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班简报
科学校园活动简报

科学校园活动简报一、活动概况自上学期以来,我校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科学校园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以下是近期的一些活动概况:1.科学讲座航天知识讲座:由航天专家分享太空探索的最新成果和科学知识。
生物多样性讲座:了解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
2.科学实验物理实验日:学生参与各种有趣的物理实验,探索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
化学实验展览:展示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创新实验设计和成果。
3.科学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学生组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展示他们的科技才华。
科学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4.科技展览科技创新展览: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应用项目,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3D打印展览: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展示学生在该领域的创意设计。
二、活动成果这些科学校园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些学生还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和荣誉: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团队凭借自己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荣获全国第一名。
在科学知识竞赛中,学生获得了奖学金和科学图书奖励。
在3D打印展览中,学生制作的3D模型赢得了评委和同学们的赞誉。
三、活动影响通过这些科学校园活动,我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这些活动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学业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我们会持续推动科学校园活动的举办,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进一步开拓他们的科学视野和创新能力。
四、致谢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努力,科学校园活动才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2021年12月中心小学科学组教研活动总结简报美篇《快乐教研 共同成长》

2021年12月中心小学科学组教研活动总结简报美篇
快乐教研共同成长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2月12日上午中心小学科学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李老师进行新课执教。
李老师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思考“能够用哪些方法使风车转动起来”;接着,李老师出示了新奇的实验材料——塑料筒、蛇形纸、线香等等,成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材料展开对风的成因探究;最后,李老师利用自然界的风的成因,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整个活动环节井井有条、材料新颖别致,让学生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科学课的快乐!
听课结束后,科学组成员进行说课评课环节,每一位老师针对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畅所欲言,共研课堂艺术。
材料丰富、多样,学生能在做中发现,使风的成因“可视化”,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快乐学习。
如果能将实验指导制作成小视频或者图片阅读的方式,可以使课堂更高效!
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展开教学活动,并且能及时在课前进行下水实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果能让学生学会细节观察,及时关注前后两次对比实验的现象,学生的反应和发现会更让人意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
本次科学教研活动不仅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基本功的舞台,也给所有科学教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促
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021年12月。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简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2022年9月15日开展了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科学教育中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2. 交流科学教育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3. 探讨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寻找解决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张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张教授以《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实施策略。
讲座中,张教授结合实例,阐述了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经验交流在讲座结束后,各年级教师分组进行了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们针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分享了在科学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惑。
同时,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大家共同探讨了解决方法。
3.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
观摩课后,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4. 课题研究本次教研活动还安排了课题研究环节。
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分享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此外,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解决了部分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4. 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今后开展科学教育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活动总结本次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交流,共同探讨了科学教育中的问题,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教研活动,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开展科技主题活动简报

教育简报
小学2022年11月27
日
开展“欢迎来到科学的世界”科技主题活动
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累科学知识,11月29日,我校以“欢迎来到科学的世界”为主题开展了科技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进一步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现实世界是有界限的,而想象世界无边无界。
”在科幻画评比活动中低年级的小朋友用面笔驰骋想象,用色彩编织梦想,充分表现了对未来世界的创想。
借助书籍与网络,中年级的同学积极搜集科技素材,绘制了一幅幅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不仅了解到更多科学识,而且锻炼了设计小报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体验到科学带来的乐趣。
高年级同学从身边的科
学现象出发,动手制作科学小实验,既锻炼了科学思维,又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科学示范课简报

科学示范课简报
在这份简报中,我们将回顾最近一期的科学示范课活动,并分
享学生们的参与和成就。
活动日期:2021年10月15日
地点:某某小学
参与学生人数:50人
活动概述:
本次科学示范课是由我校科学教师李老师主持的。
活动旨在通
过实践和观察,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活动亮点:
1. 主题:电磁感应
通过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实例,学生们对电磁感应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他们还参与了一系列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实验,如自制简
易发电机、制作电磁铁等。
2. 实践操作: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操作,他们积极参与了实验设备的调试和实验过程的记录。
每个小组都成功制作了自己的电磁铁,并测试了其吸附力和电流的关系。
3. 学生互动: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提问并与教师进行讨论,展示了对科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
他们还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结果展示: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用海报和展板展示了他们的实验成果和研究心得。
每个小组都向其他同学介绍了他们的电磁铁,解释了其原理和应用。
总结:
通过本次科学示范课活动,学生们不仅在实践中研究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实验设计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参与活动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对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同时也加深了对电磁感应的理解。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科学示范课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并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发展。
附:活动照片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请见附件。
小学科学学科简报第5期

2014年8月26日主编:陈广福责编:吴玉飞李进起王丽红各位教师好:今年上级没统一安排在线研讨时间,开会时说让各学科在7、8月和11月分别安排在线研讨各一次。
我们小学科学学科从7月26日到8月25日举行了在线研讨活动,特别是8月25日14:00-16:00点举行了集中在线研讨活动。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的非常热烈。
比较具体的情况请看“小学科学在线研讨活动”。
谢谢!特大惊喜!到8月25日,我们小学科学学科已有2700百多名学员开始了网上培训学习,第一次在线研讨活动点击4235人次,参加研讨发言2796人次,人均发言超过一条,这在过去的在线研讨活动中实属罕见。
今年,我们小学科学第一次在线研讨活动出了两个讨论题目。
第一个讨论题目是“请谈谈您是怎样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是由李进起专家于2014年7月26日发出的,8月8日,李老师已经在第3期学科简报上作了总结,今天对这个问题我就不做太多的总结了。
8月9日至8月25日,这个研讨题目点击达到2027人次,参加发言达1217人次,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讨进一步深化。
8月25日,我又发出了第二个研讨题目:“您是怎样理解‘我的课堂我做主’这一概念的?”老师们又一次掀起了研讨高潮,截止到8月25日,这一题目被点击2208人次,参加发言1579人次。
8月25日下午参加“您是怎样理解“我的课堂我做主”这一概念的?”这一题目研讨的老师有如下111人次:陈淑娟、杨华、田立平、陈广福、王志国、江卫红、刘庆明、高敬、李晓恩、鲁蓉、于新苹、王芳芳、蒋金辉、石花芹、甄会锋、李军、曹志凯、王玲艳、赵书菊、刘迎华、王亮、李猛、孟小琢、杨月红、李运清、杨军、王丽荣、岳志群、杜伟利、石艳英、孔会省、曹雅静、马广军、张园、曹青俊、李文营、王平、陈建军、金楼、刘书兰、赵凌云、马红蕾、杜瑞景、姜彦丽、张艳平、王宝利、李建兴等。
8月25日下午参加“请谈谈您是怎样提高实验课教学教学效果的?”在线研讨活动的主要有如下102人次:孙艳红、陈广福、杨华、王志国、田立平、王芳芳、李军、刘迎华、蒋金辉、高敬、王亮、于新苹、李晓恩、江卫红、甄会锋、李晓恩、韩晓燕、于新苹、石花芹、刘庆明、李健、曹志凯、李文霞、孟小琢、杨华、杨月红、吕敬芬、华赵占英、张晓蕾、岳志群、曹雅静、马广军、张园、王平、李文营、赵凌云、张艳平、李建兴等。
五年级科学公开课简报

五年级科学公开课简报
概述
本次五年级科学公开课主题为“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课堂内容围绕植物的基本结构、生长过程以及繁殖方式展开。
课堂内容
植物的基本结构
- 通过观察植物标本,学生了解了植物的根、茎、叶等基本结构。
-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亲自进行探究,观察不同植物的根发育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
植物的生长过程
- 讲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株成长等阶段。
- 展示了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阶段植物的特点和需求。
植物的繁殖方式
- 探讨了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无性繁殖等。
- 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植物繁殖方式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学生反馈
- 学生积极参与,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学生表示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了对植物结构和生长过程的理解。
- 学生认为小组活动很有趣,增强了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师总结
本次公开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知识。
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植物世界的奥秘,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开展科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简报

教育简报
学校2024年5月9日
实验创新融课堂,说课大赛展风采
“说”出精彩,妙不“科”言。
为进一步增强小学科学教师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探索和研究,鼓励教师对实验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创新。
5月8日,2024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在我校阶梯教室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中,参赛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环节,利用实验器材、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通过直观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和探究性体验。
这不仅是一场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竞技,更是一次关于实验教学理念的交流与碰撞。
来自学校的9位参赛教师的说课内容既体现了新课标实验教学的核心理念,又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
他们的精彩表现,不仅赢得了在场评委的认可,也为全区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实验教学说课大赛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展示了我校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此类活动激发教师们对实验教学的热情和创造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生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班简报
第四期
主编:李芳芳2011-11-22
我们参加培训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在这一个多月里,我们虽然经历了繁忙与艰辛,但我们通过培训这个平台,相互学习,共同探究,积极的发帖回帖……使我们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为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培训学习与研讨交流,保障培训质
量和效果,此次培训拟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
的方法,对学员的培训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评。
序号考核指标成绩核算标准权重
1
学习时间每门课程的满分标准3学时,共5门课程.
40% 要求学习时间达到或超过15学时,满分为40分。
若实际学习时间少于15学时,则实际分数=实际
学习时间/15×40
2 作业要求提交2次作业,满分为20分。
20% 其中提交一次得8分;
被批阅为优秀得2分、批阅为良好得1分;
被批阅为合格得0.5分,批阅为不合格得0分。
3 教学设计
与反思要求提交1篇满分为20分。
20% 其中提交1篇得16分;
被辅导教师批阅为优秀得4分,批阅为良好得2
分;
批阅为合格得1分,批阅为不合格得0分;
4 研修日志要求发表5篇研修日志,满分为10分。
10% 其中发表一篇研修日志得2分。
5 论坛研讨要求发表10篇主题帖,20个回复帖,满分为10
分。
10% 其中发表一篇主题帖得0.5分,一篇回复帖得0.25
分。
为什么不多组织科学老师外出培训呢?好想出去培训下
——黄丽丽一说做实验学生兴趣高涨,有实验活动的科学课总是显得很热闹。
很多学生把能“玩”到这个实验为目标,而忘记了实验的目的,看是一派热闹的合作景象,实际收效甚微。
不由的思考,怎样让学生“做中思”而不是“做中玩”?
——张焕我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发现自己专业知识还有所欠缺,希望在此次培训中能有更多收获。
——罗红
发布者:常巧梅发布时间: 2011-11-17 20:24:17感谢培训学习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中,我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学习全过程,聆听专家的讲话,与班级学员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科学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教学的理念、教材的理解、教学的方法、实验的操作技能、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方面都获益匪浅,下面我把自己这次的培训收获梳理如下:
一、增长了专业知识
科学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让学生有一碗水。
通过这次培训弥补了我专业知识的缺失,使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会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游刃有余,增加自信。
二、提升了理论水平
我们科学教师大部分具备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指导,这样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提高了动手能力
实验操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俗话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的确如此,辅导老师做起来轻车熟路,而我自己动起手来却笨手笨脚,但这更增加了我认真培训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认真的学习、操作,我基本上掌握了各项实验,这为我今后指导学生课堂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会运用所学知识投身于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之中,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
发布者:刘广民发布时间: 2011-11-10 15:43:25
通过对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科学和数
学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感觉数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紧密,但是通过国培的学习使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数学,同样在我们的科学学习中也是一样的。
在科学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讲数学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科学的同时都离不开数据,特别是在试验和实际活动中都存在数学的应用,所以我们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合理的运用,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例如在科学试验的过程中,要记录温度,种类,等等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我们在学好科学的同时也要学好数学,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没有很好的数学基础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数学的学习,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只有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才能更好的学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