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背侧向”推铅球技术探究

合集下载

关于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生原地侧向 推铅球训练的几点思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推铅球运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要点 • 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要点 • 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中的常
见问题与对策
目录
• 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实践 经验分享
• 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总结 与展望
推铅球运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动力来源。
技术细节训练
正确姿势训练
教导学生正确的推铅球姿势,包括站立、持球、转体 等动作,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技巧训练
通过多次练习和反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巧 ,提高投掷效果。
节奏感训练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连贯性,使推铅球动作更加 流畅。
爆发力训练
01
02
03
快速力量训练
通过短跑、跳跃、冲刺等 训练,提高学生的快速力 量和爆发力。
01
要点
推铅球运动的基本原理
01
物理学原理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铅球出手前后的运动轨迹受推力、 重力等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导致速度变化。
02
运动学原理
推铅球运动中涉及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形式,直线运动 主要发生在水平方向,旋转运动主要发生在垂直方向。
03
动力学原理
推铅球时,运动员通过施加力来改变铅球的速度和方向 ,力的作用点、大小、方向等因素均会影响推铅球的效 果。
在训练中,要建立固定的推铅球节奏模式,使每次推铅球 的动作都保持一致,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01
音乐辅助训练
在训练中,可以播放节奏鲜明的音乐, 让运动员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推铅球练习 ,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02
03
视觉化训练

浅谈原地推铅球技术与训练

浅谈原地推铅球技术与训练

2012-07百花园地新课程下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德育工作文/艾买提·阿布都克力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班主任工作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发展方向。

面对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三股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

面对复杂多变的学生心理,我们要加强无神论教育,更新观念,加强对青少年“三维两反”的知识教育,努力使师生远离宗教。

目前做好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如下。

一、牢固树立一个观念———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德育为首就是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二、加强两项工作———班主任的培训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实践、研讨、交流加以提高,班主任要经常进行研讨与交流,应该确定一些科研课题。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班级管理好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三、发挥学校、班级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三个作用———主渠道作用、主阵地作用、主课堂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步出现多元化,道德标准以及道德取向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部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出现了根基的倒塌,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必须以负责务实的态度承担起教育的重任,抢占教育阵地。

并且,学生大脑的空间是有限的,你不用正确的、优秀的、文明的、道德的东西去填充,就会被错误的、低劣的、庸俗的、腐朽的东西所占领。

现在看来,德育工作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同时,还要继续构建和完善全员参与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和以班级为中心、班主任为核心,辐射任课教师的德育体系,发挥学校、班主任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浅谈原地推铅球技术与训练文/李来推铅球是速度力量项目,最新世界流行的掷球技术为“背向、侧向、滑步”原地推铅球技术,它的技术可分为握持球、预备姿势、蹬转、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五部分。

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学法初探【精品】

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学法初探【精品】

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学法初探江苏省昆山中学姚雪花[内容提要]铅球项目是中学体育教材之一。

同时也是中学生每年必须进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项目之一。

由于初二年级女同学力量素质差,协调控制能力较差,加上铅球技术枯燥乏味,因而掌握正确的动作比较因难。

为了更好、更快让学生掌握技术,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法,采用“分化”教学法。

[关键词]常规教学“分化”教学兴趣一、前言:学好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有利于发展力量、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和培养勇猛、顽强、果断的作风,但是由于其技术较复杂,且对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要求高,学习技术过程枯燥,学生的神经兴奋与抑制不均衡,容易扩散,容易疲劳,对单一机械的周期练习思想不易集中。

根据以上特点,在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学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分化”教学,分──即把教材分在若干课中进行,化──即化整体教学时间为分段教学时间,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昆山中学96级初二年级女生80人,40人为实验班。

实验前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摸底测验,了解和掌握了基本情况,然后分两组分别采用“分化”教学和常规教法。

2.研究方法:(一)实验组,采用分化教学法,以初二年级第一学期原地侧向推铅球为4次课(120分钟)为依据,不包括30分钟的考核时间,化120分钟于其它教材教学课基本部分后阶段,每次10分钟左右,并把教学过程分成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6次“分化”教学课组成。

本学期主要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尤其着重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兴趣。

第一课时:①原地转动髂关节练习 20次 1分钟②实心球前抛 10次 5分钟③素质练习(利用实心球和各种跳跃练习,见下图)×××××→○○○○○○○○ 8次×4组4分钟第二课时:①推手击掌,推掌练习 20次 2分钟②抓、握、持球练习 8次 4分钟③素质、加速跑 30m×3次 4分钟第三课时:①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的预备姿势 8次 5分钟②素质练习,仰卧起坐 30次×3 5分钟第四课时:①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的用力顺序 6次 2分钟②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徒手练习 20次 2分钟③素质:提拉杠铃 10×3组 5分钟第五课时①用轻器械(小实心球、垒球或沙包等)练习原地侧推铅球技术 10次 5分钟②游戏“比一比,谁推得远” 3次 5分钟第二阶段:由5次“分化”教学组成。

原地背向推铅球动作技术

原地背向推铅球动作技术

原地背向推铅球动作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原地背向推铅球这事儿。

你说这推铅球啊,就好像是要把一个大大的力量球给扔出去!想象一下,你站在那儿,手里握着铅球,就像是握着一个决定胜负的宝贝。

咱先说说这准备动作。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就像扎马步一样稳稳地站在地上。

膝盖微微弯曲,嘿,这可不是随便弯的,得有那个度,就像弹簧一样,随时准备弹出去。

身体微微后仰,这感觉就像是要把自己变成一张拉开的弓,充满了力量。

然后呢,就是转身啦!这转身可大有讲究,可不是随便一转就行的。

要像跳芭蕾舞一样优雅,又要像大力士一样有力。

转身的时候,手臂要跟着动起来,不能呆呆地垂在那儿。

这时候,你就感觉自己像个小旋风,带着力量在转动。

接着就是推球啦!哇,这可是关键时刻。

手臂用力向前推,就好像要把铅球推到天边去。

这时候可不能软了呀,得咬牙坚持,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

你想想,要是没使上劲,那铅球不就掉地上啦,那不就白忙活啦!哎呀,这原地背向推铅球可不简单呢!就好像是一场战斗,你得和铅球较较劲。

每次练习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是个超级英雄,在和铅球这个小怪兽战斗。

有时候会累得气喘吁吁,但一想到能把铅球推得远远的,就又有了动力。

你说这推铅球和我们的生活像不像?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就像那个沉甸甸的铅球,但是只要我们站稳脚跟,用对方法,用力去推,总能把困难给解决掉。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就像推铅球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壮一样。

所以啊,朋友们,不要害怕原地背向推铅球这个动作,大胆去尝试,去练习。

说不定哪天你就能把铅球推得老远老远,让大家都对你刮目相看呢!这就是原地背向推铅球,一个充满挑战又很有趣的运动!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原地背向推铅球爆发式出手的研究

原地背向推铅球爆发式出手的研究

原地背向推铅球爆发式出手的研究作者:周洋来源:《体育时空》2014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摘要众所周知,推铅球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

铅球出手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是决定推铅球成绩的三个基本因素。

从原理讲,推铅球的成绩主要取决于铅球的出手速度。

铅球的出手速度主要是由最后用力推球的距离和时间决定的。

用力距离越长,时间越短,则推铅球的瞬时爆发功率越大,出手速度就越快。

关键词铅球技术训练原地推铅球爆发式出手出手速度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安徽省无为县六洲中学2009届高中体育训练队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期刊网等途径,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为撰写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走访教练员、运动员了解铅球技术训练方法,跟踪收集运动员铅球成绩进行分析。

3.观察法观察运动员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动作并记录数据。

二、浅析与研究在铅球训练中,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铅球的最后用力没有在一个点上。

铅球训练中,达到爆发式出手的效果,不仅绝对力量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铅球技术是一个重要科目。

而铅球技术主要是“蹬、转、送、抬、挺、撑、推、拨”,技术训练是运动项目的核心。

(一)爆发式出手的研究推铅球项目的基本特征如下:a.投掷原理表明,铅球出手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是投掷者本身施力决定铅球飞行距离的3个基本因素,初速度又是3个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重力加速度与空气效应是自然条件决定铅球飞行距离的两个基本因素,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数,空气效应对推铅球项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b.铅球的出手初速度主要是由最后用力推球的距离和时间决定的,用力的距离越长,时间越短,则铅球出手的初速度就越大。

c.铅球的出手角度理论上的最佳值为42度左右,但实践中的优秀成绩出手角度比计算的小些。

d.铅球的出手高度,对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要领探析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要领探析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要领探析1. 引言1.1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要领探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重要项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

本文将对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进行探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首先,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站姿、起步、加速、滑行、腾跃、抛出等几个关键环节。

在站姿中,运动员要保持平稳的站姿,双脚并拢,身体重心向后倾斜;起步时要有稳定的起步动作,保持身体平衡;加速过程中要通过快速腿部动作和臂部摆动来增加推铅球的速度;滑行过程要保持身体平稳,脚部动作要配合得当;腾跃时要有良好的起跳动作,将力量转化为高度;抛出时要有准确的抛出动作,控制好抛出的速度和角度。

其次,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步骤分解包括准备动作、起步动作、加速动作、滑行动作、腾跳动作和抛出动作等几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要点和技巧,只有将这些步骤分解清楚,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动作。

在注意事项方面,运动员需要注意身体的力量和稳定性,要保持身体平衡,控制好动作的幅度和节奏;要注意手部的力量和位置,抛出的时候要控制好手臂的力量和角度,保证抛出的准确性;要注意腿部的动作和力量,腾跃时要用力踏实,确保腾跃的高度和力量。

在训练方法方面,运动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优秀选手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力量训练和灵敏性训练来增强身体素质;可以通过视频分析和教练指导来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

最后,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点包括站姿稳定、起步稳固、加速迅速、滑行顺畅、腾跃高度、抛出准确等几个方面。

只有将这些技术要点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

综上所述,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要领的探析对于运动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取得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从而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2. 正文2.1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正确的起始姿势非常重要。

关于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几点思考【摘要】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训练方式。

本文从训练内容、优势、注意事项、科学方法和效果评估等角度进行了思考。

高中生通过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可以提高自身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有助于提升运动表现。

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受伤。

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定期的效果评估是成功进行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关键。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并进一步探讨训练对高中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意识。

这篇文章为高中生体育训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高中生、训练优势、注意事项、科学训练、效果评估、训练重要性、未来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是体育锻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毅力和意志力。

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中生更是身处青春期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许多高中生在进行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动作不正确、训练量过大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训练效果,还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

有必要对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科学进行这项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并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2 问题提出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问题提出:1.3 研究意义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是一种对高中生体能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训练项目,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运动技能水平原地侧向推铅球是一项需要综合运动技能的项目,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度和技术等多方面要素。

通过进行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运动技能水平,为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要领

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要领

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要领
1.姿势准备:初始站立时,身体保持直立,重心位于两腿之间,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展。

双脚保持平行,将铅球置于颈部后方的双手之间。

2.启动动作:开始推铅球之前,需进行一个合理的支撑和起动动作。

以右手持球为例,右手臂先向后上方伸展,左手臂向前下方伸展,然后快速向两侧用力。

3.准备推动:开始推动的动作是将下肢的力量转化为上肢的力量,所以准备时需要稍微弯曲两腿,然后用腿部的力量将身体向前方推动。

4.推动阶段:接下来进入推动阶段,重心向前转移,同时右手臂快速向前方伸展,从颈部后仰变为正常站立姿势,将力量完全转化为铅球的推力。

5.推球动作:铅球在推动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运动员需要将力量集中到推球的手臂和上身。

推球时要保持手臂向前伸展,同时将身体的重力向下踩实地面以保持稳定。

6.转身:铅球推动完成后,需要进行转身来远离铅球的落点。

运动员需要快速将身体转向对角线方向,并在转身过程中保持平衡。

7.完成动作:转身完成后,身体立即进入准备状态,以备进一步的推球动作,同时注意保持平稳的站立姿势。

除了以上的技术要领
1.踏实地:推铅球需要踩实地面以保持稳定,避免因地面不稳造成力量损失。

2.平衡和稳定:在整个推球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衡和稳定,这样才能将力量完全转化为推力。

3.用力有度:推球时需要有适量的力量,过大的用力可能会导致力量无法完全转化为推力。

4.协调和流畅:推球动作需要协调和流畅,切勿过于生硬和僵硬。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掌握原地侧向推铅球的技术要领,并结合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特点进行调整,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地“背侧向”推铅球技术探究
作者:伍树先
来源:《文理导航》2013年第14期
【摘要】利用自身的经历及多年的业余训练指导经验,对原地推铅球“背侧向”站位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其可行性。

结果表明“背侧向”推铅球站位既能保持“背向”推铅球开始发力至出手前这一环节中工作距离长的优点,又能克服“背向”推铅球转体缓慢而影响出手速度及其技术难度大,业余运动员难于掌握的缺点。

从而为体育考生及业余运动员提供一种较为简单易学而实用性强的一项新技术。

【关键词】业余训练;原地推铅球;背侧向站位
当前,铁饼、标枪、链球都因为基础设施的问题及危险性太大而被一般的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取消,推铅球是仅存的投掷项目,而且我们参加运动会之前的集训时间都很短,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课余训练时间,尽快提高学生水平,这是我们每个指导老师及学生运动员都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原地动作是整个技术动作的基础,只有把原地的动作练得熟练,连接滑步的动作,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原地背侧向推铅球技术的设想
传统的原地推铅球一般可分为三种站位方式:(1)正面推铅球;(2)侧向推铅球;(3)背向推铅球。

正面推铅球是一般初学者练习的方法,在比赛中极少人采用。

背向推铅球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但其技术难度大,一般只有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采用,业余运动员难以在短短的业余集训时间内掌握,所以采用的学生仍不多见。

比较多见的是侧向推铅球,而侧向推铅球有一缺点就是从发力到出手前铅球的运行路线不够长而且蹬地发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所以,本人在学生时代就考虑采用背侧向推铅球技术,并且在高考中取得了11.86米的好成绩。

(本人高考前8个月才开始集训,训前成绩是9.32米)。

上大学后继续运用此项练习两个月,成绩提高至12.80米。

此时,原地背侧向推铅球技术便在本人脑中基本形成。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本校1998届、2001届、2004届体育考生及2004级高二男生。

2.方法:(1)文献资料法。

(2)原地侧向、背侧向、背向技术学习后测试比较法。

(3)数理统计法
我校1998年有19位男子体育考生,2001年有10位体育考生(其中1名女生),2004年有9名体育考生(其中1名女生)现对他们进入高三时的成绩及高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表1
为了更科学地反映问题本人在本校高二年级三个班中每班抽取2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0401班采用侧向推铅球,0402班采用背向推铅球,0403班采用背侧向推铅球。

16节课后测试比较。

(每节课练习时间20分钟左右)
表2
表1和表2的数据表明原地背侧向推铅球是切实可行的一项技术。

三、原地背侧向推铅球技术分析
1.原地背侧向推铅球的动作要领(以右手持球为例)
(1)站位:通过铅球投掷圈的圆心往投掷方向画一直线,右脚的脚后跟与左脚的脚尖同在此直线上,两脚相距约1.5肩宽平行站立,脚尖方向与投掷方向成135°角,右脚在投掷圈圆心附近,左脚距抵趾板半步,以便于铅球出手后两脚出手后两脚交换。

如图1。

(2)持球;铅球置于右手手指和手指根部,将其按于颈前部锁骨窝,左手向上抬起。

(3)预备姿势;上体前屈与右大腿约成45°夹角,胸部正中正对右膝关节,身体重心落在右脚的前脚掌上。

右膝弯曲,大小腿夹角约100°角。

左脚脚后跟提起脚尖着地。

铅球投影点落在右脚尖前偏右。

(4)发力;预摆1—2次后,右脚蹬地内转,膝关节向内转动,带动右侧髋积极向投掷方向转送,肩部留在髋部后,抬头挺胸,形成超越器械。

左脚脚尖跟着向外转动形成有利的左侧支撑姿势,如图2。

最后铅球出手,右腿前跳换步支撑,左腿向后,维持平衡,如图3。

铅球出手角度以38°~42°为宜。

2.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分析原地背侧向推铅球
(1)从人体解剖学分析,骨盆上接腰椎,下连股骨,当腿部发力蹬地后,臀大肌、臀中肌的收缩使骨盆后倾左转,经由股四头肌收缩发力伸膝和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收缩使足趾屈,作用于地面,从而获得较大的支撑反而作用力,经过踝、膝、髋、骶髂关节的关节面传至脊柱,至上臂经推拨球的原动肌将铅球掷出。

(2)从生物力学上看,背侧向站位,使大腿内侧肌在发力前没有被拉长,保持了股四头肌收缩时的力的直线性,提高肌肉收缩的力作用于铅球的效率。

如果右大腿内侧肌被拉长,发力时肌肉收缩势必形成分力,削弱了肌肉收缩力对铅球的作用效果。

另外,背侧向站位,蹬地时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与地面对人体的摩擦力的合力作用线较接近于小腿所在的直线,便于连接大腿肌群收缩使小腿伸直的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背侧向原地推铅球具有如下优点:
1.背侧向站位,有利于整个人体发力过程,提高力对铅球的作用效果。

2.背侧原地推铅球,保持了背向原地推铅球出手前较长的运行路线的优点,有利于提高铅球出手的初速度。

3.背侧向站位比背向站位减少了身体的转动角度,利于学生运动员准确地把铅球投在投掷区内(由于学生训练的时间较短,减少身体的转运角度,便于考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技术动作)。

4.背侧向站位,便于学生在发力前瞄一下自己所要推到的目标远度,增强考生的自信心。

所以,本人认为业余运动员采用背侧向站位推铅球技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用解剖学分析推铅球的最后用力技术《田径》1997年第1期
[2]体育系通用教材《田径》下册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