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第一课时特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说学情】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

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说教学方法】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

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禹的图片)这是谁?告诉你们,他是我国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书“大禹”)通过预习,你知道他做过什么?(板书“治水”)2、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

(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

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初读课文(一)自读课文要求:认真拼读生字,把课文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

合理想象感悟精神《大禹治水》说课稿一.说教材各位老师好,我说的是苏教版国标第三册的《大禹治水》这篇课文。

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

《大禹治水》这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把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放在二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我想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教材中大禹治水的经过是教学的重点,文中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仅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补充表现大禹的奉献精神,对此,我抓住教材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寻找想象训练点,在想象感悟中走进人物世界,丰富内心感受。

然而,根据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营,如果仅靠文本内容,我想这是不够丰富的想象,因此,课前我指导学生搜集一些大禹治水时,人们流传的一些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大禹,充分理解文本内容。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也是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有助于渲染场景,激发学生的感情。

二.说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结合本单元“感悟英雄人物的伟大”的训练重点,我拟定了认知、智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好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理解课文的第二小节,了解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是教学的重点,在朗读中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研究,我发现本课在写作上很有特点。

除了首尾段对比,突出重点之外,数量词的运用对突出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明显。

因此,本课的教学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关键数量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说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说教学难点】: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神话故事,导入课题。

1、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2、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3、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

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二、了解故事内容。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2、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师结合资料讲述故事)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以及所付出的努力。

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先后顺序的疏理。

情感目标: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

体会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幻灯片。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水?洪水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指名说)3、播放录相: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相。

(洪水肆虐的景象)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节1、问:你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谈)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洪水的?自己读读第一节。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4、通过朗读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直到我们还知道,是因为什么?课文最后有一个成语,大家找一找。

(代代相传)学习第四节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头猛兽,摧毁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园,老百姓已经无家可归了!那么洪水究竟有没有被制服呢(制服了)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老百姓该有多么感激大禹啊!2、如果你是老百姓,你会怎样感激大禹?(指名说)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凶猛的洪水?继续往下把课文读完。

(自读二、三小节)学习第二、三节1、问:那么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治水的过程怎样?(指名答)2、出示幻灯片:禹在干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他是怎样察看的?他又是怎样疏通河道的?读读课文。

(板画千山万水)3、先是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引言概述: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段历史故事,讲述了大禹在面对洪水泛滥的困境下,通过智慧、勇气和毅力成功治理了洪水,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本文将从大禹治水的背景、治水方法、成果、影响和启示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大禹治水的背景1.1 洪水泛滥的原因:气候变化、地理条件等因素导致河流泛滥。

1.2 人民生活的困境:洪水泛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1.3 大禹的背景: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理洪水的经验。

二、大禹治水的方法2.1 调查研究:大禹亲自前往各地考察,了解洪水泛滥的情况。

2.2 制定治水方案:大禹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一系列治水措施,包括修筑堤坝、开凿河道等。

2.3 动员人民:大禹号召人民积极参与治水,共同抵御洪水。

三、大禹治水的成果3.1 河道畅通:大禹开凿河道,疏通河流,使得水流得以顺畅。

3.2 堤坝修建:大禹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堤坝,有效防止洪水泛滥。

3.3 治水经验总结:大禹总结了治水的经验,为后世治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四、大禹治水的影响4.1 治水文化的形成:大禹治水成为中国古代的一大治水典范,形成了丰富的治水文化。

4.2 社会稳定的提升:大禹治水后,洪水泛滥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社会稳定得到提升。

4.3 治水技术的传承:大禹治水的技术经验被后世吸收和传承,为后来的治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大禹治水的启示5.1 智慧和勇气: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展现了智慧和勇气的品质,这对于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至关重要。

5.2 积极参与:大禹动员人民积极参与治水,说明集体的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3 持之以恒:大禹治水历时多年,表现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于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结语: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段传奇故事,他的治水经验和精神对于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一、说教材《大禹治水》是一篇传承千古的民间传说,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本文在课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更是弘扬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本文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大禹如何领导人民治理洪水,最终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1. 作用与地位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篇目。

它位于单元三“走近神话”之中,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魅力,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

同时,本文也为学生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教育他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2.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带领人民辛勤劳作,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制服洪水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大禹治水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大禹的英勇、智慧、坚定和为民造福的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了解古代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禹为治理洪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学习他为民造福的精神。

(2)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品质。

(3)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感受大禹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大禹治水的精神内涵,培养他们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说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说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说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禹陵、禹庙】同学们,浙江绍兴有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那是纪念谁的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大禹的古代英雄。

同学们,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的父亲是鲧。

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人世世代代所传颂,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吧!【课件出示课题:15 大禹治水】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想要了解些什么预设: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2、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整体教学可以使繁文简教,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始,引导学生质疑,抛出两个问题,使本课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同学们,请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段落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拼读拼读。

提示:“洪、伤、耕”是后鼻音;“难”是前鼻音;“蛇、兽、伤”是翘舌音;“灾”是平舌音;“难”在本课中读nàn。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拼读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男女生PK拼读,看看哪组拼读等更精彩同学们,一起来拼读拼读吧。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带领人民治理了洪水泛滥的灾祸,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被通过《大禹治水》这部名著进行了传承,这本文学经典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准备的《大禹治水》说课稿,让学生深入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其深刻的内涵。

一、故事情节《大禹治水》的主要情节梗概包含:大禹继任治水之后,先贯彻了“治水节流、戒奢”等治水方针,然后预防性减灾,着手整治江河及环境,最终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将洪水战胜并宣告身心安全。

这个情节布局严密,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着悬念和惊险,让读者深入其中,体验着洪水的磅礴,感受大禹的智慧和毅力,同时也领略到人类智慧的精华。

二、文化内涵解析《大禹治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具体表现为:1. 智慧:大禹是一个有着卓越才能和智慧的国君,他深谙治水之道,靠着卓越的智慧化解了洪水的威胁。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大禹的治水经历中,探究其智慧和才能,理解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 团队合作:治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而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协同完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与协作,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3. 爱国主义精神:大禹治水不仅是一种推崇国家利益的表现,也是对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其爱国情怀,认识到强国强民与全球化时代的时代背景,理解个人情感与国家道路的联系,养成崇尚民族精神的情怀。

4. 民主思想和领导能力:大禹的治水过程中需要调动人力资源,并与不同利益者进行协商,这两者都需要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民主思想。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解领导与民主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领导力和民主精神。

三、教学目标在《大禹治水》教学中,我们应可以帮助学生达成以下目标:1. 熟悉故事情节和流程,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智、大爱显奉献
——《大禹治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
上午好,今天我说客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奉献”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大禹治水》。

我将从四方面详细地阐述:【依据课程说理念,分析学情说教材,因材施教说方法,紧扣教材说流程。

】一、研读课标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依据教材和我班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理念:在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同时,关注语言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感悟文本内涵,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分析学情说教材。

三年级的孩子,童心灿烂,富有爱心,但对“大爱”却感知甚少。

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已久,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甚远,要读懂课文,并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难度颇大,因而对大禹的奉献精神,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进行正确
的指导。

《大禹治水》叙述了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融大智、大爱于一身的英雄形象,我想把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放在三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这也正是文本所要体现的核心内容所在。

因此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理解“欣欣向
荣、开凿、挖通、垒起”等词语。

2、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三、因材施教说方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科学的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富有生命力,本篇课文有深厚人文积淀,行文简洁,教学时我想方设法做到深入浅出,贴近学生,让学生“读进去”,”读出来”。

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简笔画、语言描述、故事复述等多样手段,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体悟禹治水的艰苦卓绝,师生跨越时空与大禹作一次撼人心灵的精神对话。

四、紧扣教材说流程。

本课教学共分两个课时,四个环节。

【课件】
第一课时:
第一个环节:谈话交流,初识英雄。

第二个环节:自主学文,走近英雄。

第二课时:
第三个环节:品读感悟,走进英雄。

第四个环节:回扣课题,升华英雄。

语文是读出来的,只有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对文章中静止的符号进行咀嚼品味时,才能使它流淌出迷人的情味和韵味,才能把静态的、抽象地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才能引发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时,我将从以下五步引导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禹的大智和大爱。

1、认识洪水,铺垫奉献,英雄在洪水中挺立。

(学习一自然段)
洪水是什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茫然的,若对洪水没有透彻的认识,大禹的奉献精神就表现不出来,因此,我将播放录像(播放录像:洪水肆虐泛滥,冲毁田地、房屋的情景)请学生说说洪水是怎样的,指导学生活学活用这些重点词语。

【课件】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在师生互动交流和朗读中想象体会大禹治水的巨大困难,激起学生对大禹的敬佩之情。

大禹的英雄形象,在洪水中挺立起来。

2、品读词语,突出奉献,英雄在艰辛中挺立。

(学习三自然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体现了大禹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呢?
首先在教学禹治水的过程时,我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开凿”、“挖通”、“垒起”并透过词语明白禹治水的方法,感受治水的艰辛和不易。

下面我以理解挖通为例,谈谈我是怎样引导的:挖通九条大河是怎么回事?明白吗?我给大家画一画。

(板画:大河)
我边画边讲解:这儿是一条大河,这里是还有一条大河。

挖通就是指把这两条大河给连通。

为什么要连通呢?当洪水来临的时候,这条河装不下这么多的洪水,于是,通过这儿流到了这条河,这条河如果还是装不下,那就流到另外一条河,最后流入了大海。

挖的这部分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

“引”就是禹治水的方法,板书“引”。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体会词语的基础上感受了治水的艰辛不易。

接下来进行范读。

教师激情的范读是火种,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愿望,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在治水过程中,禹还会遇到哪些苦难呢?在孩子们的想象中,禹的形象逐渐清晰,禹不畏艰辛的品质,相信会给孩子们留下深深的印记。

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之后,我动情讲述【配乐】传说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由于走的路太多了,他两条腿上小腿的毛全部磨光了。

小腿上划出了一道道的血痕,由于过的河太多了,得了严重的腿病。

更厉害的是,由于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他两只脚上的趾甲全部被泡掉啦,露出了鲜红鲜红的肉。

然后配乐,让学生朗读课文。

此时学生对禹奉献精神的感悟更是刻骨铭心。

大禹的英雄形象愈加明朗起来。

3、巧读数字,深化奉献,英雄在大爱中挺立。

三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做法。

教学时我将采用讲数字故事的有趣形式,课件“三过家门不入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数字背后的意思。

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才、仅仅、却”表达的语气与情感,感悟禹“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大爱境界.领悟禹能够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大爱,就是奉献。

板书:奉献,大禹的英雄形象饱满起来,板书:大爱。

4、对比人物,升华奉献,英雄在大智中挺立。

(学习二自然段)
在学生明确了大禹的治水方法,领悟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后,我把话题一转,引到鲧身上。

鲧是如何治水的呢?结果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治水方法的不同,结果的不同,感受他们两人身上都有奉献精神,但禹能够变堵为引更彰显了他的智慧。

(板书:大智、引)至此,禹这个融大智、大爱于一身的英雄印象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禹受到人们敬仰和爱戴的原因也迎刃而解。

以上设计,层层叠进,环环相扣,使学生思路更加流畅,从深层挖掘了文章的表达意图,感受了禹的大智大爱和奉献精神。

第四个环节:回扣课题,升华情感。

经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扎进文本,做到了读进去。

我此时想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再读出来,请学生再次读全文,去发现文中和课题中对禹称呼的不同。

在禹和大禹两个称呼的区别中,更深刻的挖掘禹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地位。

(板书:把大字写大)让学生满怀深情的再来读课题。

本课至此戛然而止,达到了“课已终,而意蕴深远”的教学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简洁明了,体现了文章的“文路”,教师的“教路”,而且引导了学生的“学路”。

随着阅读的层层深入,“大”字的变红、变大,起到了深化主体的作用,同时也将大禹的英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重的一些思考和设想,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板书设计:
大智——引
大禹治水
大爱——奉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