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3专题一知识点(详细)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分子基础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与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器的种类及其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作用2.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分类与DNA的复制- 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意义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结构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RNA的转录与加工- 蛋白质的翻译过程2. 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3. 生物进化- 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 自然选择与生物多样性- 进化树的构建与解读三、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与生态作用-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2. 人体健康与营养- 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 营养失衡的影响- 健康饮食的指导原则3. 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疫苗的开发与应用-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进展- 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挑战四、生物技术与社会1. 生物伦理-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遗传隐私与信息安全2.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物种灭绝的原因与对策3. 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五、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1. 基础实验技能- 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样本的处理2.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3. 科学研究案例分析- 经典生物学实验案例- 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知识点总结,实际文档应包含更详细的解释和例子。
每个部分都应该有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信息。
此外,文档应该使用标准的Word文档格式,包括页眉、页脚、目录和参考文献(如果适用)。
这样的文档可以方便地被下载、编辑和打印,以满足教育和学术的需求。
高三生物选修三第一章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三第一章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三第一章主要涉及生物学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和理论,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下面将介绍本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细胞的分类和特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结构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核,而真核细胞则有。
根据功能可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
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并在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细胞器是细胞内部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线粒体负责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呼吸过程,内质网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等。
细胞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4.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等不同阶段,通过有序的步骤实现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
细胞分裂的意义在于细胞增殖和生长,是生物体发育和组织修复的基础。
5.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方式遗传是生物体代际之间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组成。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定律、基因互补定律、随性状遗传定律等。
遗传的方式包括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多基因等。
6.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规和政策制定、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等。
以上是高三生物选修三第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它们是我们对生物学基础概念和理论的起点。
生物选修三重点

生物选修三重点
重点一:细胞与遗传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组成部分。
- 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线粒体进行能量代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等。
- 遗传是信息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通过DNA分子编码传递基因信息,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
-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重点二:进化与自然选择
- 进化是生物种群中个体基因频率和表型的改变过程,驱动因素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漂变等。
-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通过适应环境或者生存竞争能力更强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这样有助于某些有利基因的累积,并改变种群的遗传结构。
- 生物适应性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自然选择,个体逐渐发展出更适合生存的特征。
重点三:生态系统与物质循环
-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物质循环。
-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过程,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供应。
- 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和大气化学等过程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
以上是生物选修三的重点内容,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选修3必背知识点

生物选修3必背知识点知识点一: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本过程之一。
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丝分裂的步骤1.前期:染色质开始缩短、浓缩,成为可见的染色体。
核膜开始溶解。
2.早期:纺锤体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丝从极微管中心体向两极伸展。
3.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引导下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染色体的染色波纹等特征排列在中央板上。
4.晚期:染色体分离成两套相同数量的染色体移向两极,称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无丝分裂的过程无丝分裂是指染色体不出现纺锤丝分裂的现象,通常见于原核生物。
知识点二:遗传与进化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选修3中的重点内容。
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定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的观察发现,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遗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分离和独立性等。
2.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决定了个体遗传特点,而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进化的基本原理1.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物种中存在变异,有利于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特征。
2.突变和基因漂变:突变和基因漂变是引起物种进化的重要原因,它们可以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知识点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包括生物圈、大地系统、水域系统、气候系统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知识点四: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病菌和外界侵扰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部分组成,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抗体等。
免疫的类型1.先天免疫:人体的先天免疫是与生俱来的,通过皮肤、黏膜等机制抵御外界的病原体。
2.后天免疫:人体的后天免疫是通过抗体和记忆淋巴细胞等机制产生的,对特定病原体具有抵抗能力。
以上就是生物选修3中的必备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选修3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3重点知识点总结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 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笔记

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章精子和卵子的形成1. 精子的形成(精子发生)精子的形成过程称为精子发生,是雄性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最终产生功能成熟的精子的过程。
在精子发生过程中,配子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形成4个精子,精子与卵子在受精过程中共同参与生命的传递。
2. 精子的结构精子主要由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 头部:含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包含23条染色体和胞质中的线粒体,线粒体提供精子的能量来源。
- 颈部:有中央体,是细胞质内的一种细胞器,生成和维持鞭毛的组织结构。
- 尾部:由许多鞭毛组成,鞭毛是精子游动的主要器官。
3. 卵子的形成(卵子发生)卵子的形成过程称为卵子发生,是雌性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最终产生功能成熟的卵子的过程。
卵子的形成在生物学上称为卵子发生,卵子与精子在受精过程中共同参与生命的传递。
4. 卵子的结构卵子由卵细胞核、卵浆和卵壳组成,卵壳外有卵膜。
卵子内包含胞核、细胞器和一定数量的维生素、糖类和脂类物质。
第二章生物技术在生物生产存储和保护中的应用1. 植物种子的贮藏技术植物种子贮藏技术是一项通过特定技术手段将植物种子进行保存和储存的过程。
植物种子贮藏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植物资源,确保物种的遗传信息不会因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丧失。
2. 生物保护生物保护是通过植物抗逆的方法,控制生物体地共生或病原。
生物保护技术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和生物制剂两个方面。
它的核心在于通过植物本身的免疫机制,抑制害虫以及病原体的侵害。
3. 生物制剂技术生物制剂技术是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根际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来控制病害的技术。
生物制剂技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会对农产品和人体造成危害。
第三章生命活动离不开酶1. 酶的概念和特点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是生物体内调节和促进代谢反应的特殊蛋白质。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对于不同的底物有特异性的催化活性。
2. 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酶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加速生物体内的相关化学反应。
生物选修3知识点整理

效率低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五分。
3.运载体
(1)作用:
①作为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内。 ②利用它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2)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等。
(3)条件:
①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位点 ②能自我复制
③有标记基因
(4)一般来说,天然载体往往不能满足人类的所有要求, 因此在基因工程中,对某些天然的载体进行人工改造。
③卵黄膜封闭作用---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
④入卵后,尾部脱离,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 同时卵子被激活,完成减二分裂,形成雌原核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五分。
5.卵裂期:透明带内进行,胚胎总体积略减小,细胞行有丝分裂 6.桑椹胚(32个),之前每个细胞都具全能性
7.囊胚:内细胞团 滋养层
8.透明带破裂:孵化
2)DNA的拼接技术---基因工程
17.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18.蛋白质工程:第二代基因工程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五分。
第二章 细胞工程
1.植物的组织培养 离体的组织、器官或细胞
一、植物细胞工程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植物体
外植体
营养:蔗糖、矿质元素(无机盐)
无机盐、维生素、激素、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血清 液体培养基
细胞全能性
脱毒植株、微型繁殖、人工种子
获得新植株
蔗糖、矿质元素、维生素、 植物 激素、有机添加剂 固体培养基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五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原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3篇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第一篇:细胞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具有半透性,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通道。
2.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等。
3. 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4. 质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内含体,具有代谢和储存的功能。
二、细胞的代谢活动1.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和修饰等。
2.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3.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中进行的一种能量转化过程,产生的有机物供给后续细胞代谢。
三、细胞分裂1.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细胞质分裂等。
2.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减数分裂、四个核的形成等。
细胞作为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代谢活动的了解,可以更好的理解生命现象的起源和本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遗传和基因工程一、遗传与基因的相关概念1. 遗传:生物种类在基因水平上延续的现象。
2.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括DNA分子、克隆基因等。
二、遗传的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因遗传、基因相对论、自由组合继承法等。
2. 染色体遗传学定律:包括第一、二、三定律,描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和随机分离现象。
三、基因工程1. 基因克隆技术:包括DNA切割、连接和转化等。
2.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
基因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学科的研究方向。
第三篇:进化和生态一、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进化:生物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适应、变异和演化。
2. 生物分类学:基于相似性和进化关系的生物分类体系。
3. 进化论:基于遗传学和生态学原理的生物进化学理论。
二、进化的驱动力1.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被选择并延续。
2. 形态拟态:物种进化逐渐趋向相似,以适应环境。
3. 适应性辐射:物种在分布区域上快速演化,适应多样的生态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
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优点: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迅速培育出生物新品种
2、基因拼接的理论基础:
(1)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3)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独立遗传单位。
(2)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原核生物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有特定的切割位点(专一性)。
(3)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3)结果:形成两种末端: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注意: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从而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
2•“分子缝合针” 一一DNA连接酶
①作用:恢复磷酸二酯键。
②种类: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连接黏性末端;
T4DNA连接酶:来源于噬菌体,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 “分子运输车”--- 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常用的载体:细菌的质粒、入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天然质粒不能直接使用)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方法: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基因翻译产物蛋白质等特性。
)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适用于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适用于目的基因较小,或已知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
3. 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区别
4.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全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快速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 M制
(4)使用的前提: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5)条件:模板DNA、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
(6)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C DNA解链为单链,断裂氢键;
第二步:退火,冷却到55〜60C,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DNA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 C,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7)特点:指数(2 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 _______________
作用。
2.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
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 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使转录停止。
(3)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 选出
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注意:①载体与表达载体的区别:二者都有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两部分 DNA 片段。
表达载体在载
体基础上增加了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三部分结构
3. 启动子、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区别:
启动子、终止子位于 DNA 上,控制转录的起始和终止。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
mRNAk ,控制翻译的起始和终止。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_
1. 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 受体细胞分为三大类,导入方法如下:
原理:Ti 质粒上的T---DNA 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 上
过程:
4、(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过程:
提纯含目的基因
取受精卵
显微注射
移植到 受精卵 新性状
表达载体 f
f
宀 子宫 f 发育 f 生物
5、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① 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 ② 常用菌:大肠杆菌 ③ 方法:Ca 2+处理细胞 ④ 过程:
将目的基因导入
植物细胞
V 将目的基因导入
动物细胞 「将目的基因导入 微
生物细胞
3. 农杆菌转化法:
「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显微注射法 —感受态细胞 受体细胞:受精卵、体细胞
适用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
适用于被子植物(如:抗虫棉)
受体细胞:受精卵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注:CsT处理的目的: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检测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DNA 分子杂交技术
(DNA-DNA )
1. 分子水平{检测是否转录出 mRNA 分子杂交技术 (DNA-RNA )
I 检测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
2. 个体生物学水平 的鉴定:生物的抗性鉴定(抗虫、抗病等) 、产品的活性鉴定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 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 动物基因工程:①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② 改善畜产品品质、
③ 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
方法:药用蛋白基因 +
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④ 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3.
基因治疗:把 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 ,使该基因表达
产物发挥作用。
1.4 蛋白质工程
1. 概念:蛋白质工程 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 基因修饰或 基因合成,对现
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 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中心怯则
2.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区别
蛋白訪工程
基因工程
实质
涌直改诰皐闵,卩人帛向改洁天默畢白 虏,甚至创造自然畀不存在的蛋白质
博目閑基囲从無体轄移轲受体堀 胞,开在受悴细胞中表达
结果 合成自然畀不存在的蛋白质
只能生产自然畀已存在的蛋白质
联系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砒上,逛傭岀的第二弋基因工程
预期功能
------ 生物功能
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