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生物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拟核,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水绵是真核生物,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含有核糖体、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

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临时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大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物镜镜头最长,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最小,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亮度最低。

b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小于c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说明b物镜放大倍数大,故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

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3.下列有关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颤蓝细菌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如支原体;有些真核细胞也没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A项错误。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项错误。

发菜属于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项错误。

细菌都属于原核细胞,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D项正确。

4.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决定将其分类,则下列何种特性与之无关?()①核膜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细胞颜色的有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依据是否具有细胞壁划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高中生物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 )A.调节细准焦螺旋B.调节粗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D.调节光圈解析:高倍镜下寻找物像,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否则会压坏载玻片。

答案:B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使用高倍镜时,用细调节器调节。

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

答案:A3.用显微镜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为了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目镜10×,物镜40× B.目镜5×,物镜40×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0×解析:A组合中物像的放大倍数是400,B组合中物像的放大倍数是200,C组合中物像的放大倍数是50,D组合中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0。

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答案:C4.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解析:A项中的“所有生物”不等同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均由细胞构成”不同于“动、植物细胞一样”,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基础,根据这一共性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断,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此时,对于生物体的认识只是存在于细胞水平。

答案:B5.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解析:显微镜下成倒像,视野中所见的物像旋转180°即与实物方向和位置对应;反光镜不决定视野的放大倍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习题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习题
1.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A.大肠杆菌
B.肺炎链球菌
C.乳酸菌
D.酵母菌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菠菜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3.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
a、蓝细菌
b、水绵
c、酵母菌
d、噬菌体病毒
A.a和d具有拟核
B.a、 b、c都含有染色体
C.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D.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结构不同
4.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青蛙、豌豆
5.下面两图为不同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性。

(3)常见的由甲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等,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等。

答案:
1.D
2.B
3.D
4.C
5.(1)甲乙甲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统一
(3)细菌、蓝细菌、支原体动物、植物、真菌。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答案课时同步练习 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答案课时同步练习 新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解析:选A 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使用高倍镜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

2.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答案:选 A 物与像移动方向相反,该细胞的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则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答案:选C 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类型。

变形虫和草履虫都为单细胞动物,其细胞结构相似;香菇、酵母菌、灵芝都为真菌;水绵属于低等植物;大肠杆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小麦、番茄、大豆、烟草及豌豆均为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最相似。

4.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时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少( )答案:选A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离装片的距离越近,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案:选C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细胞学说仅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并没有体现出多样性。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训练巩固提升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来确定污染物是否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焦答案:A解析: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移动装片时,根据污染物是否移动,可以确定污染物是否在装片上,但并不能据此确定污染物是否在物镜上或目镜上;使用高倍镜时,要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2.在显微镜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

与甲相比,乙的视野较暗,A项正确。

甲放大倍数较小,乙放大倍数较大,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会都被观察到,B项错误。

物像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若玻片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会向左移,C项错误。

物像模糊是因为聚焦不准确,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也不会看到清晰的物像,故D项错误。

3.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目为( )A.1个B.2个C.4个D.8个答案:C解析: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4.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

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B.没有调节反光镜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答案:A解析:使用显微镜时,因为高倍镜的视野小,所以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前,需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才能保证在高倍镜的视野中能观察到目标。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C2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解析: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

答案:D3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应是( )A.目镜(15×)和物镜(45×)B.目镜(15×)和物镜(10×)C.目镜(5×)和物镜(10×)D.目镜(5×)和物镜(45×)解析: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答案:B4下列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等结构解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中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等结构,还有其他物质,D项的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D5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调节光圈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节粗准焦螺旋解析:换上高倍物镜后,镜头离装片很近,而粗准焦螺旋调节的幅度大,易损坏镜头或压碎装片,或者由于物像一闪而过,找不到要观察的目标,因此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答案:D6对下列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A.菠菜和蓝藻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解析:菠菜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所以蓝藻中无叶绿体和核膜,A项错误。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2017_2018年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选择题1.细胞虽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具有( B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储存核酸的场所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解析] 细胞虽具有多样性,但在基本结构上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储存核酸的场所,这一点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2.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某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 )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解析] 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故位于视野左上方的某细胞实际位于右下方,故要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故A正确。

3.细胞学说揭示了( D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产生新细胞的原因C.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曲折过程D.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解析] 由细胞学说内容要点可知,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故D正确。

受到当时认识和技术限制,人们还没认识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和产生新细胞的原因,故A和B错。

细胞学说内容没有体现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曲折过程,故C错。

4.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B.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D.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在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故A错。

5.关于细胞的多样性的举证不属实的是( D )A.鸵鸟的卵细胞直径达5 cm,是最大的细胞B.动物的神经细胞可伸出长达1 m的神经纤维C.独立生活的支原体直径约10 nmD.专营寄生生活的病毒需借助于电镜才能看到[解析] 细胞多样性表现在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大小,种类、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A、B、C都属于举证细胞的多样性,D项是非细胞结构的病毒。

届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届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届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新人教版必修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换上高倍镜后,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调节光圈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 D.调节粗准焦螺旋解析:选D 换上高倍镜后,镜头离玻片标本很近,而粗准焦螺旋调节距离较大,易损坏镜头、压碎玻片标本。

2.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

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解析:选C 根据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就越少,物镜也越长,视野就会越暗。

由图像可知,C项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解析:选A 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使用高倍镜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

4.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

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C.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D.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解析:选C 痢疾杆菌属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DNA呈环状,其上无蛋白质,不构成染色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解析:选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2017-2018高中生物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①B.②C.①② D.①②③【解析】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体现了所有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即统一性;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故①②均正确;③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2. 2015·金山区期末 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0.8微米。

若换40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形虫长度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 )A.960格、0.8微米 B.96格、0.2微米C.6格、3.2微米 D.240格、0.2微米【解析】物镜放大了4倍,物体长度放大了4倍,所以虫长24格×4=96格,但是钟形虫实际长度没变,所以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0.8微米/4=0.2微米,B项正确。

【答案】 B3.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颤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解析】有的真核细胞没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发菜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细菌和蓝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

【答案】 D4.以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镜的放大倍数愈高,则镜筒愈长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6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仍维持0.5 cmC.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加以追踪【解析】物镜的放大倍数愈高,则镜筒愈长。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6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变小。

显微镜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在显微镜中,物像偏向哪里,就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答案】 B5. 2015·项城二中月考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④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①②③【解析】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可以有些差异,①正确;不同的生物核酸(DNA、RNA),由于其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而不同,②错误;各种生物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凡有细胞结构的都有5种,病毒只有四种,③正确;不同生物蛋白质不同,但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④错误,⑤正确,B正确。

【答案】 B6. 2014·普陀区一模 下面关于绿藻和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B.绿藻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蓝藻没有D.绿藻和蓝藻的大爆发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解析】解答本题首先了解绿藻和蓝藻两种生物的分类地位,绿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藻类,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有: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部分生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A.绿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藻类,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A 错误;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具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正确;C.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有核膜、核仁,原核细胞没有,C正确;D.在水体中无机养料N、P、K等过多时,会导致水体中的绿藻和蓝藻等大爆发,D正确。

故选A。

【答案】 A7. 2014·南开区二模 结合下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解析】分析题图:甲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乙细胞含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①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产生场所;③是细胞核。

A.结构①为线粒体,甲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不能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A错误;B.结构②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B正确;C.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器和细胞核,能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D.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B。

【答案】 B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解析】细胞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的,故A错。

细胞学说没有提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分,故B错。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故C 正确。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故D错。

【答案】 C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卵子、大肠杆菌和血红蛋白并不全是细胞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将显微镜转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将减少,视野变暗D.大肠杆菌属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解析】卵子是真核细胞,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血红蛋白是蛋白质,A项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不能揭示多样性,B项错误;将显微镜转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大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C项正确;大肠杆菌属原核生物,其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区域,所以它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正确。

【答案】 B10. 2015·内黄一中月考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D.动物、植物、细菌、病毒【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d为病毒;细胞为原核生物,无核膜为界的细胞核,c为细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a为植物细胞,b为动物细胞,故选B。

【答案】 B11.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杆)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乳酸菌,硝化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乳酸菌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类,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所以B选项正确。

A选项中乳酸菌属于细菌,所以表达错误。

C选项中硝化细菌属于细菌类,表达错误。

D选项中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不属于真核生物,表达错误。

【答案】 B12.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解析】标本染色较深时,视野通光量不足,可换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增大透光量。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

换用高倍物镜时,应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物镜,直接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无需上升镜筒等操作。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

(3)下图一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为原核细胞,乙为真核细胞。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相似之处,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体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

(3)更换物镜后,观察的横向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1/4,即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故应将物镜从10×更换为40×;放大的倍数指的是放大观察对象的长度或宽度。

(4)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象,相当于将原有物象旋转180°,因此若观察到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答案】(1)甲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统一(3)40×(4)逆时针14.(12分)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1)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洋葱 B.兔子C.蘑菇 D.蓝藻(2)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细胞的________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