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史2

合集下载

世界上古史、中古史名词解释

世界上古史、中古史名词解释

一.原始社会1.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是被国际学术界肯定了的最早的人科成员。

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约在550—100万年前,其化石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

南方古猿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

是人类形成阶段的主要代表之一2.能人(完全形成的人):学术界确定的最早的人属成员,也称“早期猿人”。

能人头骨壁薄,眉脊不明显,頬齿,特别是前臼齿,比南方古猿非洲种为窄,能人最显著的特点是脑量扩大。

下肢骨明显具直立行走的特征,手骨表明其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够对握,但还不很精确。

“能人”化石所在的地层,年代约为距今180万年。

奥杜韦文化3.直立人:承上启下,语言,火(天然火),旧石器时代早期4.智人:脑量增大尤为明显,体质进化和文化发展,人工取火,旧石器时代中期5.原始群:最初的人类社会群体,原始社会的最初阶段。

其经历的时间大致是距今1400万年前到距今300万年间,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是其代表群体。

由于他们处于由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为了生存,他们以群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集体劳动和生活。

这种组织形式尚不稳定,尚没有真正的组织原则和规例。

6.血缘家族: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或族群按血缘群婚关系组成,族内同辈男女之间可以互为婚配。

因为它出现在氏族公社之前,所以又被称为前氏族公社。

它存在的时期大约相当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7.氏族: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

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

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

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氏族的管理实行民主制,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

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8.普那路亚婚:是母系氏族社会时的一种婚姻形态,又叫做族外群婚。

在一定范围内的同辈男女共为夫妻,即一群姊妹和另一群男子或一群男子和领一群怒自相互通婚,但禁止旁系的和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这时共夫的姊妹间、共妻的兄弟间互城“普那路亚”9.母系氏族公社:早期氏族的形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基本细胞。

【世界中古史】第二章【拜占庭与东欧社会】

【世界中古史】第二章【拜占庭与东欧社会】

(二)查士丁尼时代
• 对外——征服 • 目标:恢复古罗马帝国版图。 • 方针:稳定东方,进攻西方。 • 533-534年 • 征服北非的汪达尔王国。 • 535-554年 • 进军意大利并灭亡东哥特王国。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一)拜占庭封建化的开始 • 1、7世纪危机 • 2、希拉克略改革 • 希拉克略王朝建立。610年,希拉克略登上 皇位,建立希拉克略王朝(610-711)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拜占庭封建制的发展和圣像破坏运动
1、封建制度的发展 伊苏里亚王朝(717--797年) 立奥三世(717—741年) “希腊火” 加强和完善军区制;整顿税收。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2、破坏圣像运动 • 原因:保障新兴军事贵族的 利益;教会和修院拥有大量
济发展的特殊性
• 1、东罗马帝国 • 330年,君士坦丁迁都, 帝国重心东移 疆域:巴尔干半岛、小亚细 亚半岛、埃及、叙利亚、 巴勒斯坦及两河流域部分 地区。
一、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庭
◎ 人口:
• • • 一,希腊人。 二,希腊化的土著东方人,包括叙利亚人、埃 及人、亚美尼亚人、波斯人。 三,斯拉夫移民。 易与稳定的财源。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三)拜占庭封建制度的确立 • 1、9至10世纪拜占庭的困境与强盛 • (1)阿摩里亚王朝(820-867年)
• 拜占庭同阿拉伯的僵持和地中海岛屿的丧失
• (2)马其顿王朝的强盛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972年,拜占庭打败罗斯大公思维亚托斯拉夫,将
其逐出拜占庭领土和多瑙河流域。
二、拜占庭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四)拜占庭帝国的衰弱 • 穆斯林的攻势 • 意大利的商业竞争

世界上古史——原始社会修改版

世界上古史——原始社会修改版

世界史的分期:上古史部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间为3000万年以前至公元5世纪。

中古史部分——封建社会,时间公元5世纪16世纪。

近代史——1500年—1900年,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现代史——1900年至今。

世界上古史原始社会(人类的史前时代)时间:二、三百万年前至公元476年,即从人类社会形成至西罗马帝国灭亡。

特点: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以群婚为主。

一.从猿到人的过渡A.从猿到人的三个发展阶段:1.生存时间:距今约3500万年——2300万年2.古猿的特点:四足行走,手脚游乐某种分工,身体呈半直立状态。

3.古猿的种类:原上猿、埃及古猿和森林古猿。

4.古猿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共同祖先。

二.正在形成中的人A.早期形成中的人代表:腊玛古猿1.生存时间:距今约1400——700万年前2.特点:生理特征发生变化B.晚期形成中的人:代表是南方古猿。

1.生存时间:大约550万年——100万年前。

2.特点:直立行走,两足行走,使用天然的工具:石块、木棒。

三.完全形成的人A.早期智人(类人猿、能人)生存时间:距今约377——180万年前代表: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化石。

特点:直立行走,手的发育趋于完整;身高约在1.2——1.4米。

B.晚期猿人(直立人)生存时间:距今约170/150-30/20万年前代表:印尼的爪哇猿人、德国的海德堡人、北非的阿特拉猿人、中国的北京猿人等。

特征:脑量增多,身高约在1.6米,开始使用语言,学会了用火的方法。

C.早期智人(古人)生存时间:距今约25—5万年前代表:德国的尼安特人、中国的丁村人特点:猿的特点还没完全消失,任然具有原始人的特征,脑量更大。

D.晚期智人(新人)生存时间:5万年前至1万年前代表:法国的科罗马农人、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

《中古时期的欧洲》1

《中古时期的欧洲》1

【课堂探究】
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哪些进步影响? 进步影响: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稳定。 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 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④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 议会制度的起源。 ⑤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土地 来源 经济 形态
剥削 方式
管理 形式
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 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
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 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 界
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 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 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 “部曲”等
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潜结构就顺利的形成了,其标志是城 市自治。自治意味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来对新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突出表现 在设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并为市民文化 生长提供土壤。
——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材料三 十一世纪末,在工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城市首先出现了第一所世俗大 学——博洛尼亚大学。到十二世纪,又相继出现了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 牛津大学。十三世纪后,捷克的布拉格大学、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英国的 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法国的奥尔良大学等等均已成立。
匠等等。
——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封建法律规定农奴的人身属于领主,农奴要世代为奴,只有被主人释

世界上古史资源汇总清单

世界上古史资源汇总清单

世界上古史资源汇总清单[日期:2010-10-09] 来源:作者:连大历史陈诚世界上古史资源汇总清单(含学者\学术机构\资料\网站)清单一世界古代史(主要是上古史)研究海内当代部分知名学者:1. 史前史学:宋兆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毛昭晰(浙江杭州大学)、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已故)、杨堃(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詹天祥(浙江大学)、孔陈焱(浙江大学)、李永采(曲阜师范大学)2. 古埃及学:刘文鹏(东北师范大学,已故)、令狐若明(吉林大学)、颜海英(北京大学)、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金寿福(复旦大学)、王海利(北京师范大学)3. 古西亚学(含两河、亚述、波斯、赫悌、犹太、伊斯兰等文明):吴宇虹(东北师范大学)、李铁匠(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教江西大学、南昌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拱玉书(北京大学东语系)、李政(北京大学东语系)、杨建华(吉林大学考古系)、黄民兴(西北大学)、哈全安(南开大学)、王连兴(西南大学)、李海峰(西南大学)、冯定雄(浙江海洋学院)4. 古印度学:季羡林(北京大学,已故)、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林承纶(北京大学)崔连仲(辽宁大学)、李隆国(北京大学)、刘欣如(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良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葛维钧(中国社科院亚太所)5古希腊罗马学:王敦书(南开大学)、李雅书(北京师范大学,已故)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彭小瑜(北京大学)、朱龙华(北京大学)、朱孝远(北京大学)、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廖学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胡庆钧(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郝际陶(东北师范大学)、张强(东北师范大学)、宫秀华(东北师范大学)、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黄洋(北京大学)、周巩固(东北师范大学)、陈恒(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上海师范大学)、黄春高(北京大学)、杨和平(南开大学)、王以欣(南开大学)、叶民(南开大学)、徐松岩(西南大学)、徐晓旭(华中师范大学)、陈可风(湘潭大学)、张维(西华师范大学)、陈德正(聊城大学)、顾銮斋(山东大学)、田德全(曲阜师范大学)、陈恒(上海师范大学)6.其他有关学者:于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涨,俄国史)、齐世荣(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徐蓝(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彭树智(西北大学,中东史)、刘北成(清华大学,世界近代史),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西欧近代史),何芳川(北京大学,亚非拉近代史)、胡德坤(武汉大学,世界近现代史),朱寰(东北师范大学,中古史),马克垚(北京大学,中古史)、陈仲丹(南京大学,中古史)清单二世界上古史国内主要研究机构或组织1. 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研究所:简称IHAC,是根据原教育部1984教高一字054号文件,由复旦大学周谷城教授、原武汉大学吴于廑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林志纯教授指导、建立的。

世界中古史第二章

世界中古史第二章

另一方面,朝廷内部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日益加剧。
3、国际形势变化,对日本的巨大压力 4、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革新做了准备
推古天皇
圣德太子
(1)制定‚冠位十二
阶‛。
(2)制定宪法十七条。
(3)提倡佛教,鼓励修建
寺院。
(4)恢复中日邦交,积
极摄取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5)编撰史书。 《宪法十七条》
圣德太子坐像 日本奈良法隆寺藏
•1192年,源赖 朝取得了征夷
大将军的称号。
•在镰仑设立将 军幕府(11921333年),开始
了武士贵族掌
握政权的时代
•“承久之乱‛ (1221) •加强对朝廷控制
•设立六波罗探题
•设臵‚评定众‛(1225) •《贞永式目》(1232)
•武家法规和全国性的法律 •‚仆忠主、子孝父、妻从夫‛
四、幕府的统治
(3)奴婢在生产中居于辅助地位,班田农民则是
重要的社会生产者。
吴廷缪《日本史》
二、关于日本封建制度
1、领主制说 2、南北朝封建革命说 3、中世——父系家长奴隶制说 4、庄园制——封建制说
伊势神宫安乐殿
明 治 天 皇
靖国神社 (东京,1879)
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09.4)
2、武士道精神
义、勇、仁、礼、诚、名誉、忠、克己以及自杀剖腹 (新渡户稻造(1862-1933)《武士道》)
“当他们并排坐在等待死的席位上时,左近面向幼弟 说:‘八,你先切腹吧!让我看到你切腹没有切错。 ‘幼弟答道:他还未见过切腹,等看哥哥做的样子, 自己再仿效做。哥哥含泪微笑说:‘你说得好,刚强 的小家伙,不愧是父亲的儿子。’八被安排坐在两 个哥哥中间。左近将刀扎进左腹,说:‘弟弟,看着, 懂得了吧?切得太深了,就会向后倒,把双膝跪好 向前俯伏’。内记也同样地一面切腹一面对弟弟 说:‘眼睛要睁开,否则就像女人的死脸了。即使刀 尖停滞了,或气力松弛了,还要鼓起勇气把刀拉回 来。’八看到哥哥所作的样子,在两个人都咽气之 后,便镇静地脱去了上身衣服,照着左右两位所教 的样子漂漂亮亮地完成了切腹。‛

人民版选修二综合

人民版选修二综合

于都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月考(一)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西方,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民主思想家是A.阿奎那 B .斯宾诺莎 C .洛克 D.卢梭2.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这一理论的内涵包括()①人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②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③当人民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④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A、《权利法案》——英国议会 B.《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C.《人权宣言》——法国三级会议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4.“人类之得以为人,不至永沦奴籍者,非法兰西人之赐而谁耶?”这是陈独秀对下列哪一文选的称赞()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大宪章》5.英国历史上的无议会时期是指()A、1614——1628年B、1629——1640年C、1640——1649年D、1649——1688年6.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A.是间接民主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7.16世纪后期,荷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国力逐渐强盛,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但这个国家也存在着不利于国家崛起的因素,这些因素是()①国际金融中心逐步转移到英国②西班牙外部强权的威胁③国内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④基督教神学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1641年,英国长期议会通过了《大抗议书》。

1-12~15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

1-12~15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

压迫
领 主
平 民
城市的空气 还自由吗?
压迫
压迫
暂时地“合作”打破
压迫
领 主
平 民
和平处理
矛 盾 激 化
城市的空气 还自由吗?
城市争取自治而斗争
意甲豪门——AC米兰的会徽
意 大 利 主 要 城 市
三、城市是如何赢得自治的? 1、兴起的背景:(略) 2、自治的斗争:由于中世纪城市建于封建领地上,因 此城市初期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 城市展开了与封建领主之间矛盾不断,争斗时起。 斗争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 手段。 斗争结果——部分城市获得完全自治权;一些城 市取得部分自治权,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相当 一部分中、小城市限于自身力量,仍处于各级封建领 主的控制之下。
五、中世纪城市运动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影响? 1、政治领域:在争取自治斗争中,市民阶层与王权结 盟。逐渐削弱了教会的政治权力,最终瓦解了西欧封 建社会的二元政治结构。(此外,要结合等级君主制 加以阐述)
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
1、丕平献土 ——教权与王权相互利用
查理加冕
2、卡诺莎觐见 3、阿维尼翁之囚 ——王权虚弱,教权极度膨胀 ——王权勃兴,教权回归本原
五、中世纪城市运动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影响? 1、政治领域:在争取自治斗争中,市民阶层与王权结 盟。逐渐削弱了教会的政治权力,最终瓦解了西欧封 建社会的二元政治结构。(此外,要结合等级君主制 加以阐述) 2、经济领域: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了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萌芽。 3、文化领域: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的市 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 当然,教会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 持大学的创办。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有助于学术研究 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因此为日后 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权并立时代
东魏 魏 东 汉 蜀 吴 西晋 北朝 隋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北齐
东晋


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
奠定了曹操 统一北方的 基础。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民族融合(关系)
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 隔阂的消除,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以及 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秦皇汉武
项目 政治
秦始皇
汉武帝 推恩令
统一、建制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军事 民族 关系 思想 文化
北击匈奴、 南征南越
移民屯边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大败匈奴、 (卫青、霍去病)
张骞出使西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秦王汉武的异同
• 相同:
• • • • 实现了统一 都加强了思想控制 军事上都打击了匈奴 都大量役使了百姓
中央集权 焚书坑儒 大泽乡 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太学 阳关 玉门关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洛阳 汉化
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及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课标解读
• • • • • • ●秦始皇统一中国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汉朝的对外交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江南经济的初步开发(原因、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影响、认识 )
分组自学完成知识结构
• 见《超越中考》第4页 • 第一组完成:秦朝 • 第二组完成:汉朝 • 第三组完成: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不同:
• 1、秦-----加重了人民负担,破坏社会经济,不 得人心。故而灭亡。西汉-----发展了生产,保 障了边郡安定,加强了思想统一,故而强盛。 2、对待儒学态度不同:秦—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如何评价秦皇汉武?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兼并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 制,修长城抵御匈奴等。同时,他又是一位暴君:焚书坑 儒,摧残文化;严刑酷法,征收重税,征发无尽的徭役和 兵役。 •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创新,重用人才,实现了西汉王朝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晚年,好大喜 功,连年用兵,国力耗费严重。但仍不失为一位很有作为 的封建皇帝。
南方初步开发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 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
学习启示
1.从秦的统一到西汉的强大再到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分裂 等史实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只有维 护国家统一,民族才会繁荣兴旺。 2.丝绸之路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在古今各 自含义是什么? 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对于中国人民来讲,今天 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21世纪的光明 之路。张骞两Leabharlann 通西域BC60,西域都护设置
丝绸之路
依据下图绘制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大 秦
西亚
新疆 地区
河西 走廊
长 安
丝绸之路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至今它仍 然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它对当今中国与其它国家 的经济文化交流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发挥着重 大作用。
启示:
中外交流是促进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的 重要因素。
北魏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 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 礼法。 意义:①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③加快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 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要强盛 必须重视和培养人才,要不 断创新、改革。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文 化 军 事
秦 汉 分 巩 固 统 一 裂
三 国 两
政 权 分 立
魏 蜀 吴
西 晋
十 六 国
北 朝
东 晋
南 朝

南 北 朝 民 族 融 合
北民南迁
南方经 济开发
孝 文 帝 改 革
北方民族 汇聚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的历史。复习本单元注意以下四条历史线索: 1.秦汉统一。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国家,虽然统治短暂,但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汉继承秦制, 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2.政权分立。东汉末期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最终形成 三国鼎立。西晋完成短暂统一,东晋偏安江南,北方相继出 现了十六国分立对峙的局面。随后国家陷入南北朝大分裂时 期,最终隋朝于589年完成国家统一。 3.江南开发。东汉末年以来,由于北方的战乱,中原人口 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与发展,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奠 定基础,也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4.民族融合。东汉以来,中原政权迫使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虽然各民族之间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但民族融合成为时代的 主流。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