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新课改 导学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各部分的成像原理。
3、掌握视角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原理。
预习反馈:《学法》课前预习探究展示:学生活动一:阅读教材103页“显微镜”完成下列问题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_______ ,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 ,物体通过物镜成_________ 、 ________ 的________ 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________ 、_________ 的_________ 像(相当于_______ )。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側矗距g较上.冃孵距较顛廿晋勒璧运撬的工杆原31囹学生活动二:阅读教材103页“望远镜”完成下列问题2、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
我的知识网络图课堂检测: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 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2•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 ____________ 外,以避免 _______ 的干扰.3. _________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 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望远镜的物镜和 目镜由 ___ 成•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__________ ___ ,目镜 的作用是用来把 ______ .4.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 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 因为平 面镜成 ____ 的像.5•小刚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 5X 和10X 两 种,物镜有10X 和40X 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 目镜5X ,物镜10XB. 目镜10X ,物镜10XC. 目镜5X ,物镜40XD. 目镜10X ,物镜40X6.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 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右图所示,调整两 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B.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 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D. 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物镜:成目镜:成 增大视角方法:的 的 像 像物镜:成 的 像目镜:成 的 像■显微镜y 显微镜丿 和望远镜[ 望远镜v 增大视角方法: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2.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了解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_。
_____,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_____。
_____组成。
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____。
_____放大,使原来看不清楚的物体能够被看清楚。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显微镜问题1:显微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结合已学的生物知识可知,常见的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有。
问题2:什么叫目镜,什么叫物镜?的透镜叫目镜,。
问题3:物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那种透镜作用相似?物镜:相当于一个,使物体成像。
问题4: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那种透镜作用相似?目镜:相当于一个,将第一次成的象。
实验1:模拟显微镜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教材上的字,得到放大的像;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总结:显微镜的物镜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的成像特点相似;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的成像特点相似。
经过两次成像,最终观察到的是像。
问题5:怎样把不在视野中央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因为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视野中物体往哪偏,物体实际是往反方向偏,所以,往哪偏就往哪移。
探究活动二望远镜问题1: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什么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的透镜叫物镜。
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问题2: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起什么作用,通过望远镜最终看到的像具有什么性质?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目镜相当于一个。
因为物距很大,所以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靠近焦点的缩小很多的实像,虽经目镜放大,最终还是变成了、像。
202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学知识,如凸透镜成像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应用,结合实物模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放大倍数计算和成像规律等重点,强调光线传播和成像过程等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① 物镜:凸透镜,放大实像
② 目镜:凸透镜,放大虚像
③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2. 望远镜的构造与分类:
① 折射式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
② 反射式望远镜:牛顿望远镜
③ 放大倍数: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3. 光学成像规律:
① 凸透镜成像:实像与虚像
② 显微镜成像: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学仪器的实际应用。
d. 项目导向学习:设计显微镜和望远镜制作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光学成像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活动
a.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增强学习兴趣。
3.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实践操作,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尊重,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a. 显微镜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学生需理解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配合实现物体放大的过程,掌握物像关系及放大倍数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知道其结构的共同点,2.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工作原理【课前导学】 1、凸透镜成放大像的两种情况:当物体在时,能成当物体在时,能成。
2、用照相机照像时,想让人的像更大一些,应该( )A.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B.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C.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D.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3、近视镜片是透镜,它对光线有。
老花镜片是透镜,对光线有。
【课堂导学】 1、视角我们站在一辆大卡车的附近观察它和站在远处观察它,哪一次观察的清楚一些? 看到它的大小一样吗? 但车的大小变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①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②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要想看清物体,就要增大视角,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大它?2、显微镜1)如果我们想看清一些很小或很远的物体,我们通常借助两种神奇的眼镜,你知道它们是谁吗?2)请同学们从所给的器材中任选两个透镜,用它们共同来观察这根非常细的纤维丝,看如何能让它变粗?只有短焦距的透镜靠近物体,长焦距的透镜靠近眼睛,它才能当做一个显微镜来使用,3)靠近物体的透镜能使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靠近眼睛的透镜能使这个实像再次放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交流与合作】总结显微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看清楚了很微小的物体,那它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视角的?通过放大物体。
3、望远镜1)可能很多同学都观察过日食,由于日食的出现,在很多地方涌现出了天文热的现象,我们要想观测到遥远的太空,必须借助望远镜,先来认识一些望远镜。
2)请同学们看一下远处的物体,然后用望远镜再看一下。
你看到的像和真实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像好象变大了。
3)、请同学们取下目镜,再来观察物镜所成的像,你又发现了什么?像是变小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2.了解我们看到的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情景导入】你是否看过木星的照片?你是否想过,若能飞近土星环,那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你可能想不到,1600年以前没有任何人看到过木星和土星环。
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后才使地球人看见了那些天体。
学习内容:显微镜和望远镜阅读课本P103至P105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2.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显微镜结合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光路图,小组相互讨论以下问题:(1)显微镜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物镜,什么是目镜?由原理图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比目镜的焦距短(填“长”或”短”),反光镜是什么镜?它的作用是什么?(2)物体放在了什么地方,经过物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3)物体经过目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二、望远镜结合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光路图,小组相互讨论以下问题:(1)由原理图分析望远镜的的物镜焦距比目镜的焦距长(填“长”或”短”)。
(2)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3)物体经过目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成像特点【展示交流】【精讲点拨】1.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C。
A.②和a B.③和bC.①和c D.b和c2.显微镜放大倍数: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运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中心任务:了解显微镜和望眼镜的工作原理设问导读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有哪些?2、显微镜的物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3、显微镜的目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自我检测一1、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一个平面镜3、科学家在研究“冠状病毒”的时候,使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显微镜的目镜是()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面镜D.凹透镜设问导读二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有哪些?2、望远镜的物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3、望远镜的目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4、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除了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什么有关?自我检测二1、“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
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虚像D .靠近眼睛的为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2、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1L 是物镜,2L 是目镜。
这种仪器是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设问导读三 探索宇宙1、谁首次把望远镜指向天空?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宇宙的知识。
5.5显微镜与望远镜导学案

5.5显微镜与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的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的大小与有关,物体越大,视角越。
视角的大小还与被观测物体距离人眼的有关,离人眼距离越,视角越大。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问题探究,点拨指导】1、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例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像。
例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达标训练,拓展提升】1、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2、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越近,其视角()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3、某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10倍B.20倍C.2倍D.200倍。
人教版八年级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设计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2.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3.了解视角,知道视角在望远镜中的重要应用.4.了解宇宙的组成.自主预习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2、物体经过物镜成、、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像.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
4、物体经过物镜成、、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像.5、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
6、我们的宇宙拥有个星系,太阳系是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8、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
合作探究1、展示一台显微镜,帮助学生找到物镜、目镜、反光镜等重要结构.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3、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两个可以紧套的硬纸筒(纸筒的内径与凸透镜的镜片直径相近).将焦距(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将焦距(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用胶带分别将两个凸透镜的镜片固定在两个纸筒的一端.选择一较远处的景物,先用眼睛看,再用制作的模型看,调节两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被观察的景物最清楚为止.你会有什么发现。
4、分析下面两图:①同一人站在固定位置,观察远近不同的同一物体,则A、B、C三处,哪一处的物体对应视角大?说明:同一物体,视角与物体离眼睛的有关.②同一人站在固定位置,观察同一位置的大树和其旁边的电线杆,则大树、电线杆哪一处的物体对应视角大?说明:同一距离视角与有关。
当堂训练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2.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调节粗准焦螺旋C.换用高倍镜D.用更大的光圈3.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4.小明同学由远处逐渐走近穿衣镜,他感觉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他的像真的变大了吗?,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校联片“三自”学习模式_八_年级_物理_学科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________ 编号:________ 审核:
课题: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型设置【自研·互动_20_分钟+展示_15_分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当堂训练:
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
3、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___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_______镜。
4、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到最大倍数,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
B、②和⑤
C、④和②
D、②和⑥
5、小莉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侧,为了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她应把被观察的物体()
A、向左侧移动
B、向右侧移动
C、向上侧移动
D、向下侧移动
6.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物理学家是意大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