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合集下载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报告doc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报告doc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报告篇一: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得分:实验时间: XX 年 11 月 8 日,第十一周,周一,第 5-8 节实验者:班级材料0705学号 XX67025 姓名童凌炜同组者:班级材料0705学号 XX67007 姓名车宏龙实验地点:综合楼 404实验条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 %,室内气压实验题目: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仪器:(注明规格和型号) 1. 约结电子模拟器约结电子模拟器的主要电路包括:1.1, 一个压控震荡电路, 根据约瑟夫方程, 用以模拟理想的约结1.2, 一个加法电路器, 更具电路方程9-1-10, 用以模拟结电阻、结电容和理想的约结三者相并联的关系1.3, 100kHz正弦波振荡波作为参考信号2. 低频信号发生器用以输出正弦波信号,提供给约结作为交流信号 3. 数字示波器用以测量结电压、超流、混沌特性和参考信号等各个物理量的波形实验目的:1. 了解混沌的产生和特点2. 掌握吸引子。

倍周期和分岔等概念3. 观察非线性电路的混沌现象实验原理简述:混沌不是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的有序,也不是绝对的无序,而是可以用奇怪吸引子等来描述的复杂有序——混沌而呈现非周期性的有序。

混沌的最本质特征是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

1. 非线性线性和非线性,首先区别于对于函数y=f(x)与其自变量x的依赖关系。

除此之外,非线性关系还具有某些不同于线性关系的共性:1.1 线性关系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非线性是对这种关系的偏移1.3 线性关系保持信号的频率成分不变,而非线性使得频率结构发生变化 1.4 非线性是引起行为突变的原因2. 倍周期,分岔,吸引子,混沌借用T.R.Malthas的人口和虫口理论,以说明非线性关系中的最基本概念。

虫口方程如下:xn?1???xn(1?xn)μ是与虫口增长率有关的控制参数,当1 1?,这个值就叫做周期或者不动点。

在通过迭代法解方程的过程中,最终会得到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值。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_电子版实验报告范文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_电子版实验报告范文

1.计算电感L本实验采用相位测量。

根据RLC 谐振规律,当输入激励的频率LCf π21=时,RLC 串联电路将达到谐振,L 和C 的电压反相,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是一条过二四象限的45度斜线。

测量得:f=30.8kHz ;实验仪器标示:C=1.145nF 由此可得:mHC f L 32.23)108.30(10145.114.34141239222=⨯⨯⨯⨯⨯==-π估算不确定度: 估计u(C)=0.005nF ,u(f)=0.1kHz 则:32222108.7)()(4)(-⨯=+=C C u f f u L L u 即mH L u 18.0)(=最终结果:mH L u L )2.03.23()(±=+2.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1)原始数据:99999.9 -11.750 23499.9 -11.550 13199.9 -11.350 -11.150 -10.950 -10.750 -10.550 -10.350-10.150-9.550-9.350-9.150-8.350-8.150上表为实验记录的原始数据表,下表为数据处理时使用Excle计算的数据及结果。

基础物理实验报告第3页基础物理实验报告(2)数据处理:根据RU I RR可以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由回路KCL 方程和KVL 方程可知:RR R R U U I I =-=11由此可得对应的1R I 值。

对非线性负阻R1,将实验测得的每个(I ,U )实验点均标注在坐标平面上,可得:图中可以发现,(0.00433464,-9.150)和(0.00118629,-1.550)两个实验点是折线的拐点。

故我们在V U 150.9750.11-≤≤-、550V .1U 9.150-≤<-、V 150.1U 1.550-≤<-这三个区间分别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来求相应的I-U 曲线。

⎪⎩⎪⎨⎧≤≤+≤≤+-≤≤+= -1.150U 1.550- 0.00000976U 0.00075901- -1.550U 9.150- 240.0.000609U 0.00040784- 9.150U 11.750- 0.02018437U 0.00170003I经计算可得,三段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均非常接近1(r=0.99997),证明在区间内I-V 线性符合得较好。

非线性电路混沌现象研究

非线性电路混沌现象研究

非线性电路混沌现象研究对混沌现象的研究,是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事件。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兴起,使牛顿力学受到巨大冲击。

而近二十年内进一步发起挑战的是对混沌现象的研究。

混沌理论是当前物理学范围的前沿课题,涉及物理学、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经济学等领域,范围相当广泛。

混沌理论包含的物理内容非常多,研究这些内容需要比较深入的数学理论如微分动力学理论、拓扑学、分形几何学等。

研究表明,混沌现象与系统的非线性特征紧密相关。

而非线性特征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例如,在非线性电路中,往往伴随着混沌现象的出现。

本实验通过chua电路,观察电路混沌现象,包括“蝴蝶效应”分岔、收敛吸引子,奇异吸引子等,从而可以直观地了解混沌观察和理论。

[预习提要]1、什么叫“混沌”?什么叫系统的非线性?2、结合chau’s电路理解。

什么叫“蝴蝶效应”?什么叫“分岔”?什么叫“分形”?什么叫“奇异吸引子”?3、本实验中chua’s电路的非线性电阴伏安特性怎样?如何测量?[实验要求]1、理解混沌及相关概念的含义。

2、学会测量有源理想非线性负电阻伏安特性。

3、掌握一种测有芯电感电感量的方法。

[实验目的]1、理解混沌及相关概论的含义。

2、了解有源理想非线性负电阻的伏安特性及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电路板(包括:1、LC振荡器;2、RC移相器电路;3、双动放及6个电阻组成的等效“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4、连接导线及同轴电缆线;5、四位半数字电压表。

)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一、基本概念在混沌学中,混沌一词一般取其混乱和无序的意思。

在英、法、德文中,都写作“chaos”。

混沌一词的科学定义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或表现。

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

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为是决定性系统内部所因有的,故又称之为“内禀随机性”。

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报告

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报告

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报告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报告引言非线性电路与混沌是现代电子学与控制理论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混沌现象的出现使得我们对于系统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通信、密码学、图像处理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我们进行的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背景非线性电路是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不遵循线性规律的电路。

而混沌是指一种看似无序的、无法预测的动态行为。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导致的,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和参数调节,可以实现混沌现象的产生和控制。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非线性电路,观察和分析混沌现象的产生和特性。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验证混沌现象的存在,并进一步了解混沌现象对于系统的影响和应用。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块实验板和一些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等。

通过搭建电路并连接到示波器,我们可以观察到电路的输出波形,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路的行为。

实验过程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

通过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混沌现象的产生。

接下来,我们调节了电路的参数,观察到了混沌现象的不同特性。

我们记录了电路输出的波形,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设计的非线性电路确实产生了混沌现象。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波形呈现出复杂的、无规律的变化。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电路的输出呈现出分形特性,即具有自相似的结构。

这一结果与混沌现象的特性相吻合。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非线性电路与混沌现象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电路的设计和参数调节对于混沌现象的产生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混沌现象的存在使得系统的行为变得复杂且难以预测,这对于某些应用来说可能是不利的,但在其他领域中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密码学中,混沌信号可以用于加密和解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和搭建了一个非线性电路,并观察到了混沌现象的产生和特性。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混沌,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确定性的系统,但其长期演化的结果却十分难以预测,极度敏感于初值条件的不规则、随机行为。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混沌现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它的性质和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混沌现象的定义、特性与图像展示、混沌对噪声抑制和混沌通信三个方面来介绍混沌。

一、混沌的定义与特性混沌现象源自于流体力学中的"洛伦兹方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家喻户晓了。

混沌是一种无序的动力学行为,表现为明显的随机性,但又有可能呈现各种规则的形式。

混沌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非周期性混沌的行为不像周期性运动那样具有周期性。

混沌的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几乎无法重复,且不再出现规律性的模式。

2. 灵敏依赖初值混沌动力学系统对初始条件有极高的敏感性,即使两个系统在初值上仅有微小的偏差,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出现大的不同。

3. 塞逊定理塞逊定理指的是混沌系统概率密度变化的特性,即系统中相邻的状态点的距离,在不断演化过程中往往成倍增长,混沌的标记是大规模的分岔。

二、图像展示混沌现象不仅以数学方程表示,还以图像、音乐甚至语言等多维度方式进行表现。

下面就是一组展示混沌的图像:通过这些图像,我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混沌现象的特征和行为。

三、混沌对噪声抑制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噪声,它们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在工程技术中,如何对这些噪声进行抑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混沌抑制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线性系统抑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噪声抑制的目的。

混沌抑制的主要思路是控制非线性系统的混沌状态,通过改变混沌吸引子来获得不同的响应。

混沌抑制通过非线性反馈也能控制力学结构或电气电路的状态。

四、混沌通信的应用混沌通信是一种通过混沌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相比于传统通信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具有隐蔽性、抗干扰性、高速和多用户性等特点,尤其在无线通信、宽带通信以及高阶调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报告

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报告

非线性电路混沌_实验报告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搭建非线性电路,观察和研究电路的混沌现象,深入理解和掌握混沌系统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混沌系统是一类非线性动力系统,其特点是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会导致系统演化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混沌系统的行为复杂、难以预测,具有高度的随机性。

在电路中,非线性元件的引入可以引起电路的混沌现象。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 函数生成器2. 示波器3. 混沌电路实验板4. 电源5. 电压表和电流表四、实验步骤1. 搭建混沌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搭建混沌电路。

其中,电路中需要包含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

2. 调节函数生成器将函数生成器连接到电路中,调节函数生成器的频率和幅度,使其能够提供合适的输入信号。

同时,设置函数生成器的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

3. 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到电路输出端,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使其能够正常显示电路的输出波形。

4. 开始实验打开电源,调节函数生成器和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

记录不同参数下的波形变化,并观察混沌现象的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电路的混沌现象。

随着参数的变化,电路输出的波形呈现出复杂的、不规则的变化。

即使是微小的参数调节,也会导致电路输出的波形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分形结构。

这表明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深入理解了混沌系统的特性。

混沌系统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使其在信息加密、随机数生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混沌电路,并观察到了电路的混沌现象。

通过实验的操作,我们对混沌系统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观察和研究混沌现象的方法。

混沌系统具有很高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为信息加密、随机数生成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混沌系统的特性,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_电子实验分析方案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_电子实验分析方案

1.计算电感L本实验采用相位测量。

根据RLC谐振规律,当输入激励的频率时,RLC串联电路将达到谐振,L和C的电压反相,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是一条过二四象限的45度斜线。

测量得:f=30.8kHz;实验仪器标示:C=1.145nF由此可得:估算不确定度:估计u(C>=0.005nF,u(f>=0.1kHz则:即最终结果:2.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1)原始数据:99999.9 -11.75023499.9 -11.55013199.9 -11.350-11.150-10.950-10.750-10.550-10.350-8.950-8.750-8.550-8.350上表为实验记录的原始数据表,下表为数据处理时使用Excle计算的数据及结果。

<2)数据处理:根据可以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由回路KCL方程和KVL方程可知:由此可得对应的值。

对非线性负阻R1,将实验测得的每个<I,U)实验点均标注在坐标平面上,可得:图中可以发现,<0.00433464,-9.150)和<0.00118629,-1.550)两个实验点是折线的拐点。

故我们在、、这三个区间分别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来求相应的I-U 曲线。

经计算可得,三段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均非常接近1<r=0.99997),证明在区间内I-V 线性符合得较好。

应用相关作图软件可以得出非线性负阻在U<0区间的I-U曲线。

将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可得到非线性负阻在U>0区间的I-U曲线:该图为根据计算绘出的I-U图,能清楚的看到拐点和变化关系。

3.观察混沌现象:<1)一倍周期:<2)两倍周期:<3)四倍周期:<4)单吸引子:<5)三倍周期(6>双吸引子:六、什么叫混沌?表现在相图上有什么特点?答:混沌大体包含以下一些主要内容:(1)系统进行着貌似无归律的运动,但决定其运动规律的基础动力学却是决定论的;(2)具体结果敏感地依赖初始条件,从而其长期行为具有不可测性;(3)这种不可预测性并非由外界噪声引起的;(4)系统长期行为具有某些全局和普适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初始条件无关。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背景 混沌特点:
倍周期分岔 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 系统长期行为具有某些普适性 系统轨迹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即Lyapunov
指数为正 具有分形结构
非线性电路
电路
有源非线性负电阻
动力学方程
C1
dVc1 dt
G(Vc2
Vc1 )
gVc1
C2
dVc2 dt
按已知的数据信息(L~20mh,r~10Ω,C0
见现场测试盒提供的数据)估算电路的共振
频率f;
考虑测共振频率时应如何连线? 用振幅法和相位法测量共振频率并由此算得
电感量,测量时电流不要超过20mA
实验内容二
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的观察
求观察并记录2倍周期分岔,4倍周期分岔, 阵发混沌,3倍周期,单吸引子,双吸引子 现象及相应的Vc1(t)和Vc2(t)的波形。
由非线性方程组结合本实验的相关参数, 用四阶龙格—库塔(Runge-Kutta)数值积分 法编程并画出奇异吸引子、双吸引子的 相图和对应变量的波形图并与实验记录 进行对照。
谢谢
相图:任意两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图
实验内容三
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测量
用伏安法测量 测量时把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与移相器连线
隔开(想一想,如何实现?) 注意实验点分布的合理性
V
R
非线性负电阻
数据处理要求
由测量数据计算电感L。
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有源非线性负阻 元件的测量数据做分段拟合,并作图。
周期窗口 间歇现象 —阵发混沌
实验仪器介绍
实验内容 一
串联谐振电路和电感的测量
串联谐振电路
I ( 1 jL R) E I
E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