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有感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2 0 1 3 第 1 1 期 ( 总 第 8 3 期 )
让爱滋润学生的心 田
口 王全 凤
班 主任是学 校教育 工作 的组 织者 、 实 思想 品德教育 施者 , 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 , 班级管理要求 班 主任是全班 学生的组织者 、教育者 班 主任热衷 于本 职工作 , 尽 职尽 责 、 持之 以 和指导者 , 对创建 良好 的班集 体 , 提高学生 恒、 讲究 方法 , 将 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 素质 , 陶冶学生的情操 , 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 管理 的每一环节。 才,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班主任和学生接 在多年来 的班 主任 工作中 ,我深深地 触 的时间长 , 在 学生面前是一面镜子 、 一本 体会 到:有 高度 的责任心 和使命 感是做好 书。 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 , 首先 规范 自己的 班 主任工作 的前 提 ,同时要讲 究用科学 的 行为, 在 工作中要 求学 生做到的 , 老师首先 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 ,才 能取 得 比较好 的 要做到 , 尊重每一个学 生的人格 。 我对学生 效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 说, 老师最关心你 们的是三个方面 : 一是 每 要有一颗爱心 个学生都要注意安全。 二是品行端正 。 一个 “ 没有爱就 没有教 育” ,在平时的教育 人 要成才 , 必 须先成 人 , 你 的学 问再 大 , 如 过程 中,要求 自己以一颗 仁爱之心平等地 果没有德 , 也就 是缺德 , 那 他也不可能成 为 对待 每一位 学生 ,能够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 对社会 有用 的人 , 所 以我们要多做积德 的 体 验他们 的内心感受 , 走 进他 们的情感世 事。我利用晨会 、 班会 组织学生学 习《 小学 界 。爱 心的表现形 式往 往是通 过具体 的小 生守则》 、 《 小 学生 日常行为 规范》 等, 让学 事反 映出来 。 例如每天早晨走进教室 , 先看 生明白什么事能做 , 什么事不能做 , 提高 他 看学 生有 没有到齐 , 如有学生还没到校 的, 们明辨是非 的能力。 三是学习要认真 。 我告 向家里打电话 问一下原因。遇到天冷或 天 诉学 生 , 父母挣 钱不容易 , 把你们培养 长大 热 的时候 , 提醒同学增 减衣 服 , 上学 、 放学 更不 容易 ,父母在 培养你们成才 的道路上 路上注意安全 。 有学生头痛 , 我总会用手摸 不但 花费了钱财 , 更倾 注了他们的心血 , 你 摸他 的头 热不热 , 再 用脸贴贴学生的脸 , 看 们要懂 得感 恩 , 用优异的成绩 、 良好 的品行 看 是否发烧了 , 再带 学生到学校校医室看 。 来回报 父母 。 如有 学生 喊肚子疼 , 我 就伸手摸摸学生 的 三、 完善班级管理 肚子, 学 生就会 觉得轻 松多 了。每天做操 班 主任必须善 于组织和管理学生 , 作为 时, 看 到学生 红领巾没有戴 正 , 我会提醒学 班主任 , 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例如每天督 生戴 好或帮他们 戴好 ,有的学生衣服不够 促学生打扫卫生 , 带领学生打扫卫生 、 上早 整 齐 ,就会轻轻地 帮他 拉一拉 。记得有一 操等各种集体活动 , 班主任都得到场。还要 次, 班上一个学生叫我 : “ 妈妈 , 请您帮我 系 处理班上的突发事件 、 家访等琐事 , 耗 费的 下鞋带 吧 !” 我当时就笑了 , 学生才醒悟 时间多。 那么怎样才能 比 较轻松而又出色地 口 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一 王姝燕 过来 , 也笑 了, 是老师 , 不是妈妈。 平时我总 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爱 在教室里放些 创可贴 、 一卷纸 , 以备学 生 定的组织管理学生 的能力 , 要注意培养班 级 急用 。记得 一次, 学生吴诚诚不小心把小手 的骨干力量 , 让学生 自己管理 自己。这样不 指 弄了一个小 口子 ,我急忙用创可贴 给他 仅班 主任轻松 , 而且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组织 贴上, 他 很感谢 , 一次上课 时 , 张昌飞 同学 能力。平时班上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 , 上台说 : “ 老师给我一点纸 , 我要上厕所 。” 但具体工作都分工到各个班委 。 早操 由体育 我赶紧拿了一些卫生纸给他 ,学生从 心里 委员负责 ; 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 就是把老师 当成了他们的妈妈看待 。我 原 责。班 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 , 打扫卫 来所带班里的杨艳 同学 , 老家住在农村 , 父 生把任务分工到人 , 劳动委员负责检查 。如 母 均在外地打工 ,她们俩姐妹 与祖父 租房 今班上 良好的班风已形成。 子住在安龙 , 一次杨艳发高烧 , 恰好她祖 父 四、 善于挖掘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回老家插秧去了 , 她们身上又没有钱 , 来学 人都喜欢被表扬 。 优等 生需要表扬 , 学 校读书时被我发现 了,就赶紧拿钱 给杨艳 困生更需要表扬 。其实学 困生 身上也存在 去治病 。班上的徐吉利 同学 , 父亲 去逝早 , 着许多优点 , 需要我们去发现 、 去挖掘 。作 她母亲一人负担重 ,徐吉利就在她舅 父家 为班主任 , 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 的闪光点 , 居住 , 平时我总爱拿钱给她去买学 习用品 , 要善于给他人 以信任 ,引 导他 们有意识地 在“ 六・ 一” 活动时还买鞋子 、 袜子送她 。原 去发扬优 点 , 克 服缺点 , 扬长避 短 , 从而向 班上的刘俊 同学 , 他们姐弟俩 与 8 O多岁的 的方面发展。 外祖母居 住 , 家庭 条件差 , 经济 十分 困难 , 总之 ,班主任工作 丰富多彩 ,任重道 我常买一些学习用 品送给该生 , 在“ 六・ 一” 远。 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开拓 。 少年儿童 儿童节时 , 还买裙子赠送 。 学生感受到老师 是早晨初生 的太 阳, 美丽而可 爱 , 班主任要 对他们 的关心和爱护 ,让学生 体会到老师 用 的心太多 , 让我们把所 有对学生的感情 很在意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有一 个好 心情 都凝结成一颗爱心 , 一颗爱教 育事业 、 爱孩 投人 到一天 的学 习中去 。这些 事看起来很 子 的心 ; 让我们托起心 中的太阳 , 让 阳光洒 平常 ,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班 主任最基本的 遍每一颗童心 ,用我们 的双手托起明天 的 工作 ,其实这正是一个班 主任爱学生 的具 太 阳 , 让 他们在 大地 上茁壮 成长 , 让 明天 的 体体现。 太 阳更加辉煌。 二、 为人师 表 。 率先垂 范 。 对 学生进行 ( 作者单位 : 贵州省安龙县招堤一小 )
读《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有感

读《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后有感暑假期间,学校给我们老师也布置了作业,必须读一本书且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而且要写出读后感。
刚开始我一心是想完成任务,找出年前买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本书,翻一下,摘抄一下而已,可后来却越读越仔细,也读出了一点点味道。
读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书,更加坚定了对教育的信念,更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深受鼓舞和启发。
书中指出:人的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孩子成为天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的教育。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凡之人。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庄稼的命运。
教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命运。
怎样去发现孩子蕴藏的潜能怎样将这些潜能激发起来、挖掘出来这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面临的需要思考一个重要问题。
在《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书中作者反复强调了: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都是天才,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
赏识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能将这些潜能激发起来,变成真正意义的天才。
由于孩子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
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比任何知识都要重要得多。
书中内容详实具体,例子精彩生动实用。
如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赏识教育法则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何运用“赏识”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能自我觉醒,发现自己的特长。
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等,这种理念实际上与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和成功法则的核心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书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学会聆听”、“学会宽容”“批评孩子的语言技巧”等,都借鉴了卡耐基成人教育法的许多技巧。
看来都是相通的。
这本书虽然大都讲的是家庭教育,但对于我们老师同样启发很大。
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天才——试论家庭教育的几个问题

丰 富的内容 , 这样孩子的大脑 发育才 会发达 。我经 常见 到这样 的现 象: 老 抱怨自己孩子写作业效率低下 , 爱磨蹭。殊不知 这种恶性 循环 的状 态会一 人 看孩 子时 , 他们喜欢搬 个凳子 在太 阳底下耗 时 间, 而身 边的孩 子也 百无 次又 一次打 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 作业渐渐地成为孩子( 下转第 4页)
8 0/ 7 201 1
浅 谈 温 和 的教 育 方 式
◆ 杜海霞
( 北京 市海 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 摘要】孩子做错 了事 , 若大人 一味 采取 强硬 的方式迫使 孩子就 范, 孩子 更可能产 生逆反 和抵 触心 理。教 育 的结果适得 其反 。若 采取和 缓 一点的方式 , 则既不伤 害孩子的 自尊心 , 又能取得 事半功倍 的效果 , 让孩子在无形 中主动承认 自己的缺 点和错误 。
些家庭来说 , 教育 问题就是家庭 的全部 问题。
笔者通过十几年对家庭教育的实践和学 习, 发现家庭教 育在孩子 受教育过
了这个记 忆的黄金时期 , 孩子对周围世界作 出的反应会越来 越迟钝 。一 个
我还记 得我小的时候 被我姥姥看着长大 的情 形。七几年 的时候 。 家 每
那么 , 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抓教育呢 , 怎样 对孩子进行 正确的教 育昵? 天 才的孩 子就是 这样被毁 掉的。 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 , 并认 为家庭教 育大 致可 以分 为以下 三个 阶 段 , 就 每 户都很 穷 , 收音机 电视机 一概没 有 , 小孩 子看 的书也是 极其 稀有 的。 连 此谈谈 自己的一些心得 , 希望对年轻的家长能有所启发。 但是 , 姥姥 家就 有本 小人书 , 书名应该是《 草原小姐妹》 这是我凭着记忆 查 (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的真谛。
这本书以孩子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孩子成长、情感和教育的故事,让我对孩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关怀。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一面,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感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特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深刻地体会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挣扎。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比如学习、友情、家庭关系等等。
这让我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作者通过孩子们的成长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坚强和自信。
这让我更加重视教育,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愿意为他们的未来努力。
通过阅读《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的真谛。
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挣扎让人更加关注和关怀。
我愿意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强和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他们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关爱。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教学论文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城关小学梅荣霞在近九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明白,虽然教师活动的空间常常只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面前是三尺高的讲台,但教师的心底是无私的,因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
青春是美好的,比青春更美好的是一颗高尚无私的心!正像我在自己的爱生格言中所说的那样:“对学生的爱不应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要身体力行,用行动检验。
”多年的辛勤付出,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在2000年我被评为金阊区爱生先进,在2002年又被评为校级的优秀班主任和星级教师。
这些荣誉虽然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但并未使我止步不前,而是成了我继续努力的一种动力。
在这些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常常都是早出晚归,平日里只要一有空就与学生们呆在一起。
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使自己融入他们的生活,让孩子把我当成他们的知心姐姐。
2001年九月我又接受担任了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为了帮助这些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尽早的适应学校生活,我又是花了很多的心血,常常是连休息的时间也搭了进去。
通过近一学期的沟通,终于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记得班中有一位调皮的男孩,在家玩耍时不慎脚骨折,一连几星期都未能到校。
我就每日中午到他家中去为他补习并与他谈心。
再次回到学校后,他就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家长缺少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一味地宠爱孩子,致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懂得尊重别人,体谅别人。
我经常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给他们一些诚恳的见意,时间久了也就渐渐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使他们觉得把孩子交给我放心。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总有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他们的“差”只是暂时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因此我总是向学生暗示:你们中的每一位都是天才!平日千方百计去激励学生而不是批评打击学生,尤其对待“差生”更是抓住其点滴进步,大加表扬和鼓励。
因此,他们总也“差生”不差,信心十足的努力去做。
人人都有爱的需要。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1987年我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书的第一段话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作者写道:“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材。
”请注意作者用“摧残”两个发人深省的字。
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仿佛是农民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尽管盐碱地的条件非常恶劣,但仍然有些庄稼不屈不挠地长出来了。
不是盐碱地好,而是长出来的庄稼生命力强,命硬,就是死不掉!悲剧在于糊涂的家长还愚昧地站在家庭教育的盐碱地边,面对孩子抱怨,别人是人,你也是人,别人都长出来,你为什么长不出来!家长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
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亮丽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
书中还写道:“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好比农民都知道改变土壤,把盐碱地改良为肥沃的土地,庄稼都能茁壮成长),那么,所有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
”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正是被他们的爸爸妈妈亲手掐掉的。
”书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字撞击着我的心灵。
一股新鲜、清爽的气息沁入了我的心扉,我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
看来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做家长的上不要怪天,下不要怪地,既不要怪老师,也不要怪孩子,应该眼光向内,想想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傅雷在学术上的造诣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家教方法也被无数中国家庭仿效。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却深受悔恨的折磨。
60年代,他在给已经留学苏联的傅聪的信中写道:“儿子,昨晚一上床,我又把你的童年重温了一遍。
可怜的孩子,你的童年怎么跟我那么相似?”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
他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读书心得(同名965)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读后感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所谓“天才”,靠得是灵感和勤劳的实践去造就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天才的名号给予成功者。
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他们无不经过长期而努力的学习才得以成功。
而有些小时候表现优秀,而长大后没有成功的人,是因为后来放弃了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本书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者,而是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天赋的潜能,都有成功着的可能,做父母的要有这样的信心。
在教育中,每个老师都可能碰到不听话的学生、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
有的老师可能认为是学生故意与老师作对,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些学生已经不可救药了。
结果要么是用粗暴的态度对待这些学生,要么是对这些学生丧失了信心。
但是,这些老师哪里知道,这个学生的一生可能就会毁在你的手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在于教育者如何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要求,同时每个孩子的自尊心也是非常敏感、非常脆弱的,往往在我们不经意的打击中,而抹杀了前进的信心,削弱了前进的意志。
如果我们只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教,凭自己的感觉去压制他们,结果往往双方都不愉快。
作为教师,当学生出现过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出现,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
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同时把自己也当成孩子,蹲下来教育,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
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当我们用永驻的童心、赤诚的真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时,我们就会消除“火暴”,减少“急噪”,以“温柔”的方法去开启和诱导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个小小 “ 学 习家 ”发生 的第一翻书 ,一道 也没做。当时 ,我 心平气和
其 实在 生 物 学 界 是 一 个 非 常著 名 的现 象 的 表现 , 即 地 向他了解情况后 并没有批评他 ,而 是逐题给他做 了讲解 , “ 印刻现象 ”。1 9 1 o 年 ,德 国行为学家海 因罗特 在实验 中发 使 他十 分感 动并 认真 做完 了本 课题 目。事后 他写 了纸条 给 老师 ,我一定认真 学习 。” 现 一个十分有 趣的现象 :刚刚破壳而 出的小灰天鹅 ,会本 能 我,上面写着 : “ 地跟随在它第 一眼见到 的 自己母亲后面 。而如 果它第一 眼见
难 ”,让他们感受 到老 师特 别的关注 ,体验到师 引 ,会 到 处 张望 ,能 主 动 找 到妈 妈 的乳 头 并 能 用力 地 吸 动 帮其解 “ 吮 ,当妈 妈叫 出第一 声 “ 宝宝 ”时 会寻 找 ,这 就 是婴 儿这 爱,定会产生无 比信心和力量 。一次,我让 同学们 做题 ,有
“ 。
_ .
每个孩 子都 是 天才
◇ 刘艳涛
在近 九年 的任教 工作 中 ,我逐渐 明 白,虽然 教师 活动 不懂得 尊重 别人 ,体 谅别 人 。我 经 常在 与家长 的交 谈 中给 他 们一 些诚 恳 的见意 , 时间久 了也 就渐渐 赢得 了家 长 的信 在 平 时 的工 作 中 ,我 总有 这样 一个信 念— — “ 每个 孩
的空 间常常 只在 教室 和办 公室 里 ,面前 是三 尺 高的讲 台 ,
生 。青春是美好 的, 比青春更美好 的是一颗 高尚无私的心 !
但 教师的心底是无 私的 ,因为教师 把 自己的青春 都献给 了学 赖 ,使 他们 觉得 把孩 子交 给我放 心 。 差 ”只是 暂时 的 ,没有不 好 的学 正像 我在 自己的爱生格言 中所 说的那样: “ 对 学生的爱不应 子都 是天才 ”。他们 的 “ 生 ,只有 不成 功 的教育 。因此 我 总是 向学生 暗示 :你们 中 说在 嘴上 ,写在纸 上,而要身体力行 ,用行动检验 。” 学 习 是人 与 生 俱 来 的 一种 最 本 能 的需 要 , 当你 感 到 的每 一位 都是 天才 !平 日千 方百 计去激 励学 生而 不是批 评 差生 ”更 是抓住 其 点滴进 步 ,大加 需要 时 ,就 自然会 自觉主 动地 去 学。我 想很 多家 长都 有这 打击 学生 ,尤 其对 待 “ 差生 ”不差 ,信 心十足 的 样 的困惑 : “ 我这 孩子 什么 都好 ,就 是不 爱学 习, 怎么办 表扬 和鼓 励 。因此 ,他 们总 也 “ 呀 ? ”但 是 ,接受 了我 教育理 论 的家 长却是 完全 相反 的 困 努力 去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后有感
暑假期间,学校给我们老师也布置了作业,必须读一本书且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而且要写出读后感。
刚开始我一心是想完成任务,找出年前买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本书,翻一下,摘抄一下而已,可后来却越读越仔细,也读出了一点点味道。
读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书,更加坚定了对教育的信念,更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深受鼓舞和启发。
书中指出:人的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孩子成为天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的教育。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凡之人。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庄稼的命运。
教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命运。
怎样去发现孩子蕴藏的潜能怎样将这些潜能激发起来、挖掘出来这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面临的需要思考一个重要问题。
在《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书中作者反复强调了: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都是天才,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
赏识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能将这些潜能激发起来,变成真正意义的天才。
由于孩子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
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比任何知识都要重要得多。
书中内容详实具体,例子精彩生动实用。
如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赏识教育法则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何运用“赏识”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能自我觉醒,发现自己的特长。
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等,这种理念实际上与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和成功法则的核心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书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学会聆听”、“学会宽容”“批评孩子的语言技巧”等,都借鉴了卡耐基成人教育法的许多技巧。
看来都是相通的。
这本书虽然大都讲的是家庭教育,但对于我们老师同样启发很大。
具体到孩子身上,我们尤其要转变教育观念,好好反思我们以往的教育。
第一、要改变的是对孩子的评价观。
如有些孩子喜欢打人,爱管闲事。
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但你仔细想想他也有优点:想当领导;有的孩子喜欢出风头、出洋相,喜欢标新立异,有时是会影响到大家学习的,不批评是不可能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从小就有创新的天分;有的孩子爱顶嘴说明他有跟得上你的思路,能和你讨论问题的优点等。
如果我们能辨证地来看待学生,就会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潜能和进步。
在教育中我们既要张扬孩子的天赋,又要平衡学校的教育秩序,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
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成功机会与体验,让他们在不同的尺子上找到自己的智力强项,重拾自信。
第二、要改变的是狭隘的成功观。
在平时生活中,老师、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孩子,急功近利,过分苛刻,过于追求完美。
关于“成功”。
大部分人喜欢将“高学历”或“高职称”、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等视为“成功”。
于是,人的思维定势就是只有好的学习成绩几乎等于孩子的成功,学
习好等同于有潜力。
反之,就是失败,没出息,没前途。
这是一种狭隘的成功观,看看卡耐基等伟大成功学家对成功的理解:成功首先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心态,一种对自我的信心,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
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有了自信却能创造成功的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成才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读书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行吗360行,行行都能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