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_刘根平

合集下载

江西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doc

江西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doc

江西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作者:彭艳飞李学武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9期[摘要]文章采用测量、访问座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江西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大学生心理、体质健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江西大学生心理和体质健康教育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江西大学生体质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作者简介]彭艳飞(1970- ),女,江西南昌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心理学;李学武(1971- ),男,江西宜春人,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江西宜春 336000)[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大学生心理和体质健康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07YB370)[中图分类号]G8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4-0188-02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事业的未来,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良好的体质与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重要保证。

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身体健康水平下降,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本调查以江西大学生为样本,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特征,为提高江西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数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江西12所高校(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医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宜春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的部分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及12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法。

通过问卷形式,实验对象采取自愿、独立、匿名的方式填写关于营养状况、健康认知、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以及精神症状的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986份,有效回收率为82%。

(2)访问座谈。

江西省学生体质调查

江西省学生体质调查

江西省学生体质调查摘要:本文对江西学校学生体质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学校学生体质现状,提出相应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方式,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校;体质;调查研究一、研究目的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与民族健康素质息息相关,是民族兴旺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作为第一生产线主力军的学校学生,他们的健康素质提高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

掌握学校学生的体质现状,是提高学校学生健康素质的基础。

同时,是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深入调查学校学生的体质,对切实加强学校学校体育与健康素质教育的和谐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康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抽调了8000余名各学校学生的体质检测数据,其中有效数据7136人。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50余部(篇),为本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测试法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抽取江西省4所学校的8000名学生(有效数据7136人),进行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项目的测试。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5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1.总体情况依照体质检测总分等级来看,江西省学校学生的体质现状不容乐观,不及格人数占了21.72%,且大多数学生处在及格边沿,及格人数占57.11%;而良好以上只占21.18%,优秀人数非常少,仅占0.25%。

2.身体形态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主要通过身高/体重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身体形态,从而学生的身体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评价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

表1 江西学校学生身体形态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江西学校学生的身体形态很不正常,说明学生对于掌握自己的体重是否适宜,是否需要调整饮食,评定运动量的大小和生理机能的变化都处于比较无知与麻木的状态。

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

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

革是深远的, 它在大学生的交流、 信息获取等方面起着积极 的作 用 。然 而 , 处于青 春期 的 的大学生 由于思 想不 成熟 、 控制力 差 而
沉迷于网络。昼夜上 网容易引起颈椎、 脊椎病的发生 , 造成体质 下降。另外 , 网络游戏和不健康的网上“ 遨游” 习惯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扭曲和人生观、 价值观的改变。 4 . 学习和就业压力 。部分大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科学、 所学专业与兴趣不一致、 学习不刻苦等诸多因 素造成 学 习成 绩不 理想 , 由此产 生厌学 、 自暴 自弃 等想 法 。此外 , 随着 毕业生 人 数 的增 加 , 就业竞 争 越来越 激烈 , 部分学生 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迷茫。 5 . 缺乏健康知识。在 网络时代 , 电脑已成为人们学习 、 工作的工具。对于大学生来说 , 当一部分学生 相 忽视了用眼卫生 、 饮食卫生、 生活规律及身体锻炼。有的同学整天与电脑为伴 , 有的为了睡懒觉宁愿挨饿 等, 这些都给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隐患。
6心理 成熟 度低 。复 杂多变 , . 竞争 激烈 的社会 环境 , 给处 于从 青少年期 向成熟 期转 化 , 人生观 从未 成熟
向成熟转化期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 他们生活阅历浅、 心理脆弱, 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 从而产生了各 种 心理矛 盾和心理 冲突 , 如理 想 与现实 、 智 与情 感 , 理 独立 与依 赖 、 自尊 与 自卑 等 。 7 . 其他原因。 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 复杂的人际关系 , 经济困难、 恋爱问题 以及高校对身心健康问题的 不重视等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因。
文 章编 号 :0 7 12 (0 80 — 0 7 0 10 — 29 2 0 )2 06 — 2
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 成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0 8—1 8
作者 简介 : 刘根平 ( I 9 8 0 一) , 男, 江西宜春人 , 硕士 , 讲 师.研究方 向: 体质与心理健康 、 体育 管理 、体育产业

71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 0 1 6年 第 1 1 期
调查 显示 ,大学生 对休 闲体 育 的 了解 情况 不 容 乐观 , 有 待通 过学 校体 育教 学 和课 外体 育 辅 导进 行
展 .建 议 学校 加 大 对 大 学 生休 闲体 育的 关 注 ,为 其提 供 必 要 的 体 育 公 共 服 务 ;同时 建议 大 学 生要 转 变 对休 闲体 育价 值 的 认 识 .积极 培 养 终 生 体 育 意 识 . 关键词 : 休 闲体 育 ;大 学 生体 育 ;课 外 体 育

通 过 图书馆 和 中国知 网查 阅有关 休 闲体育 方面 的文献 ,为本研 究 的顺 利 开展 提供 有益 的参考 .
2 . 2 专 家访 谈法
味地 强 调体 育 的强 身健体 价 值 , 而 对 体 育 的休 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娱 乐价 值 关 注 较 少 ,致 使 处 于 年 轻 力 壮 期 的 大 学
3 结 果 与 分 析
3 . 1 大 学 生休 闲体 育参与现 状 与分析
3 . 1 . 1 大 学 生对 休 闲体 育的认 知 与参 与意愿
大学 生 对休 闲体 育 的认 知 与参与 意愿 调查 结果
如表 1 所示.
表1 大 学 生对 休 闲体 育 的 认 知 与 参 与 意 愿 调 查 结 果 ( N= 1 0 5 8 )
生 ,因缺 乏足 够 的运 动 动机 的驱 使 ,而使 他 们 不 能 积极地 参 与 体 育 运 动 ,即 使 在 外 在 诱 因 影 响 下 参 与 ,也不 能 维 持 长 久 ,会 因 间 接 动 机 的减 弱 而 消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孙立海
【期刊名称】《中国体育科技》
【年(卷),期】2007(043)005
【摘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体质测试等研究工具,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2)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但反映其体质状况的各个指标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3)反映大学生体质状况的6项指标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体质总体情况、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成绩、台阶试验分数、身高标准体重和握力体重指数.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孙立海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北,武汉,43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8
【相关文献】
1.江苏省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叶培军;茅菊兰
2.不同性别与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研究 [J], 刘红存;刘顺传
3.江苏省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叶培军
4.江苏省高职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J], 彭国强
5.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J], 华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刘根平
【期刊名称】《拳击与格斗》
【年(卷),期】2022()17
【摘要】新时代,国家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国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也愈发重视,国家层面加大了对全民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更是焦点所在。

本文以新时代大数据为背景,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策略为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意识出发,结合大数据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策略,总结出:规范管理平台,树立健康发展理念;加强数据整合,拓宽宣传渠道;深入数据分析,制定指导方案;及时反馈收集,有效做出调整四条建设性路径,有效保障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刘根平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2.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4.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5.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i . 3 5 ±0 . , 5
龆 t
1 .1 5士 0 . 26

l 3 I 士0 . 0 2
健康及格群体 , 而敌对 、 偏执 、 精神病性 因子的均分高 于体 质健康
■ ■ 一性
及格群体 : 男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 群体除 了精神性 因子均分相 注 : 表示与体质健康不及格 组对比 。 该项 目差异具有显著性。 等、 敌对 因子均分 高于体质健 康及格群体 外 , 其他健 康 因子 均分 表 2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与 非 健 康 群 体 的体 质 健 康 总 评对 比 都低于体质健康及格群体 。 女 生体 质健 康测试不及格群 体在心理 健康的人际关系敏感 、 焦虑 、 敌对 、 恐怖 、 偏执 、 精神病性 因子 的均
【 2 】 施 福新. 当代 大 学生 四种 心理问题影响 因素 以及预 防 防策 病症状学 内容 , 从感觉 、 情感 、 思维 、 意识 、 行 为直至生 活习惯 、 人 略 分析 常州轻 工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 2 0 1 0 , ( 2 ) . 际关 系 、 饮食 睡眠等 , 均有 涉及 , 是世界 上最著名 的心理 健康测试

3 . 1 、 体质健康及格 与不及格 群体 的心理状况对比 依据 表 1 学 生体 质健康 测试及格 与不及 格群体 的心理 健康 对 比检验分析发现 : 总体 的体质健康测 试不及格群体在 心理健康
的躯体 化 、 强迫症状 、 人 际关 系 、 抑郁 、 恐怖 因子 的均分低 于体质
( 上接 第 1 4 0页)的体育教材 , 科学 的教学方式 , 同时教师必 须重 视 以下几个方面 , 教学方法灵活性 , 教学措施合理性 . 遵循教 学原 则, 为学生创造练 习的环境 良好 , 以防止发生体育 伤害事故。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分析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分析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分析
王俊科;商健
【期刊名称】《运动》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
健康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随机抽取1756名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体质健康测试的不同等级分值和心理健康特征的关系各不相同。

研究还发现,不同等级体质的人群心理健康的特征各不相同。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为诊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33-34,2)
【作者】王俊科;商健
【作者单位】四川医科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泸州646000;四川医科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49
【相关文献】
1.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 [J], 徐明欣;高斌;鞠传进;李瑞年
2.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分析 [J], 王俊科;商健;
3.我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结构的偏相关分析 [J], 曾亮
4.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调查分析 [J], 于涛
5.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关系的测试分析 [J], 徐明欣;高斌;鞠传进;李瑞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1-04-05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0 规划 2009 年度一般课题5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6 , 课题编号: 09Y B182. 作者简介: 刘根平( 1980- ) 男, 宜春学院讲师、硕士, 主要从事体育专业理论教学, 研究方向: 体育心理学及体育保健学.
为优秀, 75 分~ 89 分为良 好, 60 分 ~ 74 分为 及格, 60 分 及以下为不及格。江西 省 2009~ 2010 年度5 学 生体 质健 康标准6 测试抽样同学的成绩统计见表 1。
表 1 江西省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6 测试总评 成绩统计( N= 2000)
男 女 总计
人数 1 12 8 8 72 2 00 0
验问卷的重测信度。 ( 2) 专家访谈法: 本 文在 研究过 程中, 通 过当面 访谈、
信件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多位心理学、统计学﹑体质学 及 社会学专家进行访谈, 为研究提供帮助。
( 3) 测量法: 对 学生 进行 体 质测 试, 测 试项 目包 括 身 高、体重、肺活 量、立定 跳 远、仰卧 起 坐( 女 ) 、坐 位体 前 屈 ( 男) 等。
优秀率 14. 5% 12. 8% 13. 6%
优良率 43. 6% 41. 2% 42. 4%
合格率 97. 1% 97. 3% 97. 2%
不 合格率 2. 9% 2. 7% 2. 8%
从抽样的 2000 名学生的体质情况来看, 我省大学生体 质情况总体良好, 合格率较高, 是值得关 注的是, 大学生体 质优秀率还比较低, 相当部分同 学还处在 及格边缘。于此 可见, 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仍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重任。
5. 76 5. 34 3. 88
6. 12 6. 36 5. 67 5. 03
4. 25 6. 23
1. 67 1. 72 1. 76
1. 74 1. 76 1. 78 1. 71
1. 68 1. 73 1. 64
1. 54 1. 65 1. 83 1. 63
1. 56 1. 76
t值
P
3. 23 < 0. 01 1. 26 > 0. 05 - 1. 72 > 0. 0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分别从江西师大、赣南师院、宜春学院、九 江学院 及井冈山大学( 所取 样本大 致分布 在江西省 的各 个区域 ) 五所高校随机抽取参加 2010 年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6 测试 的学生 2000 人( 其 中 每 所 学校 各 400 人, 每 年 级 各 100 人) 。对这 2000 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 量, 发放调 查问卷 40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U PI) 1786 份, ( 16PF ) 1638 份。本 文以回收有效问卷同学 的体质与 心理健 康状况 作为 研究 对象。 2. 研究方法 ( 1) 问卷调 查法: 使用 U PI 和 16PF 量 表进 行问 卷调 查。( 这两份量表, 经 专家检验具有良好的效度) 测 试完成 后, 从中再随机 抽取 100 名 学生, 15 天后 进 行重 测, 以检
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刘根平
( 宜春学院 体育学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摘 要: 本文运用5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6评定江西 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并采用5 大学生心理健康 诊断量表( U P I)6 以及5 卡特尔 16 种人格 因素 问卷6 对 江西省 在校 大学生 的人 格特 征进行 测查 和系统 分析。 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 寻求改善当今大学 生心理健 康水平的措 施, 为 充分发挥 普通 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价 值服务。
2. 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随时 代的变 迁和 社会文 化因 素的
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心理 健康是指 人们 对客观 环境 具有 高效、快乐的 适应 状况 。心理 健 康的 人应 保 持稳 定的 情 绪、敏锐的智能, 适应社 会环 境的能 力[3] 。心理 健康 是健 康指标中的重要内容。目 前, 我们常 谈到 的亚健 康状 态, 有许多就涉及个体的心理问题, 其中大学生的情况 表现较 为突出。
P
> 0. 05 < 0. 01 < 0. 01
( 2) 体质健康水平与 16 人格因素的关系 我们以体质测试各 项目总 评成绩 良好 以上者 作为 体 质优良生的标准, 总评成绩及格或不及格者作为体质一 般 生的标准, 用卡氏 16 种 人格因 素量表 为工 具对他 们的 人 格特点进行比较, 得 到表 3。从 表中 可以 看出: 体 质良 好 和一般者在多个人 格因素 维度上 出现了 显著 性差异。 其 中, 体质优良的学 生在 A 乐群性、H 敢为 性、Q 2( 独 立性) 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体质一 般的学生( P < 01 01) 。在 F ( 兴奋性) 、M ( 幻想 性) 、O ( 忧 虑性) 、Q4( 紧张 性) 四项 因 子上得分显著低于体质不良的学 生。
第 24 卷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p 心理健康 p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 igher Correspondence Edu cat ion( Phil osophy and Social Sci ences)
V ol. 24 N o. 7 Ju ly 2011
表 3 体质优良生与一般生 人格因素均值比较( N = 1638)
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体质优良生
( N= 655) X S
5. 83 5. 26 4. 87
4. 28 5. 26 4. 56 5. 21
5. 87 5. 25 3. 75
6. 04 6. 12 5. 55 5. 23
# 年 7 月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 igher Correspondence Edu cat ion( Phil osophy and Social Sci ences)
V ol. 24 N o. 7 Ju ly 2011
表 2 三类学生筛 选率分布( N = 1786)
筛选类型
A 类学生 B 类学生 C 类学生
体质优良生 ( N = 768) N% 38 4. 9 123 16. 0 607 79. 0
体质一般生 ( N = 1018) U
N% 49 4. 8 0. 155 173 17. 0 4. 20 796 78. 2 3. 8
( 1) 大学生( U PI) 测试结果与分析 根据 U PI 测试 的结果 , 将 参加 问卷 调查同 学分 为三 类, A 类: 明显 有心理 卫生问 题的学 生, B 类: 没 有严 重心 理问题、有一定心理不 健康倾 向并需 要今 后关注 的学 生; C 类: 没有任何 心理 卫生问 题的 学生。从 回收 的 1786 份 量表的统计结果分析, 江西省大学生中的三类学生 筛选率 分布 情 况 如 下: A 类 87 人, 占 41 9% ; B 类 296 人, 占 161 6% ; C 类 1403 人, 占 781 5% 。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良好, 部分学 生心理 健康状 况需 要注意, 而 对于 有严重问题的学生则需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 2) 大学生( 16PF) 测试结果与分析 将江西省大学生 16 项人格因素检测标准得分 与全国 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 统计结果表明: 得分 在 L ( 怀疑性) 、 O( 忧虑性) 、Q1( 实验性) 三项人格因素上略高于全 国大学 生常模, 且 具 有 显著 性 差 异。而 在 E ( 持 强 性) 、F ( 兴 奋 性) 、G( 有恒性) 、H ( 敢为性) 、M ( 幻 想性) 、Q 2( 独 立性) 六 项人格因素上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且有显著 性差异。可 见, 江西省大学生人格特征好的方面是: 比较严肃认真, 有 责任感, 坦率真诚。不足之处是: 思想观念较为保守, 缺乏 毅力, 有急燥情绪。个性 是每 个人特 有的 内在心 理特 征, 在行为上有相应的表现。个性本没有好坏之分, 但 在成败 归因、自我努力上却有 不同, 成为影 响一 个人事 业成 败的 重要因素。了解学生的个性, 区别对待不同学生进 行教学 和指导, 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3. 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 系 ( 1) 体质与( U P I) 检测筛选分类的关系 将体质总分优秀与良好的归于体质优 良生, 及格与 不 及格的归于体质 一般 生, 将统计 数据 进行 分析 得出 表 2: 体质优良生与 体质一 般生 在( U PI ) 心理 健康 筛选 率分 布 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差异主要表现在体质优良生的心理 健 康比率高于体质一般生, 而体质一般生心理健康问题主 要 是 B 类学生的比率明显 高于体 质优良生 且差异 具有高 度 显著性( P< 01 01) 。 验证了 身心的统 一性, 更说 明了人 体 生理基础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的 影响[ 4] 。
关键词: 体育; 江西省; 大学生; 体质;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2187( 2011) 07-0044- 02
阳光体育的实施, 增强了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质 健康的 关注程度,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健康意识 。但 在现实 教学中, 由于激烈的学习竞争、残酷的就业压力、生 活不规 律等因素的影响, 使许多学生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 双重负 担, 身心健康水平让人担忧[ 1]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 来与希 望, 对大学生的体质与 心理健 康状况 进行 监控, 时刻 掌握 大学生的身心状况及发展趋势, 对高校教育具有十 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对两者关 系进行 分析与 探讨 也十分 必要, 有 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 心健康 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