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学化学复习提纲(气体与溶液)

合集下载

气体与溶液

气体与溶液

五、大分子溶液及凝胶
大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M > 104) 天然:蛋白质、 天然:蛋白质、DNA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塑料
相同:扩散慢、 相同:扩散慢、不能通过半透膜 大分子物质与溶胶 不同:单相稳定、可逆性溶解 不同:单相稳定、 的异同 加电解质,大分子(盐析) 加电解质,大分子(盐析) 大分子物质对凝胶具保护作用 凝胶:网状结构,溶剂分子失去流动性; 凝胶:网状结构,溶剂分子失去流动性;形成凝胶 的过程叫胶凝
渗 透 压
渗透平衡: 渗透平衡:膜两侧水分子的 渗透速度相等 渗透压: 渗透压:维持渗透平衡 所施 加的压力
ΠV = nRT
p<p渗 p=p渗 = p>p渗
纯水
溶液 渗透 平衡 纯水 溶液 反渗透
Π = cRT
c≈b
n c= V
Π = bRT
p p>
π
淡水
盐水
反渗透法净化水
渗透压的意义
水分在动植物体内的输送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 溶血 胞浆分离 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i i的摩尔分数 的摩尔分数
T p = nR V n pi = i p = xi p n
分压定律的应用
盐酸 氢气 + 水蒸气
p
总压) p(总压) p


§1.2 溶液 1.2
一、溶液浓度表示法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浓度表示法
m( ) B w 质量分数: (B) = ∑m
n( ) B 质量摩尔浓度:b(B) = m( A)
611 p/Pa A
海水0ºC时是否冻结? 时是否冻结? 海水 时是否冻结
C
溶液凝固点Tf下降 溶液凝固点 下降

高考化学题型复习提纲

高考化学题型复习提纲

高考化学复习提纲一、高考化学题型归纳1、单项选择题1-62、主观题(7-10)元素无机综合、化学平衡综合、实验综合、有机综合二、选择题考点归纳化学常识和社会热点基本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反应与能量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计算离子共存问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有机基础知识电化学基础离子浓度及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三、元素无机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元素:H、C、N、O、F、Na、Mg、Al、Si、S、Cl、Fe、Cu2、常出现的气体:H2、O2、N2、Cl2、CO2、NH3、HCl、SO2、CH4、NO2、CO、NO3、常出现的信息:物质状态、颜色、用途、来源、工业生产、物质类型、原子结构4、常出现的条件:点燃、加热、高温、电解、催化剂5、常出现的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2Na2O2+ 2H2O = 4NaOH + O2↑2Na2O2+ 2CO2= 2Na2CO3+ O2↑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2NaOH + Cl2= NaCl +NaClO + H2O2NaOH + Ca(HCO3)2= Na2CO3+ CaCO3↓+ 2H2ONaOH + Ca(HCO3)2= NaHCO3+ CaCO3↓+ H2O2NaHCO3+ Ca(OH)2= Na2CO3+ CaCO3↓+ 2H2ONaHCO3+ Ca(OH)2=NaOH + CaCO3↓+ H2O2Mg + CO2 2MgO + C3Mg + N2 Mg3N2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H2↑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Al(OH)3+ NaOH = NaAlO2+ 2H2O2Al + Fe2O3 Al2O3+ 2Fe3Fe + 4H2O Fe3O4+ 4H2C + H2O CO + H22C + SiO2 2CO + Si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SiO2+ 2NaOH = Na2SiO3+ H2OSiO2+ Na2CO3 Na2SiO3+ CO2↑SO2+ Cl2+ 2H2O = 2HCl + H2SO4C + 2H2SO4(浓) CO2↑+ 2SO2↑+ 2H2OCu + 2H2SO4(浓) CuSO4+ SO2+2H2O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3Cu + 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Cu + 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4NO + 3O2+ 2H2O = 4HNO34NO2+ O2+ 2H2O = 4HNO36、常出现的工业制备:Na的制备:2NaCl 2Na + Cl2↑Mg的制备:MgCl2 Mg + Cl2↑Al的制备:2Al2O3 4Al + 3O2↑氯碱工业: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漂白粉制备:2Cl2+ 2Ca(OH)2= CaCl2+ Ca(ClO)2+ 2H2O石灰工业:CaCO3 CaO + CO2↑硅的制备:2C + SiO2 2CO + Si Si+2Cl2=SiCl4 SiCl4+ 2H2= Si + 4HCl硫酸工业: 4FeS2+ 11O2 2Fe2O3+ 8SO2(沸腾炉)2SO2+O2 2SO3(接触室)SO3+ H2O = H2SO4(吸收塔)合成氨工业: N2+3H2 2NH3(合成塔)硝酸工业:4NH3+5O24NO + 6H2O2NO + O2= 2NO23NO2+ H2O = 2HNO3+ NO高炉炼铁: C + O2CO2 CO2 + C 2CO (产生高温环境,并制备还原剂CO)3CO + Fe2O3 2Fe + 3CO2CaCO3 CaO + CO2↑ CaO + SiO2 CaSi3除脉石(造渣)7、常出现的问题:元素符号或名称、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物质的电子式或结构式、晶体类型判断、熔沸点比较半径大小比较、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原电池电极方程式书写、电解池电极方程式书写四、化学平衡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类型:气体转化的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2、常出现的问题: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的判断标志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ΔH和ΔS以及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判断及等效平衡溶液酸碱性变化、离子浓度大小变化及比较、离子是否沉淀的计算判断、沉淀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与绘制五、实验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类型: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验证、物质含量测定、物质的制备、物质性质探究2、常出现的问题:仪器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装置的连接及气密性检测、装置各部分的作用及现象、添加药品顺序及作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以及误差分析、其他注意事项六、有机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物质:烯烃、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醛、羧酸、酯、高聚物、环酯2、常出现的反应:烯烃加成、卤代烃水解、卤代烃消去、醇催化氧化、醛的氧化、醛的还原酯化反应、环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加聚反应、缩聚反应3、常出现的信息:H2/Ni,Δ、 X2/CCl4、 NaOH醇溶液/Δ、 NaOH溶液/Δ、催化剂/O2 浓硫酸/Δ、稀硫酸/Δ、 Cu/Ag,Δ、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4、常出现的合成线路:5、常出现的问题: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物质的结构简式、所含官能团名称或结构简式物质能发生的反应判断、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判断、同分异构体。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大学化学01第一章气体和溶液大学化学01第一章气体和溶液第一章气体和溶液学习要求1.了解分散体系的分类和主要特点。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

3.掌握稀溶液的通用性和应用。

4.掌握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性质等。

5.了解高分子溶液、乳状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天然气1.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是物质的一种形式。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自动填充任何容器。

气体的基本特性是扩散性和压缩性。

特定温度下的气体通常通过其压力或体积来测量。

当压力不太高(小于101.325kpa)且温度不太低(大于0℃)时,可以忽略气体分子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气体体积、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pv=nrt(1-1)式中,p为气体压力,Si为单位PA;V是气体的体积,Si单位为m3;N是物质的量,SI单位是摩尔;T是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是K;R是摩尔气体常数。

方程(1-1)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标准状况(p=101.325pa,t=273.15k)下,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14m3,代入式(1-1)可以确定r的数值及单位:Rpvnt?101.325? 103帕?22.414? 10? 3m31mol?273.15k3?1.一8.314pammolk=8.314j?摩尔?k(1pa?m=1j)例1-1某氮气钢瓶容积为40.0l,25℃时,压力为250kpa,计算钢瓶中氮气的质量。

解:根据式(1-1)1.13n?pvrt?250? 103帕?40? 10? 3m38。

314pa?m3?摩尔?1.K1.298.15k4.0molN2的摩尔质量为28.0gmol-1,气缸中N2的质量为4.0mol×28.0gmol-1=112g1.1.2道尔顿分压定律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实际遇到的大多数气体都是由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如果将几个互不反应的气体放入同一容器中,则组分气体I施加在容器壁上的压力称为气体的分压(PI),它等于气体在相同温度下与混合气体体积相同时产生的压力。

气体和溶液知识点总结高中

气体和溶液知识点总结高中

气体和溶液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气体1. 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压力、体积、温度和量的性质。

气体具有压力是因为气体分子在容器壁上产生的冲击力。

气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来改变。

气体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气体的分子速度增加,压力也会增加。

气体的量则是通过摩尔来表示的,可以用摩尔的数量来确定气体的量。

2. 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PV=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力,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通过这个方程可以计算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体积、温度和摩尔数。

3. 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差异理想气体是指在所有温度和压力下都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行为的气体,而实际气体则是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大小的影响,因此它的行为与理想气体不完全相同。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适用于低压和高温,而在高压和低温下实际气体的行为就会与理想气体有所差异。

4. 气体的分子速率气体的分子速率是指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律,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满足正态分布的。

速率较快的分子将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导致较高的压力。

5. 气体的扩散和离子率气体在压力差下会自发地向低压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气体的扩散。

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由溶解度量化的,它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6. 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计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气体的种类有关。

溶解度可以通过亨利定律计算,亨利定律表示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

7. 气体的化学性质气体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与金属、非金属和卤素的反应性等。

不同的气体在化学反应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氢气则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8. 气体的应用气体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氧气用于焊接和制氧,氮气用于保护食物,氢气用于石油加工等。

二、溶液1.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大学化学基础研习专题(气体和溶液复习题)_共4页

大学化学基础研习专题(气体和溶液复习题)_共4页

习题一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大的是(B)a.0.1mol·L-1KC1b.0.1mol·L-1C12H22O11c.1mol·L-1H2SO4d.1mol·L-1C12H22O112.等压下加热,下列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B )a.5%C6H12O6溶液 b.5%C12H22O11溶液c.5%(NH4)2CO3溶液d.5%C3H8O3溶液3.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水溶液渗透压最小的是(A )a.C6H12O6b.BaCl2c.HAcd.NaC14.含30gCO(NH2)2的0.5L溶液渗透压为π1,含0.5molC6H12O6的1L溶液渗透压为π2,在相同温度下则(C)a.π1<π2b.π1=π2c.π1>π2d.无法判断5.0.01mol·kg-1C6H12O6水溶液和0.01mol·kg-1NaCl水溶液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B)a.蒸气压相等b.葡萄糖溶液凝固点较高c.无法判断d.NaCl溶液凝固点较高6.将一块冰放在0℃的食盐水中则(C)a.冰的质量增加b.无变化c.冰逐渐溶化d.溶液温度升高7.0.1%葡萄糖溶液(凝因点为T f1)与0.1%白蛋白溶液(凝固点为T f2)的凝固点的关系是(C)a.T f1> T f2b.T f1= T f2c.T f1< T f2d.无法判断8.测定非电解质摩尔质量的较好方法是(C )a.蒸气压下降法b.沸点升高法c.凝固点下降法d.渗透压法9.测定高分子化合物摩尔质量的较好方法是(D)a.蒸气压下降法b.沸点升高法c.凝固点下降法d.渗透压法10.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为了保持渗透平衡,必然在浓蔗糖溶液上方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 D )a.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b.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c.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和d.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差11.下列四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的渗透压由大到小的次序为(D )a.HAc>NaCl>C6H12O6>CaCl2b.C6H12O6>HAc>NaCl>CaCl2c.CaCl2>HAc>C6H12O6>NaCld.CaCl2>NaCl>HAc>C6H12O6b(Mg2+)=0.055mol•kg-1, b(K+)=0.011mol•kg-1和b(Ca2+)=0.011mol•kg-1, 试计算海水的近似凝固点和沸点。

大学化学 第一章气体和溶液课件

大学化学 第一章气体和溶液课件

5.28 mol (0.086 5.28)
mol
0.984
例1-4 已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 g ·mL-1,含硫酸为96.0 %, 如何配制c(H2SO4) = 0.10 mol ·L-1的硫酸溶液500 mL?
解: cB
nB V
mB MBV
mB MBm /
B
MB
c(浓H2SO4 )
(浓H2SO4 )
溶液有两大类性质:
1.与溶液中溶质的本性有关:如颜色、比重、酸碱 性和导电性等
2.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如溶液的蒸气 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等。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有一定的共同性和 规律性。该类性质称为稀溶液的通性,或称为 依数性。包括四个方面:
1、蒸气压下降(The lowering of the vapor pressure) 2、沸点上升 (The elevation of the boiling point) 3、凝固点降低 (The depression of the freezing point) 4、渗透压 (The phenomenon of osmotic pressure)
1.2.2.1 物质的量浓度
cB
nB V
cB —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为mol·L-1。 nB — 物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V — 混合物的体积,单位为L 。
注意:使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时,要指明物质的 基本单元。
c (H2SO4) = 0.10 mol·L-1 c (1/2H2SO4) = 0.10 mol·L-1 两个溶液的浓度数值虽然相同,但是,它 们所表示1L溶液中所含H2SO4的物质的量是 不同的,分别为0.10 mol和0.050 mol。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复
1.1 基本概念
- 原子结构
- 元素周期表
- 分子结构
1.2 化学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平衡方程式
- 氧化还原方程式
1.3 化学反应
- 酸碱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气体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常见化学物质复
2.1 酸碱盐
- 酸的性质和分类
- 碱的性质和分类
- 盐的性质和分类
2.2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 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2.3 有机化合物
- 烃类
- 醇类
- 羧酸类
第三章:化学实验与实践3.1 基本实验操作
- 配制溶液
- 提取纯净物质
- 分离混合物
3.2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 显色反应管
- 酸碱滴定仪
- 蒸馏器
3.3 常见化学实验
- 酸碱滴定实验
- 气体检验实验
- 溶液浓度实验
第四章: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4.1 化学工业
- 常见化学工业原料与产品
-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
4.2 环境与化学
- 大气污染与控制
- 水污染与控制
- 土壤污染与控制
4.3 化学与生活
- 食品添加剂
- 药物与药理学
- 日常用品的化学原理
以上是高中化学复习的全套提纲,涵盖了基础知识、常见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与实践以及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课本知识大纲第一部分: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其他实验知识在选修六)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不同。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牛角管、锥形瓶等。

4.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适用于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如:用CCl 4萃取溴和水的混合物。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注:不用酒精萃取。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考点一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 ):以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1023mol -12.摩尔质量(M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

1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 mol 12C 的质量为12g 。

同理可推出1 mol 其他物质的质量。

3.关系式:n =AN N ;n =Mm特别提醒: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无法直接称量的化学微粒,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 麦粒、1mol 电荷、1mol 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 水(不正确)和1molH 2O (正确);1mol 食盐(不正确)和1molNaCl(正确)3.语言过于绝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分子的运动是随机的
低压、高温气体的实际气体近似于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其中,R为摩尔气体常数
pV 101325Pa 22.414 103 m3 R nT 1mol 273.15K 8.314 Pa m3 mol 1 K 1
1mol 理想气体: p = 101.325kPa T = 273.15K Vm = 22.414×10-3 m3
—体积分数
B
VB n B xB Vt nt
pB VB pt xB Vt B
本章提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溶液与浓度表示方法
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物质量浓度 或体积摩尔浓度 (molarity) 质量摩尔浓度 (molality)
cB= nB/V
常用单位:mol∙L-1
mB=nB/wA
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 蒸气压降低 • 沸点升高 • 凝固点下降 • 渗透压
p Km
Tb Kb m
T f K f m
cRT
仅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有关,而几乎与溶质的本
性无关,这被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拉乌尔定律
pA p xA
o A
pA: 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pAo:纯溶剂的蒸气压
离子氛示意图
• 离子强度( I )表示溶液离子氛强度的大小
1 I = å (ciZ i2 ) 2
ci -溶液中第 i 种离子的浓度 Zi-第 i 种离子的电荷
活度 activity
• 活度(a)又称有效浓度,即离子表观浓 度,扣除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浓度。
ai i ci
γi-活度系数 • 稀溶液:γi < 1; • 极稀溶液:γi 接近1。
常用单位: mol∙kg-1
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
wfB=wB/wA+B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
摩尔分数(mole fractio
本章提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溶液与浓度表示方法
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 蒸气压降低 • 沸点升高 • 凝固点下降 • 渗透压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1.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
2. 离子间存在静电力相互作用,形成离子氛;
3. 离子氛使得离子相互作用、相互牵制作用,使溶液中 的离子并不完全自由,表现为: 导电能力下降 表观电离度下降 依数性异常
• Debye 及Hückel在1923年提出离子氛模型
离子氛使得发挥作用的 离子的数目少于实际电 离的数目,造成强不完 全电离的假象。
第4章 气体与溶液
本章提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溶液与浓度表示方法
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本章提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理想气体模型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
溶液与浓度表示方法 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理想气体模型
1. 分子间碰撞为弹性碰撞,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2. 分子是质点,不占体积;
cB mol· l-1 0.10 0.050
电解质 溶液对 依数性 公式的 偏离
0.010
0.0050
0.0359
0.0180
0.0515
0.0266
0.0366
0.0185
0.0195
0.00986
0.0186
0.00930
表观电离度变化规律
•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表观电离度不是100%; • 表观电离度随浓度增加而减少;
分压与分压定律
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pt n1RT n2 RT RT n RT (n1 n2 ) t V V V V
nB pB pt xB pt nt
nB pB xB p nt t
x B B的摩尔分数
分体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n1RT n1RT nt RT Vt p p p
强电解质溶液
• 强电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 •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公式 △Tf =iKf cB
△Tf(实验值)/K NaCl 0.347 0.176 K2SO4 0.458 0.239 HCl 0.355 0.179 HAc 0.188 0.0949 理论计 算值 0.186 0.0930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取决于溶质分子、离子的 总组量度,稀溶液通性所指定的定量关系不再 存在,但可以比较大小。
例题. 下列溶液浓度相同,沸点最高的是( )
A. C6H12O6
B. H3BO3 C. KCl
D. BaCl2
本章提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溶液与浓度表示方法 难挥发稀溶液的依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