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二十三章 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本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北师大版本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第二章分子结构 (11)第三章晶体结构 (17)第4章酸碱平衡 (22)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第八章水溶液 (71)第9章配合物 (75)第十章沉淀平衡 (78)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无机化学+习题答案++14-23章(万霞老师布置...

第十四章卤素元素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氧族元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氮族元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十七章碳硅硼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7
H 3BO 3显酸性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给出质子,而是由于
硼是缺电子原子,它加合了来自H 2O 分子的OH -(其中
氧原子有孤电子对)而释出H +离子。
而H 3PO 3的酸性是因为与P 相连的两个OH 上的H 解
离显酸性,而与P 直接相连的H 是不能解离的,所以
H 3PO 3成为二元酸。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十章s区金属课后习题参考答案O
第二十二章ds区金属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十三章过渡金属(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3
2
Cr
7
+ S K。
04285_《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配习题和答案

5
教材及参考书目
2024/1/24
教材
《无机化学》(上、下册),高 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无 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学习 指导》等。
6
02
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2024/1/24
7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 径、电离能等概念。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 学
反应热、反应速率、活化能等 概念。
习题
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计算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反应速率等 参数。
答案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判 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利用热力 学数据计算反应热,利用动力 学数据计算反应速率等参数。
2024/1/24
10
03
无机物性质及变化规律
2024/1/24
16
常见无机物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气体制备
了解气体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如氧气 、氢气、二氧化碳等的制备,注意气 体的收集、净化和检验方法。
无机盐制备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制备
熟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如氧化铜、氢氧化铁等的制备,注意 反应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条件控制 。
掌握常见无机盐的制备方法,如硫酸 铜、氯化铵、硝酸钾等的制备,注意 反应条件、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2024/1/24
13
无机物性质变化规律探讨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 周期性变化,如原子半径、电离能、 电子亲和能等。
酸碱反应
无机物中常涉及酸碱反应,如酸与碱 的中和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等。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值的变化来 判断反应的进行情况。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无机化学(下)参考答案(重要).docx

《无机化学》下册(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屮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第十二章卤族元素1. 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 2»Cl 2>Br 2>I 2从F 2到Cl 2活泼性突变,其原因归结为F 原了和厂离了的半径特别小。
F Cl Br I 厂 cr Br _ 厂r/pm 64 99114 133 136 181 195 216 (1)由于F 的原了半径非常小,F —F 原了间的斥力和非键电了对的斥力较大,使 F2的解离能(155KJ/mol)远小于CH 的解离能(240KJ/mol)。
(2)山于F 离了半径特别小,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氟化物的离了键更强,键能或 晶格能更大。
(3) 由于F 离子半径特别小,F"的水合放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 氧化性顺序为:F2>C12>Bf2>l2 ;还原性顺序为:I->BF>C 「>F. 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氛卤索单质绘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
尽管在同 族屮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
一种氧化剂在常温下,在水溶液屮 氧化能力的强弱,可用具标准电极电势值來表示,0&值的大小和下列过程有关(见课本 P524)3. (1)2C12+Ti =TiCl 4 加热, 干燥 (2)3C12+2A1 =2A1C13 加热, 干燥 (3)C12+H 2=2HC1 点燃 (4)3Cb+2P (过量)=2PCb 干燥 5Cb(过量)+2P=2PC15干燥 (5) C12+H 2O=HC1O +HC1(6) C12+2K2C03+H2OKC1+KC10+2KHC034. (1) CC14为非极性溶剂,【2溶在CC14中后仍为分子状态,显示出12单质在蒸气时的紫颜 色。
无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无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无机化学基础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无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 以下哪个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力最大?答案:氟(F)。
根据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力逐渐增加。
氟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七族,处于最右上方,因此电子亲和能力最大。
2.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具有最小的离子半径?答案:Al3+。
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Al3+带有3个正电荷,比Al原子的电子云更紧凑,因此具有最小的离子半径。
3.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不易溶于水的?答案:CH4。
根据溶解规律,极性分子更容易溶解于水中。
CH4是非极性分子,由于水分子的极性,CH4不易溶解于水。
4. 对于以下反应:2H2O(l) → 2H2(g) + O2(g),哪个是氧化剂?答案:H2O。
氧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接受电子的物质。
在该反应中,H2O失去电子形成H2和O2,因此H2O是氧化剂。
5. 以下哪个配位化合物是六配位的?答案:[Fe(CN)6]4-。
六配位化合物具有六个配位位点,可以与六个配位体形成配位键。
[Fe(CN)6]4-中的铁离子与六个氰根离子形成配位键,因此是六配位的。
6. 以下哪个元素在同位素中具有最长的半衰期?答案:铀(U)。
铀的同位素中,U-238具有最长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
7. 以下哪个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单质状态?答案:金(Au)。
金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稀有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8.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无色的?答案:NaCl。
Na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由于没有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因此呈现无色。
9. 下列哪个元素的化合物具有最高的氧化态?答案:氟(F)。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电负性的元素,因此在化合物中通常具有最高的氧化态。
10. 以下哪个化学方程式是不平衡的?答案:2H2 + O2 → 2H2O。
无机化学教材习题答案

答
23.判断下列各组分子之间存在着什么形式的分子间作用力?
①苯和CCl4;②氦和水;③CO2气体;④HBr气体;⑤甲醇和水。
答
24.试判断Si和I2晶体哪种熔点较高,为什么?
答
第五章
1.说出BaH2,SiH4,NH3,AsH3,PdH0.9和HI的名称和分类?室温下各呈何种状态?哪种氢化物是电的良导体?
NaF,AgBr,RbF,HI,CuI,HBr,CrCl。
答
6.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
7.BF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但NF3却是三角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答
8.指出下列化合物合理的结构是哪一种?不合理结构的错误在哪里?
(a)
(b)
(c)
答
N2O存在
9.在下列各组中,哪一种化合物的键角大?说明其原因。
答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
答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第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
答
(7)画出s,p,d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
答见课本65页
s电子云它是球形对称的。
p电子云它是呈无柄的桠铃形。
答
2.如何利用路易斯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H2Se,P2H4,H3O+的结构?
答
3.写出工业制氢的三个主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室中制备氢气最简便的方法?
答
4.He在宇宙中丰度居第二位,为什么在大气中He含量却很低?
答
5.哪种稀有气体可用作低温制冷剂?哪种稀有气体离子势低,可做放电光源需要的安全气?哪种稀有气体最便宜?
第二十三章_过渡金属(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十三章过渡金属(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4解:(1) 因TiCl4吸水后强烈水解产生HCl,导致冒白烟. TiCl4 + H2O == H4TiO4↓+ 4HCl ↑(2) 因Ti(Ⅳ)被Zn还原成Ti3+而显紫色. 2TiCl4 + Zn == 2TiCl3 + ZnCl2(3) 因Ti3+与OH-形成紫色沉淀Ti(OH)3. TiCl3 + 3NaOH == Ti(OH)3↓+ 3NaCl(4) Ti(OH)3溶于硝酸后被氧化为Ti(Ⅳ),遇碱生成TiO2·xH2O的白色胶状沉淀.3Ti(OH)3 + 7HNO3 == 3TiO(NO3)2 + NO↑+8H2O TiO2+ + 2OH- + H2O == H4TiO4↓5解:(1) Ti + 6HF == H2TiF6 + 2H2↑ (2) TiCl62- + NH4+ == (NH4)2TiCl6↓(黄色)(3) TiO2 + BaCO3BaTiO3 + CO2(4) V2O5 + 2NaCl + 1/2O22NaVO3 + Cl2 2NaVO3 + 2H+ == 2Na+ + V2O5 + H2O(5) V2O5 + 6HCl == 2VOCl2 + Cl2 + 3H2O V2O5 + 6NaOH == 2Na3VO4 + 3H2O(6) 2NH4VO3 V2O5 + 2NH3 + H2O7解:2VO2+ + SO2 == 2VO2+ + SO42- 2VO2+ + 3Zn + 8H+ == 2V2+ + 3Zn2+ + 4H2O VO2+ + V2+ + 2H+ == 2V3+ + H2O9解:(1) (NH4)2Cr2O7Cr2O3+N2+4H2O(2) Cr2(SO4)3 + 6NaOH == 2Cr(OH)3↓+ 3Na2SO4 Cr(OH)3 + OH- == CrO2- + 2H2O2CrO2- + 3Br2 + 8OH- == 2CrO42- + 6Br- + 4H2O(3) Cr2O72- +3Zn + 14H+ == 2Cr3+ + 3Zn2+ + 7H2O 2Cr3+ + Zn ==2Cr2+ + Zn2+4Cr2+ + O2 + 4H+ == 4Cr3+ + 2H2O(4)Cr2O72- + 8H+ + 3H2S == 2Cr3+ + 3S + 7H2O(5)Cr2O72-+2Ba2+ + H2O == 2BaCrO4 + 2H+(6)2BaCrO4 + 16HCl(浓) == 2BaCl2 + 2CrCl3 + 8H2O + 3Cl2(7)K2Cr2O7 + S K2SO4 + Cr2O310解:A:K2Cr2O7 B:Cl2 C:Cr3+ 溶液D:Cr(OH)3 E:CrO2- F:CrO42-Cr2O72- + 8H+ + 6HCl==2Cr3+ + 3Cl2 + 7H2O Cr3+ + 3OH-==Cr(OH)3Cr(OH)3 + OH-==CrO2- + 2H2O 2CrO2- + 3H2O2 + 2OH-==2CrO42- + 4H2O2CrO42- + 2H+ ==Cr2O72- + H2O11解:已知Ag2CrO4的Ksp=×10-12,AgCl的Ksp=×10-10.Ag2CrO4刚沉淀时[Ag+]=(Ksp/[CrO42-])=×10-12/×10-3)=×10-5AgCl刚沉淀时[Ag+]=Ksp/[Cl-]=×10-10/×10-3=×10-7.∵×10-7<×10-5, 说明AgCl先沉淀析出,而Ag2CrO4后析出.当Ag2CrO4刚析出时,溶液中[Ag+]=×10-5, 这时[Cl-]= Ksp/[Ag+]=×10-10/×10-5=×10-6 <10-5, 说明此时AgCl已经沉淀完全,即两者是可以分离的.12解:(1) 对于平衡: 2CrO42- + 2H+ == Cr2O72- + H2O平衡浓度: 1×90% x 1/2×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1×2×x2=×1014∴ x=×10-8(mol/L) pH=当Cr2O72-占90%时: 1××y2=×1014∴ y=×10-7(mol/L) pH=18解:A:MnO2; B:Mn2+(溶液); C:O2; D:Mn(OH)2; E:MnO(OH)2; F:K2MnO4; G:MnO4-MnO2+2H2SO4(浓)==2MnSO4+2H2O+O2 MnSO4+2OH-==Mn(OH)2↓(白)+SO42-2Mn(OH)2+O2==2MnO(OH)2(棕色) 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19解:该溶液中含有Cl-,MnO4-和Cr2O72-(或者CrO42-)Ag+ + Cl- == AgCl↓ Cr2O72- + 4Ag+ + H2O == 2Ag2CrO4(砖红)↓ + 2H+2Ag+ + CrO42- == Ag2CrO4 2Ag2CrO4 + 2H+ == Cr2O72- + 4Ag+ + H2O2MnO4- + 5SO32- + 6H+ == 2Mn2+ + 5SO42- + 3H2O20解:(1) 已知电势图: MnO4- MnO42- MnO2∵ψθ(右)>ψθ(左) ∴反应: 3MnO42- + 4H+ == 2MnO4- + MnO2 + 2H2O 可自发向右进行,即MnO42-在标态下是不能稳定存在的.要使其稳定,则上述反应的△E<0,即△Eθ[MnO4-]2/[MnO42-]3[H+]4<0 令 [MnO4-]=[MnO42-]=Lψθ(MnO42-/ MnO2)-ψθ(MnO4-/ MnO42-)[H+]-4<0[H+]<×10-15 pH> [OH-]>(mol/L)(2) a. 从生成焓的数据来看: △f Hθ(Mn2+,aq)= mol; △f Hθ(Fe3+,aq)= mol;生成Mn2+(aq)时放出的热量远大于Fe3+(aq),说明Mn2+比Fe3+更稳定.b. 从电极电势数据看: ψθ(Mn2+/ Mn)= ; ψθ(MnO2/ Mn2+)=; ψθ(Fe3+/ Fe2+)=; ψθ(Fe2+/电极电势值△rGθψθ(Mn2+/ Mn)= Mn2+的△rGθ= kJ/molψθ(MnO2/ Mn)=MnO2的△rGθ= + kJ/molψθ(Fe2+/ Fe)= Fe2+的△rGθ= kJ/molψθ(Fe3+/ Fe)= Fe3+的△rGθ= kJ/mol由△rG= -nFE= nFψ得△rG,见上表.以△rGθ对氧化态作图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由此图可看出,Mn2+的稳定性高于Fe3+(和Fe2+).c. 从电离能数据看:Mn元素: I1=717kJ/mol; I2=1509kJ/mol;I3=3248kJ/mol;Fe元素: I1=759kJ/mol; I2=1561kJ/mol;I3=2957kJ/mol;Mn失去两个电子形成Mn2+后,再失去第三个电子是较困难的(因I3远大于I2),而Fe的I3和I2相差不如Mn的大,即Fe2+容易再失去1个电子变为Fe3+,Fe3+也较易得到1个电子变为Fe2+,所以Fe3+不如Mn2+稳当.(3) 首先NaBiO3把Mn2+氧化到MnO4-,则溶液显紫色.而紫色消失是由于产物MnO4-与反应物Mn2+继续反应生成MnO2沉淀.2Mn2++5BiO3-+14H+==2MnO4-+5Bi3++7H2O 2MnO4-+3Mn2++2H2O==5MnO2+4H+(4) 因MnO4-不稳定,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分解而析出MnO2沉淀4MnO4- + 2H2O == 4MnO2 + 4OH- + 3O221解:(1) Fe2+ + 2OH- == Fe(OH)2↓(白) 4Fe(OH)2 + O2 +2H2O == 4Fe(OH)3↓(棕)(2) Fe(OH)3 + 3HCl == FeCl3 + 3H2O(3)Fe3+ + nSCN- == [Fe(SCN)n]3-n(血红色)(4)2[Fe(SCN)n]3-n + SO2 + 2H2O == 2Fe2+ + 2nSCN- + SO42- + 4H+(5)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6)4Fe3+ + 3Fe(CN)64- == Fe4[Fe(CN)6]322解:(1) 对于水合离子[Co(H2O)6]2+和[Co(H2O)6]3+,在八面体弱场中,两者均存在3个成单电子,但由于稳定化能的绝对值[Co(H2O)6]2+的大于[Co(H2O)6]3+的,所以[Co(H2O)6]3+不能稳定存在,而[Co(H2O)6]2+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章
1. 核聚变为什么只能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答:轻原子核相遇时聚合为较重的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称为核聚变,
由于核都带正电子,相互之间受到静电力的排斥,因此在一般条件下,发生聚变的几率很小,要使轻原子核相遇必有足够高的温度,才能使之自动持续进行。
2. 为什么α粒子需要加速才能引起核反应,而中子不需要加速就能引起核反应呢?
答:因为天然放射性物质的a射线能量不高。
用它来轰击原子序数较大的核,
并不能发生核反应。
因此必须使a粒子加速,使a粒子具有足够大的动能克服它们彼此间的斥力,相互碰撞,发生核反应,因为中子不带电,与核无排斥作用,因此它们不需加速,就会引起核 反应。
3. 解释为什么锂和氢核间聚变温度比H 2和H 2核间聚变温度高?
答:锂的核电荷比氢大,锂核与氢核之间的排斥 比氢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大,
克服锂核与氢核间的排斥所需的能量更大,所需的温度愈高。
4. 解释为什么在铀矿中不能发生爆炸性的链发生?
答:因为铀矿中U-235和U-238混在一起的,这样大部分中子将被U-238“吃掉”,
而使中子越来越少,这样就不能满足链式反应进行的条件(中子数目起码是维持不变或有微小的增加。
5. Td-232转变成Pb-208要放射出多少个α粒子和多少个β粒子?
答:6个a粒子和4个ß粒子。
6. 确定在下面各种情况下产生的核?
(a) 75
33As(α , n) ; (b)73Li(p , n) ; (c)3115P(21H , p)
解: (a )Ga 7231 (b) He 42 (c) P 3215
7. 计算燃烧1mol 的CH4所损失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体系放出890Kj 的能量。
解: E = mc 2
890×103 = m×(3×108)2
m = 9.89×10-12kg
8. 1molCo- 60经β衰变后,它失去或得到多少能量?(6027Co →01-e + 60
28Ni, 60
27Co
核的质量是59.9381u ,6028Ni 核的质量是59.9344u ;01-e 的质量是0.000549u 。
解:∆E = ∆mc 2
=(59.9344 + 0.000549 – 59.9381) ×10-6×(3.0×108)2
=-2.8×108kJ
9. Co- 60的半衰期是5.3年,1mg 的Co- 6015.9年后还剩下多少? 解:303.2lg 0kt x x = k = 2.303lg 212
1
t
=0.693/5.3 = 0.13/年
303
.29.1513.0lg 0⨯=x x 得x = 0.125mg
10. 某一铀矿含4.64mg 的U-238和1.22mg 的铅-206,估算一下这个矿物的年代?U-238的半衰期T 1/2=4.51×109年。
解:303
.2lg 0kt x x = k = 0.693/t 1/2 = 0.693/(4.51×109) = 1.54×10-10/年
x 0 = 4.64 + 1.22×238/206 = 6.45mg
303
.21054.164.405.6lg 10t ⨯⨯=- 得:t = 1.72×109年
11. 用氦核轰击Al-27核时,得到P-30和一个中子,写出这个核反应的平衡关系式。
解: n P He Al 1030154227
13+→+
12. 写出下列转变过程的核平衡方程式:
(a )Pu-241经β衰变; (b )Th-232衰变成Ra-228;
(c)Y-84放出一个正电子; (d )Ti-44俘获一个电子;
(e )Am-241经α衰变; (f )Th-234衰变成Pr-234;
(g)Cl-34衰变成S-34。
解:(a )
V e Am Pu 00012419524194++→- (b ) He Ra Th 4222888232
90
+→ (c ) V e Sr Y 0001843884
39++→+
(d )
V Sc e Ti 004421014422+→+- (e ) He Np Am 4223793241
95
+→
(f ) e Pu Th 01234
94234
914-+→
(g )Cl 3417→
S 34
16+n 01 13. 完成并配平下列核反应式
(1)8136Kr →01-e + ?
(2)56
26Fe + 0
1-e →?
(3)5324Cr + 42He →10n + ?
(4)? → 24
12Mg + 0
1-e
(5)235
92U →42He + ?
(6)6429
Cu → 01e + ? (7) 24
12Mg + 10n →1
1H + ?
(8)9
4Be + 11H →63Li + ?
(9) 235
92U + 10n →99
40Sr +
13552Te + ? (10)? → 0
1-e + 7
5B
解 (1)8136Kr →01-e + 81
37Rb
(2)56
26Fe + 0
1-e →56
25Mn
(3)5324Cr + 42He →10n + 56
26Fe
(4)24
11Na → 24
12Mg +
01-e (5)23592U →42He + 231
90
Th (6)6429Cu → 01e + 64
28Ni
(7) 24
12Mg + 10n →1
1H + 24
11Na
(8)9
4Be + 11H →63Li + 42He
(9) 235
92U + 10n →99
40Sr +
13552Te + 210n (10)7
4Be → 0
1-e + 7
5B
14. 将下列表示式写成平衡方程式:
(a )147N(n,p)146C; (b)157N(p,α)126C; (c)3517Cl(n,p)3516S
解 (a)14
7N + 10n →146C + 11H
(b)15
7N + 11H →126C + 42He
(c)3517Cl + 10n →3516S + 1
1H
15. 某一放射性同位素在5.0年内衰变了75%,该元素的半衰期为多少?
解 N=N 0(e
1)T t 693.0- m 剩= m(e
1)T t 693.0- m 剩= m(2
1)T t 41= (21)T 0.5 所以T=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