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所中的感染控制培训材料

口腔诊所中的感染控制培训材料
口腔诊所中的感染控制培训材料

口腔诊所中的感染控制培训材料

口腔诊所中的感染控制

今年我所要对口腔诊所进行专项整治,发上我们的培训材料:

实施感染控制的必要性

1、由于没有实行科学的、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而给病人带来更大痛苦这一事实,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感染源除所用的口腔器械外,还有能产生气雾的医疗器械。如高速涡轮手机,三用枪和超声波洁牙机,牙科椅的供水系统。

3、口腔诊治过程中,通过唾液传播的疾病有:单纯疱疹,梅毒,肝炎,白喉,水痘,腮腺炎,麻疹等。通过气雾飞沫传播的疾病有:流感,百日咳,脑膜炎,腮腺炎,麻疹,水痘,结核等。

4、感染性疾病是如何在口腔门诊中传播的,消毒和感染控制的方针,个人保护措施是我们这次培训的目的。

感染控制的方法

消毒:指杀灭或清除环境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指杀灭或去除环境中媒介物所携带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微生物的过程。

医疗机构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压力蒸气灭菌,干热(烤箱、红外线辐射),化学灭菌。

医疗机构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微波,甲醛气体,臭氧,液体(戊二醛、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碘)。

感染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

1、口腔诊所的设计和布局

2、病人初检

3、个人防护

4、器械的消毒灭菌

5、设备工作表面消毒

6、牙椅水系统消毒

7、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8、废物丢弃

口腔诊所的设计和布局

1、医生区和护士区

2、通风

3、工作台

4、设备

诊所布局应遵循隔离分区和隔离医护程序

病人初检

个人防护

1、免疫接种

2、其他防护措施

(1)手的防护

(2)眼和脸的防护

(3)工作服

(4)意外受伤的处理

3、口腔从业人员应该做到:

(1)头发要经常剪洗,披肩发必须在后面扎紧

(2)指甲不能超过指尖,末端应该圆钝光滑,不宜使用彩色指甲油(3)工作中不能佩带戒指、手镯和过长的项链、耳环

(4)行走时不能发出噪声

(5)口罩大小应与面部相当,不能让鼻子露在外面,不能兜在下巴处,不能挂在胸前

器械的消毒灭菌

清除器械和设备的感染因子,是防止感染极其重要的一环。

1、消毒和灭菌的分类

(1)进入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2)接触病人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人各类诊疗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髓针、手术治疗器械、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诊疗器械,如口镜、调刀、各类模具、漱口杯等;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用印模、模型等必须达到消毒。

2、灭菌的步骤

(1)清洗

(2)干燥

(3)包装

(4)灭菌:高温灭菌和化学灭菌两种。前者包括高压蒸气灭菌,干热灭菌和化学蒸气加压灭菌。后者包括化学溶液灭菌和化学蒸气灭菌。

(5)无菌储存:灭菌后检查其包装是否完整,标记颜色是否改变。包装袋上记下灭菌日期。灭菌后器械应放在有盖的干燥容器内,一经打开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3、高压蒸气灭菌是口腔科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消毒程序是:加温加压----维持----干燥。检验灭菌参数采用专用指示纸条。最可靠的检验方法是定期做细菌培养。

【手机灭菌】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方法

◆在清洗手机时不要把车针拆下来,以免手机的车针固定部分被污染

◆手机空转20秒,清洗水管

◆酒精纱布挖拭手机外部

◆拆下车针

◆上油

◆擦去多余的机油,接上治疗台转动片刻

◆装入纸袋,放入高压蒸气炉内,温度不要超过135℃

4、干热灭菌:用于无水的物品以及密封在不透气包装内的物品。常用于金属器械,例如拔牙钳,口腔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5、化学溶液灭菌:只用于无法采用通常的方法灭菌的器械。常用2%戊二醉醛,时间10小时。

6、化学气体:牙科用的部分物品,如牙胶尖和纸尖。常用8%的福尔马林。

7、浸泡:严格地讲牙科器械不宜采用浸泡灭菌的方法。

设备和工作表面的消毒

口腔诊所的工作面包括:诊治的操作面,橱柜抽屉,治疗椅表面,光源开关,光源手柄,支架托盘,治疗椅的头托。常采用擦拭或一次性隔离单。消毒剂最常用500g/L的有效氯消毒剂。印模的消毒:流水冲洗30~60秒,500g/L的有效氯消毒剂内浸泡10分钟。修复体用75%酒精消毒。

牙科椅水系统消毒

牙科椅水系统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建议:⑴治疗结束后,高速手机至少空转20~30秒。⑵治疗中,尽量使用强吸。⑶每天开始治疗前让手机空转几分钟。

每天下班前,用空气冲刷牙科椅的管道系统

每周的消毒:⑴排空水;⑵灌入消毒液并冲洗消毒液在管道系统内停留10分钟;⑶空气排空;⑷灌入蒸溜水。消毒液用0.5%的次氯酸钠液。

废物丢弃

1.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

2.分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失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

3.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

4.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

5.锐器(针头、刀片、穿刺针、麻醉药安瓶等)用后应放入锐器盒内

6.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严实,严密

7.医疗废物包装有标识,记录废物生产单位,日期及类别

8.与环保医疗垃圾处理中心签定和约,每日登记,内容:医学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经办人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葫芦岛市口腔医院感染控制情况

一、诊室与消毒室消毒管理

(一)空气消毒的要求

1、每次患者诊疗前用1%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漱口,可使口腔微生物的含量明显下降,从而使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下降

2、每次患者诊疗后用0.2%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或

1:300的金星II号进行喷洒消毒空气,减少水雾污染

3、每日用1:300含氯84消毒液擦试地面一次

4、候诊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诊室二次,并有记录

(1)紫外线灯管照射,可吸顶安装,也可采用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30W/10m一支,离地面

2米,每次照射时间60分钟,辐照强度70MW/cm

(2)表面消毒时,灯管距污染物不宜超过1米

(3)保持灯管清洁,每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随时擦拭

(4)温度低于20C或高于40C,相对湿度大于5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每次使用后,要登记照射时限及使用累计时间,超过1000小时的灯管应立即更换,并记录更换日期

(6)定期监测紫外线及消毒效果(用紫外线强度测试纸)

(7)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

5、每周用器械过氧乙酸空气熏蒸消毒一次并有记录。方法:将过氧乙酸稀释成3~5%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过氧乙酸用量按1g/m计算,熏蒸时间2h

6、每月对空气和物品表面进行的菌培养一次,并有记录

(二)诊疗区的要求

1、设置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

2、严格区分无菌区、有菌区、物品存放区,标志要明显,两区之间有一米以上的间隔

3、诊疗区,操作台上禁止堆放与医疗无关的用品

4、治疗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三)医院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

1、流水痰盂每患使用后用1:300的84消毒液冲洗消毒,每日开诊前,下班后用消毒液冲洗吸唾管路一次

2、治疗用后的棉球、纱布等污物切忌乱扔乱放,一律倾倒医用垃圾桶,严禁与生活垃圾混倒

3、所有垃圾日产日清

4、医院污物应分类收集,分别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应严格分开处理,不能混放。医用垃圾用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

5、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消毒毁形,不与医疗垃圾混放,应专门统一处理

6、加强污物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经常清除垃圾,设有足够污物处理容器

7、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由统一垃圾站回收,由专人运到专用垃圾箱,定期由环保局运出,统一处理

(四)物体表面的消毒

在就诊椅单元中,被污染而又无法遮盖的地方,执行每患一巾擦拭法,毛巾用后要用对病毒有效的消毒液浸泡去污消毒,一用一消毒

方法:(1)洗衣粉浸泡去污

(2)冲洗干净

(3)0.2%过氧乙酸浸泡半小时

(4)拧干

(5)封袋备用

二、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一)洗手设备

1、各诊疗室应设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肘式、脚踏式或感应式

2、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也可用液体皂

3、可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二)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5、下班后

6、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人(口腔科病人在未进行化验室检查之前,均按传染病人进行消毒处理)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可戴好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须进行流水洗手。

7、医务人员为口腔病人进行拔牙、缝合等小手术时,须戴好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须进行流水洗手

8、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消毒液内30秒~1分钟

消毒剂为:

(1)洗必泰-醇速效消毒液:用洗必泰和醇(乙醇或异丙醇)等复配而成的消毒液。每次用3ml两手搓干或喷雾在手上均可达到消毒

(2)有效含量为5000mg/L的碘伏溶液

(3)75%乙醇溶液

(4)乙醇洗手剂:70%乙醇中加入0.2%新洁尔灭。可喷雾在手上,搓干可达到消毒作用

(5)0.2%过氧乙酸或1:300的84消毒液

三、口腔粘膜的消毒

1、口腔门诊患者,在检查治疗前先用1%过氧化氢液或高锰酸钾含漱消毒,也适用于口腔手术和术后消毒

2、穿刺部位的粘膜消毒

用5000mg/L碘伏棉球涂抹,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渐涂擦,共2次四、口腔器具消毒技术规范

1、设备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

2、凡接触病人和进入人体内的诊疗器械,须严格消毒灭菌,实行一人一次一用一消毒

3、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消毒-清洗-消毒或灭菌的程序进行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每人用后均灭菌

(1)牙钻、洁牙机手柄等结构复杂,且经常接触破损的粘膜,有血液污染,应采用压力蒸气灭菌法,以达到灭菌目的。

消毒程序如下:①出水10秒②冲洗③上油④包装⑤高压消毒⑥放置无菌区⑦使用前上油

(2)用于拔牙缝合等的手术包,须按无菌包的处理进行压力蒸汽灭菌。高压消毒的容器,盖要严密,要有通气孔,布包须双层包布裹,包布一次一清洗,包的大小不大于303050(cm)。压力蒸气灭菌物品要注明消毒、失效日期、灭菌日期、责任者,包内外放指示剂,灭菌物品保存有效期一周。开包24小时或受潮湿应重新灭菌。无菌包存放应离地面20cm,离屋顶50cm,离墙5cm以上处。

①手术器械包的灭菌

a.灭菌前的准备:清除污染症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需先用500mg/L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30min,然后进行常规清洗。清洗时,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张开或拆卸,进行彻底刷洗,然后用流水冲净,擦干或晾干,并尽快打包,以免再污染。清除污染前后的器械盛器和运送工具,必须严格区分,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盛器和运送工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意外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

b.包装:包装用以双层平纹细布,手术器械包的体积不超过303050(cm)。手术器械包捆孔不宜过紧,最好用化学指示3M胶带贴封,包外必须有明显标记,注明名称,打包人,打包日期,手术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包打好后立即进行灭菌,因故不能立即处理,存放在洁净,干燥的柜橱中。

c.装放;

d.灭菌;

e.灭菌后处理:已灭菌物品从灭菌器中取出,应仔细放置,以免再污染

1)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2)手术包应干燥,否则应列为湿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有明显水渍的包亦不可作为无

菌包

3)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或其中放有化学指示剂的包,在灭菌后或开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未达到或有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作用

4)取出的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物品使用

5)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6)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消毒日期,合格标志

7)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册,记录灭菌物品包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和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有温度时间记录装置的,应将记录纸归档备查

8)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应每日清洗和消毒并保持清洁干燥,当遭受意外污染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物品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以防再污染

9)合格的无菌包应放在无菌物品贮存室内,该室应可关闭并经清洁消毒处理,专室专用,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10)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在无菌区的柜橱内(或架子上,推车内)。柜橱或架子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成,表面再涂以不易剥蚀脱落的涂料,使之易清洁和消毒,灭菌物品应贮存在离地高于20cm,离顶50cm和离墙远于5cm处,以减少来自地面,屋顶和墙壁的污染

11)分类放置,顺序发放取用,超过有效期(夏天7天,冬天10~14天,潮湿多雨季节应适当缩短天数)应重新灭菌

②手术缝线的灭菌

手术缝线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吸收型肠线,非吸收型丝线,尼龙线,金属线等。

手术缝线是密封,灭菌后可长期保存使用的一次性灭菌手术用品,也可在使用前随时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③锐利手术器械的灭菌

包括:普通手术刀、缝合针等,术前用全力净浸泡灭菌。

④手术用敷料的灭菌

手术用敷料都是透气性能好的材料,要求灭菌后干燥保存

a.灭菌前准备:方纱、孔巾和敷料用贮槽或包布包裹。

b.包装

c.压力蒸汽灭菌

5.口腔检查器械等未接触血液的器械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1)口腔检查器械的消毒灭菌。

口腔检查器械采用一次性用品。

(2)修复用的印模、蜡块、红膏、石膏模型等用1:300的84液浸泡消毒。

(3)浸泡消毒器械时打开轴节,盒盖上要标明浸入时间,须用25%全力净浸泡30分钟后方可使用。

(4)不能浸泡消毒的器械,如正畸科的钢丝等被污染后可用高效紫处线灯箱消毒,功率30W灯,70mw/cm的紫外线灯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100000mw、s/cm照射时间为24分钟。

6.容器的消毒

(1)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2)常用无菌敷料缸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h,提倡使用小包装。

(3)搪瓷玻璃用具、敷料、器械盒、镊子罐等容器,每周一次高压灭菌。

(4)弯盘、镊子在预消毒液(1:300的84液)中浸泡、消毒后取出刷洗冲净晾干后高压灭菌,泡盘筒每日清洗消毒,预消毒液每日一换。

(5)一次性用品用后,浸泡于1:300的84液中消毒后毁形,由消毒员回收,由环保部门统一回收处理,浸泡容器每日清洗消毒,每日一换消毒液。

(6)各种浸泡用的容器(泡手筒、泡盘筒、一次性用品浸泡筒、毛巾筒、去污筒、泡红膏筒、模型浸泡筒等)每日清洗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

五、医务人员着装要求

1.操作时穿好工作服,必要时穿一次性操作衣,戴防护镜,戴好口罩、帽子。

2.不准穿工作服出入食堂等公共场所。

3.操作时必须带一次性检查手套或灭菌手套

六、放射科医源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要求穿工作服,衣帽清洁整齐

2.放射科环境保洁消毒工作;每日清扫拖地一次,地面有污物随时处理,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3.拍摄:在病人坐下之后,检查病人摆好头位,决定拍摄位置后,戴一次性手套,取X光片拍摄。

4.请患者剥掉X光片的包装,医生脱掉手套。

5.携带照后的X片到暗室内。

6.包片纸须用高压消毒。

口腔诊所感染控制培训试题

一、概念

1.消毒

2.灭菌

二、请回答口腔科诊疗应用的器械和材料,消毒或灭菌原则是甚么?

三、口腔科牙钻、车针、拔髓针、洗髓针、扩大针灭菌处理程序?

四、化学消毒剂监测

1、浓度监测时间

含氯消毒剂:

2%戊二醛:

2、生物学监测时间

五、口腔科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中,应注意事项?

六、如何保持口腔科诊疗操作室清洁卫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