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专题二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合集下载

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三《专题2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三《专题2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2.2 动物细胞工程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习目标】1、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2、 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3、 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学习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学习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导学案】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_______或_______动物细胞结合形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结果:形成___________。

3、过程:两个或多个细胞−−−−−→−PEG灭活的病毒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克服了___________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和 _______________培育的重要手段。

二、单克隆抗体 1、抗体⑴产生细胞:_________________。

⑵成分:__________。

⑶特点:从__________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过程(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可制成___________。

给小鼠注射特 定的抗原蛋白培养骨髓瘤细胞→ 从________中分 离B 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灭活病毒融合未融合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培养基 _____________ −−−→−克隆检测小鼠体内培 养 体外培养 → __________抗体【探究案】任务一动物细胞融合12、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吗?为什么可以使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动物细胞融合?3、为什么不用两个而要用多个细胞进行动物细胞间的融合?任务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探究一: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1、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抗体是从何来的?2、B淋巴细胞有什么特点?3、若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如何做呢?4、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是不可能无限增殖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5、小结以下内容:◆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功能。

2[1].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2[1].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编号:whgzswxx3—008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班级:________ 小组名称: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 评价: 编写:周民 审核:李厚亮 审核时间:2014∕04∕17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2、理解掌握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和应用。

学习重点: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和应用。

学习难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应用。

学习过程:导入: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瞄准并杀死了癌细胞,使患血癌的一名67岁退休教授与一名女患者的癌细胞奇迹般消失了。

被称为“生物导弹”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跟踪和杀死细菌、病毒或癌细胞。

神奇的单克隆抗体是如何制备出来呢?又有哪些神奇的应用功能呢? 一、动物细胞融合:阅读教材P52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___________,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结果:形成________细胞。

其特点是 。

3、原理:_______________。

实质: 。

4、过程:不同_________的两个细胞 杂交细胞。

5、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性,克服了__________的不亲合性,成为研究细胞遗传、_________、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思考与探究1:6、○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哪几种?特有的方法是什么? 。

○2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 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 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集,依赖细胞膜的 (结构特性),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

○3 “灭活”与“灭菌”相同吗?为什么要对病毒进行“灭活”?○4动物细胞融合的方式有_________种,融合完成的标志是:细胞核融合成一个核。

杂交细胞中含有 个 灭活的仙台病毒PEG 、电激等染色体组。

7、动物体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专题2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专题2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理解其在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细胞融合的基本概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及意义。

2. 理论学习:课堂上,教师将详细讲解细胞融合的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步骤及在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学生需动手进行细胞融合实验的模拟操作,包括细胞培养、诱导融合、筛选等步骤。

4. 案例分析:学生需分析一个与单克隆抗体相关的实际案例,如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并撰写分析报告。

5.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预习时需记录下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

2. 理论学习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掌握细胞融合及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要求:按照实验步骤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4. 案例分析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及其效果,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 小组讨论要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讨论报告。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协作能力等。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专题2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专题2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优点;3. 学会应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总结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并绘制简图。

要求描述细胞融合的过程,以及融合细胞的特点。

2. 结合教材,分析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和应用范围。

要求阐述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在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应用。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关于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的题目。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认真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确保理解正确;2. 提交作业以电子版形式提交,拍照或扫描图片上传至学习平台;3. 提交作业时应注明所选参考书目。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2. 评价标准包括:对动物细胞融合概念和过程的掌握程度、对单克隆抗体概念和制备过程的了解情况、对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应用的理解等;3. 评价结果将作为下次课个人表现的一部分,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五、作业反馈:1. 请同学们在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之处;2. 老师将根据大家的反馈,对本次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3. 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相关知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技术要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动物细胞融合实验。

二、作业内容:1. 实验设计:学生需选择一种抗原,设计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制备针对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文献查阅:学生需收集和整理关于单克隆抗体的相关文献,了解其制备过程、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并撰写一份文献综述,阐述单克隆抗体的优势和局限性。

《专题2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专题2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1. 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教材内容,重点掌握细胞融合的概念、融合的方法及单克隆抗体的产生过程。

并完成相关的思考题,如:细胞融合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有哪些?单克隆抗体相比传统抗体的优势是什么?2. 实验预习学生需提前预习《单克隆抗体制备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理解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包括准备实验材料、了解细胞融合的操作步骤、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等。

3.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讨论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实例,并总结其优势和局限性。

讨论中要提出至少三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并形成书面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详细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思考,形成个人学习笔记。

2. 实验预习部分,学生需提交预习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测及应对措施。

3. 小组合作讨论部分,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形成完整的报告,报告中应包含讨论内容、实例分析和总结等部分。

报告需由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并注明每个人的贡献。

4. 所有作业均需按时提交,迟到或未交作业的学生需说明原因并补交作业。

5. 作业的评判标准包括理解程度、思考深度、实验预习的细致程度以及小组合作的效果等。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内容、格式、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学习的深度、实验预习的细致程度、小组讨论的活跃度和报告的质量等。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 专题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专题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生物专题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目标引导(1)简述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方法和应用前景。

(2)概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情调查、情境导入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3、核移植的过程二、问题展示、合作探究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也称,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常见的诱导因素有、、等。

3.意义:①突破了,使称为可能;②称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③制造。

二、单克隆抗体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小鼠注射抗原,提取B淋巴细胞(2)培养骨髓瘤细胞(3)细胞融合得到多种杂交细胞(4)筛选(5)注入小鼠体内或体外培养(6)从小鼠腹腔或培养液中提取杂交瘤细胞的特点:。

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的、并可能。

①作为;具有的优点。

②用于和。

生物导弹:把的单克隆抗体跟、或结合。

三、达标训练、巩固提升1.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A.动物细胞融合B.单克隆抗体C.胚胎移植D.动物细胞培养2.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3.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积累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7.“生物导弹”是指()A.单克隆抗体B.杂交瘤细胞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D.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8.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高二上学期生物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二上学期生物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二上学期生物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新人教版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新人教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情境导入】基因工程操作的四部曲是什么?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的常用方法分别是什么?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后,飞速发展,目前已在农牧业、工业、环境、能源和医药卫生等方面展示出美好的应用前景。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一、动物细胞融合(又叫:细胞杂交)1)概念:指或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结果:融合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细胞。

3)动物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

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5)过程:6)意义:细胞融合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成为可能。

这一技术成为研究、、肿瘤和生物培育的重要手段。

二、单克隆抗体1)概念:由单一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生殖形成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2)抗体: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为,具有特异性。

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纯度低、特异性差。

3)哺乳动物感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后,体内会形成相应的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能分泌,凝集或杀死这些病原体。

但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

因此,要想获得大量的,必须克隆,形成。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过程:第一步:将注射到小鼠体内进行免疫;第二步:从该小鼠脾脏中获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与小鼠的细胞在,或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第三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筛选出细胞;第四步:培养杂交瘤细胞,从中挑选出的细胞群,继续培养;第五步:将该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内增殖,然后再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又能产生。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特别提醒:在选择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才能生长。

选修三专题二2. 2. 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教案

选修三专题二2. 2. 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教案

专题二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一、教材分析《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第2节课的教案内容,主要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本节内容是上一节课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和延伸,同时又可加深对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解。

二、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⑶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2.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三、教案重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所以对于动物细胞融合这一部分应该能较轻松的理解,但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详细介绍。

五、教案方法1.诱思法:通过简单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的问题。

2.归纳法:与前面学的知识比较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3.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4.新授课教案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完成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

2.教师的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案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案具有了针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二、预习内容 ㈠、动物细胞融合
1、概念:_______或_______动物细胞结合形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结果:形成___________。

3、过程:两个或多个细胞
−−−−−→−PEG
灭活的病毒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克服了___________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和 _______________培育的重要手段。

㈡、单克隆抗体 1、抗体
⑴产生细胞:_________________。

⑵成分:__________。

⑶特点:从__________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过程
⑵杂交瘤细胞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作为诊断试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可制成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2、 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3、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学习重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二、学习过程
(一)动物细胞的融合
探究一:动物细胞的融合
1
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融合过程先使细胞分散开
诱导方法电激、振动、离心、聚乙二醇
结果
应用培育植物新品种
意义
相同点原生质体融合原理相同;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相似
2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为什么可以使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动物细胞融合?
4、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吗?
知识阅读:阅读课本P52中的小字,了解一下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简史。

(二)单克隆抗体
探究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
1、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抗体是从何来的?
2、B淋巴细胞有什么特点?
3、若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如何做呢?
4、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是不可能无限增殖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5、小结以下内容: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功能。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增殖的特性。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将两种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大量培养杂交瘤细胞。

探究三: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1、如何获得B淋巴细胞?
2、如果把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放在一起时,会有几种融合方式(类型)?
3、选择杂交瘤细胞的两步筛选的目的各是什么?
4、如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抗体检测及克隆化培养?(教师讲解为主)
融合后的细胞经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后,能存活的细胞就是杂交瘤细胞,但这些杂交瘤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通常用“有限稀释法”来选择。

将杂交瘤细胞稀释,用多孔细胞培养板培养,使每孔不超过一个细胞,通过培养让其增殖。

然后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那么上清液可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培养孔为阳性孔。

阳性孔中的细胞还不能保证是来自单个细胞,挑选阳性孔的细胞继续进行有限稀释,一般需进行3~4次,直至确信每个孔中增殖的细胞为单克隆细胞。

该过程即为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探究四: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有哪些?
2、生物导弹的组成及优点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
( )
A.AAaa B.AaBb C.Aabb D.BBbb
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①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②所用的技术手段不相同③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④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4、“生物导弹”是指( )
A、单克隆抗体
B、带有特定药物的单克隆抗体
C、杂交细胞
D、B淋巴细胞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比较,在动物细胞融合中有特殊性的是( )
A、融合的原理
B、融合的优点
C、融合的诱导手段
D、融合的过程
2、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1过程注射的物质和A细胞的名称为 ( )
A、抗体、T淋巴细胞
B、抗原、T淋巴细胞
C、抗体、B淋巴细胞
D、抗原、效应B淋巴细胞
3、单克隆抗体和血清抗体相比,其优越性在
于( )
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
B、单克隆抗体能够在体外制备
C、单克隆抗体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强、免疫活性高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简单
4、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5、试管婴儿、试管苗、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对其生物学原理及
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6、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处理,除去了____________;由A、B到细胞C
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由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效应B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经被注射了。

注射后小鼠身体发生了相应的免疫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B为。

(5)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液中培养和______________。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导学案答案
预习内容:
探究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
1、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抗体是从何来的?
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要的抗体。

这种生产抗体的方法产量和纯度都很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

2、B淋巴细胞有什么特点?
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但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3、若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如何做呢?
我们必须用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也就是通过克隆形成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就有可能产生出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第二步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因为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有很多种,因此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可能产生不同的抗体,需要从中筛选出能产生我们所需的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的方法是专一抗体检验。

4、如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抗体检测及克隆化培养?(教师讲解为主)
融合后的细胞经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后,能存活的细胞就是杂交瘤细胞,但这些杂交瘤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通常用“有限稀释法”来选择。

将杂交瘤细胞稀释,用多孔细胞培养板培养,使每孔不超过一个细胞,通过培养让其增殖。

然后检测各孔上清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