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各部分的成像原理。
3、掌握视角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原理。
预习反馈:《学法》课前预习探究展示:学生活动一:阅读教材103页“显微镜”完成下列问题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_______ ,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 ,物体通过物镜成_________ 、 ________ 的________ 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________ 、_________ 的_________ 像(相当于_______ )。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側矗距g较上.冃孵距较顛廿晋勒璧运撬的工杆原31囹学生活动二:阅读教材103页“望远镜”完成下列问题2、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
我的知识网络图课堂检测: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 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2•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 ____________ 外,以避免 _______ 的干扰.3. _________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 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望远镜的物镜和 目镜由 ___ 成•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__________ ___ ,目镜 的作用是用来把 ______ .4.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 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 因为平 面镜成 ____ 的像.5•小刚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 5X 和10X 两 种,物镜有10X 和40X 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 目镜5X ,物镜10XB. 目镜10X ,物镜10XC. 目镜5X ,物镜40XD. 目镜10X ,物镜40X6.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 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右图所示,调整两 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B.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 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D. 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物镜:成目镜:成 增大视角方法:的 的 像 像物镜:成 的 像目镜:成 的 像■显微镜y 显微镜丿 和望远镜[ 望远镜v 增大视角方法: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3.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4.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焦距计算方法。
二、前期复习请回顾并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能否给出一个例子? 2. 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3. 凸透镜焦点前后形成什么样的像?由什么原理解释?三、新知导入1.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和调焦装置组成。
在显微镜中,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的焦点处,通过目镜放大观察。
1.1 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 - 底座:支撑整个显微镜的主体。
- 支臂:连接底座和液晶屏,使显微镜可以上下移动。
- 旋钮:用于调节焦距。
- 物镜:接收被观察物体反射的光,并将光汇聚到焦平面上。
- 目镜:接收物镜汇聚的光,使其再次发生折射,形成放大的逆立像。
- 调焦装置:由旋钮控制,用于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的距离,以使成像清晰。
- 杠杆:通过杠杆装置,可使底座移动。
显微镜的原理主要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和成像原理。
当光线从空气折射进入玻璃片中时,它会发生折射现象。
物镜将光汇聚到焦平面上,再由目镜放大观察。
通过调节焦距,我们可以获得清晰的放大逆立像。
1.2 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细菌、组织等微小结构,从而进一步了解生物领域的工作原理和研究对象。
2.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天体的光学仪器。
它主要由目镜、物镜和调焦装置组成。
在望远镜中,物镜接收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并将光汇聚到焦平面上,然后由目镜放大观察。
2.1 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包括: - 支臂:支撑整个望远镜。
- 调焦装置:用于调节物镜与被观察天体的距离,以使成像清晰。
- 物镜:接收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并将光汇聚到焦平面上。
- 目镜:接收物镜汇聚的光,使其再次发生折射,形成放大的正立像。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2.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了解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_。
_____,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_____。
_____组成。
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____。
_____放大,使原来看不清楚的物体能够被看清楚。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显微镜问题1:显微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结合已学的生物知识可知,常见的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有。
问题2:什么叫目镜,什么叫物镜?的透镜叫目镜,。
问题3:物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那种透镜作用相似?物镜:相当于一个,使物体成像。
问题4: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那种透镜作用相似?目镜:相当于一个,将第一次成的象。
实验1:模拟显微镜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教材上的字,得到放大的像;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总结:显微镜的物镜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的成像特点相似;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的成像特点相似。
经过两次成像,最终观察到的是像。
问题5:怎样把不在视野中央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因为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视野中物体往哪偏,物体实际是往反方向偏,所以,往哪偏就往哪移。
探究活动二望远镜问题1: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什么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的透镜叫物镜。
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问题2: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起什么作用,通过望远镜最终看到的像具有什么性质?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目镜相当于一个。
因为物距很大,所以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靠近焦点的缩小很多的实像,虽经目镜放大,最终还是变成了、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运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中心任务:了解显微镜和望眼镜的工作原理设问导读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有哪些?2、显微镜的物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3、显微镜的目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自我检测一1、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一个平面镜3、科学家在研究“冠状病毒”的时候,使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显微镜的目镜是()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面镜D.凹透镜设问导读二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有哪些?2、望远镜的物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3、望远镜的目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4、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除了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什么有关?自我检测二1、“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
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虚像D .靠近眼睛的为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2、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1L 是物镜,2L 是目镜。
这种仪器是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设问导读三 探索宇宙1、谁首次把望远镜指向天空?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宇宙的知识。
5.5显微镜与望远镜导学案

5.5显微镜与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的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的大小与有关,物体越大,视角越。
视角的大小还与被观测物体距离人眼的有关,离人眼距离越,视角越大。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问题探究,点拨指导】1、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例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像。
例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达标训练,拓展提升】1、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2、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越近,其视角()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3、某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10倍B.20倍C.2倍D.200倍。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1 -页共2页
认真阅读独立思考规范书写
【课堂练习】
1从显微镜的结构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的焦距没有明确的要求
2、从望远镜的结构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的焦距没有明确的要求
【课后练习】
1、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填“放大”或
“缩小”)的(“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3、望远镜,尤其是天文望远镜都力求,以求观察到更暗的星,除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
常用做物镜。
4.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太阳系,并进行了研究。
下列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5..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目镜的作用相当于,如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
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则这个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倍。
6.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在逐渐减小;天文望远镜物
镜(凸透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学习反馈与小结】
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将你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第-2 -页共2页
认真阅读独立思考规范书写。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D、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4、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
3、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晶体变得最扁时,能够看到的最远点在,晶体变得最凸时,能够看到的最近点大约在离眼睛cm处。
4、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像的大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的像。
1、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1、显微镜的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的叫,物体经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放大,就可以看见肉眼看不见的物体了。
2、显微镜是由和两组凸透镜构成。物镜相当于成
、的像,目镜使物体成、的像。
3、望远镜是由和两组凸透镜构成。物镜相当于成
四、归纳总结
五、作业设计(包括作业设计目的、设计内容、预计完成时间、完成情况及信息反馈等)
1、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选择以下正确说法:()
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XXX中物理案
教材: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课题:
5.5显微镜与望远镜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第1课时
编写人:
审核人:
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5【学习目的】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知道其结构的共同点,2.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任务原理【课前导学】 1、凸透镜成缩小像的两种状况:当物体在时,能成当物体在时,能成。
2、用照相机照像时,想让人的像更大一些,应该( )A.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接近B.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C.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接近D.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3、远视镜片是透镜,它对光线有。
老花镜片是透镜,对光线有。
【课堂导学】 1、视角我们站在一辆大卡车的左近观察它和站在远处观察它,哪一次观察的清楚一些? 看到它的大小一样吗? 但车的大小变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①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②视角的大小不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要想看清物体,就要增大视角,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大它?2、显微镜1)假设我们想看清一些很小或很远的物体,我们通常借助两种神奇的眼镜,你知道它们是谁吗?2)请同窗们从所给的器材中任选两个透镜,用它们共同来观察这根十分细的纤维丝,看如何能让它变粗?只要短焦距的透镜接近物体,长焦距的透镜接近眼睛,它才干当做一个显微镜来运用,3)接近物体的透镜能使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接近眼睛的透镜能使这个实像再次缩小,成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
【交流与协作】总结显微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经过两次缩小,我们就看清楚了很庞大的物体,那它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视角的?经过缩小物体。
3、望远镜1)能够很多同窗都观察过日食,由于日食的出现,在很多中央涌现出了天文热的现象,我们要想观测到悠远的太空,必需借助望远镜,先来看法一些望远镜。
2)请同窗们看一下远处的物体,然后用望远镜再看一下。
你看到的像和真实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像好象变大了。
3)、请同窗们取下目镜,再来观察物镜所成的像,你又发现了什么?像是变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设计:胡** 班级:姓名:组名:第大组第号
温馨提示:请拿出你的导学案,课本,双色笔,还有你的激情、目标,走入今天的课堂。
认真仔细的祥读课本,用你的双色笔勾、画、圈、点出本节的重点、难点、以及你不懂得地方,老师相信你,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
【学习目标】1、明确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学会应用已知的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明确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1、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2、搞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设问导读】
自学指导(一)显微镜(2分钟完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03页“显微镜”部分的内容并仔细观察“图5.5-1显微镜的结构”,用双色笔勾画圈点出主要知识点,并独立完成自学达标(一)。
自学达标(一)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镜的焦距较大。
2.当被观察的微小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来自被观察的微小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物镜后成一个立、的、像,就像投影仪的镜头一样,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使这个像通过目镜后成一个立、的像,把像又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直接看不到的微小物体了。
【探究学习一】
试一试:以4人为一组,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课本上的字,看有什么发现。
记录:我们组看到的现象是:。
自学指导(二)望远镜(2分钟完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03页—104页“望远镜”部分前两段的内容并仔细观察“图5.5-3,用双色笔勾画圈点出主要知识点,并独立完成自学达标(二)。
自学达标(二)
1、一般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
【探究学习二】
试一试:以4人为一组,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看有什么发现。
思考:我们组看到的现象是:,为什么?。
【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本第104-第105页剩余内容,并仔细观察“图5.5-4,用双色笔勾画圈点出主要知识点,并以4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视角的因素是什么?
2、讨论:望远镜的发展对人类探索神秘宇宙的意义?
【当堂训练】:
1、显微镜目镜的成像情况与相同,物镜的成像情况与相同。
(选填“投影仪”或“放大镜”)
2、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太空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他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的。
3、在太阳的第三条轨迹上的行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