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相互联系的水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相互联系的水体新人教版必修1

相互联系的水体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2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A. 1—2 月B. 3—4 月C. 6—7 月D. 11 —12 月3 •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 a、b都变小B. a、b都不变C. a在丰水期变小D. b在枯水期变大答案【答案】1. B 2 . C 3 . D【解析】1*长江与鄒阳湖之间水体补给有两?中主曼方式:一罡地表水的互相补给,另T中是通过地下禾互相卞懵9该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土没有那川融水,也沒有积雪融水。
故本题选2. a、b表示地表水体之间的补给。
一般长江汛期出现a情况、枯水期出现b情况,即鄱阳湖对长江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a由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应该是长江水位较高时的情况,每年夏季是长江的汛期,故6—7月一般长江水流向鄱阳湖。
故本题选Co3 .近年来鄱阳湖实行退耕还湖,使湖区面积扩大,则鄱阳湖的容水量增加,必然出现的变化是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调节作用增强,即a、b数值都变大。
故本题选Dt解题必备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2I3°N12n N甲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学霸推荐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洞里萨湖湖面 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 10米以上,最深11. 5米;最小面积是2 700 — 3 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
其北部有古老的灌溉工程一一西池和东池。
它们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出地面的水库。
据此回答 1— 3题。
104c Ef \枯水期/ 地下水位 /乙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丙湖泊水10D D E1 •下列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洞里萨河终年补给洞里萨湖B. 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C. 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D. 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一东南2 .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知识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考试急救包0_0!(按需服用)选必一第四章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本节注意:某水体的补给方式和特点,及其时空变化,会影响该水体水文特征及时空变化。
同一条河,不同时间,不同河段的补给方式不同,水文特征也会不同。
地下水补给除了黄河下游地上河外,其他河基本都有,但是湖泊不是所有河都有的。
河的水量变化记得从收支角度去考虑。
一、 陆地水体水(物质)→水体(水的分类)→水圈(地球外部圈层)水体是指水的空间存在形式:大气、海洋、冰川、河流、湖泊、地下水、沼泽水……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河流是联系的纽带,因此以河流为中心研究。
五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 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大气降水补给多雨 季节 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 积雪储量。
(往往很快就化没了)东北地区的春汛 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气温、冰川储量。
冰川足量情况下,气温越高融水越多。
西北干旱和青藏高原地区;许多的内流河; 湖泊水补给 枯水期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有湖的)地下水补给 枯水期 地下水位 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更普遍和稳定(除黄河下游“地上河”)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掌握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注意读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意义、单位及数值。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
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错题重做: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南部,流经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注入里海,全长82428千米,是世界第四大内流河,为欧洲与亚洲的界河。
读下左图,完成题。
高中地理 专题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预)(基础版)(含解析

专题3.1 自然界的水循环【梳理归纳】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答案】水源相互补给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_____,B _____ ,C __________ ,D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H______,(2)水循环类型:A→C→D→E 属于__________循环(大循环),F、D属于___________循环,A、B属于_________循环。
(3)海陆间循环的过程:A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E、G_______,回归海洋。
(4)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缓解不同纬度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____________。
【答案】蒸发降水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植物蒸腾地下径流下渗海陆间陆地内海上内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热量地表形态【注意提示】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指该循环环节最多(包括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范围最广(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而不是指参与的水量最大。
就水循环参与的水量而言,海上内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9倍。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2)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思考导读】1.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为何还会出现水资源危机?2.“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成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3.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参考答案】1.自然原因:①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重极小;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习题含答案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A. ①——冰川融水补给B. ②——湖泊水补给C. ③——雨水补给D. ④——积雪融水补给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 水位季节变化大B. 泥沙含量大C. 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D. 冬季封冻断流太白山东部的无人区,集水自高山积雪融水、天然降水和地下溪流,经植被、土壤和花岗岩体自然过滤净化,在引力和巨大压力下,从花岗岩裂缝中喷涌而出。
喷涌而出的矿泉水被选为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该山矿泉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 )A.淡水湖泊水B.浅层地下水C.河流水D.深层地下水4.该山矿泉水被选为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是因为( )A.数量巨大易开采B.开发利用历史悠久C.质量高,饮用安全D.开展太空科学研究的需要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
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5.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A.发源区B.流通区C.形成区D.外围区6.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A.森林、草场萎缩B.地下径流增加C.沙漠面积扩大D.湖水盐度下降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
读图,回答下题。
7.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有明显的夏汛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C.有凌汛现象D.水能丰富8.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①流水搬运上游泥土至该河段沉积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分配。
该河流有结冰期。
高一地理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B.陆地水都是淡水C.所有河流的水位都不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D.夏季,所有的河流水都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冬季反之【答案】A【解析】陆地水是陆地上水体的总称,一般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
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陆地上有的湖泊是咸水湖,所以陆地水不都是淡水;在内陆地区,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地区,河流的水位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内陆地区河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考点】该题考查陆地水。
2.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A.8月1日6时至12时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出现险情应为洪峰超过警戒水位,观察图分析,超过警戒水位的时间为8月2日6时至8月3日3时,所以选D项。
【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答案】C【解析】降水量相同,洪峰水位升高,说明地表径流量大,可能是上游植被破坏覆盖率低,A错;洪水下降,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B错;洪水位左移,说明短期内水量汇集多,速度快,D错;洪水位右移,说明水流汇集速度慢,可能是上游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径流汇集慢,所以选C项。
【考点】洪水险情出现条件;地理环境对洪峰位置及水量影响3.下图是我国40 °N两区域河流图,甲河注入太平洋,乙河下游为荒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共16分)(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①,②。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河流分上下游两段,航行条件较好的是段,原因是。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2021江西南昌十中高二月考)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aB.bC.c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外流区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湖泊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相互补给关系。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与河流相通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D.湖泊地势高于河流4.关于该区域河流、湖泊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泊补给河流C.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快D.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题组二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某年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5.图示湖泊补给河流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C.上游水库的调节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两条不同年份全年相对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7.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大气降水补给B.湖泊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冰川和积雪融水补给8.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9.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规模扩大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陆地水体1.下图中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有一定影响,下列对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3.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能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下图为某区域河流流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该区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C.气候干旱,多内流河D.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5.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
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6.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春季凌汛时间提前B.冬季凌汛时间提前C.春季凌汛规模变大D.冬季凌汛规模变大读长江、黄河、尼罗河、亚马孙河干流剖面图及水能蕴藏量表,回答下面两题。
7.b河比d河的水能蕴藏量大得多,主要原因是()A.b河的落差大B.b河的流量大C.b河的流程长D.b河开发程度高8.a、b、c、d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相比较,d河()A.径流量最大B.汛期最长C.含沙量最大D.无结冰期题组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9.关于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10.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生物水11.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12.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a变大B.b变稳定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13.黄河郑州以下河段河水和潜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水和潜水从不相互补给B.潜水在枯水期补给河水C.河水和潜水在不同的季节相互补给D.河水补给潜水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②补给方式受气温影响大C.③补给方式水量变化大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方式2.由统计资料可知( )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D.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回答3~4题。
3.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4.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5~7题。
5.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①乙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洞庭湖水位最高的时间点为( )A.甲B.乙C.丙D.戊7.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A.甲之前B.甲→乙C.乙→丙D.丙→丁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
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A.南方B.北方C.东方D.西方9.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雨水②季节性积雪融水③冰川融水④湖泊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下面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形成①②③⑤四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①处——冰川融水增多B.②处——大气降水增多C.③处——积雪融水减少D.⑤处——湖泊补给减少11.导致④⑥两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④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减少B.⑥处——上游用水量减少C.⑥处——下游截水灌溉农田D.④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1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联系的水体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B.地下水
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3.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a、b都变小B.a、b都不变
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
【答案】1.B 2.C 3.D
2.a、b表示地表水体之间的补给。
一般长江汛期出现a情况、枯水期出现b情况,即鄱阳湖对长江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a由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应该是长江水位较高时的情况,每年夏季是长江的汛期,故6—7月一般长江水流向鄱阳湖。
故本题选C。
3.近年来鄱阳湖实行退耕还湖,使湖区面积扩大,则鄱阳湖的容水量增加,必然出现的变化是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调节作用增强,即a、b数值都变大。
故本题选D。
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甲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11.5米;最小面积是2 700—3 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
其北部有古老的灌溉工程——西池和东池。
它们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出地面的水库。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洞里萨河终年补给洞里萨湖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2.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
通航最佳时间是
A.全年B.1—6月
C.6—10月D.11月—次年4月
3.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B.湖泊水
C.地下水D.人工提水
【答案】1.B 2.C
3.读图可知,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湖泊水位上涨,淹没地上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