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歌词四首精品学案 粤教版必修2
2021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歌词四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歌词四首》教案粤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体验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习写作较简单的自由诗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歌与诗的历史渊源。
二、欣赏本课的四首歌曲。
三、请学生小组讨论,投票选出小组最喜欢的歌曲并派一名代表发言,说说小组同学喜欢它的原因。
作业:请每位同学为一首歌曲自己填词,下节课在全班发表。
第二课时一、小组成员互相欣赏并挑选出代表作品,请作者在全班朗诵。
二、全班同学讨论并评出最佳创作者,以掌声鼓励。
三、欣赏歌曲〈出塞曲〉、〈真的爱你〉、〈大地〉等四、作业〈一课一练〉第三课时:评讲〈一课一练〉。
作业:修改自己的作品,抄在摘抄本上。
小结: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达到一种享受诗歌的境界,而不是学习诗歌,从而喜欢诗歌。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课后创作诗歌奠定了基础。
教后记:《歌词四首》属于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扩展阅读,是为学生扩充知识面而设置的。
而我将它做为一节课来讲是因为可以让学生在学了前面多首诗歌后做一个总结归纳和休息。
因为本课的诗歌是做为歌词这种形式出现的,所以本课可以做为一节欣赏课来处理。
〈〈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教学重点1、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2、教学过程可按整体阅读→重点阅读→品味语言这几个步骤进行。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
教学计划: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一、导入新课: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歌词四首精品教案 粤教版必修2
![[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歌词四首精品教案 粤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4be86f6a58da0116c1749b8.png)
《歌词四首(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弯弯的月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情感:体会激昂自豪的爱国情感。
2、修辞手法的综合应用3、让学生初步学习写作较简单的自由诗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课有四首歌词,分别是《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和《弯弯的月亮》。
前两首的主题是热爱祖国的情感,后两首是思乡的情怀。
那么,在选取上,我突出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这节课就讲《长江之歌》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例如他们还有人不清楚比拟是什么,不了解比拟和比喻有什么区别),本课通过对这两首歌词修辞手法的分析做一个本单元学习修辞手法的总结性的归纳。
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通过欣赏——朗诵——思考——提问——启发——讨论——评价——创作的步骤学习课文。
2、设计依据:作为单元的扩展阅读,并不属于基础阅读,不需要教师讲解太多,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要体现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课堂活动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属于特殊性的歌词(第一次语文教材中出现歌词),让学生在音乐中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显然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歌词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深刻的多。
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将学生一步一步地领入课文中,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学习《长江之歌》1、导入《长江之歌》是198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此片当年创下了非常高的至今仍无法打破的40%的收视率,以此我本课的切入点,配上此片当年主持人陈铎和虹云极富激情的解说辞以及精美的画面,给学生营造一种激昂的气氛。
以此激发他们进而想听〈〈长江之歌〉〉的欲望。
2、欣赏歌曲《长江之歌》精心选取了一个视频MTV,将长江的惊涛骇浪以及奔腾气势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予他们视觉上的感知,宏厚的男声给予他们听觉上的感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歌词四首含答案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哺.育( ) ②荡涤.( ) ③磅礴..( ) ④泱.泱( ) (2)多音字①脉⎩⎪⎨⎪⎧ 脉.搏( )脉.脉含情( ) ②臂⎩⎪⎨⎪⎧ 臂.膀( )胳臂.( ) ③熬⎩⎪⎨⎪⎧熬.夜( )熬.白菜(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涤( )绦( ) (2)⎩⎪⎨⎪⎧ 娇( )矫( ) (3)⎩⎪⎨⎪⎧ 挽( )娩( ) (4)⎩⎪⎨⎪⎧哺( )脯( )二、词语积累理解运用(1)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泱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词填空沉默·静默沉默:不爱说笑;不说话。
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1)当年这些风云一时的机构,如今________地分散在街道的各个角落。
(2)在广泛的质询面前,该中心没有一味________,而是通过媒体对问题进行了部分说明。
三、名言警句与“长江”相关的诗词名句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作者简介1.胡宏伟,当代词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歌曲《长江之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
2.叶佳修,台湾花莲人。
著名创作型歌手,台湾歌坛“校园民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3.晓光,原名陈晓光,当代词作家。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2-粤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本课话题——欢乐一、从课本中积累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二、从生活中积累《快乐大本营》带动的明星效应和倡导的快乐理念至今生命力不减,十几年来,这一节目已成为中国青少年文化的一部分。
《快乐大本营》是中国电视界综艺娱乐节目的领头羊,同时,也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娱乐节目之一,甚至成为中国亿万观众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快乐大本营》新创意的主题性综艺节目,为普通观众或草根团体及组合打造了一个展现个性的“全民娱乐”平台和分享快乐的机会,传递“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突出了以观众为主体的“娱乐天下”的节目理念。
三、从名言中积累1.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欢乐而死。
因此,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
——伏契克2.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3.一个人如能经常让自己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罗兰4.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罗兰5.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一、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
某某某某(今某某市万州)人。
何其芳 20年代末开始写诗,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
1935年何其芳从大学毕业,先后到某某南开中学和某某莱阳师X任教。
开始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上发生很大变化,写了一批关注现实的作品。
1938年他奔赴某某,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
歌颂新生活、歌唱光明的主题和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构成他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
从格律的追求上,他的诗靠近新月派,从意象的摄取来说,又靠近现代派。
其著名诗歌有《预言》《夜歌》等。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歌词四首讲解与例题粤教版必修2

1.认识胡雄伟、叶佳修、晓光和李海鹰等词作者的平生及其词作风格。
2.频频朗读,领会歌词的语言特点;掌握歌词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掌握歌词的写法。
3.经过本课的学习,领会词作者在歌词中的深情,激发爱国思乡的感情。
1.连线作者胡雄伟胡雄伟,今世词作家,1953 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69 年 12 月入厂当工人。
1972 年12 月参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创作员,现为沈阳军区行进歌舞团副团长,大校军衔,国家一级编剧。
主要作品有歌曲《长江之歌》《中国共青团团歌》等。
叶佳修叶佳修,生于1955 年,台湾花莲人,有名的创作型歌手。
他的创作清爽朴素,充满田园情调且易学易唱。
1979 年由他作词、作曲并主唱的首张专辑《叶佳修》,在民歌时代首开了流行乐坛全能派歌手的先河。
近来几年来转战职场,曾任多媒体第一版制作人、专业编曲、电台主持人、媒体公司制作总监、音乐顾问等,活跃于外国华人音乐界。
主要作品有《赤足走在田埂上》《想念总在分手后》《乡下的小道》《外婆的澎湖湾》《踏着斜阳回去》等。
晓光晓光,生于1948 年,原名陈晓光,河北景县人,今世词作家。
有些作品被选入高等音乐院校专业教材及中小学音乐课本,并被译成英、日、法、朝等国文字介绍到外国。
此中《那就是我》和《在希望的野外上》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域音乐教材,并被选入“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主要作品有《在希望的野外上》《那就是我》《在中国的大地上》《把心交给祖国》等。
李海鹰李海鹰,词曲作家,1954 年生于广东。
他从小就喜爱音乐,很早便开始显现出音乐才华。
1970 年, 16 岁的李海鹰就进入广州粤剧团,当上了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5 年此后,他成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的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这时期,他被送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深造班学习了一年半。
1982 年末到1997 年3 月,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当创作员,《弯弯的月亮》就是这时期写出来的。
从 1997 年 4 月起,他担当了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_《歌词四首》优教导学案

《歌词四首》优教导学案【课标导航】抓住意象,鉴赏歌词【自学引领】“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弯弯的月亮》咏唱的都是“爱”,对祖国文化的爱,对家乡故园的爱。
歌曲,因配以优美的旋律较诗歌更通俗,更普及。
这四首歌,均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歌,翻开歌词,也许你就会不自觉的哼唱出来。
那或雄浑高亢,或深情细腻的歌声早已深深烙于你的脑海。
可你细品过歌词吗?这课书,我们就一起细细品味一下歌词的魅力。
在细品歌词之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1、《长江之歌》是如何描绘母亲河的风采的?2、《我们拥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采用哪些意象来表现中国精神的?3、《那就是我》选取哪些意象表现对故乡的思恋?4、《弯弯的月亮》那穿透胸膛的忧伤来自何处?【知识窗口】1、《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播出时没有主题歌,后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主题歌歌词。
仅仅13天就收到稿件4000余件,后军旅作家胡宏伟的《长江之歌》被选作主题歌,并由王世光谱曲。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沿途汇入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
全流域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
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孕育了中华民族烂灿的文明。
《话说长江》就是一部讲述长江流域地理和历史的电视系列片。
2、黄,原名黄湛森,1941年生于广州,1949年随父母移民香港,196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从事广告、电影、作曲等职业,任过香港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
写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是“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 粤教版必修2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 粤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a5f0e55168884868762d676.png)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山民)》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问题法、演绎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及磁带,雨巷图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引导、点拨,并示范诵读。
2、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4、扩展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学习《欢乐》二、学习《雨巷》1、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
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
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2、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①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明确: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歌词四首精品学案 粤教版必修2
![[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歌词四首精品学案 粤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e9f4efd84254b35eefd34b8.png)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歌词四首精品学案粤教版必修2《歌词四首(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弯弯的月亮)》导学案长江之歌1 、课文解读。
(1) 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胡宏伟,男,歌词作家、诗人, 1953 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69 年 12 月人厂当工人。
1972 年 12 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创作员,现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大校军衔。
国家一级编剧。
他的主要作品有歌曲《长江之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
1983 年,中央电视台用整整半年时间连续播出了专题片《话说长江》,这部专题片可以说是 1983 年中国电视的沸点。
刚开播几期便造成万人空巷的播出效果,人们不仅陶醉于长江两岸旖旎风光的再现、主持人绘声绘色的解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主题歌片头曲《长江之歌》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的片头曲以音乐为主,只配了几声“啦啦啦”的人声,但旋律亲切上口、颇有气势,不久就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
后来,很多人给中央电视台提出建议,希望能填上歌词成为一首歌。
于是摄制组于 1983 年 12 月 25 日向全国发出“征集《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的启示”。
短短 3 个月, 5000 多首应征作品便从各地飞来。
其中,胡宏伟在 1984 年新年前夕写在贺年卡上的《长江之歌》填词成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首。
这首歌词被填人原曲,并在《话说长江》音乐会上由歌唱家演唱之后,便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2) 基本解读。
《长江之歌》的歌词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
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发自内心地咏唱了这条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唱出了人们的真情实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歌词赞美长江,并不是直接描写波澜壮阔的长江水,而是从人们对长江的真情实感人手,将长江外”,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深情地描绘了从雪山、从远古走来的长江,向东海、向未来奔去时那奔腾咆哮的博大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观;第 2 段“你用甘泉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和第 5 段“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赞颂了长江母亲及两岸儿女们勤劳勇敢、胸襟宽阔的崇高品德;而第 3 段和第 6 段,反复咏唱“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直抒胸臆,深情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自己母亲的象征——长江的无限依恋和热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歌词四首精品学案粤教版必修2《歌词四首(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那就是我、弯弯的月亮)》导学案长江之歌1 、课文解读。
(1) 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胡宏伟,男,歌词作家、诗人, 1953 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69 年 12 月人厂当工人。
1972 年 12 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创作员,现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大校军衔。
国家一级编剧。
他的主要作品有歌曲《长江之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
1983 年,中央电视台用整整半年时间连续播出了专题片《话说长江》,这部专题片可以说是 1983 年中国电视的沸点。
刚开播几期便造成万人空巷的播出效果,人们不仅陶醉于长江两岸旖旎风光的再现、主持人绘声绘色的解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主题歌片头曲《长江之歌》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的片头曲以音乐为主,只配了几声“啦啦啦”的人声,但旋律亲切上口、颇有气势,不久就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
后来,很多人给中央电视台提出建议,希望能填上歌词成为一首歌。
于是摄制组于 1983 年 12 月 25 日向全国发出“征集《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的启示”。
短短 3 个月, 5000 多首应征作品便从各地飞来。
其中,胡宏伟在 1984 年新年前夕写在贺年卡上的《长江之歌》填词成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首。
这首歌词被填人原曲,并在《话说长江》音乐会上由歌唱家演唱之后,便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2) 基本解读。
《长江之歌》的歌词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
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发自内心地咏唱了这条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唱出了人们的真情实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歌词赞美长江,并不是直接描写波澜壮阔的长江水,而是从人们对长江的真情实感人手,将长江外”,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深情地描绘了从雪山、从远古走来的长江,向东海、向未来奔去时那奔腾咆哮的博大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观;第 2 段“你用甘泉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和第 5 段“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赞颂了长江母亲及两岸儿女们勤劳勇敢、胸襟宽阔的崇高品德;而第 3 段和第 6 段,反复咏唱“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直抒胸臆,深情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自己母亲的象征——长江的无限依恋和热爱之情。
(3) 精华鉴赏。
歌词语言精练,对仗工整,结构精巧,巧妙运用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抒情状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塑造了长江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出了长江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朴实无华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长江的深深的依恋与无尽的赞美。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1) 作者简介。
黄沾,原名黄湛森,又名不文沾。
1941 年生于广州,原籍广东番禺。
8 岁到香港定居。
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曾任电视节目主持人、电影,编剧、导演、演员、填词人、作曲家、广告人等。
1982 年获得最佳曲词奖, 1991 年曾连获港、台两地乐坛共 12 个奖项。
著作有《黄沾随笔》、《黄沾》和《数风云人物》等 30 多种。
(2) 基本解读。
这首歌词用浅白而形象的语言来抒写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歌词第 1 段“二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用独特的联想,精练的语言,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千万个中国人,凝聚为一个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五千年的文化是脉搏的大中国的形象。
第 2 段“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就是民族的气节就是泱泱的气节/从来没变过”,寥寥数笔,将中国经过的苦难历史和不变的民族气节概括了出来。
第 3 段“手牵手什么也别说/哪怕沉默都是歌/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再次强调了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是深沉的,中国情结是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其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黄沾性情率真,在歌词创作上也喜欢用浅白的文字直抒性情,显示洒脱的风格。
他很少用委婉曲折的写法,即使使用各种修辞方式去营造气氛时也是非常直白的。
这首歌词正体现出他的这种风格。
黄沾写歌词通常挥笔而就,因此有人认为,尽管他的歌词才情横溢,但是语言不够精巧;而有时当他可以追求词句时,又显得不太自然。
那就是我(1) 作者简介。
晓光,原名陈晓光,男, 1948 年生,河北景县人。
当代词作家。
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把心交给祖国》等。
有些作品被选人高等音乐院校专业教材及中小学音乐课本,并被译成英、日、法、朝等国文字介绍到国外。
其中,《那就是我》和《在希望的田野上》被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并被选人“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那就是我》作于 1982 年。
(2) 基本解读。
《那就是我》是一首令人沉醉的深情之歌,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
歌词的四个部分结构相似,反复咏唱,营造出一种魂牵梦绕、荡气回肠的气氛。
歌词每个部分的开头分别怀念故乡的“小河”、“炊烟”、“渔火”、“明月”,接下来的一句分别怀念“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小路上赶集的牛车”、“沙滩上美丽的海螺”、“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之后是一声深情的呼唤“噢,妈妈——”,最后是一个假设句,“如果……,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将自己幻化成“浪花”,向妈妈微笑;幻化成“竹笛”,向妈妈吹响;幻化成“风帆”,向妈妈驶去;幻化成“山歌”,从远方向妈妈飘去,用比拟的方法,把美好的自然和事物与真挚的思念之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象、含蓄,却十分动人。
(3) 问题探究。
这首歌词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有人认为这首歌词抒发的是游子思念母亲的情怀,有人认为抒发的是海外赤子思念祖国的深情,还有人认为抒发的是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让学生多角度去解读诗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弯弯的月亮(1) 作者简介。
李海鹰,男,词曲作家, 1954 年生于广州。
他从小喜欢音乐,很早就开始显露音乐才华。
1970 年, 16 岁的李海鹰就进入广州粤剧团,当上了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5 .年以后,他成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的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这期间,他被送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
1982 年底到 1997 年 3 月,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当创作员, ( 弯弯的月亮》就是这期间写出来的。
从 1997 年 4 月起,他担任了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国际艺术节组织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Festival Organization) 理事。
(2) 基本解读。
《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大半个中国。
这首歌曲调优美、歌词动人,内涵丰富,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
歌词第一部分“遥远的夜空……流进我的心上”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一幅故乡的美丽的画一点一点地展现在读者和听者面前。
先看到的是“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接着看到“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之后是什么?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小船之后呢? “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现在画中出现了一个女孩儿,女孩儿在做什么? “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这首歌谣怎么样? “歌声随风飘啊,飘到我的脸上”,从画讲到了看画的人,就是“我”,听到古老的歌谣,我有什么反应? “脸上淌着泪,像那条弯弯的河水”,画和歌谣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思乡怀旧的忧伤,连“我”的泪水都让“我”想起故乡的河水,“弯弯的河水流呀,流进我的心上”。
这一段歌词,用顶真的手法抒发悠长不绝的情思是再合适不过的,让人不断地期待,一幅画卷徐徐打开,令人回味无穷。
这一部分歌词的内容充满了怀念故乡、怀念童年那种淡淡的忧伤。
歌词第 2 部分“喔——/我的心充满惆怅/只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喔——/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歌词的着眼点和风格都有所改变,从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转向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淡淡的忧伤到深深的忧患。
“我的心充满惆怅”,是因为“弯弯的月亮”没有变,“今天的村庄”也没有变,一切都还像过去一样古老,一样落后。
因此,作者进一步感到,“故乡的月亮”是“忧伤”的,而“我”,面对故乡落后的面貌也同样是充满了感叹和忧伤,这种情感“穿透了我的胸膛”。
(3) 问题探究。
歌词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怀念故乡美丽的景色和古朴的民风,后一部分忧患故乡一成不变的落后面貌,反映出作者既爱故乡,又为故乡担忧的矛盾心态和深深的忧患意识。
因为作品本身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气氛是矛盾的,所以也有人认为前后矛盾是歌词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前面是让人油然而生的怀旧情愫,是忧伤而美好的,后面却突然来感叹乡村没有发展,没有进一步现代化。
两个部分无论从情感的延续上还是从内容的衔接上看,都截然分开了。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旨在让学生把握和体会四首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长江之歌》抒发的是中华儿女对母亲之河——长江以及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抒写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表达出深沉的中国情结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 那就是我》抒发的是游子对母亲或者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思念,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
《弯弯的月亮》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对故乡景色和民风的深深怀念,也有面对故乡一成不变的落后面貌的感叹和忧伤。
这些歌词词句优美,情真意切,因此能够打动读者和听者,引起大家的共鸣。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复习所学习过的修辞知识,并引导学生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独特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长江之歌》运用了比拟、比喻、夸张和对偶等修辞格,将长江比作一位气概非凡的母亲,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对母亲的深深的赞美之情。
对仗工整,结构整齐。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将千万个中国人凝聚成一个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五千年的文化是脉搏、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和逆境也屹立不倒的大中国的形象,语言大气、洒脱,情感深沉。
《那就是我》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等修辞格,把自己比作微笑的浪花、吹响的竹笛、行驶中的风帆和远方飘来的山歌,把故乡美好的事物和自己真挚的感情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抒情含蓄、动人。
《弯弯的月亮》运用了顶真、比喻、比拟、拈连等修辞格。
这首歌词最令人称道的是词作者在歌词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运用的顶真,词作者运用顶真手法,将一幅故乡的美景图徐徐展开,抒发悠长不绝的思乡之情,令人充满期待,令人回味无穷。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区别不同风格的歌词的能力,并且通过寻找相同或相近风格的别的歌词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