要分布元古代震旦纪理群变质岩系和花岗石;区内断裂发育,南部属安宁河断裂及派生断裂带,喜德县西孙水河床有温泉出露,西部宁河断裂带与南河活动断裂带的交汇处,属安宁河强震构造带,据历史地震记载资料确定基本裂度为Ⅷ度,东部,区域地壳稳定性属不稳定级;2冕宁—磨盘山亚区;位于安宁河断裂西侧的中高山区,岩浆岩建造组成,断裂发育,为磨盘山、安宁河、南河三裂所围限,三条断裂新生代以来均有活动,尤其是安宁河、南河断裂现代活动强烈,属于安宁河强震带及其影响,区域地壳稳定属不稳定性;3热水河—大箐梁子亚区;位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其影响范围内;属高中山地貌,与上述两个亚区的不同之于,位据攀西裂谷中央地垒东缘和凹陷西缘地带,出露中生代三叠,侏罗、白垩纪地层、工程地质特征几乎与陆屑岩建造相同;该区处于安宁河地震带的东缘和则木河强震带中,区域地壳稳定性差,属不稳定级;在则木河断裂影响下,使区内软弱结构相间的岩层更为破碎,地表崩塌,滑坡发育,成为区内泥石流发育地段的来源区;4泸沽—西昌亚区;位于安宁河宽谷区,属新生代断陷盆地,为安宁河主干断裂展布区,是安宁河强震的主体;历最大的三次地震有二次发生在本区;亚区内5级以上的地震有13次,区域地壳现代活动性强,属不稳定地,地震烈度Ⅷ~Ⅸ度;沿安宁河谷泥石流广泛发育,成为严重的地质灾害;5回龙—牦牛山亚区;居安宁河断裂西侧,南河断裂北侧,西部与国胜——平川亚区接壤,属中高山区地貌;主要燕山期花岗岩体,其中残留部分玄武岩,构造简单,岩体相对其它亚区较为完整;由于南河断裂的活动,北部山区隆升,南河山前谷地,尤其是北麓洪积扇广布,现代泥石流发育,主要发生在断层破碎带和岩体接触带,多为间歇、小型泥石流;东部安宁河强震带,南沿南河断裂,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级;6德昌—螺髻山亚区;地处康滇地轴中段,北接德昌—西昌分区,南邻攀枝花—华坪地区,属中高山地貌;主要出浆岩建造,东部螺髻山区广泛出露震旦纪、二叠纪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呈带状展布,南部出露会理变质岩系;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级;7湾长乡—红毛子亚区;属康滇地轴东侧凉山凹陷西缘部分,主要展布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碎屑岩建造,岩层缓,构造简单;西缘与安宁河强震带接壤,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稳定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取决于建造自身的物成和构造状态,尤其是含膏盐层和易风化岩层对路基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凉山区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越西—喜德和会理两个亚区;两个亚区同属凉山凹陷,工程地质特征相似,其共同特征是,地貌上同属高中山区,出露的岩石建造类型均为三侏罗、白垩系陆相碎屑建造,构造简单;但会理亚区,有宁南—会理北东向断裂通过,在断裂南侧有元古代地层和岩展布;它们与前述地震带均有一定距离,基本烈度为Ⅵ度,属稳定区;二、矿区工程地质一矿区工程地质类型根据矿体围岩主要类型、岩体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将州境内的固体矿床划分为如下工程地质岩类;1.松散软弱岩层为主的非层状矿床;岩层的稳定性见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同类岩所述下同;属于此类矿床州境内生代断陷盆地中的褐煤,冕宁牦牛坪稀土矿等;2.坚硬半坚硬岩层为主的层状矿床;属于这类矿床的有会东满银山铁矿、会理拉拉铜矿、益门煤矿等;3.坚硬半坚硬岩层为主的非层状矿床;属于此类矿床的有西昌太和钒钛磁铁矿床等;4.碳酸盐岩为主的层状非层状矿床;属于此类矿床的有会理天宝山、会东大梁子、甘洛阿尔铅锌矿床等等;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划分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构造破碎带的发育程度,矿体顶底板围岩及边坡的完整稳定性,岩层的风化程度,地下水压力的大小,以及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多寡等因素将州境内的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程度归纳为三型;1.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地质构造简单,构造破碎带不发育,矿体顶底岩层较完整、稳固,风化和岩溶发育较弱,一般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较少者被列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属于此型的矿区有西昌太和钒钛磁铁矿;2.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区地质构造中等,构造破碎较发育,无区域性大断裂通过矿区;部分矿体顶底板较软碎,稳固性较差;风化及岩溶作用较强,但发育深度不大;地下水不具较大的静水压力;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较单一,床开采影响程度较浅;境内属于这种类型的矿区众多,诸如会东满银沟铁矿区,会理拉拉铜矿区,天宝山铅锌矿等均属于此型;3.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的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破碎带发育,岩体破碎强烈,或位于不同构造单元接壤地带,域性活动断裂通过;矿体顶底板松散,软弱层较厚,或含水层分布较广;风化及岩溶作用较强,发育很深,并成为的直接顶底板;地下水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如盐源地的褐煤煤田;煤层顶底板为第三胶结页岩、粉砂岩、砾岩,其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大,顶底板岩层含孔隙潜水和承压水,且岩性软弱,遇水后具性质,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煤层只能坑采,开采时会遇到井巷底鼓、冒顶,导坑缩径,矿坑涌水等不良工程地质,属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 三矿床开采过程中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采掘矿产资源的不良地质问多,在矿区及其邻近地段常常出现崩塌、滑坡、片帮、冒顶、泥石流,矿坑突水并疏干邻近水源,地面开裂、沉塌陷影响地面地质环境,瓦斯爆炸、热害、污染环境等问题; 州境内采掘矿产资源出现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崩滑和泥石流最为突出,由于所处地质构造等背景条件,岩石一般较破碎,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成重大损失;。
长征沿线地区特色文产资料——凉山州

三、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首府西昌市位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
1、发展概况
基本情况: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人口511.78万人,城镇化率32.4%;2015年辖1市、15县、1自治县。
经济概况:2015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314.8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8.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2.6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0.0:49.4:30.6。
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57.8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07.07亿元,其中:税收性收入61.71亿元。
长征沿线县市区: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州2个县1市,分别是会理县、冕宁县、西昌市。
2、特色产业
3、特色资源
4、旅游资源。
凉山著名旅游景点

凉山著名旅游景点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凉山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1. 雅砻江风景区:雅砻江是一条壮丽的大峡谷,景区内有丰富的原始森林、瀑布和溶洞等景观。
可以乘船游览雅砻江,欣赏峡谷美景。
2. 西昌青山湖:青山湖是一个高原湖泊,湖周围有青山环抱,水质清澈,风景优美。
湖畔可进行垂钓、划船以及观鸟等活动。
3. 芦山古城:芦山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城的城墙、古建筑和街巷风貌。
4. 木里藏族自治县:这里是藏族聚居区,有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和风情。
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藏传佛教寺庙、观赏藏族民间歌舞和品尝藏族特色美食。
5. 雅砻文化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以雅砻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和民族风情。
游客可以观看藏族刺绣、剪纸和木雕等传统艺术表演。
6. 大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凉山是四川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有原始森林、珍稀植物和动物,是徒步和探险的好地方。
以上只是凉山州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游览的地方,如美姑峡谷、冕宁石海、普格藏区等。
凉山州的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喜欢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游客。
凉山的市场分析

凉山的市场分析一、背景介绍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最南端,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
凉山州辖10个县,总人口超过500万,其中以彝族为主要民族。
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市场潜力被认为较大。
本文将对凉山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 GDP增长情况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GDP增长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凉山地区的GDP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2. 消费水平凉山地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尤其是一些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如年轻人和城镇居民,他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将成为市场的潜在需求。
三、市场细分分析1. 农产品市场凉山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产品市场是该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涵盖了水果、蔬菜、畜产品等多个品类,其中某些特色产品如凉山火龙果等备受青睐。
投资者可考虑在这一领域寻找商机。
2. 旅游市场凉山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处理想的旅游胜地。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该地区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旅游服务、景点开发等领域进行投资。
3. 教育市场凉山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短缺。
因此,教育市场有望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教育培训、学校建设等方面投资。
四、市场竞争分析1. 竞争对手凉山地区市场竞争主要来自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
本地企业通常具有地域优势和了解当地市场的优势,而外来企业则可能具有更强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
2. 竞争策略针对市场竞争,投资者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如差异化定位、创新营销策略、降低成本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五、市场发展趋势1. 产业升级随着政府对凉山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增加,产业升级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投资者可以抓住产业升级带来的商机,寻找新的发展领域。
2. 信息化改造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凉山地区也不例外。
[最新]凉山州水果生产情况及特点
![[最新]凉山州水果生产情况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0ad23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0.png)
凉山州水果生产情况及特点凉山州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爱民、助民、富民、惠民为出发点,着力实施“10+5惠民行动”计划,在水果生产中搞示范、强产业,水果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扩大,果农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2008年全州水果总量持续增加,区域优势凸显,全年水果产量达554219吨,较上年增加96286吨,增长了21.03%,实现产值123488(现价)万元。
一.园林水果生产情况全州瓜果类水果面积786公顷,产量达19940吨,增长6.81%,占水果总产量3.60%的比重。
1、苹果园面积16028公颂;产量达266538吨,增加94558吨,增长54.98%,产量占园林水果总量的比重为49.89%。
其中,元帅较去年减少了64.77%,而金冠、红富士、国光分别增长了1126.2%、83.56%、446.78%。
增减变动较大是因为受市场供求关系趋动,苹果主产县盐源对品种结构进行了调整。
盐源县金冠较上年增长3206.38%,元帅减少66%,一是因为该县宝清果林有限公司04年新定制的30928亩金冠苹果今年投产,新增金冠苹果产量34245吨;二是因为该县双河、卫城、梅雨、干海四个乡镇在05、07年把42607亩的元帅苹果,高枝改接成了金冠苹果,今年的产量达96447吨。
2、梨园面积3872公顷;产量60946吨,增加4475吨,增长了7.92%,产量占园林水果总量的比重为0.72%。
其中,雪花梨增加2101吨,增长22.71%;鸭梨增加1657吨,增长了20.36%。
3、柑桔园面积1386公顷;产量13582吨,增加2993吨,增长28.27%,产量占园林水果总量的比重为2.54%。
其中柑2959吨、桔4985吨、橙5600吨,分别增长60.82%、27.07%、17.08%;柚1吨与去年持平;柠檬30吨,较上年减14.29%。
增长主因是一些县市发展柑桔类水果初见成效。
2023年凉山州平安建设先进集体事迹

2023年凉山州平安建设先进集体事迹一、概述作为一个我国西部地区的山区州市,凉山州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
然而,在2023年,凉山州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为凉山州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个先进集体的事迹,探讨他们是如何在平安建设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
二、背景介绍1.凉山州概况凉山州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滇、藏三省结合部,是我国贫困地区之一。
州内以藏族居多,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山高地广,气候多变,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艰苦。
凉山州长期以来都是贫困地区的代表。
2.平安建设的现状由于特殊地理和民族因素,凉山州长期以来都面临着社会治安问题。
尤其是边境地区,经常发生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给当地裙众的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突破性进展1.领导班子的更新值得一提的是,凉山州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的崛起离不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
自他们上任以来,以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举措,全面加强了对重点地区和人裙的重点监管,增强了基层警力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他们还大力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警民一体化建设,加强社区治安防控。
2.加强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在平安建设中还大力推行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建设。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强警务通信和管理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了警务效能和反应速度。
他们还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实现了警情信息的快速共享和实时响应。
3.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凉山州平安建设先进集体采取了重典治乱的严厉措施,坚决摧毁涉黑团伙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治理,全面维护社会治安。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打击了黑恶势力,有力维护了广大裙众的合法权益。
4.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凉山州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在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与中央和地方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其提供了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为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凉山州州情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7万,辖17个县市,州府所在地西昌市。
凉山历史文化悠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巧渡金沙江并举行了永垂青史的会理会议和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
凉山州水能资源富甲天下,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农业资源极为丰富,旅游资源绚丽多彩,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光、休闲、度假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凉山州立足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电、矿冶、绿色农业、旅游等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2年GDP达1122.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和四川省第七、第二位。
在凉山州第七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三级跳”以及“多点多极”和“追赢赶超、富民强州,奋力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为各类高层次专业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热土,期盼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