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人数增加减少情况

合集下载

职工人数增加减少情况

职工人数增加减少情况

工 其他 小计

减员 人员 人员
16 17 18 19 20 21
填 报 注 意 事 项 :1 、 乙1 “净 增 加 职 工 人 数 ” 是 负 数 时 , 在 数 据 前 家 负 号 。2 、 乙3 “上 年
汇 总 单 位 在 核 实 数 据 时 , “ 上 年 末 职 工 人 数 ” +“ 净 增 加 职 工 人 数 ” 应 = 今 年

填 报
项 目
甲 总 计

数字
截止 增
代净
上年
加 人


增加

高等
中等 技校 军转 复退
入 人

职工 工人 职工 小计 公开 院校 警校 学校
公务 公务 员 员 选调

码 人数
人数
招考
毕业 生
毕业 生
毕业 生
毕业 生
干部 军人 调任 转任


乙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一、机 关
2
其中:国家公务员 3




4

省辖市
5

县(市、区) 6

乡(镇)
7

二、事业单位
8

———

9

———
省辖市
10

———
县(市、区) 11

———
乡(镇)
12

———
类 1类事业单位 13

———
型 2类事业单位 14

——
3类事业单位 15

单位增减员表

单位增减员表

单位增减员表近年来,我所在的单位经历了一系列的人员调整与变动。

下面是一份单位增减员表,记录了这段时间内的人事变动情况。

一、增员情况1. 新招聘人员: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单位新招聘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以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

这些新成员经过层层选拔,不仅在专业能力上有所突出,而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他们的加入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2. 实习生:为了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我们单位也定期招收实习生。

这些实习生来自各大高校,他们在实习期间,通过与老员工的互动与学习,逐渐融入了我们的团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减员情况1. 退休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资深的员工已经步入了退休的年纪。

他们是我们单位的骄傲,为单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他们离开了正式岗位,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仍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辞职人员:在一段时间内,也有个别员工因个人原因选择了辞职。

他们的离职对我们单位来说是一种损失,但我们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需求和目标。

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段时间的人员变动,我们单位的人事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招聘人员的加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提升空间,而退休和辞职人员的离去也让我们深感珍惜时间的流逝。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继续努力工作,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人员的培养与引进,注重团队建设与员工发展,以期实现单位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秉承着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关注员工的需求与感受,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通过这份单位增减员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我们单位的人事变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加明确的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一位员工对单位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才能不断推动单位的发展,实现更大的成功。

企业员工人数变动分析ppt课件

企业员工人数变动分析ppt课件
(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
11
技术工人技术等级结构(%)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外商及港澳 台投资企业
总计 100 100 100 100
高级技师 0.22 0.36 1.82 0.65
100 0.41
技师 2.61 2.12 6.66 4.32
3.10
高级工 26.87 17.65 13.59 13.43
计算单位,一个工人劳动一天(8小时)就叫 一个工日。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小时就叫一个 工时。
在制定劳动消耗定额和核算单位产品劳动消耗量时 ,也用“分”作为计算劳动时间的单位。
.
(二)生产工人劳动时间的构成及核算方法 日历工日数 制度工日数 制度公休工日数 出勤工日数 缺勤工日数 停工工日数 非生产工日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实际工作工日数
.
25
企业人力资源变动统计
1.期末员工总数=1200-10+5-15+30=1210 (人)
2.职工人数变动程度
= 1210120010% 0 =0.83%
1200
3.期内员工数量增加程度
=
530100% 1210
=2.89%
4.期内员工数量减少程度
= 1015100%
1200
2.08%
.
.
18
(三)企业员工按年龄构成统计
将企业拥有的员工按年龄分组,进而计算 结构相对数,能够反映出企业员工的年龄特 征是属于橄榄型(老青少中年多)、哑铃型 (老青多中年少)还是柱型(老中青均等), 从而研究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的合理程度。
.
19
企业人力资源按年龄标志可分为: 1.20岁及20岁以下,该组反映通常应处于求

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说明

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说明

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说明参保职工人数是指在一些特定时期内,符合规定条件并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的总人数。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性。

首先,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与就业情况密切相关。

就业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好时,企业会有更多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

因此,参保职工人数会相应增加。

相反,经济衰退或就业机会减少时,参保职工人数可能会下降。

因此,参保职工人数可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还可以反映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性。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供各种福利保障,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就业积极性。

而不完善或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导致人们对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降低。

因此,参保职工人数的增加可能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能够有效吸引和保护职工权益。

此外,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还与人口结构有关。

一般来说,人口较多的国家或地区会有更多的就业人口。

然而,如果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受到影响,就业人口可能会相应减少。

因此,参保职工人数的变化也可能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如果人们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了解和信任有限,他们可能不倾向于参加社会保险,导致参保职工人数减少。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从而增加参保职工人数。

综上所述,参保职工人数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性。

关注和分析参保职工人数的情况,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中国工会基层组织数及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人数分析报告

中国工会基层组织数及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人数分析报告

中国工会基层组织数及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人数分析工会组织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在现代各种社会组织中,工会是由劳动者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组织。

工会运动涉及劳动者的经济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变化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会组织结构图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工会都是在本国既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之下的一个社团组织,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会带着本国的特色。

在工会的产生、性质、地位、职能、组织体制等方面,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和显著的不同。

中外工会对比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工会组织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工会基层组织数从2017年开始有所下滑,2019年中国工会基层组织数261.1万个,较上年减少12万个,同比下降4.39%。

2014-2019年中国工会基层组织数及增速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015-2019年是广东工会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是广东工会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作用有力彰显的五年,是广东工会维权服务深入推进的五年,是广东工会深化改革锐意创新的五年,2019年广东省工会基层组织数25.8万个,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河南、湖南、江苏、四川等地,工会基层组织数分别是18.4、15.9、15.7、15.6万个。

2019年中国各地区工会基层组织数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019年中国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职工人数为29412.8万人,其中女性职工人数为11307.8万人;2019年中国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会员人数为28317.8万人,其中女性会员人数为10995.3万人。

2014-2019年中国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职工与会员人数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019年广东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职工人数为3112万人,会员人数为2941.6万人,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江苏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职工人数为2254.6万人,会员人数为2175.2万人;其余浙江、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地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职工与会员人数均达到1000万人以上。

各月平均职工人数

各月平均职工人数

各月平均职工人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各行各业的职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各月平均职工人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出国家经济的整体情况、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对各月平均职工人数的分析。

1.一月份一月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企业进行招聘,因此一月份的平均职工人数相较于其他月份会大幅增加。

同时,由于春节假期的到来,一部分企业也会安排一定的放假时间,部分职工也会选择返乡过年,因此平均职工人数会略有下降。

2.二月份二月份是春节期间,一些企业会尽量保持正常的运营,因此平均职工人数相对较高。

但因为春节期间的休息时间比较长,不少企业也会减少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间,因此平均职工人数并不高。

3.三月份三月份是一个特别的月份,它是一个经济春天的开始。

各个企业的生产逐渐恢复正常,招聘活动也会逐渐升温,因此平均职工人数会比前两个月有明显的增长。

4.四月份四月份是一个重新充满活力的月份,各个企业都在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

此时招聘活动也达到一个相对高峰,平均职工人数也会相应地增加。

5.五月份五月份是整个年度中的一个比较平淡的月份。

因为已经过了招聘旺季,而且又没有什么大型节日可以带动消费,因此平均职工人数相对较平稳。

6.六月份六月份是一个特别的月份,一些企业的财年也会在六月份结束,因此会有一些人员的调整。

同时,夏季刚刚开始,一些企业会在这个月进行一些季节性的招聘活动。

因此六月份的平均职工人数会略有上涨。

7.七月份七月份是暑期,不少企业开始进行夏令营、实习生等招聘活动,因此平均职工人数会有所增长。

但同时也因为暑期时间长,一些企业会缩减员工的工作时间,因此平均职工人数仍不会太高。

8.八月份八月份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月份。

暑期结束,很多学生和实习生回到学校或离开公司,因此平均职工人数会出现波动。

同时,由于多数企业的财年是结束于六月份或者年底,因此有些企业会进行人员的调整。

9.九月份九月份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些企业的财年开始的时候。

职工同比增加人数降低的原因

职工同比增加人数降低的原因

职工同比增加人数降低的原因
职工同比增加人数降低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

首先,可能是由于公司业务发展速度放缓,导致新员工招聘计划减少,或者因为公司业务调整而导致部分员工离职或裁员。

其次,可能是由于经济形势不佳,公司降低了新员工的招聘计划,或者因为成本压力而不得不进行裁员。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公司进行了内部流程优化或自动化改进,导致需要的员工数量减少。

此外,还有可能是由于员工流失率降低,员工离职率下降,导致同比增加人数降低。

总的来说,职工同比增加人数降低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公司业务发展状况、经济形势、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因素。

公积金职工增减表

公积金职工增减表

公积金职工增减表
介绍
公积金职工增减表是用于记录企业或单位中的职工在公积金账户上的增减情况的表格。

该表格是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通过准确记录职工的增减情况,可以方便地掌握和管理公积金资金的流动情况,确保公积金账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表格内容
公积金职工增减表应包含以下信息列:
1. 职工姓名:填写职工的姓名或员工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每个职工。

2. 职工身份证号码:填写职工的身份证号码,确保信息准确性和身份识别。

3. 增减类别:填写职工的增减类别,如入职、离职、调岗等。

4. 增减日期:填写职工增减发生的具体日期,用于记录时间节点。

5. 增减原因:填写职工增减的具体原因,如合同到期、岗位变动等。

6. 备注:可选列,用于记录其他相关信息或特殊情况。

使用方法
公积金职工增减表在每次出现职工增减情况时都应及时更新和填写。

当出现新职工入职、离职或岗位调整时,负责公积金管理的人员应按照表格要求记录相应的信息。

同时,在填写表格时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核实和审查。

注意事项
1. 在填写公积金职工增减表时,应遵循保密原则,确保职工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2. 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地进行公积金管理和记录工作。

3. 填写公积金职工增减表时,应严格按照表格要求填写,确保记录的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关于公积金职工增减表的简要介绍和使用方法,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合理填写该表格,以实现有效的公积金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 工 人 数 增 加、减 少 情 况
填报单位: 代 项 目 净 上年 数字截止时间:年 月 增 加 人 数 员 干 部 15 工 人 16 增加 末 高等 中等 技校 军转 复退 调 入 人 公务员 公务员 职工 工人 职 招考 毕业生 毕业生 毕业生 毕业生 干部 军人 调任 转任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 — 4 5 6 7 8 — — — — 9 — — — — 10 — — — — 11 — — — — 12 — — — — 13 — — — — 14 — — — — 单位:人 减少人数 自然 调出 其他 其他 小计 17 18 减员 人员 人员 19 20 21
甲 总 计 一、机 关 其中:国家公务员 省 省辖市 县(市、区) 乡(镇) 二、事业单位 省 省辖市 县(市、区) 乡(镇) 类 1类事业单位 型 2类事业单位
— — — — —
3类事业单位 15 — — — — 填报注意事项:1、乙1“净增加职工人数”是负数时,在数据前家负号。 2、乙3“上年末职工人数”含临时、短期用工,应与上年报表统计的职工总数相等。 汇总单位在核实数据时,“上年末职工人数”+“净增加职工人数”应=今年末职工人数,如有差数,一般是单位领导体制变化增减或上年错统、漏统,应 说明单位及人数。 3、乙17“增加其他”包括从国外引进和从港澳台引进的人员。 4、乙19“自然减员”指退休、辞职辞退、开除、解聘等。 5、乙21“减少其他人员”含出国(境)未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