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说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第一课时特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说学情】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

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说教学方法】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

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禹的图片)这是谁?告诉你们,他是我国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书“大禹”)通过预习,你知道他做过什么?(板书“治水”)2、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

(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

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初读课文(一)自读课文要求:认真拼读生字,把课文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设计意图: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1、齐读课题,生书空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滔滔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百姓无家可归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

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结合生质疑,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

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

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

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

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引语):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说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说教学难点】: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神话故事,导入课题。

1、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2、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3、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

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二、了解故事内容。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2、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师结合资料讲述故事)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以及所付出的努力。

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先后顺序的疏理。

情感目标: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

体会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幻灯片。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水?洪水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指名说)3、播放录相: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相。

(洪水肆虐的景象)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节1、问:你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谈)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洪水的?自己读读第一节。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4、通过朗读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直到我们还知道,是因为什么?课文最后有一个成语,大家找一找。

(代代相传)学习第四节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头猛兽,摧毁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园,老百姓已经无家可归了!那么洪水究竟有没有被制服呢(制服了)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老百姓该有多么感激大禹啊!2、如果你是老百姓,你会怎样感激大禹?(指名说)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凶猛的洪水?继续往下把课文读完。

(自读二、三小节)学习第二、三节1、问:那么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治水的过程怎样?(指名答)2、出示幻灯片:禹在干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他是怎样察看的?他又是怎样疏通河道的?读读课文。

(板画千山万水)3、先是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3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3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10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

3、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贴有生字的大转盘、印有“识字小博士”字样的小奖章。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

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

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标然段;(2)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

(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1)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2)评选出小组的“朗读小状元”。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这一环节把主要活动放在“读”上,读书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引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注重读的面,让全体同学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读的要求明确,学生易于操作。

)5、交流识字情况。

(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淹没农田冲倒百姓父亲带领修筑才能制伏挖洞水势辛苦入学a、小组合作认读。

b、开火车检查。

(2)做“大转盘”游戏认读生字。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很多,在引导学生读文时,教师巡视可发现:有一些字是学生普遍认读困难的,如:“势、淹、伏、制、领”等。

因此可以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贴在课前准备的转盘上。

〉(通过大转盘的游戏,帮助学生加强认读,突破识字难点。

《大禹治水》教案通用15篇

《大禹治水》教案通用15篇

《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通用15篇《大禹治水》教案1一、教学目标:认知:1、了解黄帝、炎帝的主要事迹。

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2、说出大禹的主要事迹和治水成功的原因。

技能: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情感: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

二、教材分析:重点:大禹治水的事迹和精神。

难点:对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1、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

2、大禹治水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1、黄帝和炎帝的事迹:(1)教师讲述黄帝和炎帝的故事。

然后提问:祖国境内原始社会的遗址主要有哪几个?为什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2)师生归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2、大禹治水:(1)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中大禹像,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提问:鲧治水为什么未成功?禹根据实际采用了什么治水方法?(2)师生归纳:禹根据山脉地形,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

(3)请学生观察大禹治水插图,教师简介禹与群众同甘共苦,顶风冒雨,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艰苦劳动十三年,终于把洪水控制住。

反映了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的聪明才智和人定胜天的气概。

(4)组织学生讨论: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5)归纳: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百姓的赞颂,人们为了感谢禹的功劳,称他为“大禹”。

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

(6)讲一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同桌同学讲)3、大禹陵和夏朝的建立。

(1)教师出示大禹陵、禹庙的照片,介绍大禹陵(也可以让去过大禹陵的学生讲)。

(2)教师讲解夏朝是怎样建立的。

(三)知识反馈1、课后填空题。

2、请几个学生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四)全课总结。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引言概述: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段历史故事,讲述了大禹在面对洪水泛滥的困境下,通过智慧、勇气和毅力成功治理了洪水,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本文将从大禹治水的背景、治水方法、成果、影响和启示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大禹治水的背景1.1 洪水泛滥的原因:气候变化、地理条件等因素导致河流泛滥。

1.2 人民生活的困境:洪水泛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1.3 大禹的背景: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理洪水的经验。

二、大禹治水的方法2.1 调查研究:大禹亲自前往各地考察,了解洪水泛滥的情况。

2.2 制定治水方案:大禹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一系列治水措施,包括修筑堤坝、开凿河道等。

2.3 动员人民:大禹号召人民积极参与治水,共同抵御洪水。

三、大禹治水的成果3.1 河道畅通:大禹开凿河道,疏通河流,使得水流得以顺畅。

3.2 堤坝修建:大禹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堤坝,有效防止洪水泛滥。

3.3 治水经验总结:大禹总结了治水的经验,为后世治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四、大禹治水的影响4.1 治水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成为中国古代的一大治水典范,形成了丰富的治水文化。

4.2 社会稳定的提升:大禹治水后,洪水泛滥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社会稳定得到提升。

4.3 治水技术的传承:大禹治水的技术经验被后世吸收和传承,为后来的治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大禹治水的启示5.1 智慧和勇气: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展现了智慧和勇气的品质,这对于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至关重要。

5.2 积极参与:大禹动员人民积极参与治水,说明集体的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3 持之以恒:大禹治水历时多年,表现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于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结语: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段传奇故事,他的治水经验和精神对于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了解神话想象丰富、具有神奇色彩的特点,掌握“窟、栖、悯、矗、拯、疏、跋、涉、锹”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赏析神话故事。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力量。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精神。

2、难点:分析合乎人物身份、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以及大禹形象。

[教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一般知识。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整体内容。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理清课文思路,分析第一部分。

2、难点:理解禹的不平凡的出生。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的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代有个伟大的人物,他一心解救被洪水转困的百姓,十三年锲而不舍、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他就是大禹。

(二)了解神话。

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三)出示幻灯,进行字词教学。

(四)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思路。

讨论后明确:第一部分(1—4)写鲧治水被杀和禹的出生。

第二部分(5-14)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三部分(15-17)写大禹哭石生启,被尊为“大禹王”。

(五)讲读第一部分。

1、课文如何描绘这场大水灾?说明什么?明确:课文从田淹、房毁、人们无处栖身这几方面突出了上古这场水灾水势的浩大、灾难的深重。

这样写既点明了治水的必要,也为鲧治水失败被杀作了伏笔。

2、面对这场灾难,众神、鲧、天帝各采取了什么态度?明确:众神: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鲧:费尽心机偷来息壤,拯救人民;天帝对鲧违背他的旨意非常恼怒,派火神杀了鲧。

3、鲧是怎样治水的?如何评价他?明确:鲧治水方法不对,但他具有为拯救人民而不惜冒犯天帝的勇敢和刚强的行为,是一个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说课
(田园镇达仁完小:字春美)
一、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这一课,我分三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读好每一自然段,初步感知大禹是我国古代的英雄人物;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读中感悟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第三课时:巩固复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文。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认识1
个偏旁(“衣”字旁)。

3、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大禹是我国古代的英雄人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三、说学情
由于年代久远,文本中人物生活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太陌生,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为此,我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牢记“大禹”的名字。

并用相关插图作为幻灯片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心里。

另外,本课要求认识和学会的生字比较多(共20个),学生记起来可能比较吃力,为此,我将采用“多读少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训练,扎实、有效的完成识字教学。

四、说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以读为主”“读中识字”的方法进行学习,我设计了多次读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学习、竞赛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知。

五、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理解“治水”的意思,教学
生字“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读文
要求: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3、教师用幻灯片出示要求认识和识记的词语采取多种方式让学
生认读,并相机教学“没、倒”两个多音字;“衣”字旁;区分“制”“治”。

(抽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文情况。

先出示难读的句子抽学生读,再指名分段读。

5、齐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最后()被制服了,大禹的名字()。

(三)识写生字
1、四人小组学习要求识记的10个生字(记字形、组词)。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并组词—结合动画课件进行
组词、笔顺教学)。

3、书写生字(先把生字按结构归类),重点指导“被、制、通、
害”等字的书写。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并夸夸同桌写得好的字)。

4、采取男女生比赛读的方式把生字放入到课文中进行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后,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既再次感知了课文内容,又巩固了生字。


5、听写要求识记的生字。

(四)拓展延伸
用“制服”、“伟大”各说一句话。

(五)小结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鼓励评价。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主要板书两个多音字(倒、没)和在田字格中书写“被、制、害、通”四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