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蛋种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性分析(1)
两批罗曼粉蛋种鸡生产性能测定观察

两批罗曼粉蛋种鸡生产性能测定观察张凯,郑萍,刘凌斌,谢贤奎,张克英*,朱庆,白世平(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罗曼蛋鸡是高产的优良鸡种。
本研究通过记录四川安县某蛋种鸡场2009年5月23日和2009年8月8日入场的两批罗曼粉蛋种鸡各阶段的生产性能,现将主要测定结果及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1 育雏期死亡率和淘汰率两批种鸡1-6周育雏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见表1。
由表1可知,两批鸡的死亡率均不高,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93%和1.43%。
死亡主要发生在第一周,随着周龄增加,死亡率下降。
淘汰率第一批鸡为0,第二批鸡为0.71%。
育雏期成活率第一批鸡达到98.07%,第二批鸡达到97.86%,参考罗曼蛋鸡饲养标准育雏期成活率在96-98%,两批鸡的育雏期生产成绩均较理想。
表1 两批蛋种鸡育雏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死亡率(%)淘汰率(%)周龄第一批鸡第二批鸡第一批鸡第二批鸡第1周0.529 0.509 0.000 0.364第2周0.195 0.145 0.000 0.000第3周0.139 0.091 0.000 0.000第4周0.872 0.136 0.000 0.027第5周0.130 0.327 0.000 0.182第6周0.065 0.218 0.000 0.136累计 1.93 1.426 0.0 0.709 2 育成期的饲养成绩2.1 死淘率两批种鸡群第7-20周育成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见表2。
项目来源:本研究由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四川安县地震灾后重建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1”资助。
*通讯作者E-Mail:zkeying@表2 两批蛋种鸡育成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死亡率(%)淘汰率(%)项目第一批第二批第一批第二批第7周0.167 0.246 0.000 0.082第8周0.278 0.991 0.000 0.000第9周0.343 0.791 0.000 0.209第10周0.195 0.627 0.000 0.000第11周0.269 0.700 0.000 0.000第12周0.121 0.664 0.992 0.000第13周0.185 0.737 0.389 0.136第14周0.167 0.664 0.130 0.282第15周0.093 0.246 0.297 0.427第16周0.130 0.136 0.000 1.482第17周0.065 0.100 0.000 0.709第18周0.028 0.091 0.009 0.446第19周0.093 0.036 0.148 0.091第20周0.111 0.118 0.046 0.382累计 2.245 6.147 2.011 4.246 由表2可知,两批鸡育成期死亡率和淘汰率相差较大,第二批鸡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均大于第一批。
罗曼蛋种鸡饲养管理手册上

前言为了使广大客户全面掌握罗曼商品代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提供合理的饲料营养,保证蛋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特编写了该手册。
只有在完善的蛋鸡管理、全面均衡的营养和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罗曼蛋鸡性成熟早、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等遗传性能才能充分发挥。
本手册以德国罗曼育种公司的最新饲养管理资料为基础,并融入我公司多来年的蛋鸡饲养管理经验,全面概括了蛋鸡成功管理方案与程序。
但考虑到当地饲养条件可能改变,而指南不能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只有将建议与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迈向成功管理的基础。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罗曼褐商品蛋鸡生产性能目录隔离与卫生管理………………………………………………………一、生物安全体系………………………………………………二、进鸡前的彻底卫生消毒……………………………………三、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四、常用的消毒方法……………………………………………五、常用的消毒药………………………………………………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二、进雏准备……………………………………………………三、雏鸡到达后的饲养管理……………………………………四、日常管理要求………………………………………………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二、罗曼褐蛋鸡的饲养管理…………………………………三、种公鸡的管理………………………………………………四、种鸡场对种蛋的管理………………………………………体重管理………………………………………………………………一、体重平均重的要求…………………………………………二、体重一致性的要求…………………………………………三、称重方法的要求……………………………………………光照管理………………………………………………………………一、光照强度……………………………………………………二、光照时间……………………………………………………营养需要………………………………………………………………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二、各周龄参考采食量…………………………………………三、罗曼褐鸡营养需要…………………………………………五、营养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种蛋的处理和孵化……………………………………………………一、孵化厂的设计和设备管理…………………………………二、孵化厂对种蛋的处理……………………………………三、孵化程序……………………………………………………四、影响孵化率的因素…………………………………………疾病预防与控制………………………………………………………一、鸡群的健康与免疫程序……………………………………二、疫苗免疫……………………………………………………三、常见疾病监测工作…………………………………………隔离与卫生管理一、生物安全体系1、种鸡场应尽量远离商品代鸡场、屠宰场和其它禽类养殖场以及村庄。
中药微生态制剂对罗曼褐种鸡生产性能和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中药微生态制剂对罗曼褐种鸡生产性能和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摘要:本试验选用25周龄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9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各4个重复,每重复45只。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土霉素、复合酶制剂和中药微生态制剂“增蛋美”,研究其对种鸡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2%中药微生态制剂“增蛋美”能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率(P<0.05),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土霉素组、复合酶制剂组和0.1%中药微生态制剂“增蛋美”组提高了6.42%、1.99%、5.52%和3.34%,并且降低了饲料报酬,而各组间种蛋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中药;中药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增蛋美;生产性能;孵化效果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绿色安全的饲用添加剂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药微生态制剂作为首选在畜禽养殖业中将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在饲料中直接添加的活菌制剂是由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或具有调节和有益作用的外来菌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能够促进动物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通过生物夺氧、菌群调整、生物拮抗、提高免疫功能和营养等作用,同时由于发酵中药的特定作用,从根本上达到防治疾病和促进畜禽生长生产的功效。
同时,添加中药微生态制剂可以克服长期添加抗生素所引起的各种弊端。
抗生素通过抑制和杀灭病原菌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长期使用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并降低畜禽免疫能力;在动物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中药微生态制剂是比较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由发酵中药、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微生态制剂“增蛋美”对罗曼褐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和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中药微生态制剂的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中药微生态制剂“增蛋美”:精选中药发酵并含有枯草芽孢杆菌为8.0×108CFU/g;乳酸菌为6.0×108CFU/g(合肥太阳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鸡综合饲养管理-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

鸡综合饲养管理-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在每批出雏后,根据照蛋捡出的无精蛋、死胚蛋、破蛋,出雏的健雏数、残弱雏数、死雏数及死胚数等完整的记录资料,按下列各主要孵化性能指标,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一)受精率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x 100%受精蛋包括活胚蛋和死胚蛋。
养鸡网(yangji.om)提醒:一般水平应在90%以上。
(二)早期死胚率早期死胚率=1-5胚龄死胚数/受精蛋数x 100%通常统计头照(5胚龄)时的死胚数。
养鸡网(yangji.om)提醒:正常水平在1.0%~2.5%范围内。
(三)受精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出雏的全部雏禽数/受精蛋数X 100%出雏的雏禽数包括健雏、残弱雏和死雏。
高水平应达92%以上。
养鸡网(yangji.om)提醒:此项是衡量孵化场孵化效果的主要指标。
(四)入孵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出雏的全部雏禽数/入孵蛋数X 100%养鸡网(yangji.om)提醒:高水平达到87%以上。
该项反映种禽场及孵化场的综合水平。
(五)健雏率健雏率=健雏数/出雏的全部雏禽数X100%养鸡网(yangji.om)提醒:高水平应达98%以上。
孵化场多以售出的雏禽视为健(六)死胚率死胚率=死胚蛋数/受精蛋数X100%死胚蛋一般指出雏结束后扫盘时的未出雏的种蛋(俗称“毛蛋”)。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外种禽还有一项生产性能指标??每只入舍种母禽可提供的健雏数(蛋用种,则为健康的母雏数)。
这一指标,一般是指平均每只入舍种母禽在规定的产蛋期内(蛋用鸡72周龄内、肉用鸡68周龄内,蛋用或肉用鸭72周龄内,鹅70周龄内)提供的健康雏禽数。
这一生产性能指标对养种禽的孵化单位很有意义。
它综合说明种禽的生产性能(产蛋数、合格种蛋数、种蛋受精率和种禽的存活率)和孵化效果(入孵蛋健雏孵化率),即种禽的生产水平,从而反映生产的经济效益。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

3.母鸡成活率:入舍母鸡减去死亡数和淘汰数后的存活数占入舍母鸡 的百分比。
母鸡成活率=[ 入舍母鸡数-(死亡数+淘汰数)]÷入舍母 鸡数×100%
三、产蛋力指标与计算
1.开产日龄:从雏鸡出壳到成年产蛋时的日数。 2.母鸡的产蛋量:指母鸡在统计期内的产蛋数。 (1)入舍母鸡产蛋量=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入舍母鸡数 (2)母鸡饲养只日产蛋量=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平均饲养母鸡只数 (其中平均饲养的母鸡只数=统计期内累加饲养只数÷统计期天数)
4.健雏率:指健康的雏鸡占出雏数的百分比。 健雏率=健雏数÷出雏数×100%
5.种母鸡提供的健雏数:指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每只 种母鸡提供的健康雏鸡数。
二、成活率指标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算
1.雏鸡成活率:指育雏期(0~6周龄)末成活的雏鸡数占入舍雏鸡数 的百分比。
雏鸡成活率=育雏期末成活的雏鸡数÷入舍雏鸡数×100% 2.育成鸡成活率:指育成期(7~20周龄)末育成鸡数占育雏期末雏 鸡数的百分比。
5.饲料转化率:指母鸡在产蛋期内所消耗的饲料量与 产蛋总量之比,即每千克蛋所消耗的饲料量。
3.产蛋率:指母鸡在统计期内的产蛋百分比。 (1)饲养日产蛋率=统计期内总产蛋数÷统计期内总 饲养只日数×100% (2)入舍鸡产蛋率=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入舍母鸡 数×统计期天数)×100%
4.蛋重:通常用43周龄的平均蛋重代表全期的蛋重。 (1)平均蛋重:代表母鸡蛋重大小的指标,以克为单 位表示。 (2)总蛋重:即每只母鸡产蛋的总重量,以千克表示。 总蛋重(千克)=[平均蛋重(克)×平均产蛋量]÷1000
种蛋鸡的选育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
管好种蛋 孵出健雏

管好种蛋孵出健雏
李润普;王焕芳
【期刊名称】《中国家禽》
【年(卷),期】2000(22)10
【总页数】1页(P18-18)
【关键词】鸡;种蛋来源;种蛋消毒;种蛋贮存;种蛋运输
【作者】李润普;王焕芳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天洋冷冻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3
【相关文献】
1.罗曼蛋种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性分析 [J], 苏从成;张秀
2.罗曼蛋种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性分析 [J], 苏从成;张秀
3.种蛋大小对孵化率及健弱雏率影响的试验报告 [J], 陈增军
4.如何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J], 谢广明; 王太春
5.圈养鸭种蛋春孵出雏率骤降原因调查 [J], 卢建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重与受精率_孵化率_健弱雏率的关系_孙素玲

是 种蛋 的 品 质 , 蛋重 是其 中 的一 个 指 标。 每个 品种 的蛋 都有 其 标准 蛋 重 范 围 , 罗 曼
蛋 鸡 的 蛋 重 范 围 为 4 0 一 7 0 克 。 本 次 试 验 的 目的 是 确 定 罗曼 蛋鸡 的 蛋 重 对 受 精 率 、
主 要 是 蛋 黄部 分增 加 , 蛋 黄大 , 易 使 鸡苗出 现 卵 黄 囊吸 收 不 良 , 所以 大号蛋 组 的 弱
雏 率 显 著 高 于 中号 蛋组 。
由上 述 结 果 和 分 析 , 我 们得 出结 论 : 异 常 种 蛋 ( 过 大 、 过 小 ) 不 宜 作 种 蛋 用 。 皿
、 小 蛋 孵 化 的鸡 苗出 壳 时 间早 , 因做 本 试 验 时天 气 较 凉 ( 4 月 份 ) , 鸡 苗 出壳 后 仍
放 在 出 雏 机 内 下 层 , 等 鸡 苗全 部 出 齐 时 , 早 出壳 的 鸡 在 出雏 机 中放 置 的 时 间过 长 ,
易 使鸡苗脱水 , 所以 小号蛋的弱雏率略高于 中号蛋 组。 蛋 重增加 , ,蛋壳变化较小 ,
(% )
大号 4 32
27 3 ’
24 3
30
.
63 19
7 6 . 47
89 . 0 1
中 号 12 9 6 9 7 8
95 1
27
75 . 4 6
8 7 . 40
97. 24
小号 4 32 30 9
29 7
12
71. 53
8 4 . 43
96 . 12
弱雏率 (% )
10 . 99
罗曼蛋种鸡

(二) 9-12周龄的管理要点
第9周龄-- 16周龄末,改为15%蛋白的大 鸡料, 大鸡料与产蛋前期料或高峰料之间的代谢 能差别,以不相差209kJ/kg为宜。如果相 差悬殊,将会减低产蛋期的采食量而影响 以后的性成熟和产蛋量。 大鸡料应含有11.50~11.70MJ/kg的能量 及至少3%的粗纤维,
(一) 5---8周的管理要点
第五周起, 改为18.5%蛋白的小鸡料, 直到8周末。 器官功能除性器官外日趋正常,是系统成熟及适 应期,也是骨骼发育的开始, 通过分群管理, 平时和免疫时挑鸡调群等综合措 施来调整提高鸡群均匀度。 做好ILT及AI的首次免疫。 特别注意8周龄前的体重必须达标, 因为体重小的 鸡群以后的生产性能不会理想。 前8周光照程序的制定的原则, 要实行光照渐减法, 以鸡群实际体重情况来决定光照时数。
高峰后平稳期,饲养管理良好的鸡群高峰后产蛋 率仍在90%以上。这时的鸡群由于产蛋高峰影响, 体质开始下降,日粮消耗略有增加,鸡群有脱毛 换羽现象,蛋品质也稍有下降。要在日粮中补充 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 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防止产蛋疲劳综合征发生。 产蛋期要每月进行一次抗体检测,每隔6~8周进 行必要的喷雾免疫接种,以提高鸡群的抗病力。 要尽量延长平稳期间,使产蛋下滑减慢,
产蛋期(18~72周龄)
一管理目标:确保种鸡尽快达到产蛋高峰,维持产蛋高 峰,保持产蛋的持久性,生产出大量合格的种蛋。 二产蛋期种鸡的饲喂和体重管理: 最准确最经济的饲喂方法是以产蛋率、蛋重、体重、鸡 龄和采食量等为依据而进行饲喂。种母鸡应比商品蛋鸡 需要更多(2-5-10倍)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与微量 元素,种母鸡的核黄素、吡哆醇和叶酸需要量都比商品 蛋鸡高50%,泛酸的需要量为商品蛋鸡的5倍,高水平 的核黄素、泛酸和维生素Bl2对提高孵化率、雏鸡成活 率有明显的效果。种母鸡的微量元素需要量比商品蛋鸡 高一些,参考育种公司的饲养标准来调整。公鸡比母鸡 低,应分槽投料。 体重的测定;种鸡从开产到40周龄,体重还是在增加, 这期间的体重必须保持在标准之内,每周照样测定体重, 40周龄后改为两周一次。40周龄后可以4周测定一次。 从测定体重可判断鸡群是否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It was summari zed t he production record data from Chicken farm of Shandong Dacai Animal Group Co.Ltd. in May 2008 to April 2009.The correclation among the hatching egg fertilization rate, the hatching rate and the rate of healthy chickens were analysis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m was calculated.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The results show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hatching egg fertilization rate and hatching rate were r =0.9223 (P <0.01),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fertility rate and the rate of healthy chicks were r=0.4097 (P <0.05),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hatching rate and rate of healthy chicks were r=0.3980(P<0.05).
孵化 入孵种 种蛋受 受精蛋 健雏 批次 蛋数 精率 孵化率 率
1 7 552 93.1 90.3 94.4 2 3 413 89.7 79.2 93.6 3 5 940 87.8 72.8 93.2 4 2 400 90.7 87.5 91.7 5 1 200 90.7 83.3 92.9 6 10 200 92.9 84.3 92.3 7 8 700 90.8 84.2 91.9 8 13 798 89.6 81.3 97.6 9 17 253 93.6 84.2 98.3 10 5 700 90.5 83.1 97.6 11 4 350 82.9 71.8 94.6 12 6 300 76.0 66.2 92.1 13 9 748 88.9 79.2 97.9 14 3 306 78.1 65.2 91.8 15 6 757 84.8 74.0 98.2 16 10 334 86.3 75.0 98.6 17 2 250 79.7 67.1 82.5 18 2 250 81.4 72.5 95.6 19 7 271 81.6 74.0 97.6 20 10 778 82.3 70.8 93.3 21 7 730 92.4 84.7 98.6 22 9 150 89.5 80.7 97.8 23 3 520 91.7 81.3 98.3 24 13 798 89.6 76.2 96.9 25 2 593 90.1 80.6 95.2 26 4 000 86.8 74.1 97.6 27 12 456 86.8 76.3 94.7 28 7 944 80.2 71.7 94.4 29 8 100 84.3 67.2 90.6 30 11 550 73.7 62.4 92.3
张 艳 艳 等 [1](2007) 对 AA+ 肉 用 种 鸡 产 蛋 周(1~35周)的 产 蛋 率 、受 精 率 、 孵化率进行跟踪观测并对3个指标进 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产蛋率与受 精 率 相 关 系 数 为 0.864(P<0.01); 产 蛋 率 与 孵 化 率 相 关 系 数 为 0.900 (P < 0.01); 受 精 率 与 孵 化 率 相 关 系 数 为 0.992(P<0.01),产 蛋 率 与 受 精 率 ,产 蛋 率与孵化率, 受精率与孵化率三者都 呈较强正相关。 其中受精率与孵化率 相关性最强, 产蛋率与孵化率相关性 次之,产蛋率与受精率相关性较弱。 包 世 增 等[2](1988)对AA+肉 用 种 鸡 第 4~ 42各 产 蛋 周 的 产 蛋 率 、 受 精 率 、 孵 化 率 进行观测并对3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
· 8 · 繁殖技术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NO.244
罗曼蛋种鸡种蛋受精率 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性分析
苏从成 张 秀(德州学院农学系,山东 德州 253023)
中图分类号:S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14(2009)08-0008-03
y赞 =1.2228x-29.15 Y为 孵 化 率 ,x受 精 率 。 2.2.2 种 蛋 孵 化 率 和 健 雏 率 的 相 关 性:根据表2中的数据,绘制受精蛋孵 化率和健雏率曲线图,见图2。 从图2中 可以看出, 孵化率和健雏率两者之间 也表现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 孵化率 高时,健雏率也高;孵化率低时,健雏 率也低。 从直观看,在总的趋势和方向 上,孵化率与健雏率变化一致,但是在 个别孵化批次时,两者表现不一致。 通 过统计计算, 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 系 数 r=0.3980, 经 显 著 性 检 验 P<0.05 (r0.05(28)=0.361)。 可 建 立 相 应 的 回 归 方 程为:
摘 要 通过对山东大蔡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种鸡场(2008年5月—2009年4月) 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3 个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 结果发现: 种 蛋 受 精 率 和 受 精 蛋 孵 化 率 的 相 关 系 数 r=0.9223(P<0.01) ; 种 蛋 受 精 率 和 健 雏 率 的 相 关 系 数 r=0.4097(P<0.05) ; 受 精 蛋 孵 化 率 和 健 雏 率 的 相 关 系 数 为 r=0.3980(P<0.05) 。
关键词 种蛋受精率 孵化率 健雏率 相关系数 回归方程
Correclation Analysis of Hatching Egg Fertilization Rate Hatching Rate and Rate of Healthy Chicks in Lohman Layer
SU Cong-cheng,ZHANG Xiu (Departmesity,Dezhou Shandong,253023,China)
析。 结果发现:受精率与孵化率、产蛋 率与孵化率一般呈正相关 (分别占 79.5%和74.4%)。 何兰花等[3](1999)研 究樱桃谷鸭父母代种鸭种蛋受精率与 受精蛋孵化率的相关性。 发现在孵化 技术水平和孵化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 下, 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显 著 的 正 相 关 关 系,相 关 系 数R=0.7012。 关于受精率、 孵化率与健雏率之间的 相关性研究还较少。 3.1 受精率、孵化率相关性的分析
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孵 化 生 产 数 据 资 料 :山 东 大 蔡 牧 业 集 团 父 母 代 种 鸡 场2008年5月 至 2009年 4月 孵 化 生 产 记 录 资 料 。 1.1.2 种 蛋 的 来 源 与 处 理 :种 蛋 来 源 于大蔡种鸡场罗曼褐父母代种鸡。 种 蛋每日集蛋3次,随即用福尔马林熏蒸 消毒30 min入蛋库。 每3 d的种蛋同一 批次进行孵化。 入孵前按严格的标准 进行选蛋,剔除双黄蛋、畸形蛋、破蛋 等不适合孵化的种蛋。 1.1.3 孵 化 方 法 :采 用 常 规 孵 化 操 作 规程。 使用的孵化器是EIFDZ—19200 型依爱智能孵化器。 入孵前种蛋在孵 化室内预 热12 h, 在 孵 化 器 内 用 福 尔 马 林 (28 mL/m3)、KMnO4(14 g/m3), 熏 蒸消毒20 min。 孵化方式为整批入孵变 温孵化。 每隔2 h翻蛋1次。 入孵第九天
2009 年 8 月 畜禽业总 244 期
繁殖技术 · 9 ·
2.2 数据统计计算 2.2.1 受 精 率 和 孵 化 率 的 相 关 性 :根 据表2中的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 率, 绘制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 曲线图,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受 精蛋孵化率与种蛋受精率二者的变化 趋势基本相同。 种蛋受精率高时,受精 蛋孵化率也较高;种蛋受精率低时,受 精蛋孵化率也较低, 这与陈会新 (1991)的研究结果相同[4]。 通过统计计 算, 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相 关 系 数 :r=0.9223,经 显 著 性 检 验 相 关 系 数 极 显 著 (P<0.01)(r0.01(28)=0.463)。表 明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间存在 强正相关。 这与沈东等(2000)的研究 结论相同 [5]。 可建立 相 应 的 回 归 方 程 为:
z赞 =0.2578x+72.2241
Z为 健 雏 率 ,x为 受 精 率 。 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表明种 蛋受精率和健雏率有中等的正相关。
图1 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曲线图
图2 孵化率和健雏率的曲线图
图3 受精率和健雏率的曲线图 3 分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