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实践报告 寻访红色印记

合集下载

溧阳红色印记寻访社会实践报告

溧阳红色印记寻访社会实践报告

溧阳红色印记寻访社会实践报告第一篇:溧阳红色印记寻访社会实践报告溧阳红色印记寻访社会实践报告一、战场士兵干部寻访篇——史首长7月12日,我们开始了在溧阳的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溧阳站的第一项寻访实践活动,我们将对史首长进行采访。

史首长曾参加过越南战争,那段时期是我党走向光辉的岁月的过渡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意义。

在和史首长的交谈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党路发展的艰辛;感受到了安定和谐的生活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了军人的英勇气魄。

志愿参军,义不容辞。

当兵,保国安定,是军人的职责。

当年史首长亦是满怀一腔男儿热血,希望自己能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入部队,严格的部队化训练让人痛苦不已,但作为一名士兵,毅力是不可缺的,即使再苦也要坚持,服从组织。

留有遗书,战场拼搏,义无反顾。

越南战争爆发后,我军积极备战,进入战场的前一夜,所有参战军士都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为自己留下一份诀别遗书。

初入战场,对于新参军的士兵来说是充满危险和畏惧的。

史首长说,有一位新战友,因为紧张过度,在听到枪声儿后就开始扔手雷弹,可是却仍到我军自己的营地里,给军队带来很大的损失。

面对艰苦的作战环境,他们时刻提防敌军的行动,听从组织的战略指挥,拼命向前冲。

兄弟情深,难忘军旅生涯。

军旅生活虽然都是军事化的训练,十分辛苦,甚至枯燥。

但偶尔也会有一些表演活动,兄弟们之间都很热情,彼此关系很铁。

难忘当年一起出入生死的日子;难忘夜里一起谈论各自人生的理想。

现在兄弟们之间还会每几年一起聚聚,重温当年的情怀。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愿党永远光辉照人心。

在史首长的祝愿下,我们结束了这次难忘的访谈。

饮水思源,我们将会一直追随党的足迹。

二、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观篇雨喝着风,密密的打在伞上,淅淅沥沥。

在大雨的洗礼下,我们来到了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遗址。

在讲解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我们先来到了李氏宗祠,在抗日战争时期,其作为江南指挥部司令部,在这里,陈毅、粟裕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巩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总结(通用14篇)

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总结(通用14篇)

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总结(通用14篇)寻访红色足迹篇1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学习,xx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提升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做一封贡献。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六名学生一行来到开封市兰考县寻访红色足迹,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点亮奋斗青春。

兰考作为省内一个红色革命基地,以人民心中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代表的革命精神更是当今社会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带着对焦裕禄同志的敬意、对党历史发展的肯定与信心展开了重温红色之路,延续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递爱国之情的红色之路。

我们首先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听着讲解员对焦裕禄前辈生平实际的介绍,让我们对兰考如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重新的认识,是焦裕禄同志让兰考人民摆脱了当地的盐碱地,解决的人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带领人民向致富路出发。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

走出纪念馆,我们带着对焦裕禄前辈深深的敬意,瞻仰了焦裕禄烈士陵墓,随后我们又来到焦裕禄当年栽种的焦桐,看着这颗生长旺盛的焦桐,正象征着如今兰考人民红红火火的生活,也是焦裕禄前辈毕生心血的一个见证,在这里问也遇见了一些革命老战士,他们向我们讲述了焦裕禄同志的贡献、兰考一步步的发展,他们的眼神中是满满的敬意与怀念。

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我们又通过调查问卷表的形式在百姓休闲娱乐的广场、老革命党员居住小区、以及生活小区等地的不同人群进行了调查,听听他们心中的焦裕禄形象,最后我们拜访了革命老党员,再次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

焦裕禄同志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

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第一篇: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记2017年暑假社会实践摘要:学史明志,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社会实践团前往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嘉兴南湖等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参观调研,以探寻红色足迹,掀开抗战往事,缅怀先烈英魂,重温红色精神,弘扬烈士事迹,继承先烈遗训。

关键词:抗战胜利先烈精神红色为积极响应党和团的号召,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部一行五人来到浙江省杭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受历史画面,重温红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上午9:00全体暑假社会实践成员在杭州市集合,我们迎着新升的太阳,开始我们的“追寻”之旅。

一、红色记忆上之嘉兴南湖南湖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又名马场湖、东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

嘉兴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名,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会议临近结束,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在这条红船上,会议通过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1.南湖革命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坐落在嘉兴市南湖之滨,是为纪念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举行而建造的一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纪念馆建于1991年建党70周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馆名。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址的保护和管理机构。

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

1991年6月,嘉兴人民集资360多万在南湖之滨建成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纪念馆从空中俯瞰为一个硕大的党徽图案,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展厅布置了《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基本史料陈列和辅助专题陈列以及部分革命文物。

XX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XX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XX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第一篇:XX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XX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第一篇】7月21日,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小分队来到石家庄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实践队“踏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的第一站。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

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雕塑、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再现1919至1949年间,河北军民英勇斗争的革命史。

红日实践小分队成员对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学习,听取馆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并随机采访来参观的游客。

82岁高龄的老党员吕佃霞和儿子恰好来纪念馆参观,她的五个儿子中有三个在部队,其中一个曾担任团长。

她向实践队同学回忆起当年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依然难掩热泪。

在纪念馆担任安保工作的一位55岁的老大爷,以及84岁的一位轮椅老奶奶分别给同学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感慨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深刻领悟了抗日战争的悲壮,同样也为华北地区为抗日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

7月16日,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心飞翔”小分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发扬革命精神”。

紧扣实践主题,小分队全体成员于7月16、17日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进行认真地参观与学习,从中收获颇丰。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于1953年竣工,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布局严谨,东西对称、层次分明,更有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其中的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大夫陵墓和“白求恩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等。

为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感激,弘扬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小分队的队员在参观完毕后,主动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参加到义务劳动之中。

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篇一:寻访红色印迹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寻访红色印迹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恰逢建党90周年,为了缅怀逝去的英雄,重温红色文化。

近日由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和丽水学院机电建工学院联合组建的暑期实践小分队一行20余位师生代表,齐赴丽水市寻访红色印迹,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点亮奋斗青春。

丽水作为全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有革命老根据地的市,革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至今,丽水市还遗存了大量值得人们瞻仰参观受教育的革命旧址。

以粟裕、刘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建立的浙西南革命斗争根据地,在党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斗争史。

实践小分队首先参观了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崭新的纪念馆陈列许多革命资料。

墙壁上先烈们的肖像更是让我们觉得历史似乎并不是那么遥远,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随着讲解员游历了整座纪念馆。

尽管那些雕镂在橱窗里的介绍并无华丽之处,但是述说的事迹却是字字珠玑。

在回程的路途中,女孩子们都感慨红军前辈们真是太帅了!其实帅并不是容颜,那是伟大而神圣的革命精神在美化!参观完省委机关遗址,我们转道赶赴了丽水城市规划馆。

偌大的现代化展览馆,向我们展示了丽水近年来的变迁以及城市发展中取得的骄人成绩。

这座浓缩了整个城市的窗口以规划让城市更美丽为展示主题,向参观者展示了丽水美丽宜人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和谐。

第二日,实践小队在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方才抵达了安岱后村。

巧合的是丽水当地人武部的一些同志也在参观,并主动与我方带队领导联系。

两支队伍随后合二为一,一起在红军会场坐下,聆听了县党史办主任亲自讲述的革命往事。

党史办主任妙语如珠,红色历史在她娓娓道来之下,打动了在座的绝大部分人。

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安岱后,并以此为根据点,和当地的革命青年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人共同开辟了浙西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知晓了其重要意义后,队员们都神情肃穆的开始浏览起墙壁上的文献资料,并很热情的在一些碑文边留下了崇敬的影像。

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3篇

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3篇

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一)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学生XXX,我想向您汇报一下我的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走进农村,了解红色文化,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了解他们的生活,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去了红色旧址,学习了一些红军的历史知识,了解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通过这些讲解和参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红军的伟大和他们为我们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重要贡献。

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农村小学,给孩子们上义务教育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孩子们渴望上学的心情,他们用满满的热情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和我的同伴们细心倾听孩子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在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英语和科学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带来了一些学习资料,并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次教学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充分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我们还参加了一些农村的劳动,如在田间劳动、帮助农民收割庄稼等。

这些劳动虽然简单,但它们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艰苦,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和努力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结识了一些农民,听取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他们为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所做出的贡献。

通过这次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了农村和红色文化,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次实践不仅使我成长,也使我更加感恩和珍惜了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指导!XXX 敬上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二)在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一个下乡支教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支教活动让我收获颇多,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我们组织了一次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二、实践地点本次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选在了我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延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被誉为“革命圣地”。

三、实践活动内容1.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在延安革命圣地,我们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

通过参观这些革命遗址,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 访谈老红军在延安革命圣地,我们还采访了多位老红军。

他们向我们讲述了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分享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这些访谈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3. 参加红色主题活动在延安革命圣地,我们还参加了红色主题活动,如红色歌曲演唱会、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

这些活动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红色历史通过本次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延安时期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感受革命先烈精神在参观革命遗址和访谈老红军的过程中,我们深受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感染,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3. 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五、总结本次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参观革命遗址、访谈老红军、参加红色主题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1. 参观中共中央旧址在中共中央旧址,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办公和生活场所。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3篇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3篇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3篇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国家和民族多分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华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英雄史诗。

为了了解历史,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信念,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开展“印象辽宁”主题实践活动。

XX年7月21日、22日“红色夏日,青春之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学院团委书记吴红的带领下来到大连万忠墓和日俄监狱进行参观学习。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侵略军闯进旅顺在旅顺城区进行了四天三夜的疯狂屠杀!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婴孩均遭杀害。

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条条街巷血流成河。

秀丽的旅顺变成血染的人间地狱。

2万名无辜同胞惨死在日本帝国主义屠刀之下,幸存者只有36人。

1895年2月,当地居民将死难同胞尸体分三处集中火化,骨灰丛葬于白玉山东麓。

日军为掩世人耳目,曾经在墓前立一木牌,上写“清军将士阵亡之墓”。

1896年11月,清政府委派直隶候补道员顾元勋接收旅顺,由他出面主持建立了甲午战争遇难同胞墓,并亲书“万忠墓”刻在一块石碑上。

那时正是旅顺同胞遇难两周年之际,故在万忠墓前建享殿三间,殿堂匾额包以铁板皮,书“万忠墓”三。

参观完万忠墓,每一名成员的内心都十分沉重,牢记国耻,勿忘历史。

参观完万忠墓,队员们来到了日俄监狱。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元宝房,这是一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监狱。

它由沙俄始建于19XX年,19XX年日军占领旅顺后接管并扩建了监狱。

走进博物馆大门,青红两色的监狱大楼给队员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解说员告诉大家说:青色砖墙表明它是沙俄建立监狱时的“原作”,而红褐色的砖墙则是日军占领旅顺后扩建的部分。

与世界上所有的监狱不同,它是世界上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连续修建、连续使用的一座监狱。

它所关押的并不完全是中国人民,还有反战的日本进步人士以及美国飞行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精神永存心间
——大连理工大学2015赴锦州寻访红色印迹暑假实践团刘园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中华民族自全面抗战爆发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斗争,期间无数革命先烈抛洒鲜血,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民主与富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红色遗址是抗战的缩影和纪念,随着对红色遗迹的参观和调研,红色精神更加深入我们的内心。

抗战的遗迹饱含沧桑,向我们展现着那段岁月的硝烟弥漫,那些先辈的不屈抗争。

本着“寻访红色印记,弘扬革命精神”的活动宗旨,我们几个分别来自管经、数学、材料等院系学生组成的大连理工大学2015赴锦州寻访红色印迹暑假实践团踏上了寻访红色印记的路途。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认真在网上搜查了锦州的抗战历史,对位于锦州的一系列抗战旧址尽心了解,同时就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希望为锦州当地的红色遗址开发保护做出微薄贡献。

在我们正式出发前我们我们找到了渤海大学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潘德昌老师为我们进行实践指导及问卷指导。

经过一些细心周密的准备和策划,我们于8月15日来到了沟帮子中共党支部旧址——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实践地。

古朴的老四合院老式砖瓦结构更彰显出了历史的沧桑感,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却诞生了辽宁最早的党支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主席如是说,这个小小的党支部,就仿佛那燎原的星星之火,在广大的辽宁地区点燃革命的热情。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以我们的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名的确定者朱庆澜将军的名字命名的朱庆澜将军胡同、铁路局大楼旧址、东北交通大学辽宁军政两署暨抗日义勇军创建地遗址等这锦州著名的红色景点。

这次的实践中,我们寻访了锦州各地的红色印记,我们找到了许多以前我们并不是很了解的红色遗址,并深入了解了在这些看似冰冷的遗迹背后所蕴含的温暖人心的抗战故事。

铭记历史,保护遗址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抗战的故事不仅存在于历史上留下的遗迹中,也存在于现代对历史的研究过程中。

在锦州市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我们采访了刘生林老师。

老人为我们讲述了他在抗战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他的故事感动了我们,同时他还阐述了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见解。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感动,也深刻体会到了抗战的艰苦卓绝以及抗日英雄们的光荣事迹及无畏勇敢的精神,革命先辈的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不朽的精神遗产。

参观红色遗迹所带来的感悟远比仅坐在电视机前通过一块小小的屏幕所获得的感想来的深刻,我们在最近的距离,最靠近历史的地点,感受历史。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才可珍惜。

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