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开课设计)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第10课端午粽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0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吃粽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1、知道端午节吃粽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箬竹叶绳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还记得过年时的热闹场面吗?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再过不久,我们又将迎来另一个传统节日,知道是什么节吗?——五月五日——端午节。
在这个传统节日会有些什么习俗呢?
1、学生自由发言后,师小结,并出示课件:吃粽子插艾叶撒石灰赛龙舟
2、在这些习俗里,你最喜欢什么?
3、现在我们和一位小朋友一起去她外婆家吃粽子,好不好?
二、初识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要求:听完后,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回答。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粽》的故事内容和背景。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情节。
4.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活动。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创作和表演活动的引导和指导。
难点1.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表达课文内容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音响设备、教案、活动道具等。
2.学生准备:课文复述或朗读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问答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课文《端午粽》,唤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合理安排提问,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 活动一:《端午粽》简短表演(20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表演课文中的一个片段。
2.引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情节,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4. 活动二:自由创作(20分钟)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由创作,可以是续写故事、画画或做手工等形式。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创作,增加表达机会。
5.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作业布置1.复述《端午粽》故事。
2.完成课文中的习题。
3.完成创作任务,并展示给同学。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公开课的教学,学生对《端午粽》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次教学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年级语文下第10课端午粽课堂教学实录(部编本新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第10端午粽堂教学实录
(部编本新人教版)
品味文内容,初步接触按照一定顺序描绘事物的方法
师:在了解文内容后,请同学们结合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端午粽是什么样子的。
生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生2:学生一边读文,教师一边用多媒体播放粽子的图片。
师:说一说文中描写端午粽的外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生:文中描写端午粽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描写的。
师:如果我们要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该怎么说呢?
生:粽子的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枣的外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最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
师: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多媒体出示西瓜的图片。
生1:我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的。
西瓜的外面是带有波纹图案的绿绿的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在中间。
生2:我是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来说的。
西瓜的里面是甜美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绿衣裳。
师:同学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将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赏析:本对端午粽外形的描写是文中的重点片段,描写端午粽外形的句子内容比较长,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确、读流利,读懂句子内容,还要更深入地挖掘不同的描写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拓展延伸,用同样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进行仿句练习。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0.端午棕(课堂实录)

端午粽
品味课文内容,初步接触按照一定顺序描绘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师: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端午粽是什么样子的。
生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生2:学生一边读课文,教师一边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粽子的图片。
师: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端午粽的外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A.从外往里B.从里往外)
生:课文中描写端午粽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描写的.
师:如果我们要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该怎么说呢?
生:粽子的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枣的外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最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
师: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西瓜的图片。
生1:我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的,西瓜的外面是带有波纹图案的绿绿的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在中间。
生2:我是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来说的。
西瓜的里面是甜美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件绿衣裳。
师:同学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将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赏析:本课对端午粽外形的描写是课文中的重点片段,描写端午粽外形的句子内容比较长,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确、读流利,读懂句子内容,还要更深入地挖掘不同的描写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拓展延伸,用同样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进行仿句练习。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实录精品课堂实录小学优秀公开课

10端午粽课堂教学记录、教案品尝文本的内容,初始联系人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事物(教学重点)老师:在理解课文的内容后,请学生用文字谈谈祖母包龙船饺子的样子。
健康1:饺子装饰着绿色的竹叶,包裹在白糯米中,在红枣中间。
健康2:学生阅读文本一面,老师一边用多媒体课件玩饺子图片。
老师:谈谈龙舟节饺子形状中描述的文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述的。
(A.从外到内b。
从内到外)健康:文字描述端午节饺子按照从外到外的顺序来描述。
老师:如果我们从内到外遵循秩序怎么办?健康:饺子在红日期的中间,日期裹在白糯米外,最外层是绿竹叶。
老师:当我们描述事物时,我们可以遵循一定的顺序。
老师:多媒体课件生产西瓜图片。
1:我是按照从外面的顺序来描述的。
西瓜的外面是一个波纹的人物案例绿色皮肤,是红色瓜,有在中间镶嵌的黑种子片断。
2:我是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
里面的西瓜是甜和多汁的肉,肉混合了一块黑种子;西瓜是外面一件绿色衣裳。
老师:学生可以以一定的顺序描述事物,描述事物更多的形象,生动,扩大读者的想象力。
欣赏:本课对龙舟饺子形状描述是文字片段的重点,描述龙舟饺子形状的句子内容比较长,阅读时要注意阅读准确,阅读流利,阅读句子内容,而且深入挖掘内容的描述,基于内容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利用现有知识扩展扩展,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和手段来进行模仿练习。
设计说明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在语言教学中,应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和他的作品在情感态度上,学会阅读适当的语调,理解他们的情绪。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情感阅读等手段,使学生进入文字,引导学生从阅读开始阅读情绪,阅读在读写,阅读和生活中的现实。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2.前言字,做字卡。
(学生)班级安排2小时。
教学过程第一类首先,情况进入,揭示主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活动。
(1)教师和学生享受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指导:谈谈中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人们会做的。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实录-10.端午粽|

《端午粽》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真”字,认识立字旁、米字旁。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积累“又—又—”、“ABB”的词。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重点:1、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2、理解课文,积累“又—又—”、“ABB”的词。
难点:1、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2、识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还记得你们画的端午节绘本吗?请看,这是——生:划龙舟、包粽子、放鞭炮……师:同学们的端午节节目真是丰富多彩呀,其中,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吃——生:粽子!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外婆家尝一尝端午粽到底好不好吃!请齐读课题——生:端午粽(师板书课题,师强调立字旁和米字旁)师:端是端端正正地站着,所以端字是立字旁。
粽子是用大米做的,所以粽字是米字旁。
师:今天,张老师还带来了粽字的一对兄弟(出示“棕”和“踪”的涂色生字卡片),请看,我给三兄弟一样的部分——右边的宗都涂上了黑色,而左边的部分则涂上了特别的颜色。
踪是跟踪的踪,顺着脚印就能找到踪迹,所以张老师给“踪”的足字旁涂了肉色,那是脚部皮肤的颜色,猜猜看,另外两个字张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涂?生:粽子是用白色的糯米做的,所以它的米字旁要涂成白色。
生:棕是棕色的棕,所以左边的木字旁要涂成树木的棕色。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把三胞胎都分清了。
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课文,看看这端午粽到底好不好吃吧!二、感知课文,理解内容(一)跟读课文,初步感知。
听录音,跟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指,跟着课文小声朗读,看谁的小手指能跟得上录音。
学生跟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合作读。
师:一到什么时候?生:一到端午节师:谁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生: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师:盼着我们……生:盼着我们回去师:连起来读一读。
生: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过渡:教师出示粽子。
教师:看!这就是外婆包的粽子,究竟这粽子是什么馅的呢?味道如何?你们想不想一起去尝一尝?生:想(三)实物教学,品味端午粽(第二、三自然段)1、观端午粽之“色”教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你喜欢的颜色笔圈出包粽子要用的材料,看谁能找的最齐全。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2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吃粽子与什么节日有关吗?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端午是什么时候?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3)带着疑问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74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谈话导入:
轻轻地剥开粽子叶,白白的糯米中间裹着红红的枣儿,咬一口,又黏又甜,清香怡人。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你知道粽子与什么节日有关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粽》。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等13个生字,会按照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3.通过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三、识记生字生词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孩子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教师巡视。
3.出示会认的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指名展示识字方法。
加一加:米+宗=粽师总结:这些识字方法都很好,它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认识生字,希望我们以后能运用这些识字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
4.分组读、那女赛读。
(及时表扬)
5.出示词语:
师:这些生字又和它的朋友组成了词语,你会读吗?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及时表扬)
四、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四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外婆在什么时候包粽子?(指名回答)(生齐读)师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下第10课端午粽课堂教学实录
品味课文内容,初步接触按照一定顺序描绘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师: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端午粽是什么样子的。
生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生2:学生一边读课文,教师一边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粽子的图片。
师: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端午粽的外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A.从外往里B.从里往外)
生:课文中描写端午粽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描写的。
师:如果我们要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该怎么说呢?生:粽子的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枣的外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最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
师: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西瓜的图片。
生1:我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的。
西瓜的外面是带有波纹图案的绿绿的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在中间。
生2:我是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来说的。
西瓜的里面
是甜美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件绿衣裳。
师:同学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将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赏析:本课对端午粽外形的描写是课文中的重点片段,描写端午粽外形的句子内容比较长,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确、读流利,读懂句子内容,还要更深入地挖掘不同的描写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拓展延伸,用同样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进行仿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