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锥形切除后再行全子宫切除对术后感染影响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作者:王娜娜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9年第4期【摘要】目的本文阐述了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常见病因及预防方法,为临床医师对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对近十年国内文献的查阅分析,总结出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有效预防方法,并对其归纳分析。

结果阴道残端切口感染通常由阴道内源微生物引起的,当患者合并慢性疾病、阴道菌群失调、阴道残端积血时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术前可通过有效控制合并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充分做好阴道准备,提高手术技巧等措施可降低阴道残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结论本文简要阐述了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感染;原因;预防措施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疾病常用的术式,能够较彻底的治疗多种妇产科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腺瘤、子宫肌瘤、子宫脱垂、产后出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等疾病,主要有经腹、经阴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三种手术方式。

不论哪种术式,患者在术后都易出现阴道残端出血、感染、愈合不良、残端肉芽发生等并发症,其中阴道残端感染较为常见,术后发生率高达4.13%[1]。

这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其住院费用,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如何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文,希望对临床预防阴道残端感染给予理论支持。

1 阴道残端感染的原因阴道残端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了解其感染的影响因素,才可以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1.1 高血压、糖尿病、重度贫血等慢性并发症未得到有效控制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管病变,引起血流障碍,抗体分布减少,加之患者体内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增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因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易发生残端感染;术前中重度贫血未得到纠正,可引起局部营养不良,阴道残端切口难以愈合;1.2 肥胖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易出现缝线反应、脂肪液化等症状,影响切口愈合,引起切口感染。

早期宫颈癌原位腺癌全切除子宫手术

早期宫颈癌原位腺癌全切除子宫手术

早期宫颈癌原位腺癌全切除子宫手术一、早期宫颈癌原位腺癌全切除子宫手术概述早期宫颈癌原位腺癌全切除子宫手术,也称为宫颈锥切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原位腺癌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过切除宫颈锥体,去除早期癌变的部分组织,能保留子宫,并不影响生育功能。

该手术一般需要在手术室内使用局麻或全身麻醉,在阴道内进行。

手术时间较短,通常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二、手术的治疗方法1. 准备工作手术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检查确认患者确实适合这种治疗方法。

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妇科检查、CT、MRI等等。

如果患者有一定的疾病史,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要对这些病症进行治疗,并保证疾病得到控制。

其次,需要进行术前准备,例如禁食禁水、个人卫生等等。

2. 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麻醉:手术需要进行麻醉,可以选择局麻或者全身麻醉,这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2)宫颈吸引:用吸引器将宫颈牵引,便于手术的进行。

(3)锥削:在宫颈口处进行锥状的切割,将早期癌变的组织彻底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切除的部位。

(4)止血:由于手术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出血情况,需要进行止血。

(5)缝合:手术结束后,将伤口进行缝合,并在伤口处放置止血棉等。

三、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患者需要选择一家有相关经验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避免出现操作不当导致手术失败或并发症等情况。

2. 掌握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手术会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例如出血、感染、尿道损伤等等,患者需要了解这些情况并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3. 术前准备工作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例如禁食、个人卫生等等。

4. 术后恢复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饮食等,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的复查和治疗。

总体而言,早期宫颈癌原位腺癌全切除子宫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进行手术,并在手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和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问题是什么

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问题是什么

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问题是什么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

随着我国子宫颈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是子宫颈癌二级预防的关键节点。

大约20%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有可能在10年内进展为子宫颈浸润癌,故针对HSIL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子宫颈锥切术。

值得关注的是,子宫颈锥切术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问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HR-HPV持续性感染是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持续性感染是预判病变残留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需要充分地明确问题,然后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进行应对和处理,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

那么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感染的相关问题是什么呢?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有效防范?这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事项。

1、子宫颈锥切术和术后切缘阳性是什么?要想知道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感染的相关问题,先要充分把握子宫颈锥切术的内涵。

从临床上来看,子宫颈锥切术是指采用手术刀锥形切除部分宫颈组织,用于诊断及治疗宫颈病变,其主要目的是治疗子宫颈癌前病变并诊断早期子宫颈癌。

其中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和冷刀锥切(CKC)是应用较普遍的两种术式。

患者在进行该类手术之后会存在不同级别的切缘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病理反应,通常也叫做切缘阳性。

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标本切缘阳性发生率约为7%-25%。

在临床实践中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处理好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问题,这是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患者的难题。

通过相应的临床调研和验证可以看到,同为锥切技术,LEEP对SIL的治愈率达81%-98%,与CKC相似,而且能减少出血量,尽量保留宫颈间质,有效减少宫颈机能不全的问题,但由于高效电能破坏了标本的边缘组织,为判定边缘是否切净增加了难度。

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9-12-25T15:41:13.6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3期作者:张桂华刘慧[导读]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妇科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IA1期宫颈癌患者58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

分为两组,各29例,实验组进行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两组IA1期宫颈癌患者复发率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均安全可行。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宫颈癌;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3-0133-02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

据调查,我国宫颈癌的死亡率占女性癌症的第二位,占总癌症死亡率第四位。

近年来,随着宫颈细胞学技术的进展及HPV筛查率的提高,使更多的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但其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临床上针对宫颈癌一般采用手术、放射、化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方法。

对于宫颈微小浸润癌即IAI期以往常采用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此手术破坏女性生殖器官完整性,且影响术后性生活质量,但复发率少;宫颈锥切术则是一种切除宫颈局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其手术范围小,术中出血少、损伤也小,且可以保留生育功能,越来越受年轻患者的青睐。

我院对58例宫颈癌IA1期患者分别进行宫颈锥切术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IA1期宫颈癌患者58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

宫颈锥切术与子宫全切术治疗CIN Ⅲ的临床比较

宫颈锥切术与子宫全切术治疗CIN Ⅲ的临床比较

做 好并发症的预 防 , 其中膝部疼痛及膝关节 活动受限为常见
的并发症 , 而且还容易产 生髌腱炎和异位 钙化 , 因此 要求术 [ 4 ] 张劲松 , 王序 全 , 许建 中 , 等. C臂下 闭合 复位逆行交 锁髓 内 中尽量避免对股 四头肌 的损伤 , 勿剥离髌上囊 , 并采 用吸收 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 重庆 医学 , 2 0 0 7 , 3 6 ( 1 1 ) : 1 0 3 6 — 1 0 3 7 .

3 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4 年l 2 月第8 卷第2 3 期 C h i n J M o d D mg A p p l , D e e 2 0 1 4 , V o 1 . 8 , N 0 . 2 3
内钉取 出的难 度 。本 研究 中 , 3 例 患者 由于钉 尾过长 , 术 后产生局部疼痛并发症 。尽量选 择直径较粗 的髓 内钉 , 减少 断裂的发生 , 并要求 主钉 长度维持在股骨髓 腔狭部 以上 , 减
首先处理 附件及 阔韧带 , 再 剪开腹膜将膀胱 下推 , 处 理子宫 血管 , 切断 主韧带 , 宫骶韧带 , 最 后切断 阴道壁 , 缝合 阴道 残 端。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 比较两 组患者手术情况 。①一般情况 :
者 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子宫全切患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比较 , 探 讨宫颈锥切术在 C I NⅢ治疗 中的安全性和优 越性 。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8 O例病 例为本 院 自2 0 1 1 年 1 月~ 2 0 1 4
年 1 月 收治 的 C I N I U 患者 , 将 其作 为临床研究对象 , A组 4 0 例, 年龄 3 1 ~ 4 7 岁, 平均年龄 f 4 1 . 3 1 ±4 . 6 7 ) 岁。 B 组4 0 例患者 , 况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

宫颈锥切病理报告

宫颈锥切病理报告

宫颈锥切病理报告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项检查。

通过对宫颈组织的切除和病理学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宫颈病变的类型、程度和是否为恶性。

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手术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除宫颈的一小部分组织,并将其送往病理学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放大组织切片,并使用特殊染色方法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病理学报告是由病理学医生根据观察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一份完整的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报告会详细描述所切除的宫颈组织的部位和大小。

这对于后续的病理学分析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报告会描述组织的外观特点。

这包括组织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的描述。

这些观察结果可以提供给医生一些初步的信息,用于初步判断组织的异常情况。

接下来,报告会对组织的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

病理学医生会观察细胞的大小、形状、核的特征等,并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

这一步骤是为了检测细胞的异常变化,例如细胞核的增大、核分裂的异常等。

此外,病理学医生还会观察组织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常见反应,宫颈病变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通过观察炎症反应的情况,可以评估组织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对组织中异常变化的判断和诊断。

病理学医生会根据以上观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对宫颈病变的具体诊断。

这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类型、程度和是否为恶性。

最终,病理学报告还会提供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涉及治疗方法、随访频率等方面,有助于指导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

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医生可以帮助医生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总而言之,是一项关键的妇科检查,通过对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可以揭示宫颈病变的病理特征,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并理解自己的病理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医生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的应用

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的应用
3 讨 论
窥 阴器 扩 开 阴 道 , 露 宫 颈 , G 3 0一D 型 单 极 电 刀 ( 功 暴 用 D5 切 率 10W , 功 率 3 ) 0 凝 0w 以宫 颈 糜 烂 面 外 侧 缘 约 2mm 为 切 缘 , 头呈 4 。 切 入 , 形 切 除糜 烂 组 织 , 刀 5角 锥 锥底 深 浅 由糜 烂 深
13 1 宫 颈 锥 形 切 除 术步 骤 ..
麻 醉 安 妥 后 取 膀 胱截 石位 , 用
后 随访 4 4个 月 , 究 组 12例 宫 颈 光 滑 (6 2 , -2 研 5 9 . %)6例 宫 颈 小 息 肉 ( . % )对 照 组 4例 阴道 残 端 小 息 肉 形 成 。研 究 组 38 ; 性 生 活 满 意 16例 ( 8 7 ) 对 照 组 13例 (8 7 , 5 9 .% , 0 6 . %)2组 比 较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手 术 切 口均 甲级 愈合 。 2组
维普资讯

22・ 0
现代 中西 医 结合 杂 志 MoenJunl f nert rd i a C i s n s r dc e 0 8Jn 1 ( ) dr ora o t a dT aio l hn eadWet nMein 0 a , 7 2 I g e tn e e i 2
胞 学检 查 , 阴道 不 规 则 出 血 者 行 分段 诊 刮 排 除 恶 性 病 变 。 有
1 3 手 术方 法 .
阴道 出 血 略 高 于 对 照组 , 生 在术 后 1 右 宫 颈 创 面 脱 痂 发 0d左 出血 , 多为 少 量 渗 血 , 2例 出 血 较 多 , 部 上 药 后 均 治 愈 。术 局
表 1 2组 手 术 效果 比较 ( ±s )

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经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经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经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封媛媛①【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效果,同时分析切缘阳性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级别SIL患者共613例临床资料,其中330例采用CKC术治疗设为A组,283例采用LEEP术治疗设为B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及腺体累及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切缘阳性和复发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人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病灶范围及阴道镜检查结果均是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阳性、绝经及H P V感染均是患者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CKC,LEEP治疗SIL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绝经、病灶范围及阴道镜检查结果与术后切缘阳性独立相关,切缘阳性、绝经及HPV感染均是患者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切缘复发doi:10.14033/ki.cfmr.2021.07.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05(2021)07-0003-04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s for 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nd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FENG Yuanyu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21,19(7):3-6[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s of cold knife coning of cervix(CKC)and loop electro-excisional procedure(LEEP)for 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SIL)and risk factors for positive margin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Method:Clinical data of613patients with high grade SIL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5to December2018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330patients treated with CKC were set as the group A,283patients treated with LEEP were set as the group B.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itive rate of incision margin and gland involvement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x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ositive margin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esult:The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A(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menopause,scope of lesions and colposcopy result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itive margins(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positive margin, menopause and HPV infect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CKC,LEEP treatment of high-grade SIL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surgical trauma.At the same time,menopause,scope of lesions and colposcopy results were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the postoperative positive margin,while the positive margin,menopause and HPV infect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Key words]Cold knife coning of cervix Loop electro-excisional procedur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Margin Recurrence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Datong City,Datong037009,China①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大同037009流变学指标,并且比起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该治疗方式见效更快,且用药安全性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性 、 安 全 性 。方 法
中 A组 : 子宫颈锥切术后 4 8 h至 2周行全子宫切 除; B组 : 子宫颈锥切术后第 4 、 5 周 行全子 宫切除组 ; C组 : 子宫 颈锥切术后第 6 周及 6 周后行 全子宫切除 , 回顾 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后行全 子宫 切除的时间间隔对手术可行性 、 安
a n d C h i l d Ca r e S e r v i c e Ce n t r e ,Zh e n j i a n g,Ji a n gs u 2 1 2 0 0 1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C TI V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i me i n t e r v a l b e t we e n c e r v i c a l c o n i z a t i o n a n d h y s t e r e c t o my o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i n f e c t i o n s o a s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t h e h y s t e r e c t o my . ME THOD S A t o t a l o f 1 5 5 p a t i e n t s wh o u n d e r we n t t h e h y s t e r e c t o my a f t e r t h e c e r v i c a l c o n i z a t i o n f r o m No v 2 0 1 0 t o De c 2 0 1 5 we r e e n r o l l e d i n t h e s t u d y;t h e p a t i e n t s wh o u n d e r we n t t h e h y s t e r e c t o my a f t e r t h e c e r v i c a l c o n i z a t i o n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f o r 4 8 h o u r s t o 2 we e k s we r e a s s i g n e d a s t h e g r o u p A ,t h e p a t i e n t s wh o u n d e r we n t t h e h y s t e r e c t o my o n we e k 4,5 a f t e r t h e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子 宫 颈 锥 形 切 除术 后 全 子 宫 切 除 的 间 隔 时 间 对 术 后 感 染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以评 估 全 子 宫 切 除 可
选取 医院 2 0 1 0年 1 1 月 一2 0 1 5年 1 2月 1 5 5例 子 宫 颈 锥 形 切 除 术 后 行 全 子 宫 切 除 患 者 , 其

论 著 ・
子 宫 颈锥 形 切 除后 再 行 全 子 宫 切 除 对 术 后 感 染 影 响 的 临床 分 析
殷 新 明 ,刘颂 平 , 朱 小 兰 ,温 坚 ,朱莉 ,谈微 微
( 江 苏 大 学 第 四附 属 医 院 暨镇 江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妇 科 ,江 苏 镇 江 2 1 2 0 0 1 )
关 键 词 :子宫 颈锥 形 切 除 术 ; 全 子宫 切 除 术 ; 腹腔镜子 宫切除术 ; 术后 感染 ; 时 间 间 隔
中 图分 类 号 :R 7 1 3 . 4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4 5 2 9 ( 2 0 1 6 ) 2 2 — 5 1 8 8 一 O 4
YI N Xi n — mi n g,LI U S o n g — p i n g,ZHU Xi a o — l a n,W E N J i a n,Z H U Li ,TAN We i — we i
( T h e F o u r t h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Ma t e r n a l
全 性 的 影 响 。结 果 1 5 5 例 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感染 3 6 例, 感染率 2 3 . 2 2 , 其 中 A组 3 4例 感 染 , 占4 2 . 5 , 3 6 例 患 者术 后感 染 中 严 重 尿 路 感 染 2例 、 肠 道 感 染 3例 、 阴 道 残 端 感 染 出血 二 次 缝 合 5例 , 全 部 出 现 在 A 组 腹 腔 镜 手
・ 5 1 8 8・
中华 医 院 感染 学 杂 志 2 0 1 6年第 2 6卷 第 2 2 期 C h i n J N o s o c o mi o l V o 1 . 2 6 No . 2 2 2 0 1 6
d o i : 1 0 . 1 1 8 1 6 / c n . n i . 2 0 1 6 - 1 6 1 2 4 9
Cl i ni c a l a na l y s i s 0 f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i me i nt e r v a l b e t we e n c e r v i c a l c o n i z a t i o n a nd h y s t e r e c t o my o n po s t o p e r a t i v e i nf e c t i o ns
术中; A 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腹 腔 镜 手 术 术 后感 染 , 与 开 腹 手 术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子宫颈锥形 切除术后 第 1 ~ 2周 行 全 子
宫切 除时 , 术 中术 后 并 发 症 最 高 、 术后感染最 多 , 尽量避免在此 阶段行全子宫切除 , 可 待 锥 切 4周 后 炎 症 反 应 消 退 再 手术 , 如 必 须 在此 阶段 切 除 子 宫 , 尽量选择 开腹全子宫切 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