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件(共31张PPT)

课堂讲解
例2:【解析】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A中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a) 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b)大,所以比较亮,故该选 项说法正确;B中(a)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b)中看到的只是(a) 中的一部分,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中无论玻片往右移还是往左移,(a)和 (b)观察到的影像都是一样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中影像是否模糊,有 多方面因素,换成(b)后放大倍数过小,未必清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我们的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上千亿个星系中的一 个。银河系异常巨大,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10万年的时间。太阳不 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地球在离太阳 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其他天体绕太阳转动。
课堂讲解
知识点2:显微镜 1.结构: (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4)反光镜:用来反射光线,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课堂讲解
知识点2:显微镜 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被观察物体反射出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 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 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课堂讲解
知识点1:望远镜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所有的望远镜的物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 B. 所有的望远镜的物镜都是由凹透镜组成的 C. 望远镜的物镜既可以用凸透镜,也可以用凹透镜 D. 显微镜的物镜既可以用凸透镜,也可以用凹透镜
课堂讲解
例1:【解析】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伽利略望远 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 物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但目镜既可以用凸透镜,也可以用凹透镜;显微镜 的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5.5显微镜和望远镜 知识点讲解与典题解析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标指南】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4.重点与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难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两个透镜间的距离;(2)我们看到的物体与视角的关系;(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调节;望远镜的种类.【典例剖析】例1:刘军同学想用焦距为8㎜和20㎜的A、B两个透镜组装一个显微镜,但他为选用物镜和目镜犯了难,请你帮助他分析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放置才满足要求?思路导航:显微镜的物镜的焦距较小,而目镜的焦距相对较大,这样便于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内,再通过目镜成放大的像.答案:焦距为8㎜凸透镜A作物镜,焦距为20㎜的凸透镜B作目镜,并且使A、B之间的距离约为36㎜较合适.学法指津:理解显微镜的原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请你思考:物体通过显微镜后成的像的性质是.练习:1.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B.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靠近眼睛的那组透镜叫做目镜,它的焦距比较小D.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那组透镜叫做物镜,它的焦距比较大例2:取两个焦距分别为5㎝和20㎝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并且将焦距为20㎝的放大镜放在前面,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思路导航: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当前面焦距为20㎝的放大镜(物镜)的后焦点与焦距为5㎝的放大镜(目镜)的前焦点重合时,就组成一个简易望远镜,这样能将远处的物体放大,反之,则缩小.答案:用焦距为20㎝的放大镜作为物镜,焦距为5㎝的放大镜为目镜,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这样组成了望远镜,看到远处物体的倒立、放大的虚像.若把二者交换位置,则成了一个缩小的像.学法指津:用两个放大镜组成简易的望远镜,必须是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才能放大物体.练习:2.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两部分组成B.望远镜的目镜焦距长,物镜焦距短C.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D.望远镜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它们的焦距之和例3:小明通过平面镜成像发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但是当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在逐渐变小,两图3-5-1 者是否相矛盾,请你帮助他解释一下.思路导航: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小.当我们远离镜面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像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来越小.因此,在远离的过程中,虽然像的大小不变,但视角变小,我们看见的像就小了.答案:没有矛盾.当我们远离镜面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像对我们眼睛所成视角越来越小,因此,虽然像的大小没有变,但视角减小,看见的像就小了.学法指津: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小.用视角原理可以解释所有远处物体看起来小,近处物体看起来大的现象.练习:3.物体对眼睛成的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 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 有关.你做对了吗?练习:1.A 2.B 3.大小 距离【实验探究】例题: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采用凹面镜.凹面镜对光起什么作用呢?小华先猜想所有可能的情况:①会聚;②发散;③即不会聚又不发散.究竟是哪一种情况,他决定做实验看一看.小华向同班的同学借来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面镜照射,发现如图3-5-1所示的现象.请你帮助小华同学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你认为凹面镜有哪些应用?请说出两个. (2)通过刚才小华对凹面镜的学习,想一想这个学习过程经历的大致程序是怎样的?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平行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一点,所以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凹面镜有广泛的应用,汽车头灯、手电筒的反光镜,探照灯,太阳灶等;小华的探究过程是:先提出猜想,然后设计并进行实验,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答案:(1)凹面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2)可以制作太阳灶,探照灯,手电筒或汽车头灯的反光镜.(3)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 动手实验 得出结论学法指津:本题要求学生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凹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要有所了解;同时,还要熟悉探究性实验的过程.【知识回顾】【物理趣谈】巨人的视力当物体离我们非常远的时候──超过450米,两眼之间的距离就已经不能够引起视觉上感象的差别了,因此很远的建筑物.山林、风景等等,只给我们一种平面的感觉.根据同一个原因,天上的星也仿佛都离我们一样远,虽然实际上月球要比行星离开我们近得多,而行星又比那些不动的恒星近得不可计量.总而言之,对于距离我们在450米以上的物体,我们就完全没法直接看出它的立体形象.它们在我们左右两眼里看起来完全一样,因为两只眼球之间有限的那6厘米距离,跟450米比较起来,实在太小了.我们可以造出一种双筒望远镜,用来直接看出这些风景的立体形象.这种仪器──实体望远镜──的确是有的:它的两个镜筒之间的距离要比平常两眼的距离大,两个像是由反射棱镜投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来的.当你向这种仪器望去的时候,真难描写出你的感觉──这感觉竟是不寻常到这样的程度!大自然的整个面目都变了.远山变成凹凸不平的了,树木、山岩、房屋、海上的船只──一切都变得凸起来了,已经不是像平面的布景似的,而是在无限广阔的空间里面了.你会直接看到很远的海轮怎样在动,而这当你用普通双筒望远镜去看的时候是看不出的,就好像它是静止的.像这样的地面上的风景,在过去是只有神话里的巨人才能够看到的.这种望远镜对于大地测量工作者、海员、炮兵和旅行家都是很重要的仪器,特别是那种附有测量距离的刻度的实体测距镜更有用.【智能冲浪】一.基础训练1.显微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靠近被测物体的透镜叫做.被观察的物体必须放在物镜的焦点以(填“内”或“外”)并且离焦点很的地方,经过物镜后成、像.而目镜是把这个像再,成、像,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了.2.望远镜有的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叫做物镜,的叫做目镜.物镜的作用是使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用来把经过物镜成的像再.3.人眼能不能看清楚一个物体,物体对我们眼睛所的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远方,但由于它离我们眼睛很,再加上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了.4.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它会聚的光更多,使得所成的像更,对观察天空中的暗星更重要.5.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成像B.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相当于放大镜成像C.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成像D.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放大镜成像6.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经过显微镜物镜后,微小物体所成的像,位置在()A.物镜的1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C.目镜的1倍焦距之内D.目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7.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时,它的成像情况是()A.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8.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透镜,也可以是面镜B.望远镜的目镜观察的是物体第二次成像C.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时增大了视角D.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9.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个小镜可能是()A.平面镜 B.凸面镜 C.三棱镜 D.凹面镜10.我国在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星光,亮度只相当于200㎞处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A.凸透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11.我们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能不能被看清楚,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有关B.离眼睛较远或较小的物体,可以用把它移近眼睛的办法来看清它C.当物体的直径小到0.1㎜以下时,为了看清它,需要使用望远镜D .当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无法缩短时,为了看清它,需要使用显微镜二.能力训练12.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的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13.在用显微镜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课上,因突然停电而导致显微镜视野偏暗,无法看清楚血液流动的情况.于是,小利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每项措施均能使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视野),其中起不到增加显微镜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A.换用凹面镜 B.将反光镜朝向实验室采光的窗口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 .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14.当你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上的标本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如何操作?(1)图像模糊不清,应该调节()(2)若光线不足,应该调节()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A.①④ B.②④ C.⑤⑦ D.④⑥15.通过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什么?(2)显微镜的物镜的焦距是长一些的好还是短一些的好?为什么?(3)显微镜的目镜的焦距是长一些的好还是短一些的好?为什么?(4)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选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为什么?三.应用创新16.如图3-5-2是反射望远镜的原理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提示,简述它的原理.图3-5-2参考答案1.透镜凸透镜凸目镜凸物镜外近放大实放大放大虚2.靠近被观测的物体靠近眼睛远处物体实放大放大 3.小近目镜大 4.明亮 5.B、C 6.B、C 7.B 8.D 9.D 10.D 11.B 12.D13.C 14.B、C 15.(1)使微小物体通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2)根据显微镜物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应该在物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才能通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因此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要短一些好.(3)根据显微镜目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应该在目镜1倍焦距之内,才能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因此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要长一些,这样才能保证通过物镜得到的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4)望远镜的物镜的口径越大,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明亮.因此无论望远镜的物镜是用透镜还是用凹面镜,它的口径越大越好. 16.原理:来自天体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反射会聚后,经平面镜反射到旁侧的目镜成像。
5-5显微镜和望眼镜

作业讲评
教学后记
课外辅导记录
时间
辅导学生
内容
效果
教务员日查
教务主任查(每两天)
校长周查
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
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显微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在地面上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时,星体发来的光在穿过大气层的时候,要被吸收一些,还要受到不规则折射的影响,因此大大影响像的质量,为改进对星体的观察,1990年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一台望远镜,叫哈勃太空望远镜.
三、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
显微镜构造:
①物镜原理f<u<2f
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
望远镜构造:
①物镜原理u>2f
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都叫物镜和目镜,但有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像.作用是使物体进行一次放大.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都起放大镜的作用.
[师:望远镜的物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是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观察和研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光学基础知识,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有了初步了解。
但他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接触和操作经验较少,因此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分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认识和使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2.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简单的观察和研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正确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原理。
2.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显微镜和望远镜实物,以及相关的观察样本。
2.准备PPT,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3.划分实验室,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什么了解?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重点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学原理、目镜和物镜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学生先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再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在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心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还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事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解析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A.投影仪的镜头 B.一个放大镜C.照相机镜头 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3、2021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5、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的焦距很短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C.物镜的焦距很短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8、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9、.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10、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A.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1、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12、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13、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精细梳理

5.5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载物片、反光镜等。
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显微镜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并且目镜可以放大物象,所以视角就会变得很大。
因为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很大,所以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如反射式望远镜。
望远镜最终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哈勃空间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3.视角(见右图):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小。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远近有关。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圆柱形固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
现分别在它们的上方各自水平切去一部分质量,使得剩余的体积大小相等。
问图中哪个组合一定能保证甲切去的质量△m 甲大于乙切去的质量△m 乙( )A. B. C. D.2.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
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A.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B.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D.物体的密度与那些因素有关?3.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B.幻灯机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C.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B.bC.cD.d5.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放大的“金鱼” B.墙上的手影 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7.将两块相同的方糖分别投入到两个质量相同,温度不同的装水烧杯中,发现温度高的烧杯中方糖消失的快,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方糖吸收热量熔化了B.方糖的消失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C.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D.方糖的分子大小保持不变8.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B.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最高处相平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二、填空题11.一瓶某种气体的密度为5千克/米3,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___克/厘米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为______克/厘米3。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和证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5.培养学生对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让他们明白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将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例如,通过展示医院手术室中医生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我还会介绍科学家们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望远镜的好奇心。此外,我还会邀请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客串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利用课后作业和实践项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光学和显微镜望远镜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他们体验到科学实践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并引导他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进行总结。例如,我会让学生谈谈他们认为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系统的认识。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思考。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或者让他们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加深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与望眼镜【课程导入】显微镜的结构【新知讲解】※知识点一: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①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普通放大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③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④反光镜:增强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2)显微镜的原理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由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注:通过目镜看到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为了便于观察需将物体倒放。
显微镜是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制成的,提高了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2.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不同种类的望远镜,构造也不同,有一种望远镜如图所示。
用两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
①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其作用与显微镜不同,它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注: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格外明亮。
物镜是凸透镜时其焦距较长,凹面镜也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镜还可以是凹面镜。
②目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其作用与显微镜的目镜相同,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望远镜的原理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像可以变得很大。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太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天体以有力证据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视角(1)物体对眼的光心O所张的角,叫做视角,如图所示。
(2)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被视物体对眼睛的光心所张的角,即视角的大小。
视角越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大,如图所示。
4.显微镜的调节显微镜是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着的、左右是相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1.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相靠当近于被投观影察仪物的体镜的头凸,透成镜倒
立、放大的实像)
载物片 (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反光镜(凹面镜:起聚光作用,增加 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4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1
物镜
目镜
2f1
2f1
F1 O1
F1 F2
O2
F2
成像原理:显微镜由两块凸 透镜组合而成的,被观察物体 经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f<u<2f,v>2f ),该
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f), 最终眼睛看到的是相对于物体上下颠倒、左右互换倒立、放大的 虚像(将偏移视野中央的像移到中央,需反向移动载物片)。
2. 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正确的说法是(A) A.显微镜的目镜是由凸透镜组成 B.显微镜的目镜是由凹透镜组成 C.显微镜的物镜是由凹透镜组成 D.显微镜的物镜是由凹透镜组成
9
1
3.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C )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结构
于投影仪的镜头。
显微镜 显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
微
物体。
镜
原理:
和
望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远 镜
结构
成实象。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
望远镜
大镜。
原理:
达标检1 测,反思目标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___透__镜__,靠近 眼睛的叫__目__镜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__物___镜_____ 。
1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1
一.显微镜
1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有 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 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 要使用显微镜。
2
1
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阅读课本第103页,回答问题: 1.显微镜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什么是目镜? 3.什么是物镜? 4.物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
用相似? 5.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
aa
(1) 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 (2)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 大小有关,还和物 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视角大
a
视角小
a
视角与物体大小有关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视角与物体远近有关
视角小
a
视角大
a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 物体视角小。
注意:观察物体时,物体离眼睛近一些可以增大视角,但 有一定限度(近点);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越大,但物 体本身并没有变大
10
二.开普勒望远镜
物镜(凸透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1.结构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目镜(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 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2.成像原理:
1
望远镜由两块凸透镜组合而成的,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 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f<v<2f,v靠近F ),这 个像又经目镜成一个相对实像来说正立、放大的虚像 (u<f),最终人眼看到的是相对物体来说倒立的虚像。
3.望远镜作用:
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增大被观察物体的视角,看清远处的物体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1
疑问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 这样的像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用望远镜 观察物体时会感到像被放大了?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 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 大小十分重要。
14
三、视角
物体的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眼睛 光心处所成的夹角。
5
1
3.显微镜的作用:
经过两次放大作用(增大物体相对人眼所成的 视角),看清微小物体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拍摄的细菌照片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6
1
手术显微镜
7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 使用( D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
18
1
5. 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 B.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 C.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
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在逐渐减小 D.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19
小结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
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用相当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
像是一个放大的___实___像(“虚”或“实”), 道理就像_投__影__仪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 作用则像一个_放___大__镜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 的_虚___像______ (“虚像”或“实像”)。
21
1
3.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
附近成__实___像(填“虚”或“实”),这个 像的是 ”)_缩_,_小_道__的理__就__像(_照填__相“__放机__大__的_的”镜或头“成缩像小一 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放__大__镜____用来把
这个像放大。 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_物__体_本_ 身
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_距__离___
1
4.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 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
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
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 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
的像 C.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有关。
22
1
5.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 况是( D )
A、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B、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C、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