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思品备课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三篇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一:主题:关爱他人一、学习目标:1. 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能够说出关爱他人的不同方式。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好心情祈愿。
2. 学习:通过课堂配图和讲解,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和不同方式。
3. 实践:学生们在班级内互相表白,练习关爱他人的方式。
4.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地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5. 板书:关爱他人的不同方式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二:主题:诚实守信一、学习目标:1. 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能够说出不讲诚信和守信的后果。
二、教学过程:1. 导入:诚实守信的讲解和阅读。
2. 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了解不讲诚信和守信的后果。
3. 实践:学生们组成小组,分别扮演交朋友、买东西等场景,实践诚信和守信。
4.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地遵守道德规范。
5. 板书:诚实守信的后果思想品德教案设计三:主题:爱护环境一、学习目标:1. 了解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能够说出环保的不同方式。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保的讲解和阅读。
2. 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了解环保的不同方式。
3. 实践:学生们在班级内进行卫生清洁和垃圾分类,实践爱护环境的方式。
4.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地关心、保护环境。
5. 板书:环保的不同方式。
三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案5篇

三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案5篇2.出示投影片。
(认一认中的4幅图)(1)提问:你知道这些老师在上什么课吗?给我们班上这些课的是哪位老师呀?你还认识哪位老师?(2)小结:学校里有很多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教同学们知识,同学们可高兴了。
过渡语: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辛勤地工作着。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辛勤培育我们的呀?二、讲一讲。
(引导学生了解老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1)老师在上什么课?上课时同学们坐着,老师是什么姿势?(2)老师一天要站着上好几节课,工作辛苦不辛苦呀?(3)从开学到现在,你们还上过什么课?在这些课上你们学会了什么?2.出示写有汉语拼音,数学题,图形卡片,并引导学生说老师怎样教自己学汉语拼音、学数学。
3.小结:老师教你们学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教你们学习很多知识。
虽然他们每天要站着上课,十分辛苦,但是看到你们进步了,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心里十分高兴,因为老师爱你们啊!过渡语:下课了,同学们该休息了,老师休息了吗?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1)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2)课间活动时,老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老师在照顾你时,你心里怎么想?(3)老师上完课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学生活动,这说明了什么?2.小结:老师对学生关心、照顾得很周到,说明他们爱学生不怕辛苦。
过渡语:老师白天辛苦了一天,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晚上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三。
1.全班交流:(1)这是什么时候?你怎么知道的?(2)每天这时你们在做什么?此时,老师在做什么?(3)老师在灯下批改了一本又一本作业,都已经批改了这么一大摞了,老师辛苦不辛苦呀?(4)老师脸上是什么表情?老师工作这么辛苦,为什么还笑呀?2.小结:老师爱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再辛苦也高兴。
三、说一说。
(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1.想一想:(1)不仅图上这几位老师爱学生,所有的老师都爱学生。
开学以来,你们的老师是怎么爱你们的?(2)你们的老师真爱你们呀!在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小结:我们爱老师是同学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向老师问一声好。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案教案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学校和班级,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2.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我们的学校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名称、位置、规模、校训等,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 第二课时:我们的班级教学内容:介绍班级的名称、班级口号、班级纪律等,让学生了解班级的特点,增强班级凝聚力。
3. 第三课时:尊敬师长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尊重老师的劳动,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
4. 第四课时:团结同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学会与人相处。
5. 第五课时:文明礼貌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问答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学期末考试评价:测试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1. 第一、二课时:介绍学校和班级2. 第三课时:尊敬师长3. 第四课时:团结同学4. 第五课时:文明礼貌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节约资源教学内容: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7. 第七课时:热爱劳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8. 第八课时:自我保护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9. 第九课时:健康生活10. 第十课时:热爱祖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6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6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进展,进一步激发其喜爱家乡的情感。
2、发觉家乡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引发学生的思索,使之提高环保意识。
3、培育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进展,进一步激发其喜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预备:1、组织学生收集表现家乡过去和现在状况的照片、图片(能反映家乡面貌的变化或反映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反映家乡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2、组织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并做好记录。
3、指导学生从一个侧面,通过绘画,反映家乡现在的面貌或过去的样子。
教学过程:(一)找变化1、明确任务:了解学校四周社区最新的变化,或了解学校四周社区某个地方过去的样子。
做好记录,预备汇报。
2、学生分组自由活动。
(1)可以查找学校四周道路、桥梁、建筑、公用设施、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
(2)可以询问学校里的工作人员,了解学校过去的状况。
(3)城市学生可以调查访问老人、街上店面的店主、交警、环卫工人;农村学生可以调查学校四周的农户和老人,了解学校四周社区过去的样子,甚至了解农夫家庭的变化。
(二)说变化1、各组学生可以实行新闻播报的形式汇报自己找到的变化、了解的状况。
2、教师:家乡的变化远不止我们刚刚了解的这些,课外我们还收集了许多关于家乡变化进展以及家乡过去的资料,把这些资料展现出来吧!3、学生把收集的照片、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自己画的反映家乡过去、现在面貌的图画展现出来,可以将资料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展区,贴在黑板上或墙壁上。
4、学生参观,自由发表看法,也可以向供应资料的学生提问题。
5、争论沟通: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谈。
(三)谈感想1、教师提问:看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家乡人的生活越变越好,你有什么感想?你知道是什么缘由让家乡变化这么大吗?2、学生自由谈感想。
3、教师可以请社区的一些老人或社区干部现身说法,也可以播放一些宣传片。
三年级思品备课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
学生:(略)
老师:图中的那个女同学真的是什么都不喜欢吗?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得不错!不是她什么都不喜欢,可能是她还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我们该怎样认识自己呢?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略)
(老师带领大家就来做一做这个游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能够张显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自我悦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具有珍爱自己名誉的情感和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学生:(略)
老师: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不能随便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名声。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略)
(给同学们讲“摘梨”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对于个人来说,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在海外的中华儿女心中,祖国的名誉比个人的名誉更重要。我们来看课本第十七页的小故事。
学生:(略)
老师:大家还知道那些爱惜名誉的小故事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设计意图
板
书
设
计
认识我自己
教
学
反
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初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课题
第二课我的兴趣特长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2篇 3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2篇3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面是分享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2篇3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供大家赏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重点: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己遵守。
教学过程:一、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是怎样在马路上走的?怎样过马路的?学生交流。
师:如果你不这样,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生交流师:我们通常把这些叫做“交通规则”。
我们走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许多标志,这些叫什么?有什么作用?生交流。
师:你认识多少交通标志呢?二、学生认交通标志:学生连一连(见P34)再进行交流。
师:交通标志有很多很多,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作业,在回家的路上看一看,还有哪些,或者你看书或上网查一查,看谁认识的标志多。
三、活动学做小交警。
讨论:怎样过马路四、说说交通安全用语。
师示范:过马路,一站,二看,三通过。
宁等三分,不争一秒。
红灯停,绿灯行。
学生交流。
五、读读小资料。
六、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交通规则,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明白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了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安全,大家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小朋友们回家后,也要向爸爸妈妈宣传。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2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家乡民风旧俗的判断能力,探究本地区存在的陈规陋习,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家乡优良传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一、课前初探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调查一下,在我们班有多少小记者?你们有没有采访过别人?这次有个非常好的机会,不知大家想不想做一次真正的记者?其余同学有没有兴趣?我们要以小记者的身份去寻找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
2、欣赏各地风土人情图片,引出课题并板书:一起采风去。
三年级思品学科教案

三年级思品学科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2. 分析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表现,并分享自己尊重他人的经验。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尊重他人,如在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
第二章:负责任的行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
2. 分析负责任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学习如何做出负责任的行为。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负责任的行为,并分享自己承担责任的体验。
2.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并分享成果。
第三章:公平正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维护公平正义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公平正义的概念。
2. 分析公平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公平正义的表现,并分享自己维护公平正义的经验。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如在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
第四章:团队合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团队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团队合作的概念。
2. 分析团队合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学习如何进行团队合作。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团队合作的经历,并分享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完成指定的任务。
第五章:诚信做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诚信做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诚信做人的概念。
2. 分析诚信做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单元备课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单元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明确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负责任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第1课《我们班的规则》第2课《尊重他人》第二单元:我爱我家第3课《家庭中的我》第4课《父母的爱》第三单元:我们的学校第5课《学校的规则》第6课《团结友爱》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原则。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
4.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
2. 辅助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音响等。
4. 实践场地:教室、学校场地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第1课《我们班的规则》1. 教学时数:2课时2. 教学内容:了解班级规则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班级规则。
第二单元:我爱我家第3课《家庭中的我》1. 教学时数:2课时2. 教学内容:了解家庭结构,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第三单元:我们的学校第5课《学校的规则》1. 教学时数:2课时2. 教学内容:了解学校规则的重要性,学习学校的基本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