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蛋白与肝脏及胰腺疾病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tumor marker,TM)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又称肿瘤标记物。
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理想的肿瘤标记应该是肿瘤组织所特有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中。
肿瘤标志一般是指肿瘤组织和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增高特别明显而有显著意义的化学成分。
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的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只见于胚胎中,有的在肿瘤病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体内含量。
通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可辅助诊断肿瘤、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这类TM称为体液TM。
常用肿瘤标志介绍血清肿瘤标志物:胚胎性抗原(AFP、CEA);糖蛋白抗原:(CA15-3、CA125、CA19-9、CA50、CA24-2、CA72-4)它是由于细胞膜成分异常糖基化而形成的抗原;蛋白质抗原:(NMP22、细胞角蛋白19);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酶类(NSE);激素(HCG)。
血清肿瘤标志物:胚胎性抗原细胞肿瘤标志物:分化标志、增殖标志、转移潜在性标志、癌基因及抗癌基因等。
常见的体检项目可分为如下几种: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于等于3.45微克/升。
最初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CEA升高,后来发现,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和宫颈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
甲胎蛋白(AFP):AFP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87%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高达20微克/升以上。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正常值小于4微克/升,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30%—86%,其升高水平与肿瘤体积密切相关。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集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出小题,判断之类的)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3、生物因素(小题、填空):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4、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如何应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转运关系指导处方设计?不好筛选合适的盐筛选不同的晶型改善化合物结构微粉化包含物固体分散物无影响P-糖蛋白底物增加脂溶性不稳定改善化合物结构胃中稳定性稳定代谢稳定性不稳定肠代谢研究代谢药物代谢稳定6、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答: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生物膜的结构:三个模型细胞膜经典模型(lipid bilayer),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晶格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类③、蛋白质生物膜性质✓膜的流动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的半透性2、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常用抗体的应用范围及选用

常用抗体的应用范围及选用在临床活检工作中,对于各种肿瘤的正确判断,历来是外科病理学的核心问题。
因它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问题。
在免疫组化技术没开展以前,主要靠HE,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来进行鉴别和诊断各种肿瘤,这些在当时虽然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对于较为复杂,较为多型性的肿瘤,就不能对其起源及所含的成分作出正确的判断。
随着免疫组化工作的开展,给许多以往有待于解释原因的病理诊断上带来了福音。
许多以往无法解释原因的病例,经现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的处理后,能够对其起源,相关的抗原或抗体成份给予显示出来,为肿瘤的诊断提断了形态学的依据。
虽然如此,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抗原,就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在生物界里面某些细胞仅具有一个抗原的决定簇,这是极少见的,而常见的是具有数百个乃至数千个的抗原决定簇。
数量之多但又不是千篇一律,并非都在细胞的表面表达出来,加上细胞的排列有高有矮,有长有短,切片时有的被切到细胞膜,有的被拦腰斩断,因此在一张切片上看到的同一种抗原的表达也不一致,有的在细胞核,有的在细胞膜,也有的在细胞浆,这种现象是由于切片的原因所致。
但是,抗原的表达,在原来的表达上就有核、浆、膜之分。
有的抗原可在一个部位表达,有的抗原则可在两个部位表达,例如PCNA,它可以在细胞核表达,也可在细胞浆表达。
有的抗原,可表现为双向表达,如上皮(样)肿瘤间皮肿瘤和滑膜内瘤等,用角蛋白标记时,可有阳性表达,用波形蛋白标记时,也可有阳性表达。
对于上述的许多现象,在观察检测时,就要特别地小心,不断地积累经验,以便于更好地鉴别各种抗原的所在部位。
某些抗原不是在任何时候能表达出来的它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有人根据肿瘤细胞增生的能力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进入细胞周期的增殖细胞,这包括G1、G2及M期的细胞。
2.暂时未进入细胞周期,但在某特定的时期和条件下,使其开始增殖的细胞(GO期)。
3.静止的永不再进入增殖周期的细胞,这些细胞己分化成熟,根据新陈代谢的规律,它们逐渐地进行消之阶段。
中医药治疗胰腺纤维化的临床对策及研究进展

·综述·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3.09.034中医药治疗胰腺纤维化的临床对策及研究进展纪晓丹1,龚彪1,李兴佳1,吕婵1,徐莹2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科,上海 2012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上海 201203通信作者:徐莹,******************(ORCID: 0000-0002-4645-3094)摘要:胰腺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疾病发展不可逆的主要病理变化,目前临床针对胰腺纤维化的治疗仍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
本文总结了近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胰腺纤维化的临床策略及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胰腺纤维化涉及到的脏腑有肝、胆、脾、胃;病理因素与火、瘀血、痰湿相关;中药提取物抗胰腺纤维化的相关研究涉及的药物类别包括健脾类、化湿类及化瘀类等,中药方剂治疗胰腺纤维化的相关机制信号通路主要是干预胰腺星状细胞的激活。
以上研究为中医药对胰腺纤维化的预防、干预及防治并发症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胰腺炎,慢性;纤维化;中医药疗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4162);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0yf1449500);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四明青年基金”(SGKJ-201924)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fibrosis:Clinical strategies and research advancesJI Xiaodan1,GONG Biao1,LI Xingjia1,LYU Chan1,XU Ying2.(1.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2.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Cente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 Ying,******************(ORCID: 0000-0002-4645-3094)Abstract:Pancreatic fibrosis is the main irreversible pathological change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at present,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ffective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fibro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fibrosis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clinical strategies and research advances. Th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pancreatic fibrosis involves the liver,gallbladder,spleen,and stomach,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fire,blood stasis,and phlegm dampness. The research on the anti-pancreatic fibrosis effect of TCM extracts mainly involves spleen-strengthening,dampness-resolving, and blood stasis-resolving drugs, and intervention against the activation of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is the main signaling pathway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of TCM prescrip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fibrosis. The above studi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CM in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pancreatic fibrosi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Key words:Pancreatitis, Chronic; Fibr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Research 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for Youth (82004162); Shanghai You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Sailing Program (20yf1449500);“Siming Youth Fund” of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GKJ-201924)胰腺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疾病发展的主要病理变化[1],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以改善疼痛、预防其急性发作,纠正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及防治并发症为主[2]。
简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9、简述cancer、carcinoma、sarcoma的

1、简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9、简述cancer、carcinoma、sarcoma的定义和关系(请各举例3个carcinoma、sarcoma)。
简述细胞原癌基因的分类以及激活机制23、简述cancer、carcinoma、sarcoma的定义和关系(请各举例3个carcinoma、sarcoma)。
24、简述肿瘤浸润的途径有哪些25、简述肿瘤对机体有哪些影响?26、细胞凋亡(apotosis)在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请简述其生物学意义以及包括的阶段27、癌基因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癌基因产物的功能分类有哪几种?28、叙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
1.试述化学致癌物影响人类健康、导致人类肿瘤的主要途径,并各举2例2.简述基因与肿瘤形成的关系3.简述遗传性肿瘤综合症的特点4.试述癌基因的定义,并举例。
(至少3个)5,试简述抑癌基因的可能功能。
1、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可归纳为哪几个主要方面?2、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的分类?3、研究肿瘤流行病学的意义?4、当前我国癌症发病增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呼吸系统的内镜包括哪些?22.消化系统的内镜包括哪些?23.内镜诊断的常用方法?24.内镜的发展史上,依次出现过那些种类的内镜?25.胶囊内镜的优点?26. 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包括哪些?27. 气管镜检查的范围。
28.胃镜检查的范围。
29.胃镜检查的适应证。
30.胃镜检查的禁忌证。
31.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
32.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
33.十二直肠镜的应用有哪些?34. ERCP 的适应证。
35.ERCP的禁忌证。
36.小肠镜的检查方法。
37. 小肠镜检查适应证。
38. 结肠镜肠穿孔类型。
39. 介入超声诊断的意义。
40. 腹腔镜的适应证。
5、在肿瘤病理学中,目前有较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它们多有哪些方面?20、对于实体肿瘤一般形态学表现在哪几方面?21、病理学检查诊断诊断时,存在的不足,其主要可能有哪方面?22、简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23、外科病理学医师提高冰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措施有哪些?24、病理申请单的填写规范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是相关的,申请单应该填写哪些内容?25、简述冰冻切片的指征?1.肿瘤的临床诊断应该包括哪3个方面?2.常用肿瘤标志物有哪些?3.AFP,中文名称甲胎蛋白,英文名称是什么?可用于诊断什么恶性肿瘤?4.PSA,中文名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英文名称是什么?可用于诊断什么恶性肿瘤?5.肿瘤的高危因素的定义是什么?6.肿瘤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临床常用肿瘤耐药基因、增殖抗原及受体简介

临床常用肿瘤耐药基因、增殖抗原及受体简介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分子量为34—50KDa的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血管内皮中,主要用于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转移关系的研究。
VEGF的过表达在各种上皮源性恶性实体肿瘤中,包括结直肠癌、肺腺癌、头颈部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与肿瘤的转移性呈正相关,生存期短,预后差。
EpidermaI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种分子量为170kDa的膜蛋白,由一个能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的胞外功能区、一个短的穿膜区和一个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区组成。
研究证明EGFR的过表达在各种上皮源性恶性实体肿瘤中,包括结直肠癌、肺腺癌、头颈部癌等与肿瘤的转移性呈正相关,生存期短,预后差。
EGFR具有保护化疗和放疗中肿瘤细胞毒性作用,导致化疗和放疗失败。
目前的资料EGFR抑制剂Erbitux(cetuximab,西妥昔单抗)抗癌药物可以结合肿瘤细胞EGFR位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旁路,抑制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EGFR表达于多种正常组织,特别是复层上皮和鳞状上皮的基底层:乳腺癌病人EGFR的过度表达预示其生存期短、激素疗效差;胃癌病人则表明其预后差。
MRPl(Multidrug Resistanec—Associated Protein 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除Pgp外还有非Pgp介导的MDR机制存在。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是MRP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基因的染色体位点是16p13.1。
它编码分子量是19kDa的MRPl蛋白。
主要表达在肝脏、结肠和胰腺组织中,用于多种肿瘤的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P—glycoprotein(Pgp) P一糖蛋白Pgp是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作为”药泵”功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耐药,主要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如肾细胞癌、肝癌、胃肠道癌、乳腺癌等)的研究。
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
ELISA法可用血清、含EDTA、柠檬酸或肝素 的血浆标本,待测标本不可用NaN3防腐,检 测前应充分离心标本。 ECLIA(电化学发光法)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 素(>5mg/d)治疗的患者,必须在末次生物 素治疗8小时后才能采血;检测结果不受类风 湿因子影响(RF<1500IU/ml)。
甲胎蛋白
CA15-3
CA15-3血清增高亦可见于肺癌、卵巢癌、结肠癌、 肝癌等其它恶性肿瘤。某些良性乳腺疾病,卵巢 疾病等非恶性肿瘤疾病亦可引起CA15-3水平的增 高。
CA242
CA242(carbohydrate anigen 242)水平在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中很低,但在消化道等多 种器官恶性肿瘤患者中CA242的水平很高,特别是胰腺癌、结直肠肿瘤中呈高表达,因 此对胰腺和结直肠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三代肿瘤标志 物。
甲胎蛋白
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 variant),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亲和电 泳免疫印迹法均要求待测血清或其他体液避免溶血、脂血或微生物污染,亲和吸附离心 管法血清要求清亮。
甲胎蛋白
AFP-L3在HCC诊断中特异性高于AFP,但敏感性 与总AFP无明显差异;与其他指标如AFP、
癌胚抗原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例如胆汁淤积、结肠息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慢性肝 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肺气肿)CEA含量会轻度或中度上升,但通常 不超过10ng/ml。吸烟者中约有30%CEA大于5ng/ml。CEA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诊断依据。
癌胚抗原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肿瘤治疗及随访。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 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 查及X线检查半年。CEA正常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疾病存在的可能。与CEA发生反应的抗 体与胎粪抗原(NCA2)也能反应。
血清PGC-1α、A1AT_水平与2_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关系

血清PGC -1α、A1AT 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关系吴军1,邓润钧1,张向磊1,贺倩倩1,姜莉莉21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山东青岛266033;2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 -1α)、α1-抗胰蛋白酶(A1AT )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取T2DM 患者184例(T2DM 组),另选取同期6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NAFLD 将T2DM 患者分为NAFLD 组(95例)和非NAFLD 组(89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C -1α、A1AT 水平。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T2DM 合并NAFLD 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GC -1α、A1AT 水平对T2DM 合并NAFLD 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 组血清PGC -1α、A1AT 水平降低(P 均<0.05)。
与非NAFLD 组比较,NAFLD 组血清PGC -1α、A1AT 水平降低(P 均<0.05)。
体质量指数增加、T2DM 病程延长、高血压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为T2DM 合并NAFLD 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GC -1α、A1AT 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 均<0.05)。
血清PGC -1α、A1AT 水平联合预测T2DM 合并NAFLD 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大于血清PGC -1α、A1AT 水平单独预测的0.788、0.786(P 均<0.05)。
结论 血清PGC -1α、A1AT 水平降低与T2DM 合并NAFLD 发病密切相关,血清PGC -1α、A1AT 水平联合对T2DM 合并NAFLD 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