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8蒲公英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8.蒲公英(教案)

《蒲公英》教案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认识一个多音字。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揭示课题⒈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⒉教学生字:蒲绒降伞⒊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细读第1自然段⒈指名读课文。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⒊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
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四、作业⒈描红。
⒉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⒈抽读词语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⑷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⒉细读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⑶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
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②出示投影片。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指名读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苏教版小学语文3上8蒲公英 教案

8、蒲公英教学目标:1、复述课文2、学会用“可爱”“亲切”造句3、感悟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用“可爱”“亲切”造句2、感悟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教学过程:一、复习抽读词语卡片二、细读课文:〈一〉教学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
2、出示多媒体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出词:绒球)3、一阵风吹过洁白的绒球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出词:降落伞)4、(配音乐)这些小降落伞离开了妈妈,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地随风飘荡,飞向广阔的天地。
我们一起读读第一段,一同体会体会。
〈二〉学习第二段1、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出词:嘱咐(告诉它们,要它们牢牢记住。
)2、嘱咐了什么?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二段,能自己读懂吗?自己画出来交流:交流第一句板书:别沙漠出词:金光闪闪为什么看上去金光闪闪?●交流第二句板书:也不要湖泊出词:银花朵朵是银质的花吗?为什么看上去是“银花朵朵”?出词:迷惑●交流第三句板书:只有……才……泥土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蒲公英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小朋友默读第三段。
2、蒲公英种子都是怎么说的?请你们把它们的话找出来再读读,边读边想它们的话是什么意思?(小声读)3、你读懂了谁的话?来读给大家听。
师生交流:降落伞齐声回答的话从“一定”“放心吧”“泥土”及两个感叹号可以看出小降落伞态度坚决,指导学生读好。
●沙漠中去生长的种子的话“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好这句话,注意是个感叹号。
它认为什么有意思?(看动画)看到金光闪闪的地方会怎么想?(充分想象)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来帮助他们读好种子的话。
到湖泊中去生长的种子的话出词:波光粼粼“波光粼粼”什么意思?(看动画)它为什么认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它带来快乐?会怎么想?(充分想象)●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来帮助他们读好种子的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教学设计会仪小学李开富一、教学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八课《蒲公英》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美,创造美,在艺术学习中达到对学生心灵的陶冶。
三、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可爱”、“亲切”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四、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
2、情境体验法。
3、设问质疑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蒲公英图片、生字词卡片六、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谁能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小降落伞”指的什么?他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二、精读品析,提升感悟(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太阳公公是怎样嘱咐蒲公英种子的?为什么要嘱咐他们?2、太阳公公是用什么语气说的?用“嘱咐”造句。
3、太阳公公的话是多么意味深长,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想想:小降落伞们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做法?2、讨论、交流上述思考题。
3、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1)“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用什么语气读?(2)“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
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句话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到吗?这句话又该读出怎样的语气?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多快乐的蒲公英呀,一年过去了,它们在大千世界里有了怎样的命运呢?1、齐读课文,想一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命运呢?2、你是怎样理解“竞相开放”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竞相开放的?3、你从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4、试着将课文复述给别人听。
(三年级语文教案)蒲公英教案

蒲公英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蒲公英》作者及工作单位王丽萍____(省、市、区、县)畅好学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
作者借用蒲公英这一不起眼的植物,采用拟人手法,介绍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蒲公英小种子,由于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它们的命运各不相同。
从而告诫人们,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课文寓人生哲理于有趣的童话故事之中,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人物个性,表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化了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情分析本班是刚组建的新班级(由各教学点学生集中而成),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很差,识字量又少,不能独立、流利地朗读课文,很难达到这个学段的阅读要求,而本课恰恰就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就成了学习本课知识最主要的障碍点,需要教师下功夫进行朗读训练,耐心指导。
根据学生实际基础,我从适度带读、伴读入手,然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训练,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障碍,使他们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采取“随文识字-初读感知-集中写字-精读感悟-拓展明理”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识字效率,清扫阅读障碍,达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认识多音字“泊”,会用“嘱咐”造句,能规范描红、书写田字格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形式多样的品读,理解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配套K12】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开发区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教案题:8蒲公英本初备时共2时,本第1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文。
⒉学会本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重点难点:学会本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教学要求:一.看图接示时⒈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⒉教学生字:蒲绒降伞⒊板书题:二、初读文。
出示自读要求。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⒊范读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⒈指名读文。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⒊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
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四、作业。
⒈描红。
⒉练读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人员开发区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教案题:8蒲公英本初备时共2时,本第2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文。
2朗读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重点难点:学会本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⒈抽读词语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文。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备课日期:2021年9月29日总第课时8、蒲公英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记住课文内容,懂搞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朗诵,读出课文。
2、寓意的理解,课文所寓人生哲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小卡片、小黑板、图片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生字,初读课文,正确、端正用钢笔写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具图片、学生说道说道蒲公英的样子及有关科学知识。
蒲公英、花托、绒球、降落伞二、初读课文1、学生民主自由念出具自读建议:(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1)叮嘱、蒙蔽、湖泊、黑黝黝、数不清、宝贝、富翁、波光粼粼、茁壮成长、金灿灿、(2)学生读词、教师正音3、王莎莎波来句子。
(1)一阵阵风吹过??随风飘荡(2)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宝贝。
(3)指名试读课文。
1备课日期:2021年9月29日总第课时三、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王莎莎念课文。
2、思考交流“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它的”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去干什么?3、指导朗诵。
融合看看图,念出兴奋、开心的心情。
四、自学学词。
1、出示生字、交流哪些字书写时该注意的。
2、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难记的生字。
3、学生描红。
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课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故事所寓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读生字词2、念课文第1自然段。
二、自学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学生民主自由轻声念、思索:这一段主要写下什么。
a.“叮嘱”换近义词。
b.讨论交流从太阳公公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c.指导看图明白:金光闪闪的沙漠、银花朵朵的湖泊、黑黝黝的泥土。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8 蒲公英(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

8、蒲公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用“嘱咐”造句。
3、知道做任何事情必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学会用“嘱咐”造句。
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中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准备重点段落语句等,投影片。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总课时:上课时间:月日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说法和做法各不相同,它们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二、巡视点拨、自主学习自己读第4节。
思考:1、几种小降落伞分别落到了什么地方?结果有什么的不同。
2、理解词语:茁壮、竞相开放、装点3、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引导探究、小组交流再读第4节,说说小降落伞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认真练读第4节。
四、质疑问难、展示汇报1、准备题(1)、小降落伞有哪几种不同的结果?(2)、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落在沙漠里的种子被金光闪闪的地方所迷惑,一心想成为百万富翁,沙漠里没有水,所以它死去了。
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它被波光粼粼的湖面所迷惑,一心想快乐,湖泊里有的只是水,所以它也死去了。
落在泥土里的种子不注重外表现象,实是求是,所以他们能茁壮生长。
)1、准备回答:由蒲公英种子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1)、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被外表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
五、指导总结、讨论归纳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2、各自练习复述(1)要记住内容,首先要理清课文的前后顺序。
嘱咐:沙漠湖泊泥土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去向:一颗另一颗(百万富翁)(带来欢乐)结果:干死淹死茁壮生长(2)第一段的顺序是:花辫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
(3)第二、第三段的总体顺序是“嘱咐——沙漠、湖泊——结果”每一局部大体又是按“沙漠——沙漠、湖泊——泥土”叙述的。
因此在脑海里应该有上面的记忆框架:3、指名当众复述六、评价激励、达标检测1、读下面的词语,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推荐K12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8蒲公英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8 蒲公英第课时1.抓住关键词句,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复述故事。
2.模仿文本,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围绕“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落到沙漠、湖泊里的种子”,写一个童话片段。
【重点】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有条理、连贯地复述故事。
【难点】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出太阳公公对那两颗落到沙漠、湖泊里的种子的劝告,句子要通顺、用词要准确。
谈话导入,激起回忆(一)回顾内容1.上节课,我们通过抓文中的关键词句及对比朗读的方法理解了《蒲公英》这篇童话故事的内容。
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自由读文后指生说,引导说出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
(语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 2.每一篇童话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蒲公英》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二)明确目标《蒲公英》这篇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易懂,道理发人深省,让人越读越想读。
如果你们能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就更有意思了。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美好的童话故事,再次品味故事内涵。
[设计意图] 以谈话的形式,直奔本节课教学主题。
一、展开想象,读出“可爱”(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蒲公英?用文中那个词语说说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关注(随着学生发言,课件出示词语)。
PPT出示:洁白、绒球、可爱、小降落伞课件出示“洁白、绒球、可爱、小降落伞”等词语并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这洁白的绒球被风一吹,小降落伞们随风飘荡,多可爱啊!读出这幅画面的美——(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3.小降落伞们出发了,这么美的一幅画你记住了吗?填一填,看谁记得准。
PPT出示: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
一阵阵风吹过,那就变成了几十个,在蓝天白云下。
(指名口头填空读出来,再齐读这一段。
)二、分角色朗读,读懂“选择”(学习第2~4自然段)1.课文第2~4自然段给我们讲了小降落伞们在旅程中发生的一件事。
是怎样的一件事呢?根据课文内容,选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蒲公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蒲公英,揭题
1板书:8蒲公英
出示蒲公英:认识蒲公英、花托、绒球和小降落伞?
花托:花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顶端长花的部分。
降落伞:本来是指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伞状装置。
课文里指蒲公英种子。
2介绍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冬末春初时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成熟时样子像一个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
(2)思考:蒲公英本来是一种植物,作者把它当做什么来写的?(作者把蒲公英当做人来写)
2学生齐读第一节。
3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嘱咐、记住。
(3)联系实际理解词语:表面、黑黝黝。
(4)教师讲:
沙漠: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
湖泊: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百万富翁:拥有百万家财的有钱的人。
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银光闪闪的样子。
粼粼,形容水清澈。
5学生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说说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①蒲公英的花瓣落了,绒球变成了许多小降落伞,在空中飘荡。
②太阳公公对小降落伞的嘱咐。
③小降落伞的选择;
④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可分为“开端--发展--结局”三部分。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托绒降嘱咐记表惑富
2在自己认真观察字形的基础上,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左右结构,“口”写时偏小偏上,与撇画要靠得较近,看上去才紧凑。
右边笔画要写紧凑,最后两笔是“提与点”。
3用钢笔描红。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
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全段,想一想:“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
(2)指导读好长句子:“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在有“/’作停顿)
2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嘱咐’’的意思?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 (板书: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体会:①作者用词的变化:先用“别”,后用“不要”。
②“只有……才……’’的用法:连起来用,表示必须的条件)
(2)齐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问:它们都这样做了吗?
①“一颗种子”怎么做的?“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这黑黑的泥巴没有什么意思)“一颗种子’’说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自以为是)
②“另一颗种子”又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读有关课文回答。
(3)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读太阳公公的话,三人读小降落伞的话。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4)指名示范性分角色朗读:全班同学读叙述性话语,老师读太阳公公说的话,一人读“一颗种子”的话,一人读“另一颗种子’’的话,还有两人参加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
(4)读后评议。
3学习第三段。
(1)学生默读课文,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写了蒲公英种子的三种结果。
哪三种呢?(板书:干死淹死茁壮成长)
(2)齐读这一段。
三、指导复述
1要记住内容,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前后顺序。
(1)第一段的顺序是:花瓣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
(2)第二、三段总体顺序是“嘱咐——去向——结果”。
每部分大体又是按“沙漠——湖泊——泥土”叙述的。
因此,在脑海里应有下面的记忆框架:
嘱咐:沙漠湖泊泥土金光闪闪去向:一颗
(百万富翁)结果:干死
2各自练习复述。
3指名当众复述。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沙漠湖泊泥土
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黑黝黝
干死淹死茁壮成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嘱咐”造句;复习巩固生字词。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会用“嘱咐”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讨论明确中心
1学生读文,说说 (1)小降落伞有哪几种不同的结果?(答案略) (2)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会不同? (落在沙漠里的种子它被金光闪闪的地方所迷惑,一心想成为百万富翁,沙漠里没有水,所以它死去了。
落在湖泊里的种子被波光粼粼的湖面所迷惑,一心想快乐,湖泊里有的只是水,所以它也死去了。
落在泥土里的种子不注重表面现象,实事求是,它们能茁壮成长) 2讨论: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1)自由发言。
(2)教者小结:①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②要听取前辈的正确的指导。
三、指导复述
1理清文章的前后顺序。
2各自练习复述。
3指名当众复述。
四、造句指导
(1)出示句子: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
(2)请大家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一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3)告诉学生这个词的使用范围: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不可用于晚辈对长辈,不能说:“我嘱咐妈妈……”让学生明白这个词的使用范围。
(4)让学生练习口头造句。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嘱咐……
文献摘录:
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
飘散。
沙漠:在干旱地区地表为沙丘和沙地覆盖的地区。
地表十分干燥,蒸发很强烈,地表温度日差较大,只能生长一些深根植物和肉质植物。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