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院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大学法律系排名

中国大学法律系排名

中国大学法律系排名以下为重新整理的中国大学法律系排名: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 清华大学法学院3.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4. 北京大学法学院5. 西北大学法学院6. 同济大学法学院7. 复旦大学法学院8. 南京大学法学院9. 中山大学法学院10. 武汉大学法学院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内容创作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份排名的相关文章:一、排名综述首先我们可以从排名榜单综述入手,介绍这份排名的发布时间、发布机构以及榜单构成等信息。

并简要说明该排名的参考依据,如统计数据、教师资质、学生反馈等,使读者能够了解该排名的可信度。

二、前几位高校的特点剖析其次我们可以对前几名高校的特点进行剖析,将他们与其他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其在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科研成果、学生素质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每所高校的优势和劣势,为其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提供参考。

三、教育改革方向其次我们可以探讨教育改革方向,如法学人才培养新机制的建立、实践教学的加强、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调整等方面。

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于法学专业的了解,以及了解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育改革方向。

四、行业前景展望最后,我们可以向读者展望法律行业的未来发展,探讨高校法学专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及对于未来就业的建议等。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法律行业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这份中国大学法律系排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和参考,可以帮助读者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更加明确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计划,以及更好地适应法律行业的发展趋势。

全国法学专业10强院校

全国法学专业10强院校

全国法学专业10强院校NO 1 北京大学2019年2月20日,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正式签署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联合开设五年制本科双学位项目,培养通晓内地与香港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北大法学院学科齐全、名师云集,开展的法学教育涵盖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在职法硕、法学博士等多个层面。

北大法学院现有学科中的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和宪法行政法学是全国重点学科。

NO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

作为重点学科,法学在该校得到足够重视,施行小班教学,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敢于在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

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校重视度上,法学这一专业较其他学科都相对重要些。

这可能也是人大法学排名在前原因所在。

NO 3 清华大学清华法学院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

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

NO 4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以法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法学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该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60%左右。

考生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录取后将随机分至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学习,适用同一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律职业人才。

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能够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法学院在校人数统计 - 清华大学

法学院在校人数统计 - 清华大学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创造清华法学新百年更大的辉煌——在清华大学法学院2011-2012学年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教授(2011年9月6日)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隆重欢迎法学院2011级467名新生入学。

各位知道,清华刚刚度过了她的百年华诞,你们是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学生,用你们一个师兄的话说:“清华等你来,整整等了一百年!”现在我们终于见面了!今年法学院467名新生包括本科生81人,法学硕士生60人,法律硕士生220人,中国法硕士生(LL.M)32人,香港法律硕士21人,法学博士生53人。

新同学来自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其中有71位来自19个国家的留学生。

请允许我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的到来表达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成为法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在座的同学们是幸运的,你们选择了清华,清华也选择了你们。

作为新百年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你们与100年前入学的学生一样,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优中选优,脱颖而出的。

按照当年的招生标准,入读清华必须“国文通达”、“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

百年前就读清华的学子后来有许多成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和国家各方面建设事业的奠基人,包括最早到美国攻读法律学位的唐悦良、张福运等。

百年后你们能够被清华录取,说明你们同样优秀,祝贺你们!说实话,我也很羡慕你们,我更愿意站在这里讲话的是你,而坐在那里静静聆听的是我。

一你们报到已经有些天了。

这些天里,你们也许在校园里不断问路,也许一次次被别人拦住问路。

清华很大,但大的不仅是面积,更是她非凡独特的大学之气,相信你越来越体会到“清华”两个字所赋予你的骄傲和担当。

清华大学诞生于近代中国最不堪回首的时期。

在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清华人,包括清华的老师、员工、学生和校友,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做事风格和学术传统。

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敢于担当,百年来,几乎在所有最关键的历史时刻,在最关键的岗位上,人们总能看到清华人的影子。

清华法学选科

清华法学选科

清华法学选科清华大学法学专业是我国知名的法学专业之一,也是清华大学人文学科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清华大学的法学专业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下面将介绍一下清华法学选科的一些相关信息。

一、法学专业概述清华大学法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较强的法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法学人才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使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二、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清华大学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法学基础课程、法学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法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这些课程是法学专业的基础,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

法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商法学》、《劳动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等,这些课程是法学专业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个法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选修课程则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修。

三、法学专业特色清华大学法学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色:1. 系统性: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法学的各个领域,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法学知识。

2. 实践性:法学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国际化:法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开设了多门国际法学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4. 交叉学科:法学专业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四、就业前景清华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也可以选择进入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事务工作。

此外,一些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或教学工作。

清华法学院十大优势

清华法学院十大优势

清华法学院十大优势1.规模小将“规模小”作为优点推荐,可能还会有人感到新鲜。

不过只要经历过上百人甚至几百人联合上大课的场面,你就会跟我一样对那些招生计划多达三位数的法学院打个问号了。

法学教育不是中学的政治课,一堆人坐在一起,闷头抄抄笔记就可以糊弄过去。

无法保证小班教学的法学院,在我看来效果无异于自学,甚至比自学还糟糕。

清华法学院每年招收两个教学班,每个班只有30人,课堂讨论效果比起某些一百五六十人一起上大课的法学院不知道要强多少。

试想,如果你满腔热情地选择了法律作为自己的专业的毕生的职业,却不得不跟上百人甚至几百人挤在一起低头学上四年,基本没有小组讨论和发言的机会,那会是什么滋味?2.课程新自上世纪末教育部取消了法学本科专业划分之后,14门核心课成了各高校法律院系本科教学的主要内容。

从2001级开始,清华法学院大幅改革了本科生教学,只设置了8门专业必修课,从而为本科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研究方向留下相当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院里已经开设了各专业方向选修课组,将选修课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和丰富,力求更深、更细、更新,滚动开设了百门以上专业课程。

《英美银行法》、《非合同之债比较研究》、《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以及《影像中的司法》诸多深刻、新颖、实用、甚至是“独家”的课程常常引来诸多兄弟院校的旁听生。

“一本教案讲上若干年”,这种情况在清华法学院是不存在的。

3.质量高所谓“质量高”,其隐含的意思必然是“要求严”。

对此,有人觉得是好事,或许也有人觉得是坏事。

“要求严”首先体现在学院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上,确保教师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严格的考核。

同样,清华法学院的教师对于本科教学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也有自己的理解。

根据从外校考来读研以及考去外校读研的同学的体会,清华法学院的本科课程的教学难度和深度要略高于和深于其它法学院的课程,从而为毕业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到这里请不要皱眉头,如果本科阶段不打下坚实的基础,想要通过及格率不足10%的国家司法考试恐怕比较困难。

法学全国排名一览表

法学全国排名一览表

法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法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学科,它涉及到法律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法学的发展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法学专业。

那么,究竟哪些大学在法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声誉和排名呢?下面就以法学全国排名一览表为标题,来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法学领域的一些情况。

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我国法学领域的佼佼者。

清华大学的法学专业自1949年创办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和声誉。

该校法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的顶尖高等学府之一,其法学专业也是国内独具特色的学科之一。

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法学人才。

该校的法学学院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有着丰硕的成果,被誉为中国法学的摇篮。

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国内权威的政法高校之一,也是培养法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该校的法学专业历史悠久,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培养法律人才、开展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四、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法学专业也是国内知名的学科之一。

复旦大学的法学专业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的法学人才。

该校的法学学院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表现,是中国法学界的重要力量。

五、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其法学专业也是国内重要的学科之一。

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该校的法学教育在培养法学人才、推动法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六、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其法学专业也是国内知名的学科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专业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法学人才。

该校的法学学院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绩,为中国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4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考研复试

24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考研复试

2024考研复试|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考研复试信息分享1.学院简介、2024年计划招生人数、学费、学制1999年4月25日,清华大学建校88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法学院正式复建,首任院长为著名法学家王保树教授。

此后,2002年6月-2008年7月由王晨光教授担任院长,2008年7月-2016年7月由王振民教授任院长,2016年7月-2022年7月由申卫星教授担任院长,现任院长为周光权教授。

法学院具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本科教育,设有法学专业和法学(国际)专业。

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LL.M.中国法硕士项目(含国际仲裁方向)。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目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

自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以来,法学院始终重视学科发展,并于2019年通过“双一流学科”中期评估,获得评估组高度肯定。

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清华大学法学院排名第31位,位列大陆地区高校法学学科第一名。

自2011年首次进入世界前50强以来,法学院已连续12年位列世界前50强之列,特别是由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进入世界前30强,稳定的国际排名充分反映了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计划招生人数31人。

学费:0.8万元/生学年学制:2-3年左右2.复试分数线3.复试考核内容复试考核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综合考核。

复试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敏锐性等。

面试中包含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在面试过程中进行,以回答英文提问的方式考核,主要考查英语听说能力。

4.往年复试时间1)法学硕士复试时间:2023年3月26日10国际法学方向和11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方向复试时间:3月26日下午14:10开始其它研究方向复试时间:3月26日上午8:10开始。

2020-2021清华大学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考研参考书目、报考情况、分数线

2020-2021清华大学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考研参考书目、报考情况、分数线

2020-2021清华大学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考研参考书目、报考情况、分数线一、清华大学法学院介绍清华大学法学院位于清华大学中央主楼以南,毗邻清华大学东门。

院馆“明理楼”,占地面积741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楼内设有教室、办公室以及法律图书馆、模拟法庭、学术报告厅等教学设施。

至2017年9月,清华法学院有全职教师67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29人。

在校学生1217人,其中本科生416人,各类研究生801人。

清华法学院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

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在国内法学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法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调学术研究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法学院的国际交流十分活跃,已与一批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现在,清华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内著名法学院之一。

二、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介绍三、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四、清华大学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考研参考书目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民法总论》、《债法》、《物权法》(精读)朱庆育《民法总论》(精读)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精读)韩世远《民法的解释论与立法论》(精读)崔建远《物权法》程啸《侵权责任法》何俊萍、郑小川、陈汉《亲属法与继承法》江平主编《民法学》林来梵《宪法学讲义》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高其才《法理学》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周忠海:《国际法》,2013 年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马呈元:《国际法》(机构推荐),2012 年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法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29年,至今已有72年历史。

解放前,在极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清华法学院培养出许多杰出的法学、法律人才。

解放后,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时,清华大学法学院被合并到其他院校。

1978年以后,法治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法学教育生机蓬勃;恢复清华大学法律学科的呼声高涨。

九十年代以来,清华大学明确提出在2011年建校100周年之际,将清华大学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为此,1995年清华大学正式恢复建立法律学系;1999年4月25日在清华大学建校88周年、清华法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法学院正式复建。

现在,清华法学院已经成为名列前茅的国内著名法学院之一。

她将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合格法律人才。

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中国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改称清华学校,并于1925年开办大学部,1928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量品学兼优的高级专业人才,为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清华早期(1909——1929)派出的历届放洋生中,有29名攻读法学,其中有17名读法律,12名读国际法,占全部放洋生的2.2%,他们回国后在中国近现代法律和外交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著名法学家钱端升教授、燕树棠教授、王化成教授、著名法官梅汝璈、著名检察官向哲睿等都是这个时期毕业于清华而后出国留学的。

法学教育和法律院系在清华有很长的历史。

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后,次年便成立政治学系,并开始在政治学系开设法律课程。

清华改为大学后,1929年根据大学组织法,正式设立法学院,下设政治、经济二系,院长为陈岱孙先生。

当时法律与政治不分,因而只设了政治、经济两系,法律课程仍然附设于政治学系内。

政治学系开设的法律课程有法学原理、国际公法、宪法、行政法、民法通论、刑法通论、中国法制史、国际公法判例、国际私法、国际组织等。

这一时期的主要法学教员有赵凤喈、陈之迈、王化成、程树德、燕树棠等。

当时还有曾先后执教于美国哈佛、芝加哥大学的国际法学权威莱特(Dr. Quineey Wright )博士教授国际法课程。

这个时期培养了王铁崖等著名法学大师。

依照当时的大学组织法,法学院应设法律学系;梅贻琦校长也认为"法学理论之研究,为大学中所应注重,而为普通法校所忽视者,故愿于此方向,一为矫正"。

经过数年筹备,1932年经教育部批准,法学院正式添设法律学系,并提出"本学系宗旨,系对于应用及学理两方面,务求均衡发展,力避偏重之积习,以期造就社会上应变人材,而挽救历来机械的训练之流弊。

此时由燕树棠先生主持系务。

然而嗣后国内一部分人士主张停办文法科,教育部亦迭令清华大学停止招收法律学系学生,系务遂于1935年中断,所有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学生所需要的法律课程,仍附设于政治学系内。

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1938-1946年共同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校共建法商学院,下设法律、政治、经济、商学四系,院长为陈序经先生,法律学
系由燕树棠先生负责。

同时清华大学保留了政治学系中的法律课程,仍然招收法律学学生,教授主要有张奚若、钱端升、王化成、赵凤喈、邵循恪等。

毕业生中有陈体强、端木正等著名法学家,端木正先生后来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教育也有很长的历史。

在梅贻琦校长的提倡下,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学术研究事业。

1929年经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开办研究院。

1930年秋季,政治学系开办法科研究所,以为"大学毕业生中成绩优美、富有研究兴趣者研修之所"。

法科研究所设政治、经济二学部,政治学部招收国际法方向的研究生。

政治学部招考新生,非常严格,每年仅取一二名。

政治学部开设的必修和选修的法律课程有:中国法制史、国际公法判例、国际私法、国际组织、公法(宪法或国际公法)专门选读与研究、英国宪法史、条约论等。

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先生曾在清华研究院法科研究所学习,并于1936年取得硕士学位。

西南联合大学时期,清华大学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保持了自己的研究院和法科研究所。

法科研究所设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三部,政治学部下设国际法组。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法科研究所仍然为中国培养了端木正等优秀的法学人才。

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在北京复校后,在法学院下重设法律学系,由赵凤喈先生担任系主任,同时政治学系仍开设国际公法等法律课程。

清华研究院法科研究所也一并恢复,由陈岱孙先生任所长,赵凤喈先生兼任政治学部主任。

是时法律学系有一、二年级本科生,并招收转学生。

法律学系开设的法律课程已相当齐全,计有25种,几乎包含了当时所有的法律学科门类,还为其他院系开设法学通论等全校性选修课。

在赵凤喈主任的主持下,法律学系非常注重专门知识的基本训练,增加课外阅读时间,参考书多半是英文本与法文本,亦有中文及日文本,学生黾勉努力,教师兢兢业业,给清华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20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决定将清华大学法律学系并入北京大学。

1952年全国进行大学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整个法学院被合并到其他院校。

从此,法律院系和法学教育在清华大学一度中断。

1978年以后,国家开始重视法制建设和法学教育。

清华大学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在全校进行普法教育,收到良好成效。

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下设经济法教研组,进行经济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同年,为了处理清华大学日益增多的专利事务,成立了专利事务所。

与此同时,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院系在物证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系教授钱易在环境法的研究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土木工程系也开展了房地产法方面的研究。

法学教育与研究在清华大学已有一定的基础。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就不断有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要求清华大学恢复法律学科。

在张孝文教授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首先正式提出要恢复法律学系。

进入九十年代后,清华大学明确提出要在2011年建校100周年之际,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为实现综合性大学的目标,1994年10月12日,校长书记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以校长王大中院士为主任的法律学系筹建委员会,开始法律学系的筹建工作。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法律学系的筹建工作进展顺利。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1995年9月8日,清华大学正式恢复建立法律学系,系主任为著名法学家王叔文教授。

复建后的法律学系,旨在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急需的法律人才。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法律学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指引下,学校决定重点建设并加速发展法律学科。

1999年4月25日清华大学建校88年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法学院正式复建。

院长为著名法学家王保树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