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物化
物理化总结(四篇)

物理化总结(四篇)【第1篇物理化学学期期末总结学习物理化学已经有一学年的时间了,感触颇深,早在以前就听说物理化学化学基础课中的难点,因为学习这么门课有它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其他科不同的是物理化学的逻辑思维很强,可以说是在数学公式中去学习化学,稍有一点不注意就会导致出错或者误解.这也是我学习物理化学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1 , 课前预习很重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课前不预习,那么上课简直就是在听天书,尽管精力很集中,但毕竟不是天才,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很生疏,致使课堂效率不高,而且使得课后复习的工作量加大,,这样一来,学习任务加大,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也就增大.所以,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2, 课后复习很有必要上课听过的内容若下来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的话,就会导致遗忘,课堂上本来遗留了很多问题,如果下来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及时复习的话,就会遗忘,那么课就算白上了,因为没法回忆起问题,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对本节颗所讲的知识有没有掌握;再有,复习可以有助于理清知识的脉络,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识.3, 学习态度很这样,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物理化学由于自身的特点,逻辑性很强,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的学习难度增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畏难情绪,遇到难题就退缩,那永远也学不好,,此时要端正心态,大家都难,所以取胜的关键就是看谁有毅力,看谁能够坚持.4, 心态要端正;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别人基础好,学的快而扎实,自己基础差,底子薄就不能钻牛角尖,只要尽力作好自己的,就很不错了,此外,要多向别人请教,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方式,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5, 学习方法很重要大学不是高中,因此学习方法就大有不同,所以除了努力之外,学习方法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也是取胜的关键所在.6 ,考前的复习很重要;要想的高分,考前的那几天就很关键,要把握好那几天的时间,好好总结.才会出成绩.7,多博览有关领域的文献期刊,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总之,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有循序渐进,不断总结,追求完美,才能学好.【第2篇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经过了大三上半学期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到底学习,这学期开设了物理化学实验这门课,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得出化学知识结论的一门科学,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实验学习,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更加体会到物理化学实验设计的巧妙,不经赞叹伟大的科学家们的无比智慧,领略到物理化学这门课的魅力和兴趣,受益匪浅。
物化期末总结

物化期末总结本学期的物理化学课程已经接近尾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
在此,我对本学期所学到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首先,本学期学习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阅读,我对物质及其性质、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例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热力学定律和化学平衡的相关原理等。
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对我理解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这些实验不仅帮助我们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亲身体验了科学实验的过程。
我们在实验中学会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这些实验让我了解到科学研究是需要耐心和细致的,也培养了我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另外,本学期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计算题的练习。
这些题目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既考察我们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又考察我们的计算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对物理化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复杂的计算,我们需要耐心地阅读书籍和论文来加深理解。
其次,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下学期的物理化学学习中,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我将继续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我的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
总结而言,本学期的物理化学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我不仅学会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机械运动的基本量是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普遍定律,包括惰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3. 动能和势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4.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表示,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冲量是受力作用时间的乘积,是动量的变化量。
5.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方法,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度和速度等信息。
6. 转动运动转动运动是物体围绕轴线进行的旋转运动,与物体的转动惯量、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有关。
7.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是物体周期性运动的一种形式,与物体的振幅、周期和频率有关。
二、电磁学知识点总结1. 电荷、电场和电势电荷是物质固有的物理特性,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定义电场和电势。
电场是电荷在周围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势是描述电荷位置的物理量,与电势能和电势差有关。
2. 电路和电流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阻等元件组成的电路网络,描述了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是描述电路中电荷流动的物理量。
3. 电场和电势的关系电场和电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电场强度的定义与电势的梯度有关,描述了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4.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是描述导体中感生感应电动势的物理过程,与导体的运动状态和磁场的变化有关。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磁波动,与电磁场的振荡有关。
5. 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电磁场具有能量和动量,能量密度和动量密度是描述电磁场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大学化学专业的课程中,物化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学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针对即将到来的物化期末考试,总结以下物化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备考。
一、物理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它包括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结构、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相关计算和问题解决中。
2. 热力学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热学性质、能量转化和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
学生需要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力学态函数、热力学过程等,同时理解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3.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活化能、反应机理等内容。
4. 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是物化中的新兴领域,它研究分子和物质的数学模拟和计算方法。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理论化学模型、分子力学方法、分子轨道理论等内容。
二、物理化学实验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物理化学课程也包括实验课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以下是物化实验技能的主要内容:1. 基本实验操作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称量、配制溶液、分液、过滤、蒸馏等常用技术。
2. 实验数据处理学生需要了解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和统计等技术。
3. 实验安全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时,学生需要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废液处理、急救知识等内容,以确保实验过程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物理化学期末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可结合课程教材和学习笔记进行系统复习,同时针对重点难点进行重点突破。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化形式知识点总结

物化形式知识点总结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时有能量的变化,所以必须将化学反应和能量联系起来。
化学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或者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使周围的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的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化学反应以反应式表示,反应式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
2.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常见的燃烧物质包括燃料和木材。
燃烧是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以热和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燃烧反应可以用以下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例如,燃料甲烷(CH4)和氧气(O2)发生燃烧反应:CH4 + 2O2 → CO2 + 2H2O + 能量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当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在一起时,产生盐和水的起反应。
这是一种放热反应,释放出能量,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酸 + 碱→ 盐 + 水 + 能量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 能量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反应的过程。
氧化剂是指能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将电子从还原剂转移过来,产生氧化物和还原物。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物 + 还原物例如,铁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Fe + 3O2 → 2Fe2O35.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发生反应的过程。
在离子反应中,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结合并生成新的化合物。
离子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AB + CD → AD + CB例如,钠离子和氯离子发生离子反应:Na+ + Cl- → NaCl6.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当一种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就会分解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物化知识点汇总

物化知识点汇总
介绍
物化知识点是指物理和化学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
物理学涉及物质和能量的性质、行为和相互关系,而化学学习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本文将对物化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物理知识点
1. 运动学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
•重力与运动
2. 力学
•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力的合成和分解
•弹簧力和胡克定律
•惯性和惯性坐标系
3. 热学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化学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 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化学键的强度和稳定性
•化学键在物质中的作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摩尔比和反应热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总结
物化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和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和应用物理和化学原理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步思考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实际例子和问题来加深理解。
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对物化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在学习和应用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不仅能提高物理和化学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读者在物化学科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享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物化如何总结知识点归纳

物化如何总结知识点归纳一、化学知识点的物化总结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包含了各种元素的基本信息。
为了更好地记忆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将不同元素的化学符号和性质用具体的物体来表示。
比如,将碳元素的化学符号C和其性质用一个煤炭块来代表,氧元素的符号O和其性质用一个氧气瓶来代表,这样在记忆和复习时就会更加直观和容易记忆。
2.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
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具体的物体或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比如用糖果表示葡萄糖,用碳酸氢钠表示NaHCO3,这样在记忆和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就会更加生动和直观。
3.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中的基本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小球代表阳离子和阴离子,然后根据它们的电荷来组合成化学式,这样在记忆和学习离子化合物命名和化学式时会更加直观和有趣。
二、物理知识点的物化总结1.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具体的物体或图像来表示牛顿三定律中的物体和作用力的关系,比如用一个小车表示物体,用橡皮筋表示弹簧力,这样在理解和记忆牛顿三定律时会更加直观和生动。
2. 机械波和电磁波机械波和电磁波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弹簧和小球来表示机械波的传播过程,用电子和磁场线来表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波的传播时会更加形象和直观。
3.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小球和弹簧来表示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用容器和活塞来表示气体的膨胀过程,这样在理解和学习热力学过程时会更加形象和容易理解。
三、生物知识点的物化总结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学中的基本单位,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小球代表细胞核和细胞质,用线条代表细胞膜和内质网,这样在学习和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会更加直观和生动。
物化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化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物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转化和能量变化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学和化学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物质的分析和合成、能量变化等。
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原子结构: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构成和结构对其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分子结构:由原子组成的,带有化学惯性的微小粒子。
分子的结构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 材料的结晶与非晶性:材料的结晶状态和非晶状态会对材料的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4. 同质材料与杂质材料:同质材料的成分纯净,杂质材料中含有各种杂质。
5. 各种材料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光学性能等。
6. 物质的相变: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相变包含气固相变、液固相变、气液相变等。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分析。
2. 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量比关系来求出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以及反应的过程。
3. 化学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4.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引入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来调控。
5.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会释放或吸收热量,在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可以用热效应表示。
四、物质的分析与合成1. 分析化学:用化学方法对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合成化学:通过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合成,制备特定的化合物。
3. 分析与合成中的物质计算:在分析和合成中,需要用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浓度等相关计算。
五、能量变化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包括动能、势能、化学能量等。
2. 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用来描述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化学动力学一、概念题1. 当化学反应系统的体积恒定时,化学反应速率υ与B υ的关系为=υ。
2. 一级反应A −→−P ,反应物A 在35 min 内反应掉30%,则此反应的速率系数为 ,在5 h 内A 反应掉 。
3. 有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对,错)4. 对于反应2NO+Cl 2−→−2NOCl ,只有当速率方程的形式为2Cl 2N O c kc =υ时,才有可能为基元反应。
其它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基元反应。
(对,错)5. 某反应的速率系数1135s mol dm 100.5---⋅⋅⨯=k ,若浓度单位改为3cm mol -⋅,时间单位改为min ,则k 的数值是 。
6. 某复合反应的反应机理为A k-1B ,B+D −→−2k Z ,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________________d d B=tc 。
7. 某复合反应的速率系数与它的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2/13122k k k k =,则复合反应的活化能E 与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1E ,2E ,3E 间的关系为 。
二、反应P A −→−α的速率方程为nkc tc A Ad d =-,若A 的初始浓度为A0c ,则在300 K 时A 转化掉20%需要12.6 min ,在340 K 时A 转化掉20%需要3.20 min 。
(1) 试导出A 转化掉20%所需时间t 与速率系数k 的关系式。
(2) 若在300K 至340K 的温度范围,反应的活化能不变,试求此活化能。
三、858 K 时,N 2O (g) 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下式分解:N 2O(g)−→−N 2(G) + 2O 21(g) 实验测得总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已知N 2O (g) 22的半衰期t 1/2。
四、反应2NO(g)+O 2(g)−→−2NO 2(g)在一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其反应机理如下:2NO(g)-1a,-1N 2O 2(g) 快反应N 2O 2(g)+ O 2(g)−−−→−2,,2a E k2NO 2(g) 慢反应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11,a mol kJ 80-⋅=E ,11,a mol kJ 200--⋅=E ,12,a mol kJ 80-⋅=E 。
(1) 试求复合反应的级数及活化能;(2) 升高温度复合反应的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少?第12章 独立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一、概念题1、对于粒子数N 、能量E 和体积V 恒定的系统,若以Ω表系统该宏观状态所拥有的微观状态总数,则每个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应为 。
2、一个双原子分子的热运动可以等价地看成是 、 和 运动组成。
3、在相同温度下, 子的配分函数最大, 子的配分函数最小。
(平动、转动、振动)4、对于独立的离域子系统,其子配分函数q 是子数N 、温度T 、体积V 的函数。
(对、错)5、设双原子分子AB 的振动为间谐振动,以振动基础为能量标度的零点。
若某温度T 时,振动配分函数的值为1.02,则分子占据振动基态的概率为 。
6、独立子系统能量的微变j j j j j j N N E εεd d d ∑+∑=,试说明前项和后项的物理意义:前项 ;后项 。
7、2Br 分子的转动特征温度K 116.0r =Θ,则298 K 下理想气体分子2Br 占据转动量子数J =1能级的概率是 。
8、有些气体如N 2O 和H 2O 等,他们的光谱熵都比量热熵大,这是由于用量热方法不能推测得残余位形熵。
(对、错)二、某纯物质理想气体共有6.023 × 1023个分子,分子内部的某内部运动形式,只有三个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分别为K 300/ ,K 100/ ,0321===k k εεε,各能级的间并度11=g ,32=g ,53=g ,其中k 为玻耳兹曼常数。
试计算:(1) 200℃时分子的配分函数;(2) 200℃并且在最概然分布时,能级2ε上的分子数; (3) ∞→T 并且在最慨然分布时,三个能级上的分子数之比。
三、试写出Ar 和CO 两种分子在室温下以基态能级为能量标度的零点的配分函数0q ,并指出在求算它们的0q 时,需要哪些有关Ar 和CO 分子的数据?四、已知理想气体F 2分子的转动特征温度r Θ为1.269 K ,500 K 时其摩尔转动能为1mol J 4157-⋅,试求该温度下F 2的摩尔转动熵。
第15章 界面现象一、概念题1、分子间力越大的液体,其表面张力越 。
(大、小)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影响物质表面吉氏函数大小的因素是 。
3、杨氏方程适用于铺展系数 ϕ 0时的情况。
(>、=、<)4、按照吉布斯界面模型,溶质i 的界面过剩量可以大于零、可以小于零、可以等于零。
(对、错)5、将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垂直插入汞槽中,当汞的温度升高时,毛细管中的汞面 。
(上升、下降)6、兰缪尔吸附等温式仅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对、错)7、当物质i 在溶液表面的吸附达到平衡时,它在表面的化学势与其在溶液中的化学势 。
(相等、不相等)8、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水和汞的表面张力分别为O H 2σ、Hg σ,水-汞的表面张力为Hg -O H 2σ,若将水中的一个汞球分散成小汞球,总表面积增加A s ,则此分散过程的表面吉氏函数变化 G ∆= 。
(①A s Hg σ;②A s Hg -O H 2σ;③A s (O H 2σ+Hg σ)④A s (Hg σ-O H 2σ))二、开尔文公式也适用于计算球状固态物质粒子的分解压力。
已知500℃时大块CaCO 3(s)的分解压力为9.42 Pa ,密度为3cm g 90.3-⋅,表面张力为1m N 210.1-⋅。
若将CaCO 3(s) 分散成半径为m 100.38-⨯的球状颗粒,试求其在500℃时的分解压力。
三、20℃时汞的表面张力为12m N 108.34--⋅⨯,水的表面张力为12m N 1028.7--⋅⨯,汞水的界面张力为12m N 105.37--⋅⨯。
试由计算结果说明水能否在水上铺展?四、25℃时,水的表面张力为13m N 100.72--⋅⨯。
试求在25℃、101325 Pa 下水的表面积可逆地增加10 cm 2时,系统所做的表面功及该过程的G ∆。
第16章 电解质溶液一、概念题1、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主要决定于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对、错)2、离子活度主要依赖于离子强度而与离子的本性无关。
(对、错)3、试分别写出ZnSO 4的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b ± 、离子平均活度a ± 与ZnSO 4的质量摩尔浓度b 的关系 。
4、25℃时,质量摩尔浓度1kg mol 10.0-⋅=b 的CaCl 2水溶液,其518.0=±γ,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 ± = 。
5、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何者与电解质的基本单元的取法有关。
。
6、在用希托夫法测定迁移数的实验中,按照某极区对某种离子进行物料衡算。
若该极区的电极反应产生这种离子,则物料衡算式为 。
7、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 。
8、()4m CuSO Λ ⎪⎭⎫ ⎝⎛Λ4m CuSO 21。
(>、=、<)9、对于无限稀释的强电解质溶液,∞Λm 与∞+λ、∞-λ之间的关系为 。
二、溶液中含有13kg mol 1000.1--⋅⨯的HCl 及14kg mol 1000.9--⋅⨯的KCl ,试求该溶液的离子强度。
若溶液中只含有13kg mol 1000.1--⋅⨯的HCl ,离子强度又是多少?三、25℃时,KCl 溶液的电导率1m S 289.1-⋅=κ。
将该溶液放入一电导池中,测得25℃时的电阻为24.36 Ω。
若在同一电导池中放入3dm mol 01.0-⋅的醋酸溶液,测得25℃时的电阻为1982 Ω。
试求醋酸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设水的电导率略去不计)3dm .10mol 0-⋅四、已知25℃时浓度为1kg .1mol 0-⋅的K 2SO 4溶液的43.0=±γ。
试求电解质作为整体的活度42SO K a 及离子平均活度±a 。
第17章 电化学一、概念题1、对于恒温恒压下进行的过程,其平衡判据为 。
2、液接电势是指 。
3、一个原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条件下放电时,其与环境间交换的热量等于 。
4、25℃时,要使电池Pt ),(g,H )( HCl )(g,H Pt,2212p p 水溶液的电池反应的电势0>E ,则必须使21______p p 。
(>、=、<)5、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电势就是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参照电极的相对值。
(对、错)6、在教材247页的电极反应的电势表中,氢电极以下的电极比氢电极更 发生还原的电极反应。
(难、易)7、氯化银电极Ag (s), AgCl Cl -也可表示为银电极Ag Ag +,二者的电极反应电势 。
(相同、不同)8、试写出当原电池放电时,整个电池电势的表示式 =)(j E 原电池 。
二、试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以及用活度表示的电池反应电势的计算公式:(1) (s) Ag (s), AgCl ) HCl )(H Pt,H Cl H 22(a p (2) Pt ),(Cu ,)(Cu )(Cu (s)Cu 32212a a a +++三、已知25℃时{}V 7620.0 Zn Zn 2o -=+E ,{}V 26791.0 (l) Hg (s),Cl Hg Cl 22o =-E ,(l) Hg ,Cl Hg 0.789),kg mol 0.0050 ( ZnCl Zn 2212=⋅±-γ电池反应电势的温度系数为14K V 1029.4--⋅⨯-。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 求电池反应的m r G ∆、m r S ∆和m r H ∆。
四、试计算电池Pt ),(O )(OH )(Hg (l) Hg o 2O H H g 22p a a -+-+在25℃时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势。
已知{}V 7971.0 Hg Hg 2o =+E ,{}V 229.1 O H 2o =+E ,水的离子积14W 101-⨯=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