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汇总
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学科。
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我们整理了一些八上物理课后习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力和压力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压力?压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 = F/A计算,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力,A代表面积。
3. 为什么针尖比针底更容易插进物体?答案:针尖比针底更容易插进物体是因为针尖的面积较小,相同的力作用在较小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力较大,容易刺穿物体。
二、机械能1. 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的表达式是什么?答案: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可以用公式E = K + U表示,其中E代表机械能,K代表动能,U代表势能。
2. 什么是动能?动能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K = 1/2mv²计算,其中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3. 什么是势能?势能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U = mgh计算,其中U代表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三、电和磁1. 什么是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是电荷通过单位时间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什么是电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可以用公式R = V/I计算,其中R代表电阻,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3. 什么是磁力?磁力的方向如何确定?答案:磁力是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其方向由磁场线的方向决定,磁力的方向垂直于磁场线和物体的运动方向。
四、光学1. 什么是光的反射?什么是光的折射?答案: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时,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课后题答案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解:t声=s/v声=1000000m÷340m/s≈2941.18s t火车=s/v火车=1000km÷200km/h=5ht客机=s/v客机=1000km÷1000km/h=2h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
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解:s=vt=340m/s×1.5/2s=255m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O”开关,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体声的效果。
找一台立体声收音机,试一试这个开关的作用(使用耳机效果更明显),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既然立体声更为逼真,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开关?答:将开关处于MONO位置时接收信号比较灵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后练习(共39套有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后练习(共39套有解析)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 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 4.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5.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一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元硬币的厚度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 7.使用被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小 B.比真实值偏大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8.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9.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10.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
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min s,合s。
最新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名师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精品文档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O”开关,4、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的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声音来~答:敲击时音调依次为?,7,6,5,5,4,3,2,1用嘴吹音调依次为1,2,3,4,5,6,7,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1 / 59精品文档解:t声,s/v声,1000000m?340m/s?2941.18s ,火车,s/v火车,1000km?200km/h=5ht客机,s/v客机,1000km?1000km/h=2h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
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解:s=vt=340m/s×1.5/2s=255m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 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体声的效果。
物理课本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课本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物理课本八年级上册的课后习题答案涵盖了多个章节,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等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典型习题的答案示例:# 第一章:力学基础习题1:计算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大小。
答案:重力大小 \( G = m \times g \),其中 \( m = 5 \) 千克,\( g \) 约为 \( 9.8 \, \text{m/s}^2 \)。
计算得 \( G = 5\times 9.8 = 49 \) 牛顿。
习题2:描述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章:热现象习题1:解释什么是热传导。
答案: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和碰撞传递的过程,不需要物质的宏观移动。
习题2:描述温度和热量的区别。
答案:温度是物体热能状态的度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表示。
热量是物体吸收或释放的能量量度,单位是焦耳。
# 第三章:光学习题1: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习题2: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平面镜成像具有以下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是虚像。
# 第四章:电学基础习题1:什么是电流?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习题2:欧姆定律是什么?答案:欧姆定律表明,电流 \( I \) 与电压 \( V \) 成正比,与电阻 \( R \) 成反比,即 \( I = \frac{V}{R} \)。
# 结尾以上就是物理课本八年级上册部分课后习题的答案示例。
这些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必要时参考这些答案。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5. (3分)小阳不慎将钢尺掉入沸水中煮了一段时间,从水中取出后垫上纱布立即测量小课 桌的长度. 他测得的长度比桌子的真实长度(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B
6. (4分)如图KT1-1-1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 的长度是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
C.茶杯的高度是9.5
D.黑板的宽是1.28
C
3. (3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 量程3 m,分度值1 mm
A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4. (3分)下列所示是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
A. 乙船肯定向右运动
B. 甲船肯定静止
C. 甲船肯定向右运动
C
D. 乙船肯定静止
6. (3分)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
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
升机,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无法确定的是( )
A. 甲机
B. 乙机
C. 丙机
答案:小明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运动 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 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2)在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填字母).
D. 都无法确定
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后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分度值,要求一次较准确地量出质量为100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前者标的是量程,后者标的是分度值)() A.500 mL,10 mL B.100 mL,2 mLC.250 mL,5 mLD.50 mL,2 mL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3.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石块的质量是46.8 gB.石块的体积是18 cm3C.石块的密度是2.6×103 kg/m3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4.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画出相关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5.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
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
他们的操作如下:(1)将天平放在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 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 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习题附答案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三、声音的特性
答案: A、C 是有效、合理的; B 有效,但不合理; D 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
1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与
监测装置。
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4 .在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 1 min 里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
3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
答案:学生能用自己做的乐器演奏乐曲,非常高兴。希望老师能充分地利用这
有效、合理的 ?
种积极性,把物理学习搞得有声有色。此题在知识上的要求不要过高,着眼点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要更多地关注“做”的过程。
7531
车次
襄樊 8:43 丹江 11:58
自起 襄公 樊里
∨
0
8:43
57 9
↓※
9:13 19
36 ※
53 30
10:05 39
22 45
31 50
41 57
51 ※
11:12 76
27 84
36 ※
11:58 103 -
始发
终到
襄樊
襄北四场 襄北一场
马棚 熊营 黑龙堰 朱坡 陈家湖 太平店 老河口东 仙人渡 老河口 洪山嘴 苏家河
小研讨会,互相交流一下。
2 .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 ( 或碎布 ) ,做一个活塞。用
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 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 ( 图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课后题答案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解:t声=s/v声=1000000m ÷340m/s≈t火车=s/v火车=1000km ÷200km/h=5ht客机=s/v客机=1000km ÷1000km/h=2h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
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解:s=vt=340m/s×2s=255m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O”开关,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体声的效果。
找一台立体声收音机,试一试这个开关的作用(使用耳机效果更明显),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既然立体声更为逼真,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的开关?答:将开关处于MONO位置时接收信号比较灵敏。
2、(略)三、声音的特性1、如果你家中有乐器,观察一下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单调和响度的。
答:见课本第23页科学世界。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如图),你能练着用它吹出一首歌吗?答:音调可变的哨子是通过改变竹管中空气柱的长短来改变音调的高低。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能听到吗?解:f=700次÷2s=350Hz人能听到。
4、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的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ⅰ”声音来!答:敲击时音调依次为ⅰ,7,6,5,5,4,3,2,1(水振动从高到低)用嘴吹音调依次为1,2,3,4,5,6,7,ⅰ(空气柱振动从低到高)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
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答:噪声主要有车辆发动机的声音、鸣笛声。
周围村民的鞭炮声等。
可以采取多植树、设置禁鸣标志的方法,当有噪音时关闭门窗。
2、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电动机、车床等。
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喇叭等。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C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在安静的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1min里跳动的次数。
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吗?测量一下!答: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平均每分钟70--80次,范围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都是正常的。
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人的脉搏会变快。
五、声的利用1、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
这个方法应用的声音的什么特征?答:声音的音调和音色都有,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
此处海底有多深?解:s=vt=1531m/s×4/2s=3062m3、学过声现象这一章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
(略)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一次闪电过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多远的地方?解:s=vt=340m/s×4s=1360m2、“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你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来说明吗?3、请你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答: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上后,在这个物体的一侧就会有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4、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答:射击时三点一线瞄准目标,日食、月食形成,激光掘井机,站队时看前一个人后脑勺等等。
二、光的反射1、光与镜面成30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
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画出这个问题的光路。
为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建议:对学生换座位,换用表面粗糙的毛玻璃黑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试着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这是为什么?答: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房内的物体上,经过反射进入电视的控制窗口。
4、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
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
试着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来。
5、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108m,计算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出发,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反射回来。
解:t=s/v=m/s100.32m108.388⨯⨯⨯≈三、平面镜成像1、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D )A、1mB、C、0mD、2m2、试画出图中的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可以在较小的房间内检查视力。
4、如图所示,A/B/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来。
5、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我们利用两块平面镜就可以制作一个潜望镜。
自己做一个潜望镜并把它放在窗户下,看看能否观察到窗外的物体。
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画出光路图来。
四、光的折射1、图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丙)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3、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
这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4、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
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
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
做这个实验,并解释这种现象。
答:看到的两枚硬币中有一个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像,(上面的那个),由于折射,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另一个是通过杯子侧面水的折射而成的像(下面较大的那个)。
五、光的色散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工作时的屏幕,对比发白光的区域和其它颜色的区域,看看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有什么不同。
答:发白光的区域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相等。
发红光的区域红色条亮度大,发绿光的区域绿色亮度条大,发蓝光的区域蓝色条亮度大。
2、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3、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只用绿光照射时,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答:只用红光照射时,白纸反射红光,红色的“光”字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眼睛的只有红色光,所以只能看到一张红色的纸,看不见红色的“光”字。
只用绿光照射时,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色的“光”字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所以能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
4、放电影用的银幕为什么用白色的布?答:用布可以发生漫反射,从而让不同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
用白色的是因为白色能够反射各种色光,观众才能看到彩色的画面。
5、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我们将只能看到一些不规则的红色色块。
这是因为绚丽多彩的油画画面由各种颜料组成,这些颜料中只有红色颜料能反射红色光。
其它颜料吸收了红光,呈黑色。
六、看不见的光(略)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拿一个凸透镜试一试。
答: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
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如图,A、B是两个口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
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
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口径相同的凸透镜,凸度越大,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度越小焦距越长,折光能力越弱。
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
试试看。
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道理?答: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和光路可逆定律。
4、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甲)5、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是照相时形成的像。
判断书中-1中树所成像的正倒。
答:照相机根据“u>2f,f<v<2f”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制成。
所以树所成像是倒立的。
2、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