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试验考核标准
医疗诊断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诊断质量考核标准
1. 临床信息收集: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临床信息收集,避免漏诊和误诊。
2. 病情分析:医生应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结合医疗知识和经验,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诊断,避免诊断不明确或错误。
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选择和解读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辅助诊断并排除其他可能性。
4. 诊断书写:医生应清晰、准确地将诊断结果书写在病历中,包括主要诊断和可能的并发症或合并症,便于其他医生参考和进行治疗。
5. 诊断的成果评估:医生应跟踪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评估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必要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6. 患者满意度评估: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反馈和满意度,及时处理患者的疑问和需求,提高患者对诊断结果的信任和满意度。
以上仅为医疗诊断质量考核标准的建议,具体的考核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调整和制定。
通过科学、客观、全面的医疗诊断质量考核,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检耳镜使用及诊断考核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目
项目
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注
操
作
前
操作者仪态
1
着装不规范-2
检查
2
电源是否接通、开关是否打开、各项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各-1
解释
6
检查前能够对受检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告知病人应如何配合此项检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各-2
操
作
过
程
安全、舒适
2
未注意患者安全-1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1
耳镜的正确使用
14
一次性耳套未更换;检查体位不正确;未检查耳廓及耳后皮肤;耳套选择不正确;耳套更换操作不正确;耳廓牵拉方向不正确;持握姿势不正确各-2
正确但不熟练各-1
诊
疗
过
程
中耳图片诊断
病例(一)
12
诊断不正确-12
中耳图片诊断
病例(二)
12
诊断不正确-12
中耳图片诊断
病例(三)
12
诊断不正确-12
中耳图片诊断
病例(四)
12
诊断不正确-12
中耳图片诊断
病例(五)
12
诊断不正确-12
评
镜下表现-5
中耳炎的预防-5
整体性
熟练性
5
检查及诊断的整体性不足-2
检查及及诊断不熟练-3
总分
100
累计
实得分
备注:检查动作不规范,造成病人身体损害本项操作为“0”分
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成为医疗界“福尔摩斯”的秘籍嘿,你知道吗?在神秘的医疗世界里,就像超级英雄要有酷炫的装备和强大的能力一样,医生们也有他们的“战斗标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要是不掌握好,小心在拯救生命的战场上“掉链子”哦!这可关乎着能否准确揪出疾病这个“大坏蛋”,让患者重获健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听诊神器的魔法:倾听身体的悄悄话”**在诊断的领域里,听诊器可不是个简单的小玩意儿,它就像医生的“顺风耳”!“听诊神器的魔法:倾听身体的悄悄话”,千万别小瞧了这一操作,它可是能捕捉到身体内部隐藏的秘密信号。
想象一下,心脏的跳动声、肺部的呼吸音,就像是身体在跟医生说悄悄话。
正常的声音就像一首和谐的交响乐,而异常的声音则是里面跑调的音符。
通过听诊器,医生能分辨出是哪个“乐器”出了问题。
比如,心脏杂音可能暗示着心脏瓣膜的故障,就像一扇没关好的门在嘎吱嘎吱响;肺部的哮鸣音,就像一只调皮的小怪兽在气管里捣乱。
举个例子,一位患者总是感觉呼吸不畅,医生用听诊器一听,发现肺部有哮鸣音,进一步检查发现是哮喘发作。
所以呀,熟练掌握听诊技巧,那就是医生的“魔法秘籍”,能让疾病无处遁形!**二、“叩诊的神奇节奏:敲打身体的密码锁”**“叩诊的神奇节奏:敲打身体的密码锁”,这叩诊就像是在敲打着身体的密码锁,试图找出隐藏其中的秘密。
叩诊就像是在和身体玩一场“敲敲门”的游戏。
医生通过不同的叩诊手法和力度,能感知到身体内部器官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比如,实音、浊音、清音,每种声音都代表着不同的情况。
实音就像敲在一堵厚厚的墙上,可能意味着有实质性的肿块;清音则像敲在一个空空的大箱子上,说明这里是含气的空腔。
就像有个病人腹部胀痛,医生通过叩诊发现有鼓音,怀疑是肠梗阻,进一步检查果然证实了猜测。
学会这神奇的叩诊节奏,不就相当于拿到了打开疾病真相之门的钥匙嘛!**三、“视触嗅的组合拳:调动感官的大作战”**“视触嗅的组合拳:调动感官的大作战”,医生的眼睛、手指和鼻子,那可是一套厉害的组合拳!眼睛要像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故障诊断-考核标准

机电维修赛项(故障诊断子赛项)训练考核标准故障诊断项目一直以来都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非常重要的,该项目不仅涉及面广,且占分值高,为了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赛出学校的特色与风格,针对我院师生特推出以下考核标准,选出名列前茅的选手参加全国大赛,考核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海选本阶段主要是在全校范围内对报名参加技能大赛的同学进行考核。
考核主要从体能、理论和面试三方面进行。
因赛项特点,所以要求选手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需达到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才视为合格;通过体能考核后、给每位同学200道汽车专业的理论题目,第二天在200道题目中抽取100道进行测试,90分以上的同学晋级,主要考核同学的专业知识和记忆能力;通过理论考试过后,老师会组织所有同学进行面试,了解同学参加训练的目的以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3位老师认可后方视为晋级。
第二阶段:寒假集训队选拔通过第一阶段选拔后,所有同学将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到实训室进行训练,一直训练到学期结束。
本阶段主要考核同学们对故障诊断项目的认识,对汽车维修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汽车维修工具、设备的熟练使用,专用工具的使用、5S的理念以及安全操作的把握,考核通过后进入寒假集训队训练。
第三阶段:省赛选拔本阶段的选拔主要是在所有参与训练的同学中,选出综合成绩最好的两位,代表学校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考核标准是要求同学掌握省赛故障诊断作业流程,熟练操作每个项目(包括前期准备、安全检查、仪器连接、症状确认、目视检查、故障码和数据流检查、元器件测量、电路测量、故障点确认和排除,并填写相关记录等),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汽车指定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掌握各项目的评分要点。
根据平时考勤、选手表现和考试成绩,选出两位同学参加省赛。
第四阶段:备战国赛此阶段非淘汰阶段,获得省赛前4名的我院同学直接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大赛。
参加国赛的同学在省赛的基础上需要和指导老师共同完成更多的任务。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工单及考核评分标准+郑耀军

故障诊断仪的使用实训工单班级:姓名:日期:
动力电池数据检测实训工单班级:姓名:日期:
动力电池外观的检测实训工单班级:姓名:日期:
丰田混合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检测实训工单班级:姓名:日期: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检测实训工单班级:姓名:日期:
驱动电机类型的认知实训工单班级:姓名:日期:
驱动电机的检测实训工单班级:姓名:日期:
实训考核工单《故障诊断仪的使用》班级:姓名:分数:
实训考核工单《动力电池数据检测》班级:姓名:分数:
实训考核工单《动力电池外观的检测》班级:姓名:分数:
实训考核工单《混合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检测》班级:姓名:分数:
实训考核工单《动力系统结构检测》班级:姓名:分数:
实训考核工单《驱动电机类型的认知》班级:姓名:分数:
实训考核工单《驱动电机的检测》
班级:姓名:分数:。
检验科考核标准

检验科考核标准检验科考核标准考核项目:1.医技质量组织管理;2.征求意见。
考核内容:1.要求科室有以科主任为责任人的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科内质量自查,并有记录;2.每月至少一次下科室征求意见,满足临床试验项目的检查与需求,并有征求意见登记本。
分检查方法:1.抽质控小组人员介绍质量自查情况,并及时解决自查出来的问题,记录在登记本中,每月一次。
对查明的问题未能及时纠正,扣除5分;无记录扣除10分。
2.抽查登记本,要求征求临床医师意见有记录,缺一次扣除5分;在有条件情况下未能满足临床需求,扣除2分。
扣分原因:1.组织管理:不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不得分;检验报告时间不符合要求,每项扣0.5分;未按照检验结果报告时间出具报告,每份扣0.5分;报告格式不规范,每份扣0.2分;检验报告单未经审核并执行双签字,每份扣0.5分;抽查当天检验报告单10张,未做到一次扣2分。
2.质量要求:抽出院病案3份,未按照医师申请项目多查或少查一项扣3分;报告不准确扣2分;无签字扣1分。
3.检查报告内容与书写;4.室内质量管理:所有检验项目均应有室内质控或比对试验;所有的检验项目和一起均应标准操作程序;要在符合检验的环境下,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下开展工作。
5.检验项目、设备、试剂及校准品管理:检验项目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准入范围,不得分;检验设备、试剂三证不齐全或不在有效期内,不得分;校准品不符合法规规定的标准,不得分。
检验科考核标准考核项目:1.医技质量组织管理;2.征求意见。
考核内容:1.要求科室设置以科主任为责任人的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科内质量自查,并记录于登记本中;2.每月至少一次下科室征求意见,满足临床试验项目的检查与需求,并有征求意见登记本。
分检查方法:1.抽查质控小组介绍质量自查情况,并及时解决自查出现的问题,记录于登记本中,每月一次。
对未及时纠正的问题,扣除5分;无记录,扣除10分。
2.抽查登记本,要求征求临床医师意见有记录,缺一次扣除5分;在有条件情况下未能满足临床需求,扣除2分。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武隆县人民医院超声科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武隆县人民医院^uLong Peopled Hospital超声科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8)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11)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8)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42)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48)介入超声检查预约单 (53)超声介入前列腺预约单 (54)介入超声手术同意书 (55)么武隆县人民医院MYiLong Peopiel Hospital _超声科关于胎儿超声检查的说明 (57)超声科医师职责及工作制度 (58)超声质量评估内容、标准与方法 (78)武隆县人民医院^uLong Peopled Hospital超声科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一、医院要求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3、从事介入超声医师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③经2名具有临床介入超声技术资质、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超声科4、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常规胎儿超声诊断的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具有医师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5、承担心血管超声诊断检查的医师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
诊断试验。

1. 可靠性评价
可靠性 也称为重复性或精确性,指一项试验在相同条件重 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19
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 试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设计原理、仪器设备 以及所用试剂的稳定性以及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可使检查结 果产生系统误差
✓ 研究对象的生物学变异 不同研究对象间由于性别、年龄等因素的 差异,观察结果往往不一定相同;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与条件下 的测量结果也存在变异。如一个人一天24小时血压值不完全相同。
✓ 特异度 Sp
26
漏诊率和误诊率
✓ 漏诊率 ✓ 误诊率
27
✓ 似然比LR
✓ 阳性似然比
✓ 阴性似然比
✓ 区间似然比
该区间病人数占总病人数的百分比 LR 该区间非病人数占非病人数的百分比
28
约登指数 YI
29
实例
某科研机构对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价研究, 对经肝穿刺确诊的234例肝癌病人和68例非肝癌对照进行了甲 胎蛋白检测分析。其中,234例肝癌病人中,甲胎蛋白阳性205 人,阴性29人;68例非肝癌病人中,甲胎蛋白阳性31人,阴性 37人。 请:1)整理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用四格表。
要评价一个试验方法,金标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诊断试验的准确程 度只有在金标准诊断的病人组和非病人组中进行考核,才能得到正确地评价。
12
2. 选择研究对象
在诊断试验方法评价中,研究对象包括两组,一是被金标准确诊的病例组, 另一组是金标准证实无该病的人群,即对照组。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要有代表 性
病例应包括该病的各种临床类型(轻、中、重)、病期(早、中、晚)、典 型和不典型病例以及并发症和肿瘤转移等病人。病例的代表性影响评价结果 的普遍性以及临床推广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格检查1:每题10分检查“体检模特”或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试题编号1:血压(间接测量法)(10分)(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3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6) 读数正确(2分);考生测量完毕,向考官报告血压读数,必要时,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如读数不正确酌情扣分)(7) 提问(2个,由考官任选1个)(1分)①肱动脉(测量血压时)的正确位置是什么?(坐、卧位)(1分)②为什么听诊器头不能塞入袖下?(1分)试题编号2:眼(眼球运动、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辐辏反射、眼球震颤检查)(10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3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告之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呈“H”型)(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5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1分)。
告之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4) 提问(2个,由考官任选1个)(1分)①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缩小)有什么临床意义?(1分)②两眼辐辏功能不良(不能聚合)考虑什么?(1分)试题编号3: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10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5分)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告之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3分)检查者手势正确: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检查顺序正确: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分)(2)腋窝淋巴结检查(4分)①告之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手腕,将其前臂稍外展。
(2分)②检查者手法正确: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5组淋巴结。
(2分)(3) 提问(2个,由考官任选2个)(1分)①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1分)②肺癌、乳癌各易转移至何处浅表淋巴结?(1分)试题编号4: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10分)(1) 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并能正确表达其大小及性质(7分);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2分)。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5分任选)③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
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5分任选)(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2分)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2)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2分)。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3) 提问(2个,由考官任选1个)(1分)①甲状腺两侧对称性肿大。
考虑什么问题?如果一侧肿大有结节。
又考虑什么问题?(1分)②气管向右偏移,可能是胸部有了什么病变?(1分)试题编号5:胸(肺)部触诊(内容与方法)(10分)(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4分);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5分);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4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分)。
(3) 提问(2个,由考官任选1个)(1分)①一侧胸部呼吸运动较对侧减弱,考虑什么?(1分)②一侧胸部语颤增强常见于什么病?(1分)试题编号6:胸(肺)部间接叩诊(内容与方法)(10分)(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5分)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的指关节(2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两侧对比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告之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比较叩诊音的变化。
(3分)(无对比叩诊应酌情扣分)(2)叩肺下界移动度(4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
(2分)②然后告之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1分)。
③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告之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由此测量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1分)。
(3) 提问(2个,由考官任选1个)(1分)①肺部叩诊有几种方法?讲一下正确做法。
(1分)②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正常值是多少?减少说明什么问题?(1分)试题编号7:心脏听诊(方法、内容,并在人体上指出相应部位)(10分)(1) 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5分);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1分)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1分)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1分)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1分)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1分)(2)听诊顺序正确(1分);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2分)。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心脏杂音(正常、异常)、心包摩擦音)等。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还要注意什么?(1分)什么是三音心率?包括哪些?如何区别?(1分)③什么是奔马律?说明什么问题?(1分)试题编号8: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10分)(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4分);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1分)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
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2分)③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1分)(2) 腹壁紧张度(3分)①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
(1分)②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
(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
(2分))(3) 压痛及反跳痛(2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痛。
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
(4) 提问(2个,由考官任选1个)(1分)①腹部有局限压痛,考虑什么?(1分)②如果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其临床意义是什么?(1分)试题编号9:肝脏触诊和肝上下径叩诊测量(10分)(1)肝脏触诊(7分);①告之患者体位正确:被检查者仰卧,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
(2分)②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
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
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3分)。
③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使肝下缘紧贴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
(2分)(2) 肝上下径叩诊测量方法正确(2分);①沿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
当由清音转至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1分)②测量肝上界(该肋间上缘)至肝下缘(或肋缘)的垂直距离。
(1分)(3) 提问(1个)(1分)①肝上下径正常值是多少?(1分)②右肋缘下触及肝缘时要注意哪些内容?(1分)试题编号10:脾脏、胆囊触诊(10分)(1)脾脏触诊(4分);①平卧位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