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八大黄金定律

合集下载

这里有8条黄金定律,帮助我们改变瞎忙的人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里有8条黄金定律,帮助我们改变瞎忙的人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里有8条黄金定律,帮助我们改变瞎忙的人生,遇见更好的
自己
一、选择大于努力,方向决定成败
“路径依赖”原理告诉我们: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二、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卓别林曾说:“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三、每天进步一点,成功触手可及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每天进步一点,量变一定会带来质变。

四、犯错并不可怕,就怕毫无长进
苏格拉底曾说:“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五、找到人生标杆,获取更快成长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快的成长捷径,便是向最优秀的人学习。

六、凡事多想一步,才能赢一大步
马未都多次强调:“成功没有什么复杂的思维方式,只需凡事多想一步。


七、主动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爱默生曾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八、过去已成历史,唯有把握当下
诗人泰戈尔写道:“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

人生二八黄金法则

人生二八黄金法则

人生二八黄金法则行政学字(2012年)第1号文一、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二、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三、20%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四、20%的人正面思考着80%的人负面思考着五、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六、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七、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八、20%的人知道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九、20%的人我要怎样做就会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会怎样做十、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十一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十二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十三20%的人放眼长远80%的人在乎眼前十四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十五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干什么十六20%的人按成功的经验做事情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来做十七20%的人可以重复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十八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十九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二十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二一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二二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状态不好二三20%的人整理资料80%的人不整理资料二四20%的人相信以后会成功80%的人受以前失败的影响二五20%的人与成功人为伍80%的人不愿意改变环境二六20%的人改变自己80%的人改变别人二七20%的人爱争气80%的人爱生气二八20%的人鼓励和赞美80%的人批评和漫骂二九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爱放弃。

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精心整理
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一、付出越多收获越多
这是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法则导致的铁律,同理,收获越多,福分就会越少。

二、心灵越丑痛苦越多
理不善的企业或一台精度不高的机器,生产的量越大,精品越少,次品废品越多。

被人厌烦,是因为自己话语太多。

五、心灵越美未来越美
精心整理
这是吸引力法则的反映,心灵越美好的人起心动念和说话做事总是站在积极、正面、乐观、光明这一面,所以他吸引的都是美好的事物,而心灵越丑陋的人总是站在消极、负面、悲观、黑暗这一面,所以,麻烦、不幸、痛苦、祸患总与他相伴。

六、拥有越多烦恼越多
格按照道的运行机制进行,任何违背道的运行机制的,必然会受到制约甚至惩罚,越想走捷径,越远离目标,很容易犯下极大错误。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十大黄金定律

十大黄金定律

十大黄金定律
1. 投资黄金必须有长期的目标和战略。

黄金的投资是一个长期的策略,需要耐心和坚定的信念。

2. 黄金是一种保值资产。

黄金的价值相对稳定,可以作为保值资产来抵御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风险。

3. 多元化投资是关键。

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投资在黄金上,应该将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包括股票、房地产等。

4. 黄金是一种流动性较差的资产。

黄金的卖出并不像股票一样容易,可能需要时间来找到合适的买家。

5. 持有实物黄金比只拥有金融衍生品更安全。

拥有实物黄金可以避免金融市场的风险,如金融衍生品的信用风险等。

6. 黄金的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黄金的价格在市场上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供求情况。

7. 黄金的价格具有周期性。

黄金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进行买入和卖出操作。

8. 黄金的市场波动较大。

黄金的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应该有心理准备和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

9. 黄金不是每个时期都适合投资。

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黄金的投资时机也不同,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判断。

10. 需要财务规划。

投资黄金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目标来进行规划,不能盲目跟风或冲动买卖。

八大赚钱定律让你赚翻天

八大赚钱定律让你赚翻天

八大赚钱定律让你赚翻天八大赚钱定律让你赚翻天赚钱是人们普遍的追求和需求,但是如何才能赚翻天呢?今天我们将介绍八大赚钱定律,帮助你在赚钱的道路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一、价值定律在赚钱的过程中,首要的原则是提供价值。

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服务,只有当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够真正解决人们的需求和问题,满足他们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成功和利润。

因此,要想赚翻天,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够提供更大的价值。

二、市场定律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是赚钱的关键。

只有深入了解市场并抓住机会,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趋势,如此才能推出合适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创新定律创新是赚钱的核心。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机会。

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客户的声音,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实现差异化竞争,赚取更多的利润。

四、稀缺定律稀缺性是赚钱的法则之一。

一些稀缺的资源和产品往往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利润。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那些稀缺的机会和资源,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其转化成商机。

例如,某些特殊技能、专利或独特的产品都具有稀缺性,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些机会,必定能够赚取巨大的利润。

五、专长定律在赚钱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专长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我们熟悉并感兴趣的领域,并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培养自己的专长。

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提升,才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六、执行定律好的执行力决定了成功与否。

有很多人眼光独到,思维敏捷,但最终并没有实现赚钱的目标。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切实可行的行动,并未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付诸实践。

因此,我们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不断努力和实践,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行动,才能够真正赚到钱。

办公室的18条黄金定律

办公室的18条黄金定律

办公室的18条黄金定律
升迁定律:仕入官场,每升一级,人情味便减少一分。

升值定律:出口转内销,连舆论都是如此。

游戏定律:无论你保龄球打得多“菜”,每次玩至少都会有一两次全中,令你满意高兴得下次再来。

价值定律:未有想有的时候价值最高,一旦拥有开始贬值,拥有越多越不值钱。

人生定律:拼命想得到的,都不是最需要的。

旅游定律:没有比记忆中的风景再美好的了,所以不要旧地重游。

金钱定律:在一切人手中,但不是一切。

财物定律:支票总是姗姗来迟,而帐单总是提前到达。

备份定律:学习用左手剪指甲,因为你的右手未必永远管用。

为人定律:办事要“精”,而非卖力。

会议定律:所有重要决策,都将会在结束或午餐前最后五分钟完成。

思维定律:美好存在于想象中,太美好的东西都不是真的。

控制定律:最容易控制的,往往比最难控制的还难控制。

危难定律:总是问题越复杂,期限越短。

合作定律:一个人花一小时可以做的东西,两个人做至少得花两小时。

组合定律:不管干什么,总是有你希望的人和与你对立的人和你在一起。

物种定律:绵羊的世界必会招致狼管。

坏事定律:关键时刻,每个主管都会杀鸡取卵。

职场贴士:许多人总是容易怨叹,自己拥有千里马的资质,但却怀才不遇、苦无伯乐来发掘,其实每个人的潜能都有待自己发掘,寻找真正的兴趣与长处。

曾经有位选手赢得世界冠军,他最感谢的不是训练他的教练,而是自己的栽培,因为最初没人看好他的未来。

或许有人会觉得他过于自傲,但他的故事却说明了“没有伯乐,他同样证明自己是匹千里马”。

8个生活与工作中的黄金法则

8个生活与工作中的黄金法则

181个生活与工作中的黄金法则黄金法则全集前言参透天机好过活生活当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比如,上班迟到了,越是怕被人发现,越是容易在电梯门口撞到老板。

至少,我们的感觉中常常会是这样。

另外,越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情,往往越会引起对方的探知欲,到头来秘密反倒泄露得更快。

至少,事实常常就是如此。

还有,商界之中,有的老板整天忙作一团,恨不能让自己变成“八爪鱼“,但是麾下的公司却日见萎靡;而有的老板好像终日悠游自如,事业却生龙活虎!至少,这样的情形不在少数。

第1 节:参透天机好过活(1)种种表象之下,看似暗藏玄机,其实只不过契合了这样一个道理:世间万物都自有其规律,正是它们,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中默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看不见的潜规则,之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就如同一只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拨弄着我们彼此的命运!有的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暗礁,有的则成为通往成功与辉煌的秘密捷径。

而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能了解自然和社会,进而把握人生和命运。

我们如果能够用心体会这些自然规则.社会真理,并仔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就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巨大的成功。

相反,将这些规则置若罔闻的人,即便是奋发图强,用心进取,往往也是事倍功半,甚至身陷樊笼,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举一个形象而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形。

当你被动地来到一个丛林,你手上没有一张实用的地图,也没有任何指引方向的工具,你只能盲目地.汗流浃背地四处寻路,却就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你觉得,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很危险?!而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有那么一张地图,可以帮你在这貌似杂乱无序.荆棘密布的险恶丛林中,找到那隐藏着的秘密通道,让你从容安闲地在丛林中做自己的主人,那么你会不会为之狂喜?第2 节:参透天机好过活(2)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无论你承认与否,此时此刻,你已经被造物主带到了一个秘密丛林中--它就是你存身的这个世界。

而我接下来还要告诉你的是:当你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已经拿到了成为丛林主人的导游地图!有了这幅地图,你就可以把握丛林游戏的规则,在其间纵横捭阖!这幅导游地图就是《黄金法则全集》。

生活中的10条黄金定律

生活中的10条黄金定律

生活中的10条黄金定律
1.蝴蝶效应
防微杜渐,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2.墨菲定律
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3.80/20法则
一些关键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多数的结果、产出或酬劳。

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点。

4.羊群效应
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5.木桶定律
若个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短板,那就要尽快把它补起来。

若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块最短的木板”,那就应该迎头赶上,不要拉集体的后腿。

6.不值得定律
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7.华盛顿合作规律
团队一定要有合适的团队协助方式。

而作为一名团队成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团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取得成果。

8.酒与污水定律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9.贝勃定律
理性的分析事实,不要随意凭感觉论事
10.马太效应
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用八大黄金定律,让你在职场如鱼得水
2013-12-03 13:35:13|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为什么总是越怕犯错却偏偏犯错?
为什么优秀的人在一起却变成了乌合之众?
为什么合情合理的提升下属却招来更多不必要的事端?
我们人生中有太多看似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人们常常拿上帝来作为这些事情的原因,但其实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则和定律在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如果你有上面列举的困惑,就请你好好看看下面的左右人生的八大定律,希望有所收获,对你有所启发。

一、帕金森定律:二流上司造就三流下属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辞职,把职位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两个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一般人不愿意选择的,困为那样会丧失自己的权力,第二条路也不愿意选择,因为担心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从而可能替代自己,所以,一般的人都会选择第三条路。

选择两个平庸的人当他的助手,他自己则可以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就是帕金森定律,它由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

定律启示:正视组织管理者存在的权力危机感;要彻底执行“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防止组织陷入“官僚化膨胀”的恶性循环;认真考察,确保管理者能够绝对担任其管理角色。

同时,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追随一个更加优秀的上司,也会让你的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刺猬”法则:合理距离,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则
两只困倦至极的刺猬,因为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体温又不至于被扎伤。

这就是有名的“刺猬法则”。

人身上没有刺,但人与人之间相处也要讲究距离,距离太近或者太远都不适合彼此的交往。

定律启示:与人保持亲近并非都是一件好事;不远不近的合作关系最利于工作;不要过多干涉,除非涉及到业绩的行为;与人打交道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三、手表定律:多不如精
如果你只有一块手表,你能很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而如果你同时拿着多块手表,你就不敢肯定了,因为每块表的时间都不同,你反而失去了对手表指示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对同一件事情不能同时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有多种不同的要求等。

如果你手中有很多手表,除了保留其中最好的一块,其他的都应该扔掉,保留下来的手表也要尽可能的校准,使之成为你的标准。

定律启示: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法会让人手忙脚乱;两种不同的目标会让人失去方向;对同一个人不能有两种不同要求;目标一致,策略趋同者才能齐头并进。

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一定不要制定多个目标,而要选准一个,全力出击,则事必成!
四、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章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由于这句话广为流传,并在生活中导之以行,便成了众所周知的“马太效应”。

最早提出马太效应一说的是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

定律启示:这是一个讲究赢家通吃的时代;不管你做什么,你都需要强化优势,力求形成“滚雪球效应”;无论如何,你需要至少保持一个绝对优势,千万不能在各方面都平庸无奇;要善于资本积累,然后博取更大的资本。

假如你现在的职场不成功,你就应该拼命追赶了,否则你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肯定会越拉越大。

五、墨菲定律:做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努力
美国空军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某一事情可以有两种或者以上的方法来实现,而其中有一种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一错误往往就会发生。

他的这一说法在后来得到广泛流传并被总结成墨菲定律: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且可能引起更大的损失。

定律启示:如果问题有可能发生,那它总会发生;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把好坏充分地考虑清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那只会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保持谨慎的乐观是成功者应该具备的心态。

六、“翁格玛利”效应:说你行,你就能做得更好
“翁格玛利”效应来源于一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又经常被译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

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到了爱神阿芙锹罗忒,她给了雕像以生命,皮格马利翁的希望了变成了现实。

这一法则本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术语,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并从而产生良好的结果。

定律启示:心理暗示的效应远远超出你的想像;肯定别人,并给别人以信心;人的潜力需要被不断挖掘;奖励的效果远比惩罚的效果要好得多。

七、多米诺效应:一荣难俱荣,一损真俱损
多米诺效应源于一项全球普通的体育运动,这项运动就是多米诺骨牌游戏。

这种游戏的规则是按照点数的大小以相接的方式把骨牌连接起来,其难点就在于骨牌一倒则俱倒,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

后来“多米诺”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术语,无论各行各业,只要出现一倒俱倒的连锁反应,人们就会想到“多米诺效应”或“多米诺现象”。

定律启示: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切勿功亏一篑;该集中时就集中,该分散时就分散;不要漠视自己的局部危机,它往往是整体崩溃的开始;要懂得保护自己,免受殃及。

八、二八法则:80%的成效取决于20%的努力
1897年,著名的意大利社会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法则”,又被人们称为“80/20法则”、帕累托定律、二八定律、最省力法则和不平衡原则等。

这一法则最简单的描述就是:“任何一个事物80%的价值实际上集中在这一事物20%的组成部分上”。

二八法则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

小部分的努力,可以获得很大的收获;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和成败。

定律启示:付出得越多未必得到得越多,关键看付出在哪里;特殊对待某些事物很必要,这有可能带来更高回报;做事在精不在多,力度要下在“点”而非“面”上;在重要的少数与繁琐的多数之间,应当选择前者。

在职业规划中同样如此,在行动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自己适合的领域在哪里,然后再全力出击,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