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
作者以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分享了很多关于培养孩子成功的方法和理念。
首先,作者强调了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取得成功。
他提到,成功并不只是指在学术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而是指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并对自己的成长和改进有持续的动力和欲望。
这让我对孩子的潜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不能只把孩子局限在一种标准的成功模式中,而应该通过发掘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其次,作者讲述了一些成功孩子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一帆风顺地取得了成就,而是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这给我一种启示,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挑战和困难,逐渐克服它们,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提到,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从失败中学习,从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孩子成功中的作用。
他指出,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它们互相配合,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爱和关怀,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在学校中,教师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潜力。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受到了过多的压力和约束,这可能会抑制他们的发展。
有时候,父母和教师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反而忽略了他们的兴趣和潜力。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潜力。
总的来说,读完《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我对培养孩子的成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成功不仅仅意味着在特定领域取得成绩,更应该是孩子们能够自己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且付出努力去实现它。
家庭和学校都起着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有更多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3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1以前在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感慨,其实,在每个父母、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希望,在书摊上发现了一本《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很是期盼里面的内容,特意找了个静谧的下午,翻阅下来。
它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特别看了它的作者是阿姆斯特朗,都知道他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他曾花费了15年时间深入调查研究写成的教育经典专著,他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本书中说到一个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比如说让水沿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鳄鱼嘴里。
如此,一个鳄鱼似的切削器出来了,你可以利用它削铅笔。
然而,因为他不会按学校规定的方式办事,甚至不会计算房屋的面积,而被勒令退学了。
还提到一个6岁的小姑娘,她第一天入学时,是何等的激动,她习惯于将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歌唱,在入学时,她满怀期盼,她期盼学校能随处唱歌、玩耍,期盼结识更多的小伙伴,一起自由自在的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她发现自己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在书本上写的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学与字母。
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学校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患有学校恐惧症,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
李老师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的科学,需要耐心,探求和细心分析。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本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提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定义为是不学无术的“坏孩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都有开阔的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心得体会

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心得体会《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理念,向读者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并对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并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优点。
他提出了“特长教育”的观点,即鼓励每个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这使我深思,过去我常常以成功孩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孩子,而忽略了他们的差异和个性。
从此我也开始尊重每个孩子的特长,并且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其次,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教育是一种有力量的行为,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他提到了很多教育案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
我开始关注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培养他们的兴趣。
同时,我也开始重视自己的教育,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再次,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主动性。
他指出,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信心,我开始主动与孩子交流并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孩子所在的学校和社区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最后,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强调了教育的多样性。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这让我重新思考了我对教育的看法,我不再仅仅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更注重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综合素质培养活动。
总的来说,读完《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需要我们尊重和发现。
教育是一种有力量的行为,我们要重视和主动参与其中。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4000字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4000字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启发型的励志读物,作者通过讲述一位鼓励者的故事,向读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只要肩负起责任,努力奋斗,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鼓励者对孩子们的鼓励和支持,展现了他们成功的背后是付出和努力。
这深刻地启发了我,让我意识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方能实现。
书中的主人公们在面对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坚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每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意识到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书中,主人公们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走的更远。
总的来说,《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不仅是一本励志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态度和成功之道的启示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过程中的困难是难免的,但只要坚持不懈,每个孩子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勇气,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范文(三篇)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范文《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对于儿童教育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书籍。
通过对作者独特的理念和方法的阐述,并通过许多具体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本书给予了我很多新的思考和触动。
首先,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
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同,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在某些方面特别优秀的孩子才能算是成功。
但是,本书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并培养他们的优势,就能够使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
这一观点对于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非常重要。
其次,本书通过许多具体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在这些爱好上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潜能。
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强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同时,书中提到了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非常有益。
另外,《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还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比如,本书提到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给他们正确的奖励和鼓励。
书中还提到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些方法和策略都非常实用,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最后,本书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引用了大量的教育名言和名人警句。
这些名言和警句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更深的信服感。
这些名言和警句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它们通过简短而精准的语言,凝练了许多深刻的教育理念,让人不禁陷入思考和沉思。
总的来说,《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书籍。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潜能为基础的教育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
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并培养他们的优势,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
名著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名著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每个孩子都能成
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非常启发人心的名著,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成功的深刻理解,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关爱。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孩子们的信任。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引导,他们就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观念对于当今的教育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到孩子的表面,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潜力。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教育的重要原则,例如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要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等。
这些原则无疑对于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
我会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
地去关爱和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同时,我也会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体验,我会将其中的观念和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让它成为我成长的动力和指引。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2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1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不少的孩子,被人叫做“差等生”等等。
他们真的“无可救药”了么?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会因为遇到这样的孩子而陷入深思与反省。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了这部经典教育专著。
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在书中讲到了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
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
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
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这个比利在我们中国又何尝少呢?我们一年级132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长得还可算可爱,但她的大脑发育不算良好,又加上遗传(母亲智障),学习能力极差,到一年级二期数学连1+1都不知道等于几,语文连声母韵母都弄不清,更别说写一个字了。
这样的学生自然成了老师心中的后进生,首先我也对她没信心,准备放弃她。
可当我看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以后,我试着用书中的观点来看她,发现这位“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她比较内向,接受能力稍微差一点,学习方法特殊,再加上对她的偏见,导致了她的学习成绩差。
我想:有时我们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或者也会将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1《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
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
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
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
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
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
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读后感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的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
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
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
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因为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
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
查。
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北京,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还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只是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
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
的教育现象,介绍了如何去发现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本书对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促进教学科学化意识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书里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那些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很值得我们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