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闵行二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2
高一必修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恣意妄为B. 雕梁画栋碧波荡漾C. 瞠目结舌震耳欲聋D. 美轮美奂震天动地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设多种课外活动课程。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也使队友们深受鼓舞。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诚实守信坚守不移B. 勤奋努力发愤图强C. 热情洋溢火热奔放D. 严肃认真认真负责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们的笑声如泉水般清澈。
B.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C. 他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
D. 这座大楼就像一把利剑刺破天际。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来上课?”他说:“我生病了。
”B. 他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我)相信他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
C. 我对他说:“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
”D. 他经常去图书馆,有时会借几本书带回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__________。
7. 《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
8.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
9.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
10.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期中试卷高一必修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期中试卷高一必修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新编人教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深邃(suì)惴惴(zhuì)悖(bèi)谬所向披靡(mí)B.亵渎(dù)内疚(jiū)瞭(liào)望挈(qiè)妇将雏C.癖(pǐ)好信札(zhá)囚系(jì)汗流浃(jiā)背D.不屑(xiè)鞭挞(dá)奢侈(chǐ)风光绮(qǐ)丽(C)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一张一驰语无伦次漫不经心墨守成规B.人情事故淋漓尽致仓皇失措闲情逸志C.弄巧成拙直接了当迫不及待根深蒂固D.与日俱增炫烂多彩隐约其辞人心唯危(D)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窗口向外望去,一串串灯火迎面扑来,令人目不暇给B.这些东西收拾收拾还可以使用,可要把它们白白扔掉那可真是不名一钱了。
C.我们的语文老师学问渊博,讲起课来总是夸夸其谈。
D.南北朝时期的江淹,年轻时就在文坛上成名了,但没过多久便默默无闻,因而后世产生了江郎才尽的成语。
(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509年,哥白尼已经写好《天体运行》提纲,他知道天动学说从亚里士多德建立以来已经有1800年的历史,有教会的拥护,发表跟天动学说根本对立的地动学说,一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他决定谨慎而小心地进行观测工作,务使他的理论能和实际观测相结合。
A.但是又如果因此 B.但是而且所以因此C.虽然又但是以致 D.虽然而且如果以致(A)5.为下列文中画序号的地方添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A )*散的“形”与不散的“神”,怎样统一起来呢①秦牧曾打过这样的比方②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其这整齐的珠串③长街灯语散文创作谈④生活海洋中的贝壳珠粒,色彩斑驳,大小不一,但当它们被精深的思想红线穿缀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会粒粒如数,在各自的位置上放射出自己奇丽的闪光,并形成一条完美的“项链⑤这就是“散”与“不散”的辨证法。
高一必修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C.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D.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上的骄傲。
B.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C. 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下课时间则尽情玩耍。
D.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 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 举一反三B. 画龙点睛C. 破釜沉舟D. 胸有成竹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为主线。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以宋江、吴用、李逵等人为主线。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为主线。
6. 下列关于名著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骆驼祥子》讲述了主人公祥子从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到最终沦为一名流浪汉的故事。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
C. 《格列佛游记》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D. 《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的悲剧命运,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第二学期)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xx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2008语文高一试题

高一语文本试卷共8小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单项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及双项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愆.(yān)期城隅.(yǔ)擢.(zhuï)手夙.(sù)兴夜寐B.蓊.(wěng )蓊郁郁云翳.(yì)戏谑.(xuâ)妖童媛.(yuán)女C.箜篌.(hïu)葳蕤.(ruí)羁.(jì)鸟言笑晏晏.(yān)D.踵.(zhîng)武苗裔.(yì)徇.(xùn)禄周公吐哺.(pǔ)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高一语文答案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检阅自己的家底:1.A 2.C 3.B4.错别字:“震憾”应改为“震撼”,“脉博”改为“脉搏”,“先躯”改为“先驱”病句“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应改为“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二、走进书本的世界:(一)5.娇嫩温柔 6 .略7.“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的整整齐齐”,“树影婆娑”等从视觉效果写景,写出了景物色彩线面、光影的组合,营造出绘画的效果。
而“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从嗅觉效果来写,“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从听觉效果来写,配合视觉的描写,对景物细微美妙处的表现更为充分,从整体上给读者一种直观、立体、综合、全方位的阅读感觉。
(二)8.(1)作为(2)同“戮”罪(3)停止(4)文饰9.略10.A11.作者身居南宋丞相之位,当此危局,有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志向,表明了他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死而无憾的决心。
(三)12.(1)安置住宿,动词;zhuàn (2)guàn(3)抄小道jiàn (4)尊重,用作动词13.D 14.B 15.略三、春天,让我们一起走出去:16.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给后文的赞颂作了反衬和铺垫,突出了他们的伟大可贵的真诚品质;还可制造一些悬念,增强吸引力。
他们被智障弟弟的言行感动了,心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开始反思和抉择。
17.从世俗的角度看,那些所谓的笨蛋混蛋蠢蛋的人或事,常常是最为可贵最为高尚最为难得的。
18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评分点有三个:一个是原话所说的道理必须准确,一个是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且观点要鲜明,一个是能自圆其说。
四、聆听诗人的心声:19.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
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20.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
闵行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闵行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2020·宜宾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唐朝数学家僧一行曾研究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围棋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棋局?那时,围棋的棋盘刚刚从17道扩展到19道,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貌。
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色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或许正因如此,当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最近几年中击败人类顶尖围棋手的时候,不少科技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
于是,一种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产生了奇妙的因缘。
围棋并非一个特例。
我们会从全国各地的“非遗”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科学密码”。
在南京,为皇室制造衣料的云锦织机使用绳结组成的程序系统,由两名织工配合操作,让丝织品上繁复的图案保持严整,堪称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编程鼻祖;藏族的唐卡画师从自然界的矿物和植物中采撷各色颜料,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鲜艳、;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来解除病痛,如今早已,只要稍懂一些排列组合原理,就可以体会到一代代医师建构经络体系的艰难。
这些“非遗”瑰宝,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气场与魂魄。
除了诸多壮丽的建筑工程和的史册文献之外,一个个表演或游艺项目,一部部广为传颂的史诗或民间故事,一件件不同材质的手工艺品,乃至人们对世界起源和运转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自然万物的不同态度,共同构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两色黑白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B . 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
闵行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í lì jié)B.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C. 倾盆大雨(qīng pén dà yǔ)D.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由于昨夜下了一场大雨,所以今天道路泥泞,交通拥堵。
C. 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还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正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蓝色的宝石,闪烁着无数的光芒。
B. 她的笑声,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周围的烦恼。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痛了我的心。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眼高手低C. 畏首畏尾D. 一举两得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B. 繁华热闹、门庭若市C. 落花流水、满园春色D. 鹤立鸡群、独树一帜7.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看了之后让人心情愉悦。
B. 昨天我去公园散步,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让我流下了眼泪。
8.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操(cāo、chǎo)B. 床(chuáng、dàng)C. 赶(gǎn、gàn)D. 废(fèi、fèi)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楼就像一座巨大的钢铁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闵行二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2时间:120分钟分数:10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怀鲁迅郁达夫①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台南的宴会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去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降到时冲塞在天地间的一瞬的静寂。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爱护拥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尚可以有为。
也因为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脚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找出对①节中“晴天霹雳”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2分)A.喻鲁迅死的突如其来,毫无精神准备B.喻闻鲁迅死讯时内心的极度惊惧和紧张C.喻闻鲁迅死讯时内心的极度惊惧和悲愤D.喻闻鲁迅死讯时受震动之大,可见敬爱鲁迅之深。
2.对①节中在全文中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开门见山,抒发自己内心的震惊和悲愤B.全文总纲,震惊和悲愤之情统帅全文C.直抒胸臆,抒写听到鲁迅死讯时的心情D.全文开端,参加丧葬活动、怀念鲁迅的缘由3.第⑤节中“这些问题与感觉”是指。
(2分)4.第⑤节中“寂光”在文中的含义最恰当的是()(2分)A.鲁迅的思想和精神B.鲁迅的思想C.鲁迅留给人们的文化遗产D.鲁迅的光辉著作5.第⑥节中“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其根据是( ) (2分)A.3节中“遇见的是紧捏的拳头”B.4节中“大地震”、“黎明”将到来。
C.5节中“照耀着猛烈的寂光”D.因为人们爱戴拥护,崇仰鲁迅6.为什么作者在第⑥节中说“也因鲁迅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3分)二、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8分)光就是从那里来的肖复兴①我们爱说高尚,不爱说高贵,以为高贵是资产阶级或者贵族的专利。
其实,没有精神上的高贵和境界上的神圣,人是高尚不起来的。
②艺术从来都是痛苦的结晶。
《弥赛亚》,是亨德尔历经苦难之后倾注全部热情创作的一部清歌剧。
这部作品的第二部“哈列路亚大合唱”,表现的是耶稣遭受的苦难和复活。
这里融入了亨德尔自己的情感和经历的影子。
亨德尔在这之前曾经破产贫穷如洗、病倒半身不遂;在这之后更有双目失明的悲惨境遇。
身世和精神的痛苦,才使得艺术在心灵的磨砺淘洗中得以升华而变得神圣、高贵而高尚。
③有的音乐是一种发泄,有的音乐是一种自言自语,有的音乐是一种浅吟低唱,有的音乐是一种搔首弄姿,有的音乐是一种卖弄风情……我没有听过《弥赛亚》的全剧,只听过其中的“广板”,真是百听不厌。
那是来自深山未被污染的清泉,是来自上帝手中为我们洗礼的圣水,或者说是来自天国的音乐,是来自心灵的音乐。
据说,《弥赛亚》在伦敦上演,当演唱到第二部“哈列路亚大合唱”的时候,在场的乔治二世深受感动,禁不住肃然起立,躬身倾听,带动得在场所有的观众都站立起来恭听。
从此,形成了规矩,在世界各国演出只要演到这里时,观众们都莫不如此肃然起立。
亨德尔的音乐和整个音乐大厅连带周围的世界,都充满神圣而庄严的气氛。
④我很难想象这种情景。
我们现在还能够出现这种情景吗?会有一种音乐,或者其他的一种艺术,能够让我们怀有如此圣洁、如此神往的心情和心地自觉而虔诚地肃然起立,去聆听、我们的心和我们的艺术,都难以滤就得如此水晶般澄净空明、宗教般虔诚景仰了。
看看我们周围,当丑角变成了人生的主角,当小品成为了舞台上的中心,当肥皂剧占据了人们的视线,当浅薄的二三流歌星膨胀为音乐家……我们就知道亨德尔的时代已经无可奈何地离我们远去了;亨德尔时代艺术所拥有的那种高贵神圣的感觉已经无可奈何地离我们远去了,或者说那种高贵神圣的感觉仅仅成了一种装饰。
现在,我们的剧场、音乐厅可以越盖越高级,我们还创造出来了更为方便而现代的电视、音响、CD、VCD……我们可以躺在被窝里、依偎在鸳鸯座里,嚼着泡泡糖、豪饮着冰啤酒,去听去看这些所谓的艺术,怎么可能会再自觉自愿一往情深地肃然起立,去聆听、去拜谒亨德尔的《弥赛亚》呢?⑤知道亨德尔的人不会太多,知道亨得利的人却一定很多。
把心和艺术商品化、时装化、世俗化、市侩化,化妆成五彩斑斓的调色盘,腌造成八宝甜粥九制陈梅的太多了。
满街连商店里都安上了高音喇叭,轰鸣起震天响的音乐,真正的音乐已经离我们而去;所有人的口中都唱着流行的爱的小调,真正的爱已经变成人们嘴里肆意咀嚼的泡泡糖。
也许,亨德尔的音乐和时代,都离我们太遥远,太古典。
现代人已经没有了这种情感、庄严和信仰。
我们的情感和信仰都已经稀释得缺少了浓度,单薄得比不上一只风筝,自然只会随风飘摇;庄严和神圣,当然就只成为了我们唇上的一层变色口红,或者我们西服上的镀金领带夹。
我却为那种遥远、古典的情景和情怀而感动,并对此充满着向往。
人类之所以创造出了音乐和其他艺术,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庸常的人生中能够涌现出这样的时刻吗?不就是能够让我们看到天空并不尽是污染,而存在着水洗般的蔚蓝、天使般的星辰和金碧辉煌的太阳吗?它们就辉耀在我们的头顶并审视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得以伸展而不至于萎缩成风化的鱼干;让我们的精神知道还有美好的彼岸而不至于搁浅在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泥沼。
人只有在艺术的世界里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和龌龊,创造出至善至美的神圣境界。
⑥亨德尔的《弥赛亚》,为我们创造出了这样神圣而美好的境界。
并不是所有的音乐、所有的艺术,都能够创造出来这种境界的。
难怪亨德尔对《弥赛亚》格外钟爱,在临终前八天,抱着病危的残躯,仍然坚持参加《弥赛亚》的演出,出任管风琴演奏。
《弥赛亚》中,有亨德尔的心血,更有他的信仰。
让蚯蚓般青筋暴露并颤抖的手指弹奏管风琴,看全场的观众肃然起立,一片庄严闪烁的目光和他交融相碰,那是怎样一种感人的情景呀?⑦晚年的海顿,在伦敦听到《弥赛亚》时,禁不住老泪纵横,洒满脸颊。
他由衷地赞叹:“这是多么伟大、神圣的音乐!”他由此发誓:“我的一生中一定也要创作出这样一部音乐!”看来,海顿的心和亨德尔是相通的。
海顿从伦敦回到维也纳,开始创作他的《创世纪》。
每天写这部音乐之前,海顿都要虔诚地跪拜在神像面前,把心袒露给上苍。
我们现在对自己的艺术还会有这样的虔诚吗?我们不必跪拜在神像面前,我们只要求将手洗得干净一些,将尘埋网封的心抖擞得明亮一些,将我们过早长出的老年斑去掉几颗,每天能够做得到吗?《创世纪》在维也纳演出的时候,海顿已经病卧在床,但他依然坐在安乐椅上出席音乐会。
当听到全剧的高潮《天上要有星光》一曲响起的时候,七十七岁的海顿,竟然不顾年迈病重之躯,神奇般从安乐椅上一下子站起来,情不自禁地指着上天高声叫道:“光就是从那里来的!”说罢,他就倒下再未醒来。
第一次在书中读到这里时,我被感动得湿润了眼角。
以后,每逢想到这里时,都让我的心里泛起激动的涟漪。
我的耳边似乎总响起海顿这苍老而激动人心的声音:“光就是从那里来的!”⑧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现在知道吗?我们现在还关心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吗?我们还能够像海顿一样即使到死之前也要抬起老迈的头颅去寻找光是从哪里来的吗?每逢想到这里,我为自己和我们这个越发物化的世界而惭愧。
我便情不自禁地问自己也问这个世界:现在还会出现这种情景吗?莫非我们以为我们是站在了光明灿烂的中心已经不再需要寻找光的照耀了?莫非它真只是一道遥远而过时的古典情景,只可远看,不可走近,难以重返现代人的心中?是海顿和亨德尔在我们的眼里变得越来越疯疯癫癫有些傻,还是我们的艺术包括我们自身已经变得俗不可耐,越来越实际实用实惠退化得失去了这种庄严神圣撼人心魄的力量?我们的视力已经无可奈何地减退,看不到“天上要有星光”,更看不清光到底是从哪里而来射在我们的头顶。
我们便无法将那束庄严而神圣的光收进我们的心中。
⑨亨德尔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音乐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
”我们应该让我们自身和我们的艺术高尚起来。
谁,哪一束光,或者什么力量可以帮助我们高尚起来呢?7、第②段中作者认为,“艺术从来都是痛苦的结晶”,这是因为(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8、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形象地表明了(2分)A、《弥赛亚》剧中的“广板”能使人浮想联翩B、《弥赛亚》剧中的“广板”能使人百听不厌C、《弥赛亚》剧中的“广板”能使人纯洁崇高D、《弥赛亚》剧中的“广板”能使人轻松快乐9.下列词语在文中属于喻体,并且能跟第④段“那种高贵神圣的感觉仅仅成了一种装饰”中“装饰”一词相对应的一项是(3分)A、泡泡糖和冰啤酒B、八宝甜粥和九制陈梅C、调色盘和风筝D、变色口红和镀金领带夹10、第⑤段中加横线的“真正的音乐”是指的音乐,“真正的爱”是指的爱。
(2分)11、仿照以下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句子)。
(4分)例句:“广板”那是来自深山未被污染的清泉,是来自上帝手中为我们洗礼的圣水,或者说是来自天国的音乐,是来自心灵的音乐。
仿句:那是,是,或者说是,是。
12、本文的标题是“光就是从那里来的”。
从全文看,“光”和“那里”各指什么?作者以此为题有什么深意?请作具体说明。
(5分)三、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
(8选6)(6分)13.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14.,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15.,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16.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17.落日楼头,,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18.倩何人,,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19.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20.,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四、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各题。
(8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①,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 ①坼(chè):裂开。
21、杜甫的《登岳阳楼》在体裁上属于。
岳阳楼历来与王勃吟咏过的滕王阁、崔颢吟咏过的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2分)22、诗歌结句“凭轩涕泗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试分析诗人“凭轩涕泗流”的原因。
(2分)23、画线部分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请问这联的写景和后面两联的抒情有何关系?(80字左右)。
(4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