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化污泥石灰稳定处理和应用评价-叶舜涛

合集下载

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

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

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2011-9-14 11:36:09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字号:【字号大中小】点击:504 打印转发【导读】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是现今国内新开发出的一种运用添加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干燥、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安全性高、投资少、污泥干化后产品可资源化利用的优点。

工艺概述: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是现今国内新开发出的一种运用添加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干燥、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采用生石灰发热剂,通过污泥高效干燥系统对有机酸腐污泥进行干燥、脱水、改性后,向稳定化无机材料转化。

干化后的污泥渣可以替代水泥原料中的石灰石,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并解决污泥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另外,根据氢氧化钙脱水变成氧化钙这一原理,处理物经高温煅烧后,添加剂可回收反复使用,实现了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该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安全性高、投资少、污泥干化后产品可资源化利用的优点。

工艺原理:化合反应:污水厂脱水污泥与固化材料混合搅拌后,污泥中的水分与固化材料中的生石灰反应后生成消石灰并释放大量热,掌握适当的添加量,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使污泥迅速升温至100度以上,短时间内大量水蒸汽被蒸发,达到干燥、脱水及杀菌的目的。

工艺流程:含水率80%的污泥由螺旋输送机送至料仓暂存,通过计量输送装置使污泥和生石灰按质量比4:1的配比分别送入物料反应系统。

在物料反应系统内,污泥和生石灰发生化合反应,使系统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到100度,污泥中的水份被大量蒸发,完成污泥的干燥、脱水过程。

干化后的污泥通过双螺旋混合器输送至室外堆置棚进行堆置贮存。

为防止污泥干化工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可以通过添加除尘、除臭设备实现对排放出的石灰粉尘和恶臭气体的处理。

工艺特点:1、成本低,占地面积小2、自动化设备,操作管理简单;3、提高污泥含固率,使操作、运输更方便;4、可以有效除臭除味,减少带菌物;5、可以有效消灭细菌原体,且无细菌原体再生的风险;6、干化产物富含含大量氢氧化钙、氧化硅、碳酸钙等物质,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基材、道路基础辅7、料、垃圾填埋场的垫层土、道路施工用的回填土等使用。

碱法稳定法在污泥稳定化中的应用_黄浩华

碱法稳定法在污泥稳定化中的应用_黄浩华

能效果显著。 (3)运行 成 本 低,包 括 电 费、药 费、人 工 费 及 大
⊙ 电话:(0431)85655650 E-mail:zhang720518@163.com
修维护 等 费 用 在 内,污 水 处 理 厂 实 际 运 行 成 本 为
收 稿 日 期 :2012-08-15
给水排水 Vol.38 增刊 2012 5 1
参考文献
1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泥 处 理 处 置 及 污 染 防 治 技 术 政 策 (试 行 ),2009 2 CJ 248—2007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泥 处 置 园 林 绿 化 用 泥 质 3 GB/T 24600—2009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泥 处 置 土 地 改 良 泥 质 4 GB 4284—84 农 用 污 泥 中 污 染 物 控 制 标 准 5 GB/T 23485—2009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泥 处 置 混 合 填 埋 泥 质
碱法稳定法通常亦称石灰稳定法。该法通过向 脱水后污泥中投 加 生 石 灰 或 水 合 石 灰,在 特 定 的 反 应 器 中 混 合 反 应 ,从 而 实 现 其 目 的 :大 大 降 低 病 原 体 和产臭微生物的 数 量 并 防 止 其 增 长,由 此 防 止 与 生 物污泥有关的健 康 危 害 性,生 产 可 供 储 存 的 稳 定 污 泥,并且减少短期 内 发 生 与 天 然 土 不 相 容 的 生 物 污 泥的金属流失。
性材料反应而发 生 改 变,该 过 程 详 细 的 化 学 机 理 尚 在研究当中。
根据美国 EPA 的定义,污泥稳定产品根据稳定 化程度,分 为 A 级 和 B 级:A 级———完 全 稳 定 达 到 农用;B 级———基本 稳 定 无 害 化。 为 达 到 B 级 稳 定 要 求 ,通 过 投 加 碱 性 药 剂 ,进 料 与 化 学 药 剂 混 合 物 的 pH 必须升 高 至 12 以 上 并 保 持 2h,而 且 在 以 后 的 22h内维持 pH 在11.5以上,才能满足去除带菌源 的要求。为达 A 级 稳 定 要 求,升 高 pH 的 同 时 还 得 升高温度(70 ℃ 保 持30min)或 者 保 持 其 他 美 国 环 保局承认 的 时 间 - 温 度 过 程。 只 要 pH 保 持 在 10 以上或10~10.5,微生物活 性 和 臭 味 气 体 产 生 都 能 大 大 减 少 或 消 除 。 然 而 ,其 他 臭 味 气 体 ,包 括 氨 和 三 甲胺,可能会成为高 pH 和高温条件下的产物。 2 工 程 实 例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稳定化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稳定化技术

REPORTING
厌氧消化原理
厌氧消化是在无氧条件下,由 厌氧微生物将污泥中的有机物 分解为CH4、CO2和H2O的过 程。
厌氧消化分为四个阶段:水解 、酸化、产氢产乙酸和甲烷化 。
厌氧消化可以减少污泥体积, 产生生物气可作为能源利用。
好氧消化原理
好氧消化是在好氧条件下,利 用好氧微生物将污泥中的有机 物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
环境友好
生物稳定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
生物稳定化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 操作简单:生物稳定化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
生物稳定化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要点一
处理时间较长
要点二
对有毒物质敏感
生物稳定化技术的处理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生物稳定化技术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可能影响处理效果 。
2023
好氧消化分为两个阶段:稳 定化和腐殖化。
好氧消化可以减少污泥体积, 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化学稳定化原理
01
化学稳定化是通过向污泥中添加 化学药剂,如酸、碱、氧化剂等 ,使污泥中的不稳定成分转化为 稳定成分的过程。
02
化学稳定化可以降低污泥的生物 活性,减少臭味和病原体。
生物稳定化原理
生物稳定化是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如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使污泥中 的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细胞和无机物 的过程。
生物稳定化在污泥稳定化中的应用
生物稳定化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稳定的无机物,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提高其脱水性能的过程 。
生物稳定化方法包括好氧稳定化和厌氧稳定化等,适用于处 理各种类型的污泥,但反应条件较难控制,且需要一定的反 应时间。
2023
PART 04

石灰稳定化污泥恶臭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石灰稳定化污泥恶臭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l 0 8 , hn )C ia ni n e tl c ne 2 1 . () 12  ̄ 6 4 0 0 4 C ia. hn E v o m na S i c, 0 23 9: 6 0 12 r e 2
Ab t a t S u is a d o e sv d r n ay i o Cs a d NH3 p o u e r m l d e a , %,1 %,1 % l sr c : tde n f n i e o o a ta l ss n RS n n r d cd f o su g t0 5 0 5 i me a p i ai n r t , y u i g J r me 6 1 X d o e u f eAn l z ra d s t b o p i n ts t o s e t ey we e p l to ae b sn e o 3 一 Hy r g n S l d ay e n t i a s r t tmeh d r p c i l, r c i ac o e e v
题 之 一. 恶臭 污 染 是仅 次于 噪 声污 染 的第六 大 公 00l 1 害, 般采 用感 官分 析法 和仪 器分 析法 进行 测定 . 一
责任 作者 ,教授,i g o@mals g u. uc j n uj a itn ha d . .i e n
基金项 目: 国家 水 体污染 控 制与 治理科 技重 大专 项(0 2 X 7 0 2 1Z 0 3 1
产 生 的市 政 污泥 逐年 增 加 . 泥 含水 率 高 、性质 进 行 定量 判 断: 分 析法 则是 借助 各种 化 学分 污 仪器 不 稳 定 , 科 学 处 理 处 置 已经 成 为 备 受 关 注 的 析仪器方法来确定恶臭的组成, 其 由于恶臭气体的 公 众 问题 L. 政污 泥 中氮 、硫 含 量较 高 , 氧 复杂 性和 多样性 , 分析 方法 也极 为复杂 : 年 来 1市 J 受厌 其 近 微 生 物 活 动 和 氨 化 细 菌 的影 响 , 原 性 硫 化 物 有研 究 使 用 一种 可 以 响应 多种 还 原 性硫 化 物 的 还 ( C ) 氨 以气 体 形 式 释 放 到 大 气 中, 此 , Jrme6 卜X 型便携 式硫 化氢 测定仪 , 于 定量 RS s和 因 在 eo 3 用 污 泥 产 生 、运 输 过程 中不 可 避 免地 带 来恶 臭 污 收稿 日期 :2 1- 1 1 02 0— 0 染 1 3 使 之 成 为 污 泥稳 定化 处 理 重 点 关注 的 问 2] ,

用石灰软化―絮凝法处理地下水水源硬度试验研究.

用石灰软化―絮凝法处理地下水水源硬度试验研究.

分类号学号密级学校代码硕士学位论文用石灰软化—絮凝法处理地下水水源硬度试验研究学位申请人陈涛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指导教师答辩日期陶涛教授唐友尧教授2012.5.22A Thesis Submitted in Pa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Study on Treatment of Hardness of Underground Water Source Using Lime Softening—Flocculation ProcessCandidateMajor : Chen Tao :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Prof. Tao TaoProf. Tang YouyaoSupervisor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 R. ChinaMay, 2012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

补充材料2__污泥固化脱水稳定化循环卫生填埋资源化

补充材料2__污泥固化脱水稳定化循环卫生填埋资源化

18.00
20.38
25.29
新鲜固化 54.21 35.44
新鲜固化 26.83
固化污泥作为绿化土的指标测试
• 重金属及难降解有机物含量
固化污泥重金属及难降解有机物含量 (mg/kg)
指标 pH Cd Hg As Cu Pb Cr Zn Ni 六六六 滴滴涕
结果 8.2 - - 32.5 351 125 - 4100 52
上海典型污水厂污泥性质
性质指标 密度ρ(g/cm3)
计算公式
比重ds 含水率w′(%) 挥发性物质VM(%)
孔隙比e 孔隙率n 饱和度Sr 气体含量A 液限wL(%)
塑限wp(%)
水分/湿试样总重量
e=ds(1+w)ρw A=n(1-Sr)
曲阳生物污泥 0.76~0.89
• 含水率<6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污泥热干化。采用污泥热干化工艺应与利用 余热相结合,鼓励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 产生的沼气热能、垃圾和污泥焚烧余热、发 电厂余热或其他余热作为污泥干化处理的热 源;不宜采用优质一次能源作为主要干化热 源;要严格防范热干化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
•安全可靠, 成本低,稳定 化时间短 (0.3~2年) •需高效固化 脱水 •应循环卫生 填埋,实现资 源化
•减量减容大 •安全性差,操 作复杂 •污泥含砂渣很 高,对设备磨 损极大 •处理成本极高
(538~688元/t)
•可回收能量 •污泥含砂量高, 发酵罐和管道 沉砂渣严重, 故障率高 •操作复杂,运 行费用高
浸泡 1d 后含水率 63.2 58.8 55.4 55.6 55.1
养护2d后, 固化体抗 压强度和 含水率均 可达到污 泥填埋标 准!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干化与稳定化处理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干化与稳定化处理

学术研讨与培训
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技术培训 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 和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学习。
合作项目与示范工

开展跨国合作项目,建设污泥处 理示范工程,共同推动全球污泥 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根据 需要可进行干化和稳定化处理。
02
CATALOGUE
污泥干化技术
自然干化
优点
成本低、操作简单、不消耗能源 。
缺点
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干化周期 长,占地面积大。
机械脱水
优点
脱水效率高、可连续操作。
缺点
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热干化
机械脱水
使用脱水机械将污泥中的水分 去除。
生物稳定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泥中的 有机物质分解和稳定。
化学稳定
利用化学药剂使污泥中的有害 物质转化或固定。
污泥干化与稳定化处理的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
河道湖泊治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 干化和稳定化处理。
河道湖泊治理中产生的底泥可以进行 干化和稳定化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高温处理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气 体和残渣的过程。
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残渣可以用于发电、供热或 直接燃烧等用途。
热处理可以有效地破坏污泥中的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 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热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较高的成本,因此在实际 应用中受到限制。
其他稳定化处理技术
其他稳定化处理技术包括化学稳定化 、生物稳定化和物理稳定化等。
,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技术挑战与对策
01

2011.3.2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最终版

2011.3.2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最终版
第四章 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 13 第一节 浓缩脱水技术 ................................................. 13 第二节 厌氧消化技术 ................................................. 15 第三节 好氧发酵技术 ................................................. 23 第四节 污泥热干化技术 ............................................... 30 第五节 石灰稳定技术 ................................................. 35 第六节 其他技术 ..................................................... 37
表 2-3 我国 2006 年 140 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单位:mg/kg(干污泥)
项目
Cd
Cu
Pb
Zn
Cr
Ni
Hg
As
平均值 2.01 219 72.3 1058
93.1
48.7
2.13
20.2
最大值 999 9592 1022 30098 6365 6206
17.5
269
最小值 0.04 51
471.7
粪大肠菌群数 105 个/g
158.0
寄生虫卵 10 个/g
23.3(活卵率 78.3%)
活性污泥
738.0
12.1

17.0(活卵率 6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污泥石灰稳定处理和应用评价叶舜涛(上海大众公用集团公司.环境事业部 200235 )摘要介绍了生化污泥利用石灰进行稳定处理的原理、特点、工艺流程以及技术要点,产物性状。

与其它典型处理方法作了综合比较,探讨了该方法在当前新颁技术政策和应用环境下的地位、经处理后的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生化污泥减量稳定石灰处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我国污水的产量和处理率也日渐提高。

污水处理的产物——剩余污泥的产量到2009年全国已达到每年400余万吨干重的规模,其中经完善稳定化的不到10%,未来20年还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有预测在2020年可能会达到3000千万干吨/年。

传统上外运填埋或农用的方式几乎是不二的选择,并且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其实际去向也未被追究。

但是近十年来,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使土地资源日益宝贵,污泥的品质又令人嫌恶,使填埋的去向越来越难有着落;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等有害物以及运输经济性、需求的季节性等问题,使其在农用方面也难有出路,对于这些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社会普遍困扰的问题。

在污水处理和环保领域里,矛盾的重点已由对水的处理转移到对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方面。

于是探寻对污泥经济有效的处理,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以及综合利用而因地置宜地处置,已成为当前业内研究的热点。

消化、堆肥、制砖、烧水泥、干化、焚烧发电等已有规模应用,热解、碳化、甚至培育蚯蚓饲料等新的技术也在引进或试验探索。

国家和各地也在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污泥的政策法规、技术指南与标准等等,在新一轮的环保行动计划中列出了相应的任务;许多行业和企业也企图在其中找到商机、获得市场份额和定位。

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污泥?这取决于处理后的污泥处置去向,而这又涉及土地规划、行业协调、财政平衡等方面。

所以我国相关文件已明确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

石灰稳定处理污泥已有200年的历史,但起初技术与设备比较粗放,至今仍有生命力是因在环境问题突出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欧洲进行了深入研究,瑞典、德国等取得多项专利。

如瑞典的污泥排海,于上世纪70年代也多被石灰处理替代。

对于我国目前的国情,石灰稳定法也占有它的地位:2009年我国建设部、环保部、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被列为鼓励的技术路线之一;在2010年建设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中又被列为处理的单元技术之一。

一.石灰稳定的机理这里所述石灰稳定是指对已经脱水到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不同于为作深度脱水而对含水率为95%的浓缩污泥加石灰进行的调理。

后者主要是降低水份,实现减量但并不完全稳定。

石灰使污泥稳定的基础是CaO的水化反应:CaO + H2O→Ca(OH)2 + 63kj该反应可使脱水后的污泥达到PH在12以上,温度50—70o C,其具体数值视泥饼含水率和石灰投加量而定,理论计算的关系见图1。

在这个条件下反应0.5小时以上,可达到以下效果:1.高PH使细胞膜破坏,杀死微生物并阻止苍蝇等带菌生物靠近和孳生幼虫,高PH可长时间保持2.温度的升高提供了巴斯德杀菌效应。

3.由于增加了新的无机固体成分Ca(OH)2,其分子中又结合了水份,加上反应热的蒸发作用,使反应后的污泥含水率显著地降低(理论上每1kgCaO可化合并蒸发水份0.75kg,形成固体物重1.32kg)。

4.碱性环境下沉淀部分金属离子并因干固体基数增加稀释其浓度,钝化重金属,降低了其危害性。

5.与磷化合,使其稳定不易释放。

6.产生NH3气,成为生物杀灭剂。

7.与硫基物反应,去除臭气。

升高PH至12以上,并维持72小时;其间温度52o C维持12小时以上的污泥,被美国环保署EPA503条款(污水污泥利用与处置标准)列为A级污泥,从卫生学的角度对于循环利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升高PH至12以上,并维持30分钟的污泥,被列为B级污泥,可在受限条件下利用。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投加石灰外还往往投加其它辅料以增强效果,这些辅料有的含N,增加NH3气体的产生,强化杀菌且有利土地利用;有的为强酸的铁盐和铝盐,提高反应温度同时使固体无机成份的比例更适合于建材利用;一般都为酸性,除了增加放热外还能适度调节PH,共同的作用都是减少石灰加量,节约费用。

二.石灰稳定处理工艺流程及设备某工程的石灰稳定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

磨细生石灰由密闭槽罐车运到现场,经气力输送进入石灰料仓1,石灰料仓顶部有旋风分离装置以净化排放的空气,底部设有振动卸料器将石灰粉送入计量螺旋输送器2,计量螺旋根据设定的频率定量供出石灰粉到混合搅拌器4,与经脱水的污泥和从辅料供料装置3供出的辅料混合搅匀,供给污泥柱塞泵5,混合物被加压通过管道进入反应器6,经过1小时以上反应后进入污泥贮仓7。

反应器外壳设有保温层,污泥泵出口及反应器沿程均设有温度计,现场操作即根据温度直观地进行控制。

污泥料仓为平底,底部有滑架装置往复运动可以可靠地进行卸料。

经石灰反应生成的氨、水蒸气等气体被吸入喷淋装置8经淋洗净化后排放,喷淋液循环使用。

以上工艺流程的描述是基于2007年进口的设备与技术,其特点是石灰投加量较少、使用无运动部件的静态反应器,整个系统密闭,现场不外泄臭气和粉尘。

柱塞泵和卸料滑架均由液压站提供动力,工作平稳、力量大、不阻塞。

近年国产系统亦已有成功业绩,但大多为螺旋输送、犁式混合反应、有的未保证足够的卫生学指标所需要的反应时间;也有的被列为污泥处理处置的关注案例、有的被列入我国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科技装备目录。

另有变种的工艺,例如美国爱森公司的称为“污泥生化环保制肥技术”投加石灰的同时投加粉煤灰等工业废料(起类似活性炭的作用),反应后再进行熟化处理,并添加氮磷钾等提高肥份,作为营养土。

报道称甚至用于碱性土质也无显著影响。

国内还有企业近来开发出可对经石灰处理后的污泥进行二次脱水的带式脱水机,在布泥方式、压辊的刚度等方面作了适应性改造,二次脱水后的污泥出机可达到含水率﹤60%,可以缩短后续干化的时间。

用于二次脱水的滤带总宽约为一次脱水滤带总宽的35%。

三.石灰稳定处理的技术要点为提高稳定效果、减少石灰用量、改善环境条件,以下要点应在系统中予以贯彻:1.使用高活性高纯度(90%)的生石灰粉末,配套随污泥来料量和含水率变化按比例准确计量的石灰投加器。

2.使物料能在尽量微观(1mm)的量级下快速(1分钟)、充分、均匀的混合。

3.配合投加辅助材料(如增加NH3的产生,强化杀菌),提高稳定效果,以减少石灰量。

4.全系统尽可能密封,防止粉尘、水汽、臭味的逸出,5.满足卫生学指标所需要的温度(如﹥520 C)与时间(如30分钟),密封与加保温层有助于这些条件的达到。

这时石灰的投加量至少应为10%(污泥含水率80%时)6.应收集反应气体进行除臭处理,一般水喷淋可以满足。

7.创造堆放晾干的条件,可以以低廉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产物的水份。

四.处理后的污泥性状经石灰处理的污泥可以实现稳定、无臭、无害和减量,其性状随不同的投加量而有所不同。

对含水80%的污泥投加量一般为5~15%,视需要达到的干度和卫生化程度而定。

由于石灰的强碱性对微生物的杀灭破壁作用,刚出机的污泥含水率降低,但流动性较大,有较好的渗沥性,在自然堆放或机械力挤压下能大幅度地分离出水份,2天内可分离去30~50%,使含水率为60%以下,石灰加入量越大分离率越高;以后的时间主要是自然蒸发,减水的速率大大缓慢,平均每天约减少出机后总水量的1%。

从脱水的经济性来说,石灰的加量为10%较合理,当大于10%后,水份渗沥分离的绝对量增加趋缓,主要由于固体投入量的加大,“稀释”了水份,使相对值含水率下降。

但加大投加量可以加快初期渗沥的速度。

如投加石灰15%,2天后含水率降为45%左右;投加量25%时,泥温可达80ºC,“稀释”、蒸发和渗沥都得到加强,出机数小时含水率就可降为30%以下了。

从卫生学的角度,投加量2%即可使PH﹥12;加量5%可达到基本杀菌,但略感臭味;投加12~15%(视泥的基础温度)可达到温度52ºC,如保持12小时,则满足了美国EPA503的A级污泥标准,即从卫生学的角度可以不加限制地利用了。

但一般投加10%即可满足EPA503的B级标准,已无臭味,也不招蚊蝇,分析无细菌检出。

除Ca外,其它成份随石灰的投量而减少。

如在10%投加量时,分析显示:重金属单重含量下降50%左右、N+P+K养分总量下降35%(其中N因为强化杀菌产NH3,辅助料的使用而下降较少)、有机质下降近60%、发芽指数由55%降为16%、干基高位热值降为5 . 87mj / kg。

五.综合评价污泥处理的目标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

要想作为资源利用是一种向往,与现实有较大距离,普遍“化”不了,还不能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

石灰处理是能够达到前述三个化的目标的,与其它处理方法比较各有不同的优势。

减量化的程度,干化焚烧是最高的。

石灰处理和好氧发酵(堆肥)处于相当水平,一般可达35%(好氧发酵因不同工艺、不同的菌种和秸秆类辅料的投加比例不同有较大的变化辐度为15~40%)。

比化学法调理后深度脱水(42%)差,但产物的含水率却低些(因为投的固体量较大),消化+半干化为50%,干化焚烧为95%,但必竟经济投入要大得多。

稳定化程度,焚烧是最彻底的。

石灰法、好氧发酵、消化+干化都是较好的相当水平,深度脱水则尚有差距。

无害化程度,石灰法与化学调理后的深度脱水的产物都有较强碱性,但对环境和卫生是安全的、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好氧发酵与干化+焚烧都需要配套较多环保措施,往往选址都困难。

资源利用的可能性方面,石灰污泥的有机物和肥份有大幅度的下降、且PH值较高,土地利用受到限制,对酸性土壤地区有一定价值。

但强度高、无机物含量较大,作建材方面有相对优势。

热值低,已无作辅助燃料的价值,但其高碱性可作为焚烧设备的脱硫剂。

占用土地方面,石灰法有突出优点。

其处理时间短,与深度脱水相当,1小时左右即可完成。

而发酵与厌氧消化一般需要20天以上,所需面积为其8~20倍。

经济性方面,石灰稳定的建设投资是最低的,仅为其它方法的1/4~1/7。

运行成本也是最低的,其它方法为其1. 2~2. 5倍,因此总成本也是最低的,折算到含水80%状态的污泥,每吨为近90元,其它方法为其1. 3~3倍。

这里所比较的是厂内费用,出厂后的运输和处置费各厂差距甚大,如上海石洞口污水厂的处置地距离甚远,导至焚烧方案因能最大幅度减量,能节省运输费与处置费而被最终确定。

根据我国的污泥防治技术政策,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是“处置决定处理,处理满足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