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建筑大学《结构力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NEW)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6e1788d360cba1aa811daed.png)
2015年山东建筑大学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山东建筑大学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山东建筑大学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山东建筑大学913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建筑大学913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山东建筑大学913结构力学B[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山东建筑大学913结构力学B[专业硕 士]考研真题
2015年山东建筑大学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 士]考研真题
2014年山东建筑大学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 士]考研真题
2013年山东建筑大学912结构力学B[专业硕 士]考研真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2年山东建筑大学913结构力学B[专业硕 士]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建筑大学913结构力学B[专业硕 士]考研真题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参考书目:陈良玉等主编.机械设计基础.东北大学出版社考试时间: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分考试范围: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机构的组成,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相关的内容。
二、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特点、类型及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按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三、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应用及分类,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凸轮机构压力角的概念。
四、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的特点和分类,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廓的啮合性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基本尺寸,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及变位齿轮,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圆锥齿轮机构。
五、轮系: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了解轮系的应用。
六、机械设计概述: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及工作能力准则,机械零件的强度,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
七、联接:螺纹联接,了解键和花键联接。
八、带传动:带传动的类型及特点,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普通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九、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齿轮材料,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齿轮精度、设计参数选择及许用应力,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十、蜗杆传动: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失效形式,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了解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十一、轴:轴的用途及分类,轴的材料,轴的结构。
十二、滚动轴承: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应用,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样题:一、填空题(本题共小题,每空分,共分).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插班生二、考试目的《结构力学》课程考试旨在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结构力学基本知识,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高等结构力学课程和有关专业课程,为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在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以及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覆盖面广。
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题所占比例大一些。
6、题目类型(1)单向选择题(共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10分)(2)是非题(共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10分)(3)分析题(10分)(4)计算题(共6题,共70分)四、考试内容、要求第一章绪论(1)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2)了解支座和结点的分类以和结构的分类及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1)熟练掌握二元体规则及二刚片,三刚片法则进行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2)掌握计算计算自由度的方法;(3)了解平面体系计算自由度的定义。
第三章静定梁与静定平面刚架(1)熟练掌握静定平面刚架、梁内力图的作法;(2)掌握静定结构的特性;(3)了解静定梁的分类。
第四章静定拱(1)掌握内力的特点及三角拱的计算;(2)了解三角拱的概念及三角拱的合理拱轴线。
山东建筑大学结构力学研究生专业课考试复习6位移计算1

起的位移相比可以忽略不 计。但对于深梁剪切变形
0.263l Ac 0.088l0.75Ac
1.84Pl
Ec Ac
0
NNPl EA
3.81Pl Ec Ac
CE 1.50P 钢 AE 4.50P
EG 3.00P
C
NNPl EA
0 0.278l As 0
1.50 1.50
0.278l 3As 0.222l 2As
0.63Pl
Es As 0.50Pl
ds
d d
d
R
d
i
R
d
(1)三种变形:
1
R
d
i
ds
ds d ds
ds
d
d
d
R
d
R
i
d
1
M ,N ,Q
(2)微段两端相对位移:
d ds ds
R
d ds d ds
续基本思路:设 ds 0, 微段的变形以截面B左右两端的相对位移的
形式出现,即刚体位移,于是可以利用刚体虚功原理求位移。
( M N Q )ds
若结构的支座还有位移,则总的位移为:
( M N Q )ds Rkck
( M N Q )ds Rkck
适用范围与特点:
1) 适于小变形,可用叠加原理。 2) 形式上是虚功方程,实质是几何方程。 关于公式普遍性的讨论: (1)变形类型:轴向变形、剪切变形、弯曲变形。 (2)变形原因:荷载与非荷载。 (3)结构类型:各种杆件结构。包括超静定。 (4)材料种类:弹性、非线弹性材料。
3ql 2 20GA
3)讨论 比较剪切变形与弯曲变形对位移的影响。
3ql2
Q M
结构力学复习要点-知识大纲.pdf

结构力学大纲总的说来,学习结构力学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构成分析,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几何构成分析能力,才会判断一个杆件系统是否结构,是静定结构还是超静定结构,哪些是多余约束。
几何构成分析是“搭”杆件,而结构计算是“拆"杆件,知道怎样“搭”结构才能正确、简便地“拆"结构,计算结构内力和变形。
2、在结构力学的学习中必须牢固建立“平衡”的思想,使“平衡”成为一种潜意识,结构整体是平衡的,任何一个结点、一个杆件、几个杆件的集合体都是平衡的,都可用截面法取出隔离体建立平衡方程.必须熟练地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平衡方程记住并不困难,重要的是熟练灵活地运用。
3、静定结构内力分析必须过关,并且比较熟练,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最基本的技能。
整个结构力学一环扣一环,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是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基础,而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又是力法的基础,力法又是位移法的基础,位移法又是力矩分配法的基础,固定荷载下结构计算又是移动荷载下结构计算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本章复习内容:结构、结构计算简图、铰结点、刚结点、滚轴支座、铰支座、定向支座、固定支座等基本概念。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结构、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结构力学中的概念,都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必死记教材上的原话,所谓理解概念,就是弄清其目的、条件、实现目的的手段、适用场合等。
结构是建筑物中承载的骨架部分,本课程研究的是狭义的结构,即杆件结构.实际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完全按照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力学分析是不可能的(可以断言,即使许多年后科学更发达,100%按照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力学分析仍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结构的复杂性是无穷尽的,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也是不必要的(次要因素的影响较小,抓住主要因素即可满足工程误差要求). 因此,对实际结构去掉不重要的细节,抓住其本质的特点,得到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就是结构计算简图。
硕士研究生入学《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结构力学》考试大纲一、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二、考试大纲说明:本《结构力学》考试大纲用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力学》的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三、考试内容:基本部分考点: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刚片、自由度、约束、必要约束与多余约束、实铰与瞬铰的概念,瞬变体系的概念;应用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隔离体平衡法求杆件未知内力;分段叠加法作直杆的弯矩图;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三铰拱的支座反力、内力计算及其合理拱轴线的确定;静定平面桁架的特点及组成,结点法、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组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以及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
3.影响线及其应用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间接荷载下的影响线;利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内力;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和内力包络图;连续梁的内力影响线轮廓。
4.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广义力与广义位移的概念;变形体虚功原理及其在结构位移计算中的应用;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度改变等外因作用下位移的计算方法;图乘法在位移计算中的应用;线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
5.力法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的基本原理;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度改变下的内力;超静定结构在各种外因影响下的位移计算;力法对称性的利用;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6.位移法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等截面直杆的刚度方程;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度改变下的内力;位移法对称性的利用。
7.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内力;对称性的利用。
专题部分考点:1.矩阵位移法杆系结构的离散化;局部及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方法和物理意义;等效结点荷载和综合结点荷载;结构刚度方程的形成及其求解;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结构力学研究生专业课考试复习6位移计算2

ql2/2 A
ql2/8 q MP
↓↓↓↓↓↓↓↓↓↓↓↓↓↓↓
B
2EI
EI
l/2
l/2
ql2/2
ql2/4
ql2/8
l
l/2
M
例:试求等截面简支梁C截面的转角。 q
C
=
1 EI
2 3
•
ql 2 8
•l
•
1 2
↓↓↓↓↓↓↓↓↓↓↓↓↓↓↓↓
c
2ql2/25 ql2/8
l/5
4l/5 MP
1 2
MP
6kN B
P=1 P=1
M
↑↑↑↑↑↑↑↑↑↑↑
↓↓↓↓↓↓↓↓↓↓↓↓↓↓
18
6
3
36 6m
9
= l (2ac2bd ad bc)
99
6
D=
1 EI
6 ( 2×36×6 2×18×3 36×3 18×6)
6
2 36
×6×9×
3
2
1 EI
1 ×36
3
3 ×6× ×6
4
18×3×2×3 23
DP =
MMP ds EI
NNP ds EA
kQQP ds GA
DT
= t0wN
Dt w
hM
Dc = RK • cK
§5-9 互等定理
应用条件:1)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2)变形是微小的。
即:线性变形体系。
一、功的互等定理
P1
D①
N1
M1
Q1
1
=
N1 EA
1
=
M1 EI
F1
F2
=
1 E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建筑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构力学A》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考试参考书:《结构力学教程(Ⅰ)》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结构力学教程(Ⅱ)》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结构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1)几何构造分析的几个概念
2)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3)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1)静定多跨梁
2)静定平面刚架
3)静定平面桁架
4)组合结构
3.影响线:
1)静力法作简支梁影响线
2)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
3)静力法作桁架的影响线
4)机动法作影响线
4.结构位移计算:
1)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2)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3)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举例
4)图乘法
5)温度作用时的位移计算
5.力法:
1)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
2)力法的基本概念
3)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4)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5 )对称结构的计算
6.位移法:
1)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2)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4)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计算步骤
7.力矩分配法:
1)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3)掌握力矩分配法的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用于计算有集中
力偶的超静定结构。
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8.矩阵位移法:
1)局部坐标系、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2)用单元集成法形成连续梁、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用单元集成法形成等效结点荷载向量;
3)用矩阵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及平面刚架。
9.结构的动力计算:
1))动力计算的特点和动力自由度;
2)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强迫振动;
3)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4)掌握多自由度体系主振型的正交性和主振型矩阵,
5)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近似法求自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