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每日一读一练 臭氧氧化分解烯炔专题
高三化学每日一读一练臭氧氧化分解烯炔专题

臭氧氧化分解烯炔专题烯烃、炔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醛或酮或酸,例如:CH3CH2CH=C(CH3)2CH3CH2CH=O+O=C(CH3)2CH3COOH+HOOC-CH2COOH+HCOOH由上述反应可看出如下规律:①烯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醛或酮,即烯烃双键从中间断开,一端连接一个氧原子,原双键上有氢的一端形成醛,无氢的一端形成酮。
变化如下式:②炔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酸;③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或三键,产物中会有含两个官能团的产物。
解题思路和技巧:依据上述反应规律,采用逆向思维法,即将产物中双键上的氧原子去掉,剩余的两两相连,就可组成双键或三键,进而可确定烯烃、炔烃的结构。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三个产物推出的一种烯烃或炔烃可能有两种形式;含双官能团产物可能来自链状烃,也可能来自环烃。
【专项训练】1、某烃分子式为C10H10,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发生反应:C10H10CH3COOH+3HOOC-CHO+ CH3CHO试回答:(1)C10H10分子中含个双键,个三键。
(2)C10H10的结构简式:。
①O3②Zn/H2O2、一种链状单烯烃A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B和C,化合物B含碳69.8%、含氢11.6%,B无银镜反应,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能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
反应图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C→F①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
(2)D+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A的结构简式为。
(4)化合物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只得到一种产物,符合此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3、某有机物X的经催化加氢后得到分子式为C9H18的饱和化合物,X可发生如下变化:X(C9H14)CH3COCHO+CH3CH2CH(CH3)CHO则有机物X可能的结构简式是:(1);(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课后习题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炔烃

第2课时炔烃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相同B.互为同系物C.都属于不饱和烃D.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乙烯和乙炔分子式不同,含有的官能团也不同,但是都含有不饱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关于乙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炔是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B.乙炔属于可燃性气体C.乙炔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答案:A解析:乙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实验室制得的乙炔因混有H2S和PH3而具有特殊的臭味;乙炔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乙炔为直线形分子,其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丙炔分子中三个碳原子有可能位于同一直线上②乙炔分子中碳碳间的三个共价键性质完全相同③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通式的链烃一定是炔烃④乙炔及其同系物中,乙炔的含碳量最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由乙炔的分子结构可推知丙炔中的三个碳原子应在同一直线上;碳碳三键中有一个共价键与其余两个共价键不同;符合C n H2n-2通式的链烃还可以是二烯烃;乙炔同系物C n H2n-2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2n 14n-2×100%=1214-2n×100%,n增大时,14-2n增大,含碳量减小,故n=2时含碳量最大。
4.块状固体电石遇水会剧烈反应生成乙炔气体。
实验室里用此法制取乙炔,选择的装置最好是图中的( )。
答案:B5.两分子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乙烯基乙炔(),下列关于乙烯基乙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D.没有顺反异构现象答案:C解析:乙烯基乙炔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碳碳三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A项正确;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所以B项正确;乙烯是平面结构,乙炔是直线形分子,乙烯基乙炔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都共平面,但不是所有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故C项错误;乙烯基乙炔分子中连接相同的H原子,不具有顺反异构,所以D项正确。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第二章烃第二节烯烃炔烃第1课时烯烃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二节烯烃炔烃第1课时烯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下列哪些试剂的洗气瓶( )。
A.溴水,烧碱溶液,浓硫酸B.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C.澄清石灰水,浓硫酸D.浓硫酸,酸性KMnO4溶液答案:A解析: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被除去,烧碱溶液能吸收挥发出来的溴蒸气,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2.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褪色现象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直馏汽油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答案:B解析:溴在直馏汽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直馏汽油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褪色,褪色的原因是发生了萃取,不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3.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采取sp2杂化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烯烃分子中,双键碳原子采取的是sp2杂化,其他饱和碳原子采取的是sp3杂化;加成反应是不饱和键的特征反应,但若烯烃中还含有烷基等其他原子团时,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反应;分子式为C4H8的烃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环烷烃,而环烷烃中并不含碳碳双键;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既可以与Br2加成而使溴水褪色,也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答案:C解析: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CH3,由甲烷的空间结构可知,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丙烯分子中含有,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可能为CH3CH2CH2Cl或。
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选择题〔16小题,1-8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9-16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64分〕1.臭氧分子的结构与SO2〔极性分子〕相似,可读做二氧化氧.臭氧层中臭氧是氧气吸收了太阳某一波长紫外线形成的,而另一波长的紫外线照射臭氧时,又会使其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打雷时也能产生臭氧,臭氧分子是直线型分子B.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臭氧分子具有的能量比氧气高C.臭氧和氧气的相互转化能保持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根本稳定D.向大气中排放氮的氧化物和氟氯代烃均能加快臭氧的分解2.以下“反响〞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显色反响B.焰色反响C.颜色反响D.水解反响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Cu、Fe等表示金属晶体的化学式,不可能是分子式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晶体中不一定有阴离子,但一定有阳离子D.表示分子晶体的化学式如CO2、P等都是分子式4.以下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选项是A.同位素:金刚石、石墨、C60B.非电解质:Cl2、NH3、C2H5OHC.非极性分子:N2、CO2、CCl4D.同系物:OH 、CH3OH、CH2OH5.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响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装置〕,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在Z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出现6.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响,产物为Cr2O72—和Pb2+,那么与1molCr3+反响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1.5mol B.2mol C.2.5mol D.3mol7.以下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④常温下,将1 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 mL,测得其pH<5;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 +KCl(l)K(g)+NaCl(l);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A.①②③B.只有②⑥C.③④⑤D.②⑤⑥8.以下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①苯(苯酚):参加NaOH溶液,分液;②乙醇(乙酸):加KOH溶液,分液;③苯(甲苯):加KMnO4/NaOH溶液,蒸馏;④乙烷(乙烯):酸性KMnO4溶液,洗气;⑤乙酸乙酯(乙酸):参加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⑥淀粉溶液(葡萄糖):渗析;⑦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参加CCl4,分液,取出有机层再别离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④⑤⑥⑦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常压下,8.8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 N AB.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响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 N AC.标准状况下,3.36L丁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6N AD.在1L0.2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为0.6 N A 10.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 = 2Al2O3(s);△H = -2834.9kJ·mol-14Al(s)+2O3(g) = 2Al2O3(s);△H = -3119.1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B.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响C.等质量的O2比O2能量低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响11.丁香油酚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以下关于它的性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既可燃烧,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可跟NaHCO3溶液反响放出CO2气体C.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响D.可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响12.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与醋酸反响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a2++CO2↑+H2OB.向过氧化钠固体中滴加水:Na2O2+H2O =2Na++2OH-+O2↑C.硫酸亚铁溶于稀硝酸:3Fe2++NO3—+4H+=3Fe3++NO↑+2H2OD.物质的量比为4∶3的NaHSO4和Ba(OH)2两溶液混合:4H++3SO42-+3Ba2++4OH-=3BaSO4↓+4H2O 13.用体积相同、pH均为12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中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响时,NaOH溶液和氨水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那么以下关系式正确的选项是A.V1>V2B.V1<V2C.V1=V2D.无法判断14.将1molH2(g)和2molI2(g)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响:H2(g)+I2(g) 2HI(g);△H<0,并到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ω(HI)随时间(t)变化如图(Ⅱ)所示.假设改变反响条件,ω(HI)的变化如图(Ⅰ)所示,那么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恒温恒容条件下,参加适当催化剂B.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C.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响容器体积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响容器体积15.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参加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参加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Cu2O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以下描述正确的有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稀H2SO4发生复分解反响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只发生了氧化反响D.反响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16.某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结构如右图,电池内部是固体电解质,充电、放电时允许Li+在其间通过〔图中电池内部“→〞表示放电时Li+的迁移方向〕.充电、放电时总反响可表示为:LiCoO2+6C Li1-x CoO2+Li x C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外电路上的“→〞,表示放电时的电流方向B.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响:Li x C6-x e-=6C+x Li+C.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响:LiCoO2-x e-=Li1-x CoO2+x Li+D.外电路有0.1mole-通过,发生迁移的Li+的质量为0.7gH OOCH3CH2CH CH2-Li+↓电极(C)电极(LiCoO2)固体电解质外电路↓↓ⅡⅠω(HI)。
高中化学第4章 热点强化7 臭氧和过氧化氢---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强化7 臭氧和过氧化氢1.臭氧(1)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 3,与 O 2互为同素异形体。
(2)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密度比氧气大,比氧气易溶于水。
吸入少量臭氧对人体无害,吸入过量臭氧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3)化学性质不稳定性O 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3O 2,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 2可以转化为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O 2=====放电2O 3强氧化性O 3容易使淀粉-KI 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I +O 3+H 2O===I 2+2KOH +O 2 漂白性O 3因其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4)用途①可用作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2.过氧化氢(1)结构电子式:,结构式:H —O —O —H 。
(2)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加热、光照或加催化剂都能加快其分解:2H 2O 2=====MnO 22H 2O +O 2↑,因此H 2O 2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弱酸性 相当于二元弱酸:H 2O 2H ++HO -2,HO -2H ++O 2-2 强氧化性 ①工业上用10%的H 2O 2作为漂白剂,医疗上用3%的H 2O 2作为消毒杀菌剂; ②氧化Fe 2+、SO 2-3等还原性物质: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H 2O 2+Na 2SO 3===Na 2SO 4+H 2O ;③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H 2O 2+2I -+2H +===I 2+2H 2O弱还原性 H 2O 2中-1价的氧遇强氧化剂可失去电子转化成0价氧而被氧化,如与酸性KMnO 4溶液反应:2KMnO 4+5H 2O 2+3H 2SO 4===K 2SO 4+2MnSO 4+5O 2↑+8H 2O提醒 ①除MnO 2外,Fe 3+、Mn 2+、Cu 2+、Cr 3+等也能催化H 2O 2的分解;H 2O 2在碱性环境中的分解远比在酸性环境中快。
2024年高考倒计时每日一题化学推荐题【旧高考】倒计时16天附答案

【旧高考】乙炔(HC CH ≡)和乙烯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炔气体,发生反应:222CaC 2H O Ca(OH)HC CH 0H ++≡↑∆<,并验证其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Ⅰ中增加加热装置,Ⅵ中导管口冒出的黑烟变少
B.Ⅱ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C.Ⅲ、Ⅳ中溶液均褪色,说明乙炔具有漂白性
D.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Ⅰ中有2CO 生成
答案:B 解析:若Ⅰ中增加加热装置,随着温度升高,乙炔的生成速率加快,Ⅴ中流出的乙炔气体的流量更大,
Ⅵ中黑烟变多,A 错误;电石中含有CaS 杂质,可发生水解反应:22S H O HS OH ---++、
22HS H O H S OH --++,2CaC 和2H O 反应过程中放热,会促进2S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有2H S 气
体逸出,2H S 进入Ⅱ中与2CuCl 溶液发生反应:22Cu H S
CuS 2H +++↓+,生成CuS 黑色沉淀,B 正确;由乙炔与乙烯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Ⅲ中乙炔和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4CCl 溶液褪色,乙炔具有还原性,在Ⅳ中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2CO ,使Ⅴ中溶液变浑浊,C 、D 错误。
推荐:本题考查乙炔的制备和乙炔的化学性质,突出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建立解决某类化学实验问题的特定思路与方法。
推荐分数:98分。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烃第2节烯烃炔烃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二章第二节A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 )A.通入足量溴水中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2.(2023·无锡高二检测)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在“抗疫”中N95口罩成为“明星”,丙烯(CH3CH===CH2)是制造N95口罩的原料。
丙烯与乙烯的性质相似,下列有关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丙烯和乙烯互为同系物B.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丙烯,聚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丙烯分子中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D.丙烯与氢气的加成产物是饱和烃解析:丙烯和乙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A正确;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烯,聚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正确;乙烯为平面形结构,键角约为120°,所以丙烯中只有2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C错误;丙烯与氢气的加成产物丙烷是饱和烃,D正确。
3.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简式为HC≡C—C≡C—C≡C—C≡C—C≡N。
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B )A.属于不饱和烃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所有原子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解析:该物质含有除碳、氢以外的元素,因此不是烃,A错误;该物质中含有碳碳三键,因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三键为直线形结构且都有原子直接相连,因此所有原子共线,C错误;该物质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因此不是加聚反应的产物,D错误。
4.区别CH4、CH2===CH2、CH≡CH的最简易方法是( C )A.分别通入溴水B.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分别在空气中点燃D .分别通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解析: CH 2===CH 2和CH≡CH 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三种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均无现象。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烃第2节烯烃炔烃第2课时烯烃的加成氧化规律随堂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2课时烯烃的加成、氧化规律1.下列化合物分别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戊烷的是( A )A.B.C.D.解析:B、C、D中物质催化加氢后都得到2-甲基戊烷,只有A中物质催化加氢后得到3-甲基戊烷,故选A。
2.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
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F的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B ) A.BrCH2CH2Br B.ClCH2CH2ClC.BrCH2CH2F D.BrCH2CH2Cl解析:CH2===CH2先与Br+生成的产物易结合溶液中的阴离子,B项中无溴原子。
3.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 mo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 mol H2;用热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丁酮()、丙酮()和琥珀酸(HOOC—CH2—CH2—COOH)三者的混合物,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A )A.B.C.D.解析:1 mo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吸收2 mol H2,说明1 mol烃分子中含有2 mol碳碳双键或1 mol碳碳三键,又知1 mol该烃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后出现了2 mol和2 mol —COOH ,说明此氧化过程中有2 mol 双键断裂,结合产物的结构简式可知选A 。
4.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请回答下列问题:(1)环戊二烯_能__(填“能”或“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C 10H 16__,其一氯代物有_2__种。
(3)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O 3――→H 2O/Zn RCHO +R′CHO则发生该反应后的产物为_OHCCHO__、_OHCCH 2CHO__。
解析:(1)环戊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氧化分解烯炔专题
烯烃、炔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醛或酮或酸,例如:
CH3CH2CH=C(CH3)2
CH3CH2CH=O+O=C(CH3)2
CH3COOH+HOOC-CH2COOH+HCOOH
由上述反应可看出如下规律:
①烯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醛或酮,即烯烃双键
从中间断开,一端连接一个氧原子,原双键上有氢的一端形成醛,无氢的一端形成酮。
变化如下式:
②炔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酸;
③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或三键,产物中会有含两个官能团的产物。
解题思路和技巧:
依据上述反应规律,采用逆向思维法,即将产物中双键上的氧原子去掉,剩余的两两相连,就可组成双键或三键,进而可确定烯烃、炔烃的结构。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三个产物推出的一种烯烃或炔烃可能有两种形式;含双官能团产物可能来自链状烃,也可能来自环烃。
【专项训练】
1、某烃分子式为C10H10,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发生反应:
C10H10CH3COOH+3HOOC-CHO+ CH3CHO
试回答:
(1)C10H10分子中含个双键,个三键。
(2)C10H10的结构简式:。
①O3
②Zn/H2O
2、一种链状单烯烃A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可以得到B和C,化合物B含碳69.8%、
含氢11.6%,B无银镜反应,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能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
反应图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C→F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2)D+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A的结构简式为。
(4)化合物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只得到一种产物,符合此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4、(1)amol某烃C n H2n-2(该分子中无-C≡C-和>C=C=C<结构),发生臭氧分解后,测得有机产物中含有mol羰基(>C=O),则a和b的代数关系是或。
(2)写出由环己醇()合成己二醛(OHCCH
2CH
2
CH
2
CH
2
CHO)的各步反应方
程式。
(3)某烃分子式为C10H16,A经臭氧分解可得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产物,其结构分别为
HCHOH和,A经催化加氢后得到产物B,B的分子式为C10H20,分析数据表明,分子B内含有六元碳环。
请写出 A和B的结构简式(不必注明名称)。
A是;B是。
5.由本题所给①、②两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有机分子中的烯键可发生臭氧分解反应。
例如:
R—CH CH—CH2OH R—CH O+O CH—CH2OH
②在碱存在下RCO—Cl+R′OH →RCOOR′+HCl
③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直接连接羟基时不稳定,会转化为其它稳定结构。
从松树中分
离得到的松析醇,其分子式为C10H12O3,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下图为松柏醇的部分性质
试回答:
(1)写出A 和D 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 : D : 。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② (3)松柏醇的一溴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4)完成下列方程式:
松柏醇→B : 。
松柏醇→C : 。
6.(14分)已知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下列反应:
现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 是蜂王浆中的有效成分,分子工为C 10H 18O 3,具有酸性。
B 能
被NaOH 溶液中和。
C 中没有支链,也不含—CH 3。
G 是六元环状化合物,分子式为C 4H 4O 4
请回答: (1)B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
(2)E 与足量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3)D 与F 反应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子中有2个羧基、且能使Br 2的CCl 4溶液褪色的G 的同分异构体有
(写结构式)
(4)A 的结构简式为 ;A 的加聚产
物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 。
参考答案:
1、(1)2,2
(2)CH 3-C ≡C-CH=CH-C ≡C-CH=CH-CH 3 2、(10分)(1)86,羟基,1分×2
CH 3CH 2CHO+2Ag(NH 3)2OH CH 3CH 2COONH 4+H 2O+2Ag+3NH
3,
2
分
氧化反应 1分
(2)CH 3CH 2COOH+(C 2H 5)2CHOH CH 3CH 2COOCH(C 2H 5)2+H 2O 2分
(3)(CH 3CH 2)C=CHCH 2CH 3 2分 (4)3 1分
3、(1) (2)
4、(1)a=2b或a=4b (2)略 (3)A 是
B 是
5.(1)A :
(2)加成 取代 (3)7
(4)
6.(1)(2)羧基、醛基
(2)(2分)
(3)(2分)
(各2分)
(4)(各2分)HOCH 2—(CH 2)6—CH CH COOH ;
△ 浓硫酸 △
CHO+4Cu(OH)2
CHO △
COOH + 2Cu 2O ↓+4H 2O 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