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解决办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从而加深对工作原理的理解。
2.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解决办法: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成像原理。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成像现象,从而突破成像原理的难点。
7.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包括哪些部分?
(3)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哪些?
(4)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
(5)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维护与保养方法是什么?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使用方法。
6.信息素养: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搜集有关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内容§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统编课时:NO上课时间:月日学生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重点、难点) 3. 了解视角教学环节预习一、独学:阅读教材第103-—104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 显微镜由两个镜组合,一个叫,另一个叫 ,反光镜的作用是。
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 通过物镜成、、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通过目镜成、、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由两个镜组合,一个叫,另一个叫。
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再通过目镜成、、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增大了视角,从而看清了远处物体。
二、互学:1.阅读教材第104-—105页的内容,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展示三、质疑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与探索丛书》100页典例讲解,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四、点拨1。
小组内相互纠正错题,并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2.教师根据全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反馈五、小结:1.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2。
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3。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C.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成像
D.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相当于放大镜成像
6.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D.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拓展提升】
8.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个小镜可能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三棱镜D.凹面镜
9.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
A.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
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题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授课时间
周月日
科目
物理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八年级
备课时间
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借助于课本或资料完成。)
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时,它的成像情况是()
A.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经过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9. 请回答以下问题: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有哪些?
10. 请回答以下问题: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是什么?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历史、发展及应用的相关书籍或文章,如《显微镜的故事》、《望远镜的传奇》等。
其次,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部分内容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再次,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过于依赖我,缺乏自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实验前的讲解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对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够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实验前提供更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拓展建议:
-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深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历史和发展,了解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 学生可以尝试寻找一些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应用案例,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 学生可以学习凸透镜成像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数学计算加深对成像原理的理解。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2. 请描述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
3. 请举例说明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 请解释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5.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6. 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解和认识。
7. 请回答以下问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显微镜和望远镜”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 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用于观察细胞、组织、矿物等的微观结构。
- 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用于观察远处天体、地形、生物等。
- 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观察邮票、硬币、昆虫等微小物体,增加生活趣味。
首先,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我通过在线平台发布了预习资料和预习问题。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预习资料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预习资料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
其次,在课中强化技能环节,我通过讲解、组织课堂活动和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例如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实验操作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使用技巧。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相关知识点,掌握使用技巧。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5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重点】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课前预习: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平面镜B.凹透镜C.放大镜D.显微镜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6.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7.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学习过程: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他们应该能够描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技能提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掌握调焦、观察和记录等基本技能。他们应该能够正确地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2.科学思维: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异同,培养学生的事物本质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4)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焦、观察、记录等步骤。
解析: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5)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保养与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解析: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保养与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2.教学难点:
(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解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镜、目镜、物距、像距等复杂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显微镜和望远镜重点,强调凸透镜成像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包括物镜、目镜、物距、像距等基本概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并提出问题,整理如下:(用多媒体展示)
思考题:(1)望远镜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会感到物体被放大?
(3)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是一样的吗?
进
行
新
课
现在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先用眼观,再用显微镜观察.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指导,使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像.
【例1】(多媒体展示)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镜成实像,物镜成虚像
B.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
C.目镜和物镜都成实像
D.目镜和物镜都成虚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成像性质.物镜将被观察物体第一次放大成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经目镜第二次放大后,成为放大的虚像.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答案:B
5.我们的宇宙有上千亿个星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员,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
在凸透镜的应用中,有两种仪器不容忽视:一种是带来生物学革命的显微镜,一种是带来天文学革命的望远镜.因为有了显微镜,人们才得以观察到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极其细小的生物体结构及微生物;因为有了望远镜,人们才得以看到距我们较远的天体的运行情况及发现新的天体.为什么显微镜和望远镜具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呢?学完这课,你就会明白了.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显微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板书:显微镜原理:(1)物镜: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目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复习】
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
1.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实像.2.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
3.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
4.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投影仪的镜头应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__________.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答案:
1.f<物距<2f
2.物距<f
3.物距>2f
4.小于10 cm,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
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4.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
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5.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2.观察和调查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宇宙的组成。
【基础知识精讲】
1.显微镜
观察细菌、动植物的组织、金属的结构等细微的物体用放大镜已经不行,要用到放大倍数更多的显微镜.下面我们来说明它的原理.
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而靠近眼镜的叫做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被观察物体放大的实像,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如图中物体AB 经物镜成放大实像A′B′,此时A′B′刚好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放大的实像,作为物体,进一步把它放大为虚像.所以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如同放大镜观察物体一般.
人眼只能看到0.1 mm左右的细节,光学显微镜可放大物体1000~1500倍左右,可使我
们看清物体万分之一毫米左右的细微结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但是要观察物质更细微的结构,例如:分子、原子等,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2.望远镜
观察远处的物体或天体要用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对着远处物体的一组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叫做目镜,但是同显微镜相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
从很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A′B′,物镜此时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实像的位置刚好位于目镜焦点以内,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是从A″B″发出的,这跟放大镜的成像相同,所以目镜是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实像放大的作用.
望远镜的目镜越大,进入镜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这对于观察传来光很弱的遥远的星体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装上的困难,透镜的直径很难大于1 m,所以天文台用的大型望远镜多为反射式的.课本上有一幅模拟图,同学们对应观察思考一下.
3.探索宇宙
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目前,
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地球。
【学习方法指导】
利用创造学中的“组合法”,可以使我们创造发明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本节学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就是两个透镜组合的结果.学会了常用的组合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造力.下面介绍给同学们三种组合方法.
1.内插式组合(主体附加法).
在杯内装入磁体叫磁化杯是这种组合法的运用.
2.辐集式组合法.
以一个物体为中心,其余物体与之组合如同车轮的轮轴与辐条的样子.例如,以杯子为中心.上面加刻度尺可组成量筒,加温度计可组成测温的杯子…
经常运用一些创造法,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我们成为小小发明家.
【拓展训练】
望远镜上的数字
望远镜的筒上,常见7×30,7×35,8×40,10×25,10×50等字样.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呢?
每一组数字中,前一数字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后一数字表示物镜的直径毫米数.例如7×30,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为7倍(也就是用此望远镜看远物觉得是由眼所见大小的7倍),而物镜的直径为30 mm.放大率愈大,看目标就越清晰,但看到的视野就愈狭窄,故有见“一斑”而难窥“全豹”的弊处.物镜的直径越大,进入眼的光线愈多,故能看清楚阴暗的景物.但由于镜筒大了,望远镜就笨重了,携带就不方便.由此可知,购买望远镜先要确定用途,再选择适当的一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