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美丽乡村论文终稿
建设美丽乡村的申论作文

建设美丽乡村的申论作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乡村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人口减少、农业困境、环境污染等。
因此,建设美丽乡村成为了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
首先,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关注农业问题。
农业是乡村的重要支柱,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业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土地流失、农产品价格低廉等。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合理的农业政策和补贴,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乡村的环境问题也需要重视和解决。
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如工业废水、农药残留等问题。
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力度,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无公害化。
同时,农民也应该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建设绿色、健康的乡村环境。
此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
乡村的基础设施滞后,如道路状况不佳、供水供电不足等问题。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乡村多建立交通干线和便民设施,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供稳定的电力和饮用水资源,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另外,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
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也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保护好自然资源,确保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关注农业问题、解决环境污染、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乡村旅游。
这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农民的参与,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乡村生活环境,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实现美丽乡村的梦想。
申论范文欣赏: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申论范文欣赏: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1500字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更是我国的传统特色。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
首先,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提升村庄内外的交通便利性。
同时,加强农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水平。
其次,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农村环境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农药等污染物的治理,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此外,要加强农田、村庄周边的绿化建设,改善农村的空气质量,提升农民居住环境。
再次,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能够保护传统乡村文化。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相应的扶持和保障。
同时,要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最后,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推进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
教育和医疗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乡村发展的基石。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总之,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只有不断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美丽乡村的梦想。
希望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民共同努力,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而奋斗!。
美丽乡村(征文)

美丽乡村(征文)美丽乡村引言概述:乡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们的家园,更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也逐渐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然而,美丽乡村的建设正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农业发展和社区建设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美丽乡村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环境保护1.1 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生态保护。
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基础,因此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提升乡村的生态系统功能,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1.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可以通过建设水库、修建护岸、加强水土保持等措施,保护水资源的供应和水质的改善。
1.3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乡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乡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可以通过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推行分类垃圾回收等措施,改善乡村的垃圾处理状况。
二、文化传承2.1 传统建筑保护乡村的传统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保留乡村的历史文化记忆。
2.2 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精神财富,也是乡村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设立文化展览等方式,让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3 农耕文化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重视农耕文化的传统,通过开展农耕文化节庆活动、设立农耕文化博物馆等方式,让农耕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三、农业发展3.1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行有机农业、绿色种植等方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3篇

美丽乡村建设论⽂范⽂3篇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基本情况昆明官渡社区的季官社区就着落于滇池北部,距离昆明市只有10公⾥,是官渡街道办事处,管辖着3个村民⼩组。
现在有农户733户,农村⼈⼝为2033⼈,劳动⼒1240⼈,但是⼈多⽥少,平均下来⼀个⼈只有4分地,据统计,2008年当地总收⼊为9710万元,2009年总收⼊为10486万元,平均下来,⼈均不⾜2000元,由于⾃然条件的原因,村中建筑没有整体规划,布局凌乱,交通条件差,卫⽣条件也差,村⾥的各项设施明显落后,没有活动场所也没有⽂化和医疗设施,⼀部分的⼈员经济跟不上,陷⼊困顿,整个村⼦⽭盾⽇益突出,从⽽可以看出,发展集体经济也就是改变社区⼈民⽣活的关键。
(⼆)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1.保留集体资产助⼒集体经济发展。
居委会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并没有及时的把村⾥的⼟地征⽤款分发给⼴⼤村民,⽽是集中起来作为集体资产保留下来,从⽽增加集体和个⼈的收⼊,居委会领导率先在辖区推⾏股份量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运作模式,建⽴了合作社,通过配股和购股的⽅式兑给⼴⼤村民,在社区中建⽴了7万多平的商业写字楼,购物⼴场,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社区—官南城,这样下来,每年为集体利益增加了3000余万的收⼊,平均下来,每个村民也能分的3万以上的红利。
加快季官社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2.注册成⽴公司发展壮⼤集体经济。
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成⽴了“云南官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官南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季官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抓住了发展古镇旅游的商机,积极的去招商引资,很多有实⼒的⼤商家纷纷来到这⾥发展,各个公司加强⾃⼰的业务。
既相对⼜独⽴,⼜共同服务于季官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
3.创新社区管理⽅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前,季官社区的村民慢慢富起来了,⽣活有了很⼤的改善。
为防⽌由富返贫现象的发⽣,社区领导班⼦及时的开会讨论,必须要了解民⽣,勤访民意,定期做暗访,深⼊群众,经过反复的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要以完善管理制度⼊⼿,社区提出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为此,社区举办了各种就业培训班,⿎励村民就业,每⼈都能获得3次就业培训、推荐⼯作的机会。
美丽乡村(征文)

美丽乡村(征文)美丽乡村(征文)引言概述:乡村是祖国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治理五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打造美丽乡村。
一、环境保护1.1 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建立分类收集点,提倡资源再利用。
1.2 生态修复: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保护水源地和湿地生态环境。
1.3 水土保护:推广农田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产环境。
二、文化传承2.1 传统节日传承:举办传统节日庆典活动,让乡村孩子了解传统文化。
2.2 文化艺术培训:开设农村文化艺术培训班,传授乡村孩子传统技艺。
2.3 文化遗产保护:修缮乡村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品,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三、产业发展3.1 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乡村旅游开发: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3 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基础设施建设4.1 农村道路改造:完善乡村道路网络,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
4.2 农村供水改善:改善农村供水条件,解决农民饮水难题。
4.3 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建设农村卫生院、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卫生水平。
五、社会治理5.1 村民自治建设:推动村民自治,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5.2 乡村治安保障:加强乡村治安巡逻,保障乡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5.3 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乡村社会服务中心,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
结语: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乡村能够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愿每一个乡村都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家园。
申论范文欣赏:建设美丽乡村 改善人居环境

申论范文欣赏: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1500字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一直以来,农村一度被认为是落后、贫穷、脏乱差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希望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改善人居环境对于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至关重要。
乡村是乡亲们的家,是他们生长、生活的地方。
而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也有助于吸引外来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全面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使每个村庄都与城市相连,并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另外,加强环境保护和卫生设施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农村的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工作,确保乡村环境整洁、井然有序。
其次,发展产业是乡村建设的核心。
要实现良好的人居环境,必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的需求,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特色小镇等新兴产业。
在农业方面,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在农村旅游方面,可以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来到农村感受田园风光;在特色小镇方面,可以鼓励农村创业者开设小型工厂、农产品加工厂等,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实现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面。
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
要改善人居环境,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乡村学校的师资水平,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样,医疗设施也是农村发展的短板之一。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医疗的支持力度,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医疗体系,包括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医生队伍的培养等方面。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农村,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美丽乡村(征文)

美丽乡村(征文)美丽乡村引言概述: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各地重要工作之一。
美丽乡村不仅是乡村环境的改善,更是一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
一、环境美化1.1 植被绿化:通过种植各类树木和花草植物,打造绿色植被带,提升乡村环境整体绿化水平。
1.2 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再利用率。
1.3 水体治理:对农村水体进行治理,改善水质,打造清澈的乡村水系。
二、文化传承2.1 传统建筑保护:保护乡村传统建筑,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乡土风情。
2.2 民俗活动丰富:组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增强乡村凝聚力。
2.3 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图书馆等设施,提升乡村文化生活水平。
三、产业发展3.1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如绿色有机农产品、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2 乡村合作社:建立乡村合作社,整合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3 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四、基础设施建设4.1 道路交通改善: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交通状况,提升通达性。
4.2 电力供应保障:完善乡村电力供应系统,确保农村居民用电安全和便利。
4.3 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五、生态环境保护5.1 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生态平衡,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5.2 农业生态化: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5.3 生态旅游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业,将乡村美景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结语: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环境美化、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打造出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美丽乡村(征文)

美丽乡村(征文)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指那些自然风光优美、环境整洁、人文氛围浓厚的乡村地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的重视,美丽乡村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文化传承、乡村旅游、农业发展和社区建设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美丽乡村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自然环境1.1 生态保护:美丽乡村注重生态保护,采取措施保护水源、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1.2 空气质量:美丽乡村的空气质量较好,远离城市的污染源,清新的空气让人们身心愉悦。
1.3 水资源:美丽乡村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清澈的溪流和湖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文化传承2.1 建筑风格:美丽乡村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如古老的民居、古桥等,展示了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
2.2 传统手工艺:美丽乡村传承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如织布、陶艺等,保护和传承了乡村的文化传统。
2.3 乡土教育:美丽乡村注重乡土教育,通过农耕体验、传统节日等活动,让年轻一代了解乡村文化。
三、乡村旅游3.1 旅游资源:美丽乡村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如美丽的田园风光、乡村民俗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3.2 休闲度假:美丽乡村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人们可以在乡村中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
3.3 农家乐体验:美丽乡村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了农耕体验、农产品品尝等活动,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
四、农业发展4.1 有机农业:美丽乡村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供健康的农产品。
4.2 农民收入:美丽乡村通过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4.3 农产品品牌:美丽乡村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销售渠道。
五、社区建设5.1 社区环境:美丽乡村注重社区环境建设,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5.2 社区活动:美丽乡村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增进邻里间的交流和互动。
5.3 公共设施:美丽乡村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如学校、医疗机构等,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结语:美丽乡村是我们对乡村发展的美好愿景,它不仅是一个宜居的地方,更是一个值得人们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宜居工程建设模式的基本构想——以山西省平定县前锁簧村应用技术为例执笔人汪秀英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海峡两岸农业专家位会员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沼气专业委员会山西明浩锦达新能源有限公司2013年3月“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宜居工程建设模式的基本构想——以山西省平定县前锁簧村应用技术为例The Basic Conception about “Beautiful Village” Ecological 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itable House Project Construction model It is an example abou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Shanxi Province Pingdingcounty Qiansuohuang village摘要:“美丽乡村”的构建需要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长期受益之路,需要引进高科技手段、利用新能源技术、创造新农业生产流程。
这其中太阳能技术的创新、沼气工程的建造、清洁能源的普及均属于“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手段。
本文以山西省平定县前锁簧村示范工程为例,界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特点与意义,勾勒出了“美丽乡村”的前景与蓝图,说明了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及所能发挥的功效价值,旨在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展示一系列全新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推动一种既功利当代与又造福未来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宜居工程,建设模式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needs to go to the roa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irculating economy ,and benefit for a long period, needs to introduce high-tech means, use new energy technology and create new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 It is important means to build“beautifulvillage”in which the innova tion of sun energy technology , building biogas project and the popularity of clean energy. This paper is for example with Qiansuohuang village demonstration project. It elaborates the intension,characteristic,meaning of building “beautiful village”, drawes the prospect and picture of“beautiful village”,explains to use all of the new technology means and develop effect value. It is purpose at making a new design concept, demonstrating a series of new ener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mote an operating pattern which is a utility the present age and again benefit fut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project.Keywords:Beautiful vill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itable house project, construction pattern农业部农科办[2013]10号文件提出了“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这是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农村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启动工程,是确保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意见界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特征与意义在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上,我国农村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有工业带动型,如江苏的华西村走的是工业化发展推动经济建设的道路;有历史文明古建带动生态旅游型,如江苏昆山的周庄吸引的是世人的关注和更多游人的前往;有旅游兴村走体验经济之路型,如北京的韩村河从建筑和生态农业入手,走的是为北京这一大都市提供农业服务并吸引游客体验农业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
无论建设何种模式,“美丽乡村”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农业新生产方式的形成、农村新生活方式的展示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美丽乡村”的基本内涵“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以美丽为标准,以乡村为项目实施的主体。
“美丽乡村”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自然环境美、生态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科技手段支撑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美,乡村文化与人文素养提升形成的动态行为环境美。
我们将这一内涵统称为“自然、生态、科技、文化”四位一体。
这其中自然环境美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生态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是需要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并靠我们用智慧的双手给予描绘;科技手段支撑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美,需要我们讲科学、用科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循环农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经济,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乡村文化与人文素养提升形成的动态行为环境美,是通过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文明行为而形成的群体意识。
在这一“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的基本内涵中,生态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科技手段支撑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所形成的环境美是需要通过以乡、村为主体,进行整体设计,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的一项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直接关乎着农村的发展水平、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美丽乡村”现实价值与未来目标的实现。
我们把这两项内容合称为“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工程。
(二)“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工程的基本特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长期受益之路,需要引进高科技手段、利用新能源技术、创造新农业生产流程。
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基本要求,是确保“美丽乡村”的运行利国利民利未来的必要条件。
为此“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工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其基本特征:1.居住城镇化。
从居住的角度分析,农村村民和城镇居民最大的不同是居住分散,居住条件落后。
这是因为,几千年来农村的住房均以地形、地貌为确立基础,以遮风避雨为基本要求,以方便种地、维持生活为基本原则。
“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居住问题,农民居住要变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其基本功能要变遮风避雨为提升生活品质,其基本原则要变方便种地为方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农民居住条件达到城镇化水平。
为此,冬暖夏凉为必须,一家一户配备可冲洗厕所为必须,烧火做饭使用清洁能源为必须。
2.生活清洁化。
其基本内涵是,垃圾处理要清洁,居住环境要清洁,生活起居要清洁。
要达到这种清洁化的水准,设计“美丽乡村”使就需要引进高科技手段。
第一,建造沼气工程,保证垃圾处理不随意、不排放有毒物质、不污染地下水资源,确保农村社会环境的清洁。
第二,利用沼气工程生成的沼气生火做饭,保证村乡能够自给自足清洁能源,确保家庭环境的清洁。
第三,使用太阳能技术解决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问题,保证一家一户的室内温度达到冬暖夏凉的适宜程度。
第四,利用太阳能及配套技术解决农民的四季洗澡问题,保证一家一户均有洗浴设施;同时还可利用太阳能技术解决生活使用热水和饮用开水的问题。
3.休闲市民化。
“美丽乡村”的主导工程是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设计与改造,与之配套的工程还有园林建造工程、花园式农业的形成、体验经济产业的发展等。
借助于自然环境与人工雕琢,使农村环境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使村民在一种清宜的环境中吸收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风光。
4.资源利用循环化。
资源利用循环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垃圾处理。
农村的垃圾资源主要有农业生产的秸秆与根须,圈养牲畜、家禽的粪便,大棚蔬菜的菜叶和残菜。
所有这些与生活垃圾一起组成了农村的大部分垃圾资源。
这些垃圾资源是发展沼气工程的必备原料。
通过沼气技术的处理,使这些垃圾资源可以变废为宝,通过沼气技术形成沼气供应给村民用气,建造发电站供应给村民用电,留存沼渣和沼液,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反哺归田。
第二,延伸产业链。
发展农业的后续产业,形成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如水果、蔬菜及制成品;农作物产品及制成品等。
这些产品供应给广大的市场,可以使农业生产的价值得到提升,获得一定的收益,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5.就业本地化。
沼气工程太阳能新能源项目的运行、农业产业本身的规模经营以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均需要一定数量的产业工人,这里可以容纳一些农民就地就业,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使愿意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可以乐业乐乡乐土。
同时,“美丽乡村”伴随着城镇化道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加工产业向农村延伸,或者直接在农村形成加工产业,这也必然会吸收一部分农民就地就业,将农民的身份转变为产业工人的身份。
6.义务教育就近化。
农村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不应离村,中学不应离乡、镇,高中应不离县、镇。
因此,“美丽乡村”工程中应包含学校的设计与建设,其中在村里建设幼儿园和小学,在乡里建设中学,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设高中。
确保孩子上学不饱受跨山越岭之苦,不把宝贵的时间用于上下学这种无效的浪费上,不让孩子的家长整日担惊受怕。
7.养老集中化。
在“美丽乡村”工程的建设中还要考虑老人养老的问题,如果老人能集中养老,还可以减轻年轻人的家庭负担,保证老人的老年生活有人关照,这就需要建造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
农村由于有着清新的空气,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又会使这种清新的空气得以保持而不遭致破坏,适宜老年人居住,由此,其老年公寓还可吸收一部分城里的老人入住。
8.小病就医本村化。
在“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宜居工程项目中,医疗保障要进村,做到村村设有医疗所,乡乡拥有卫生院,真正使小病不出村,一般病症不出乡,得病有人管,无病有人保健康。
(三)“美丽乡村”生态环保宜居工程的现实意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从以上八个方面来确保村民居住集中、生活生产清洁、资源循环利用等,这就需要在改造村民居住条件的同时,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即把新能源技术与工程引入到村民的生产与生活之中,使农村的生产生活都走向生物质能的轨道,使农村的生产生活展示出划时代的水准,以彻底解决农村发展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