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消毒规范

合集下载

最新口腔消毒规范

最新口腔消毒规范

最新口腔消毒规范口腔消毒是口腔保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疾病的发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口腔消毒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以确保口腔清洁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口腔消毒规范,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正确进行口腔消毒。

1. 口腔消毒的重要性口腔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或消毒设备来清洁口腔、保护口腔健康的过程。

口腔是人体最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的部位之一,不合适的口腔卫生习惯会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如龋齿、牙周疾病等。

因此,正确的口腔消毒非常重要。

2. 最新口腔消毒规范2.1 漱口水选择适合自己口腔状况的漱口水,每天早晚使用漱口水漱口。

漱口水中含有消毒成分,能有效杀灭口腔中的细菌,保持口气清新。

2.2 牙刷消毒定期对牙刷进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消毒方法可以选择用漱口水浸泡牙刷、用消毒药物浸泡牙刷等,确保每次刷牙前后的牙刷清洁。

2.3 牙具消毒使用过的牙刷、牙线等口腔用具也需要进行定期消毒。

可以选择用高温水煮沸、用消毒片浸泡等方法进行消毒,保证口腔用具的清洁卫生。

2.4 牙医诊所消毒口腔医学诊所是口腔消毒的重要场所,确保医疗器械、就诊椅等设备的定期消毒是保证患者口腔健康的重要一环。

3. 口腔消毒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腔,以免将细菌带入口腔;•遵循医生建议,正确选择口腔消毒方法;•定期更换牙刷,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就诊口腔医生,接受专业口腔护理。

结语口腔消毒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正确的口腔消毒规范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疾病的发生。

通过本文介绍的最新口腔消毒规范,相信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正确进行口腔消毒,保持口腔清洁健康。

愿每位读者都能拥有洁净健康的口腔,绽放自信的笑容!。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口腔消毒是口腔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减少口腔内病菌数量,预防口腔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口腔消毒技术规范不仅可以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口腔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方法及规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口腔消毒技术规范。

一、口腔消毒的重要性口腔内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正常口腔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

口腔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口腔内微生物的失衡有关。

口腔手术、治疗以及口腔内镶牙等操作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受损,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因此,进行口腔消毒是非常必要的。

口腔消毒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内的病菌,减少感染的机会,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在口腔治疗、手术前后,规范的口腔消毒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口腔消毒方法口腔消毒主要包括机械清洁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

1.机械清洁:通过牙刷、牙线等工具进行物理性的清洁,可以清除口腔表面的食物残渣、细菌和牙菌斑。

机械清洁是口腔日常保洁的重要手段,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和引发口臭等问题。

2.化学消毒:口腔消毒中最常用的消毒剂是碘伏、双氧水溶液等。

在口腔手术、治疗前后,医护人员可以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对口腔进行喷洒或涂抹,清除口腔内的病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口腔消毒技术规范1.在进行口腔治疗前,应先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口腔状况,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2.选择合适的口腔消毒剂,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和需要进行正确的使用,避免过多或过少使用消毒剂。

3.对口腔内表面进行均匀的涂抹或喷洒,确保消毒剂可以覆盖到所有需要消毒的区域。

4.在口腔消毒过程中严格遵守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或伤害。

5.持续关注口腔消毒后的效果,观察口腔状况的变化,确保消毒的效果达到预期。

结语口腔消毒技术规范对口腔健康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正确选择合适的口腔消毒方法,规范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口腔科消毒与灭菌规范

口腔科消毒与灭菌规范

口腔科消毒与灭菌规范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消毒与灭菌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口腔科领域。

合理、规范的消毒与灭菌措施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还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口腔科中的消毒与灭菌规范,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消毒与灭菌的定义消毒与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或杀灭口腔科器械、设备、器械包等中的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是指破坏或杀灭可见或不可见的病原微生物,而灭菌则是指破坏或杀灭所有可见和不可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孢子在内。

二、消毒与灭菌的必要性1. 保护患者安全:在口腔科治疗过程中,涉及到的器械和设备可能会与患者的口腔黏膜直接接触,因此必须确保其无菌状态。

合理的消毒与灭菌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

2. 保护医务人员:在口腔科工作中,医务人员会与各种患者的体液接触,其中可能存在各种致病微生物。

通过正确的消毒与灭菌措施,可以有效杀灭这些微生物,降低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3. 提高工作效率:遵循规范的消毒与灭菌流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器械损坏和重复处理,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三、口腔科消毒与灭菌的步骤1. 器械预处理: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初步清洁,去除其中的血液和组织残留物。

可以通过机械方法(如超声波清洗器)或手工方法进行。

2. 分类与包装:根据器械的特性和风险等级,将其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纸袋、塑料袋和针孔纸。

3. 运输与存储:将已包装的器械正确地标识,并妥善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4. 消毒与灭菌过程:a) 确定合适的消毒方法:根据器械的特性和材质,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热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b) 消毒操作: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正确配制消毒液,将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并保持一定的浸泡时间。

消毒结束后,将器械取出,进行干燥处理。

c) 灭菌操作:口腔科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乙烯氧化灭菌等。

口腔科消毒标准规范

口腔科消毒标准规范

口腔科消毒标准规范
介绍
本文档旨在制定口腔科消毒标准规范,以确保口腔科诊所的消毒工作达到卫生要求,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目标
本标准规范的目标是:
1. 提供口腔科消毒工作的操作指南;
2. 确保口腔科诊所的消毒流程符合卫生要求;
3.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交叉感染的风险。

消毒原则
口腔科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高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2. 防止交叉感染;
3. 确保设备、仪器和器械的有效消毒和清洁。

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在每个工作日开始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的工作状态;
2. 验证消毒剂的有效性;
3. 准备所需的消毒工具和材料。

消毒流程
1.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
防护眼镜。

2. 对诊室、器械和其他表面进行清洁,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
毒剂,确保达到消毒标准。

3. 对使用过的器械和器具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针头、镊子、抽吸管等。

4. 维护和保养消毒设备,定期清洁和验证设备的消毒效果。

5. 严格执行消毒时间要求,确保消毒剂充分作用于被消毒物体。

记录和监测
1. 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消毒剂使用情况和消毒效果。

2. 定期对口腔科诊所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卫生检查,确保消毒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
本文档制定了口腔科消毒的标准规范,旨在确保口腔科诊所的消毒工作达到卫生要求,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所有口腔科医疗人员都应遵循本规范进行消毒工作,并进行记录和监测,以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一、总则1.1 为了保障口腔诊疗活动的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口腔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科的消毒工作。

1.3 口腔科消毒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经济的原则,确保诊疗环境、设备、器械、物品和人员的卫生安全。

二、组织管理2.1 医疗机构应设立口腔科消毒管理组织,明确责任人和管理人员,负责口腔科消毒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2 口腔科消毒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口腔科消毒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2.3 医疗机构应制定口腔科消毒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消毒工作的流程、要求和标准,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和考核。

2.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科消毒工作进行自查、评估和改进,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消毒与灭菌3.1 消毒方法3.1.1 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擦拭或喷雾消毒。

3.1.2 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应根据其材质、用途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3.1.3 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应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确保消毒时间、温度和浓度的适宜性。

3.2 灭菌方法3.2.1 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灭菌。

3.2.2 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应根据其材质、用途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灭菌方法和设备。

3.2.3 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应按照灭菌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确保灭菌时间、温度和压力的适宜性。

四、清洗与清洁4.1 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清洁,去除其表面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

4.2 清洗与清洁应采用适宜的清洗剂和清洁设备,按照清洗流程进行,确保清洗质量。

4.3 清洗后的口腔科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或灭菌,确保其卫生安全。

五、效果监测与评价5.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科消毒工作进行效果监测与评价,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

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

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口腔卫生是维护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环,而口腔消毒规范是口腔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是指对口腔消毒的临床操作进行规范化、量化的标准,以确保口腔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口腔医疗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口腔消毒规范的意义口腔消毒规范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口腔医疗操作的质量,减少口腔医疗操作中可能引起感染的风险。

口腔消毒规范的遵守能有效防止口腔疾病的传播,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口腔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的内容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消毒剂的选用:口腔消毒剂应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口腔组织无刺激性和损伤、操作简便等特点。

2.消毒操作流程:包括对口腔医疗器械、设备和患者口腔进行消毒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3.消毒操作的时间和方法:规定口腔消毒的时间、频率和方法,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4.消毒操作的监测和评估:制定口腔消毒操作的监测和评估标准,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5.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规定口腔医护人员应接受口腔消毒操作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资质。

实施口腔消毒规范的方法要实施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首先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程序。

其次,要配备适当的口腔消毒设备和消毒剂,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医疗机构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口腔消毒操作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意识。

此外,定期开展口腔消毒操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口腔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在口腔医疗领域,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口腔卫生水平、防止口腔感染疾病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口腔消毒规范国家标准,确保口腔医疗操作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进行。

通过不懈努力,口腔卫生水平将不断提高,为人们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整理】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2024年整理】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2024年整理】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在医疗机构中,口腔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其操作的特殊性,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消毒技术规范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预防交叉感染,还能维护医疗环境的卫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一、口腔科消毒的重要性口腔科的诊疗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的口腔密切接触,而口腔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如果消毒不彻底,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在患者之间传播,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交叉感染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健康风险,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

因此,严格执行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

二、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环境清洁保持口腔科诊疗区域的清洁是消毒工作的基础。

每天诊疗结束后,应使用清洁剂对地面、桌面、治疗椅等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血迹。

2、器械分类将使用过的器械按照污染程度和材质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高度污染器械、中度污染器械和低度污染器械。

不同类型的器械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3、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等,以防止自身受到感染。

三、器械消毒技术1、高温高压灭菌对于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的器械,如手术器械、拔牙钳等,应首选高温高压灭菌。

灭菌过程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确保灭菌效果。

2、化学消毒对于一些不耐高温高压的器械,如口腔镜、探针等,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注意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后的冲洗等环节,以确保消毒效果,并防止化学残留对患者造成损害。

3、低温灭菌对于一些特殊的器械,如精密的电子设备等,可以采用低温灭菌的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

四、口腔诊疗设备的消毒1、治疗椅治疗椅的表面应每天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扶手、头枕等部位应使用一次性防护套,并定期更换。

2、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水路系统容易滋生细菌,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口腔消毒规章制度

口腔消毒规章制度

口腔消毒规章制度
口腔消毒是口腔诊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口腔消毒规章制度可以有
效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是口腔消毒的规章制度内容:
1. 消毒人员的要求
•消毒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具备消毒操作技能和知识。

•消毒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消毒人员应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和戴口罩手套进行操作。

2. 消毒设备和物品的管理
•消毒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消毒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消毒设备和物品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消毒设备和物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污染。

3. 消毒操作流程
•手部消毒:消毒人员应先用洗手液洗手,然后使用消毒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器械消毒:器械应先清洗干净,然后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

•工作台面清洁消毒:工作台面应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消毒。

4. 消毒记录和监督
•消毒人员应及时记录每次消毒操作的时间、消毒剂种类和浓度等信息。

•消毒记录应保存至少半年,以备查验。

•相关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口腔诊所进行消毒操作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和消毒效果。

口腔消毒规章制度的落实对于口腔诊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各相
关单位和个人都能认真执行,共同维护口腔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克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收集(1)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

(2)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3)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分检、毁形(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①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换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表1)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2)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掉。

(3)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2、摆放按要求将污染手机/器械分别码入清洗/消毒机内的手机插座、插入架、网盒及下层蓝筐内。

(!)摆放要求: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装载框码放器械。

例如:玻璃板摆放需要成排、直立、有空档。

并充分固定;针针放在密闭小盒内,牙钳、挻子、口腔器械直立码放,戴关节的器械要打开。

(2)标记:为使手机在清洗过程中不致混淆,在清洗前预先在手机基底粘贴上3M胶带,并标记上科别、诊椅位号,减少工作不必要的失误。

3、选择程序(表1)目前,我院采用的是德国Miele牌(G7781TD)型加热清洗/消毒机,其特点如下。

(1)具有全自动器械清洁/消毒过程,免去人工消毒过程。

(2)除低感染机会,减轻工作强度,实行标准化清洁消毒过程一次完成。

(3)能直接冲刷洗洗净器械表面及内脏,确保彻底、安全、有效地消毒中空器械。

(4)标准化消毒能对各类真菌、细菌和病毒进行彻底地消毒中空器械。

(5)具有系统化的器械清洗;换水系统确保每个清洗及漂净阶段更换新水,以保证卫生、清洁的处理。

(6)有4个清洗/消毒工作程序。

其中DESIN vario TD程序是手机专用清洗程序,适用于牙科手机和精密器械。

避免人工操作消毒的种种缺陷,达到了以往的卫生要求并可预防疾病传播。

经使用93℃/10min 清洗消毒后,器械内外表面细菌减少率达到10-7。

这里所指的消毒并不是灭菌而是仅能减少微生物数量的技术手段。

(7)工作中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程序。

(8)软化系统。

加热清洗消毒机内所用的软化水由美国ECOWATER:2100S/S-PF10全自动砂滤器EOOED-518全自动离子交换器及美国KARO牌215全自动反渗透装置等配置设施提供。

能自动去除源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源水的硬度,降低源水的总盐量。

对于软化水,我们做到定期检验,符合使用要求,同时需用洗涤剂、清洗剂及不定期的更换过滤片。

第三步:养护(表2)经清洗、消毒后的手机全部进入全自动注油养护系统保护,使用的注油养护机除手机ISO接口可直接连接外,其它接口选择相应配件,更换相应配套的工作端,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喷注罐。

操作极为简便,只需按下和放开启动键即可。

由于其设置了过滤系统,排气清洁卫生,有益环境保护,并提供了标准化的内部清洗,喷气管路以及内部运动机件注油养护程序,能够有效的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第四步:包装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的无菌状态的重要手段。

1、包装材料(1) 有良好的蒸气穿透性,能阻挡微生物侵入;(2) 对灭菌物品不粘着,不发生反应,无菌,无其它有害作用;(3) 价格便宜,经济实惠;(4) 不仅能随其消毒条件,还确保包装物的灭菌消毒;(5) 有效、快速、方便包装,可进行密封处理;包装材料不能重复使用,以免吸水性差,灭菌后水珠多,不宜干燥,影响灭菌效果。

作为一次性作用,不仅可以防止交叉感染,还杜绝了塑封不严造成的器械坏损。

另一方面,有油污、坏的包装袋易使病人产生质疑。

2、分类包装塑封消毒能保证被包装物品在无菌状态下使用,半年内有效,因此除手机外,对于口腔器械,如:牙挻、牙钳、剪都可分类包装,便于使用。

3、包装要求包装好的物品应在袋外标记,包装日期及经手人签名。

3、塑封手机清洁注油后装入纸塑复合包装袋,用意大利EVRONDA牌SEAL 2001多功能塑料薄膜封口塑封,压塑封装袋需有一定长度(表3)经临床验证,纸塑馐袋与纺织物包装相比,灭菌性能更强。

第五步:灭菌由于手机是空心,回吸残留各种细菌,再加上纸袋封包,封包时纸袋内存有冷空气,如不排净手机空腔及纸袋内的空气,高温蒸汽是无法进到纸袋内的,达不到灭菌目的。

故应选用带3次预真空的高温高压灭菌器。

(本次卫生阅招标也是要求投标产品必须是3次预真空的高温高压灭菌)1、灭菌前装载(表4)(1)包装灭菌时注意确保包装袋之间有良好的间隙,且灭菌袋纸面向上,有利于蒸气流通及空气排出。

(2)混合灭菌时织物包装和器械由下到上的放置顺序是器械包装和织物,且物品之间尽量不要接触,也不要触及蔑菌器内壁。

(3)由于各类物品的材料性能不同,所需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及排气方式各异,最好同类装在一起灭菌。

(4)物品,尤其是纤维织物,放置灭菌器门、盖和侧壁接触,防止增加灭菌后干燥的困难。

(5)装载量适度,以利消毒干燥彻底。

2、选择程序根据待灭菌物的物理属性(尤其是耐热性)和包装类型来选择程序。

目前,临床应用的是德国MELAG24B ,B级3次预真空高温、高压蒸气灭菌器和MELAG23V-S,S级1次预真空真空高温、高压蒸气灭菌器。

B级分别有6个供选择程序,有4种灭菌程序和BD检测程序、真空检测程序。

非打包器械可选用快速祼消或普通干燥程序,对于一些纺织物及耐高温物品选用高级程序(表5)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选检查供水、供电是否正常,打开电源开关,显示“Please wait Door release”字样,提示等待5秒钟后,设备进入预备状态。

(2)将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均匀地放在托盘上,装入灭菌室,关上仓门时向灭菌容器方向轻推门,同时按下滑动门把手。

如警告信息显示Error 9 door open提示门未关严。

(3)按程序键“Porgram selection”浏览可选程序后按启动钮(Start/stop键),灭菌炉开始工作。

(4)灭菌循环开始后,如有必要中途停止,5分钟内可按Start/stop中止程序。

(5)灭菌过程中,必须注意报警信息,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

(6)灭菌结束打开门后,不要用手触及金属表面,容易烫伤,应使用盘器取出消毒物品。

4、灭菌后处理(1)物品取出时应保持干燥,下排式灭菌包裹水份含量一般不超过3%,超过6%则为湿包,应视为未灭菌,不能作为无菌使用,B级灭菌器灭菌结束时,剩余湿度不能高于0.2%。

(2)进行质控的化学胶带或指示卡未达到灭菌标志的,应视为未灭菌,不得使用。

(3)无菌物品,掉在地上或放置在不洁之处,应视为污染,不得作为无菌使用。

(4)检查灭菌后物品,就注明灭菌日期及操作者姓名或编号,并在记录本上记录灭菌温度、压力及时间。

(5)运送灭菌物品或发放时,最好使用无拉塔基亚密闭车,以免再污染。

(6)灭菌物品超过贮存期后应停止发放,重新灭菌。

(7)做好管理工作,下班前关闭无拉塔基亚柜,手机上锁存放。

5、预真空高温蒸气灭菌干燥从2000年8月~2001年1月开始,对现有的两台预真空灭菌手机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每盘固定码放10支手机,采用不同装载量对比结果:(1)在消毒同等数量手机情况下,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与一次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相比,所需时间短(表6)(2)在选用同样程序,同样装载量情况下,三级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与一级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相比,干燥性能好;(3)在快速与普通程序之间比较,普通程序均好于快速程序,干燥更彻底;(4)两台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比较,由于三级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多次高度前真空及高压蒸气渗透性,灭菌性能更好;(5)灭菌时间长短,取决于装载量的多少,据2000年8月~2001年1月,统计平均每天消毒灭菌手机337支,以一涡不同的装载量选用不同程序计算,根据门诊用量,每天上下午各消毒手机3~4锅,能够充分满足一线临床应用(表7),且所有灭菌手机经微生物检测仪无无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存活。

第六步:保洁存放高温高压蒸气灭菌工作完毕,按设备屏幕显示打开门,用持物器将托盘取出,按照科室摆放手机,同时查看手机袋上的指示剂是否为黑色为彻底灭菌。

然后将手机放入无菌容器内按照登记表准确无误的送到各科室,保证临床使用。

下班前,做好管理工作,以免手机遗失,将手机锁存放。

对于灭菌好的物品,需要打号机标明使用期限。

第七步:灭菌效果的监测1、常规检测(1)3M灭菌指示胶带监测。

132℃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示卡监测。

(2)B&D检测。

定期用3MB&D检测包,对灭菌器的蒸汽穿透力进行测试。

此项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建议选择灭菌器时,要选带B&D检测程序的灭菌器。

(3)灭菌用蒸馏水质量检测。

MELAG设备自带水电道率检测,0~45us/cm正常,超过45us/cm报警,超过60us/cm机器不工作。

我们认为此项功能也很重要,高温灭菌水质不好,在高温下会产生结晶,损伤器械。

(4)打印报告。

每次灭菌完毕,打印灭菌报告,以便检查灭菌过程,是否已达到要求,记录报告存档,以便查阅。

2、生物检测利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死亡情况,以判断灭菌是否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