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八章 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8章氧化还原平衡

北师大无机化学四版习题答案8章氧化还原平衡

第8 章氧化还原8.1 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 KClO3→KClO4+KCl(2) Ca5(PO4)3F+C+SiO2→CaSiO3+CaF2+P4+CO(3) NaNO2+NH4Cl→N2+NaCl+H2O(4) K2Cr2O7+FeS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5) CsCl+Ca→CaCl2+Cs↑解:(1) KClO3→KClO4+KClKClO3:Cl(+5) +5 →+7 7-5=2 ×3KClO3:Cl(+5) +5 →-1 (-1)-5=-6 ×14 KClO3 =3KClO4 + KCl(2) Ca5(PO4)3F+C+SiO2→CaSiO3+CaF2+P4+COC :C(0)0 →+2 2-0=2 ×30Ca5(PO4)3F :P (+5) +5→0 (0-5) ×(3×4)=-60 ×14 Ca5(PO4)3F + 30C +18SiO2=18CaSiO3+2CaF2+3P4+30CO(3) NaNO2+ NH4Cl→N2+NaCl+H2ONH4Cl :N( -3) -3→0 0-(-3)=3 ×1NaNO2:N( +3) +3→0 0-(+3)=-3 ×1NaNO2+NH4Cl=N2+NaCl+H2O(4) K2Cr2O7+FeS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FeSO4 :Fe(+2) +2→+3 3-2=1 ×6K2Cr2O7 :Cr(+6) +6→+3 (3-6) ×2=-6 ×1K2Cr2O7+6FeSO4+4H2SO4=Cr2(SO4)3+2Fe2(SO4)3+K2SO4+4H2O(5) CsCl +Ca → CaCl2 + Cs↑Ca :Ca(0) 0→+2 2-0=2 ×1CsCl :Cs (+10) 1→0 0-1=-1 ×22CsCl +Ca=CaCl2 + 2Cs↑将下列水溶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先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然后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8.2(l) 2H2O2=2H2O + O2(2) Cl2 + H2O =HCl + HClO(3) 3Cl2 + 6KOH =KClO3 + 5KCl+ 3H2O(4) 4KMnO4 + 10FeSO4 + 8H2SO4=2K2SO4 + 5Fe2(SO4)3 + 4MnSO4 + 8H2O(5) K2Cr2O7 + 3H2O2 + 7H2SO4=K2SO4 + Cr2(SO4)3 + 3O2 + 7H2O解:(l) H2O2→H2O + O2H2O2=O2+2H++2e-+) H2O2+2H++2e =2H2O2H2O2=2H2O + O2(2) Cl2 + H2O → HCl + HClO1/2Cl2 + e-=Cl-+) 1/2Cl2 + H2O =HClO+ H+ + e-Cl2 + H2O =H+ + C l-+ HClO(3) Cl2+ KOH → KClO3 + 5KCl+ H2O5×) 1/2 Cl2 + e-=Cl-+) 1/2Cl2 + 6OH-=ClO3-+ 3H2O+5e-3Cl2 + 6OH-=ClO3-+ 5Cl-+ 3H2O(4) KMnO4 + FeSO4 + H2SO4→K2SO4 + Fe2(SO4)3+ MnSO4 + H2OMnO4-+8H++ 5e-=Mn2++ 4H2O5×) Fe2+=Fe3++ e-MnO4-+8H++ 5e-=Mn2++ 5Fe3++4H2O(5) K2Cr2O7 + H2O2 + H2SO4→K2SO4 + Cr2(SO4)3 + O2 + H2OCr2O72-+14H++ 6e-=2 Cr3++7H2O3×) H2O2=O2 +2 H++ 2e-Cr2O72-+ 3H2O2 + 8H+=2 Cr3+ + 3O2 + 7H2O8.3用半反应式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 K2Cr2O7 + H2S+ H2SO4 → K2SO4 + Cr2(SO4)3 + S + H2O(2) MnO4-+ H2O2 → O2 +Mn2+(酸性溶液)(3) Zn+ NO3-+OH-→ NH3+ Zn(OH) 42-(4) Cr (OH)4-+ H2O2 → CrO42-(5) Hg+ NO3-+ H+ → Hg22++ NO解:(1) K2Cr2O7 + H2S+ H2SO4 → K2SO4 + Cr2(SO4)3 + S + H2OCr2O72-+14H++ 6e-=2 Cr3++7H2O3×) H2S =S +2 H++ 2e-Cr2O72-+3H2S+ 8H+=2 Cr3+ + 3S + 7H2O(2) MnO4-+ H2O2 → O2 +Mn2+(酸性溶液)2×) MnO4-+8H++ 5e-=Mn2++4H2O5×) H2O2=O2 +2 H++ 2e-2 MnO4-+6H++ 5H2O2 =2Mn2++5O2 +8H2O(3) Zn+ NO3-+OH-→ NH3+ Zn(OH)42-NO3-+ 6H2O+ 8e-=NH3+ 9 OH-4×) Zn+4OH-=Zn(OH)42-+ 2e-4Zn+ NO3-+7OH-+ 6H2O=NH3+ 4Zn(OH)42-(4) Cr(OH)4-+ H2O2→CrO42-3×) H2O2+ 2e-=2OH-4×) Cr(OH)4-+ 4OH-=CrO42-+ 4H2O+3e-2Cr(OH)4-+ 3H2O2+2OH-=2CrO42-+8H2O(5) Hg+ NO3-+ H+→Hg22++ NO2×) NO3-+4H++3e-=NO+2H2O3×) 2 Hg =2Hg22++2e-6Hg+ 2NO3-+ 8H+=3Hg22++ 2NO+4H2O8.4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状态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第二章分子结构 (4)第三章晶体结构 (6)第4章酸碱平衡 (9)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6)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3)第八章水溶液 (29)第9章配合物 (32)第十章沉淀平衡 (34)第11章电化学基础 (39)第12章配位平衡 (43)第13章卤素 (44)第14章氧族元素 (46)第15章氮磷砷 (48)第16章碳硅硼 (51)第17章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55)第18章过渡元素(一) (58)第18章过渡元素(二) (63)第19章镧系与锕系金属 (66)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区分下列概念(1)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2) 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3) 定态、基态和激发态(4) 顺磁性和逆磁性(5) 波长、波数和频率(6) 经典力学轨道和波动力学轨道(7) 电子的粒性与波性(8) 核电荷和有效核电荷答:(1) 质量数:指同位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是接近同位素量的整数。

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被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 原子质量的1/12 之比,代替“原子量”概念(后者已被废弃);量纲为1(注意相对概念)。

(2) 连续光谱: 波长连续分布的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往往发射连续光谱。

电子和离子复合时,以及高速带电离子在加速场中运动时亦能发射这种光谱。

线状光谱:彼此分立、波长恒定的谱线。

原子受激发(高温、电孤等)时,电子由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回到低能级时产生发射光谱(不同原子具有各自特征波长的谱线)。

(3) 定态是由固定轨道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电子只能沿若干条固定轨道运动,意味着原子只能处于与那些轨道对应的能态,所有这些允许能态统称为定态。

主量子数为1 的定态叫基态,其余的定态都是激发态。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无机化学第四版 杨宏孝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考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 杨宏孝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1. (1)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T 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2.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3. 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4. 热力学能是体系内部所含的能量,热量是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温度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5. 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 判断(1)×(2)×(3)×(4)√(5)(a)×(b)√7.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2)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2)×(3)√(4)×(5)×(6)√(7)×(8)×9. 下列纯态单质中,哪些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等于零:(1)金刚石√(3)O3(臭氧)√(5)Br(l)(2)Fe(s) (4)Hg(g) √(6)石墨10. 在一标准态下CO2(g)的为下列那个反应的值?(3) C(石墨) + O2(g) ─→CO2(g) √习题1. 提示:n(NH3):n(HNO3)=1:2/3. 答案:2.47吨硝酸2. 答案:2.86×103g3. 答案9.6天<提示>:分别计算允许使用的氧气物质的量为:每天需用氧气的物质的量为:一瓶氧气可用的天数4. 答案:45℃5.(1) 1/2N2(g) + 3/2H2(g) ─→NH3(g)(答案:ξ=5.0mol)(2) N2(g) + 3H2(g) ─→2NH3(g) (答案:ξ=2.5mol)6. 提示:ΔU=Qp-pΔV=0.771kJ7. (1)起始体积38.3L(2)终态温度320K(3)体系做功501.6J (4)热力学能变化-758.4J (5)焓变-1260J 提示:(问题主要出现在正负号上)8. 答案:NH3(g)+5/4O2(g) 298.15K/标准态NO(g)+3/2H2O(g), △rHmθ= -226.2 kJmol-19. ΔrHm(-89.5kJmol-1)和ΔU(-96.9kJmol-1)10. (1)-393.51kJ•mol-1,86.23kJ•mol-1,-8.25kJ•mol-1,-315.5kJ•mol-1,(2)ΔrHm=-315.5kJ•mol-1,计算结果与(1)基本相等。

无机8~14

无机8~14
12.解:(1)[HgCl4]2 + 4 I [HgI4]2 + 4Cl
= = 5.78 10 14
很大,故反应向右进行。
(2)[Cu(CN)2] + 2NH3•H2O [Cu(NH3)2]+ + 2CN + 2H2O
= = 7.241014
4.解:三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物 质 Ⅰ Ⅱ Ⅲ
配合物化学式 [Pt(NH3)6]Cl4 [PtCl2(NH3)4]Cl2 [PtCl4(NH3)2]
5.解:[Cu(NH3)4]2+
[CoF6]3-
[Ru(CN)6]4-
[Co(NCS)4]2―
6.解:已知:[MnBr4]2―μ=5.9 B.M,[Mn(CN)6]3―μ=2.8 B.M。
(1) Ag+ + 2NH3•H2O [Ag(NH3)2]+ + 2H2O
平衡浓度/(mol•L1) 2.99 0.100 +2 0.0500
较大,故可近似计算
= = 1.12107, = 5.351010
[PtCl2(en)] 二氯•一乙二胺合铂(Ⅱ) 0 +2
3.解:
(1)KPtCl3(NH3)]
(2)[Co(NH3)6](ClO4)2
(3)[Ni(NH3)6]Cl2
(4)NH4[Cr(NCS)4(NH3)2]
(5)[Cr(OH)9C2O4](H2O)(en)]
(6)N!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2008-06-13 13:21第8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参考答案)
1.解:

04285_《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配习题和答案

04285_《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配习题和答案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
教材及参考书目
2024/1/24
教材
《无机化学》(上、下册),高 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无 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学习 指导》等。
6
02
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2024/1/24
7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 径、电离能等概念。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 学
反应热、反应速率、活化能等 概念。
习题
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计算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反应速率等 参数。
答案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判 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利用热力 学数据计算反应热,利用动力 学数据计算反应速率等参数。
2024/1/24
10
03
无机物性质及变化规律
2024/1/24
16
常见无机物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气体制备
了解气体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如氧气 、氢气、二氧化碳等的制备,注意气 体的收集、净化和检验方法。
无机盐制备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制备
熟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如氧化铜、氢氧化铁等的制备,注意 反应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条件控制 。
掌握常见无机盐的制备方法,如硫酸 铜、氯化铵、硝酸钾等的制备,注意 反应条件、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2024/1/24
13
无机物性质变化规律探讨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 周期性变化,如原子半径、电离能、 电子亲和能等。
酸碱反应
无机物中常涉及酸碱反应,如酸与碱 的中和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等。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值的变化来 判断反应的进行情况。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 高教版 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 高教版 课后答案

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O3→KClO4+KCl(2)Ca5(PO4)F+C+SiO2→CaSiO3+CaF2+P4+CO(3)NaNO2+NH4Cl→N2+NaCl+H2O(4)K2Cr2O7+FeS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5)CsCl+Ca→CaCl2+Cs↑11-2 将下列水溶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先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然后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答案见附表电极电势表):(1)2H2O2=2H2O+O2(2)Cl2+2H2O=HCl+HClO(3)3Cl2+6KOH=KClO3+5KC+3H2O(4)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5MnSO4+8H2O(5)K2Cr2O7+3H2O2+4H2SO4= K2SO4+Cr2(SO4)3+3O2+7H2O11-3 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2Cr2O7+H2S+H2SO4→K2SO4+Cr2(SO4)3+S+H2O (2)MnO42-+H2O2→O2+Mn2-(酸性溶液)(3)Zn+NO3-+OH-→NH3+Zn(OH)4-(4)Cr(OH) 42-+H2O2→CrO 42-(5)Hg+NO3-+H+→Hg22++NO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1)Zn+2Ag+= Zn2++2Ag g(2)2Fe3++Fe+=3 Fe2+(3)Zn+2H+= Zn2++H2(4)H2+Cl2=2HCl(5)3I2+6KOH=KIO3+5KI+3H2O11-5 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1)Fe3++е-= Fe2+;I2+2е-=2I-(2)Cu2++I-+е-= CuI2; I2+2е-=2I-(3)Zn2++2е-= Zn;2H++2е-=H2(4)Cu2++2е-= Cu;2H++2е-=H2(5)O2+2H2O+4е-=4OH-;2H2O+2е-= H2+2OH-11-6 以标准电极电势举例来说明以下说法并非一般规律:元素的氧化态越高,氧化性就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Q〉K 时△rG 〉0逆反应自发进行
22.反应H2O(g) + CO(g) H2(g) + CO2(g)在某温度下平衡常数Kp=1,在此温度下,于6dm3的容器中加入2 dm33.04×104Pa的CO,3dm32.02×105Pa的CO2,6dm32.02×105Pa的H2O(g)和1dm32.02×105Pa的H2。问净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
(2)[HI]=0.01+2×1.35×10 =0.0127mol·dm
(3) = ×100%=21.3%
14.反应SO2Cl2(g) SO2(g)+ Cl2(g)在375K时,平衡常数K =2.4,以7.6克SO2Cl2和1.013×105Pa的Cl2作用于1.0 dm—3的烧瓶中,试计算平衡时SO2Cl2、SO2和Cl2的分压。







p = p
p = p
0.253
1.773
0.507
1.520
0.760
1.266
1.013
1.013
17
1.773
0.253
表中单位为105Pa。
将△G对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作图,标出图中哪个区域里正向反应可能发生,哪个区域里逆向反应可能发生。
解ⅠK = =0.194
(1)在[HI]为0.0100mol·dm 时,[H2]和[ I2]各是多少?
(2)HI(g)的初始浓度是多少?
(3)在平衡时HI的转化率是多少?
解(1)2HI(g) H2(g)+ I2(g)
2x x x
=1.82×10 x=1.35×10 mol·dm
[H2]和[ I2]各是1.35×10 mol·dm ,1.35×10 mol·dm 。
△rG =0,△rG =—RTlnk
17.△ G 、△rG 、△rG 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rG = △ G (生成物)— △ G (反应物)
18.在523K时,将0.110 mol的PCl5(g)引入1 dm—3容器中,建立下列平衡:
PCl5(g) PCl3(g)+ Cl2(g)
平衡时PCl3(g)的浓度是0.050 mol·dm 。问
(1)计算N2O4(g) 2 NO2(g)反应的K ;
(2)计算308K时总压为2.026×105Pa时,N2O4的离解百分率;
(3)从计算结果说明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解(1)N2O4(g) 2 NO2(g)
0.272 0.544
K = =0.32
(2)PV=nRT = 同理得出N2O4的离解百分率是19.6%。
(1)计算反应NiSO4·6H2O(s) NiSO4(s) + 6H2O(g)的K ;
(2)H2O在固体NiSO4·6H2O上的平衡蒸气压为多少?
解(1)△rG =—773.6—6×228.4+2221.7
=77.7kJ·mol
由公式—△rG =RTln K
得出K =2.4×10
(2)由K =P
△rG =—RTln K
9. HI分解反应为2HI H2+ I2,开始时有1molHI,平衡时有24.4%的HI发生了分解,今欲将分解百分数降低到10%,试计算应往此平衡系统中加若干摩I2。
解2HI H2+ I2
起始1 0 0
转化0.244 0.122 0.122
= x=0.37mol
10.在900K和1.013×105Pa时SO3部分离解为SO2和O2
K =K (P )
得出H2O在固体NiSO4·6H2O上的平衡蒸气压为544Pa。
21.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反应商?如何应用反应商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并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答△rG =△rG +RTlnQ
△rG =—RTln K
当Q〈K 时△rG 〈0正反应自发进行
当Q = K 时△rG = 0反应达到平衡,以可逆方式进行
19.查化学热力学数据表,计算298K时下列反应的K 。
H2(g) + I2(g) 2HI(g)
解由公式—△rG =RTln K
得出K =627
20.从下列数据:
NiSO4·6H2O(s)△ G ==—2221.7kJ·mol
NiSO4(s)△ G ==—773.6kJ·mol
H2O(g)△ G ==—228.4kJ·mol
(1)平衡时PCl5和Cl2的浓度各是多少?
(2)在523K时的Kc和K 各是多少?
解(1)PCl5(g) PCl3(g)+ Cl2(g)
起始0.11 0 0
平衡0.06 0.05 0.05
平衡时PCl5是0.06mol·dm ,Cl2是0.05mol·dm
(2)K = =0.042
由K =K (P ) 得出K =1.80
解K =K (P )
P ×1= RT
得出P =6.8×104Pa P =8.8×104Pa P =1.90×105Pa
15.某温度下,反应PCl5(g) PCl3(g)+ Cl2(g)的平衡常数K =2.25。把一定量的PCl5引入一真空瓶内,当达平衡后PCl5的分压是2.533×104Pa。问:
(1)平衡时PCl3和Cl2的分压各是多少?
(5)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氮气,使压强增加1倍。
解(1)增大;
(2)增大;
(3)不变;
(4)减小;
(5)减小;
24.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在973K时平衡常数K =0.64,试确定在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rG 。
当体系中各种气体的分压具有下列七组数值时,确定每一组分压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rG 。
(3)从计算结果说明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解(1)H2O + CO H2+ CO2
a-x b-x x x
x2=2.6(a-x)2 =0.617
所以CO的平衡转化率是61.7%。
(2)H2O + CO H2+ CO2
n 3n 0 0
n-x 3n-x x x
=2.6 =0.865
所以CO的平衡转化率是86.5%。
(2)离解前PCl5的压强是多少?
(3)平衡时PCl5的离解百分率是多少?
解(1) =2.25×
P =P =7.60×104Pa
(2)P =(2.533+7.6)×105Pa
(3)P = ×100% = 75.25%
16.如何表述化学反应等温式?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其△rG 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rG =△rG +RTlnQ
△rG =△rG + RTln K =kJ·mol
ⅡK = =0.111
△rG =△rG + RTln K =3610.249—17782.590=—14.2kJ·mol
ⅢK = =0.360
△rG =△rG + RTln K =3610.249+(—8264.670)=—4.7kJ·mol
ⅣK =1
第八章
1.怎样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2.如何正确书写经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c、Kp或K的表达式
(1)2NOCl(g) 2NO(g) + Cl2(g)
(2) Zn(s) + CO2(g) ZnO(s) + CO(g)
(3) MgSO4(s) MgO(s) + SO3(g)
(4) Zn(s) + 2H+(aq) Zn2+(aq) + H2(g)
(5) NH4Cl(s) NH3(g) + HCl(g)

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CN H++ CN
NH3+ H2O NH + OH
H2O H++ OH
试计算下面反应的平衡常数:NH3+ HCN NH + CN

5.平衡常数能否代表转化率?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3)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12. PCl5(g)在523K达分解平衡:
PCl5 PCl3(g)+ Cl2(g)
平衡浓度:[PCl5]=1 mol·dm ,[ PCl3]=[ Cl2]=0.204 mol·dm 。
若温度不变而压强减小一半,在新的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为多少?
SO3(g) SO2(g)+ O2(g)
若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0.925g·dm—3,求SO3的离解度。
解PV=nRT P =nRT PM= RT
M= = =68.33
SO3(g) SO2(g)+ O2(g)
x 0 0
a-x x x
= 68.33
= 0.34所以SO3的离解度是34%。
11.在308K和总压1.013×105Pa,N2O4有27.2%分解为NO2。
解K = =0.041616
PCl5 PCl3(g)+ Cl2(g)
1-x 0.204+x 0.204+x
0.2042= =0.041616
得出x=0.135mol·dm
13.对于下列化学平衡2HI(g) H2(g)+ I2(g)
在698K时,Kc=1.82×10 。如果将HI(g)放入反应瓶内,问:

6.在699K时,反应H2(g) + I2(g) 2HI(g)的平衡常数Kp=55.3,如果将2.00molH2和2.00molI2作用于4.00dm3的容器内,问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有多少HI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