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PPT课件-医学资料

合集下载

哮喘22821 PPT课件

哮喘22821 PPT课件

2.迟发型哮喘(炎症诱导) ⑴抗原刺激6-24小时发生小气道壁炎性渗出, 粘膜水肿,使管腔变窄,无气管痉挛。 ⑵炎症因子刺激神经介质或直接刺激暴露的 植物神经引起支气管痉挛。 肺功能:发作4-6小时后持续FEV1下降。 无论是IgE(速发型哮喘)或炎症诱导(迟 发型哮喘)的支气管痉挛,均称为气道高 反应性。
分度 临床表现 间歇发作 发作<1次/周,夜间 发作<2次/月 轻度发作 行走时出现呼吸困难 可平卧,较安静,无 三凹征和心动过速 中度发作 稍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 喜坐 重度发作 休息时呼吸困难,端坐 呼吸,大汗、烦躁,三 凹征,肺部哮鸣音,心 率增快
PEF 肺功能 正常 改善到 60-80% 60-80%
辅助检查




(一)肺功能 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了解 有无气流受阻 FEV1/FVC<70-75%说明气流受阻,吸入支扩 剂15-20分钟后增加15%或更多表明可逆。 24hPEFR变异率>20% FEV1/FVC正常者可作激发实验 (二)胸部X线检查:急性期间质性改变,可有 肺气肿或不张 (三)过敏原测试:血清特异性IgE有一定价 值, 血清总IgE对诊断过敏没有价值
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 可考虑给予哮喘诊断性治疗。
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3次/年 (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2、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伴呼 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的疗效。 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10
发病机制
复杂,尚未完全清楚
1.免疫因素 2.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 3.遗传学背景 4.诱发因素
(一)免疫因素 特应质(atopy)是发生哮喘的最确定因 素 机理:Ⅰ型树突状细胞(DCⅠ)成熟障碍, 致Th1/Th2细胞功能失衡,Th2细胞促进B 细胞产生大量IgE和分泌炎性细胞因子, 刺激其他细胞,产生一系列炎症介质,最 终诱导速发型( IgE ↑)变态反应和慢性 气道炎症。

哮喘__精华版ppt课件

哮喘__精华版ppt课件

-
17
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检查
• (3) X线检查:正常 过度充气 并发症 • (4) 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 (5) 动脉血气分析:注意二氧化碳分压 • (6)痰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 诱导痰中细胞
因子等的测定 • (7)血清ECP等
-
18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 通过典型的病史体征不难作出诊断,最好能作 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哮喘
张掖博爱医院 赵伯元
-
1
支气管哮喘
• 全球1.5亿,我国1500万,美国1500万。 • 中国哮喘发病率0.5—1.0%,西藏0.11%,福建
2.03% • 许多国家和地区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
趋势。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与城市的生活环 境,氧化剂污染,被动吸烟有关,也与某些现 代生活方式有关,如儿童期感染性疾病的减少, 儿童肥胖的增多,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等。
-
2
支气管哮喘
约半数患者12岁以前起病,许多患者病
程长达十几年或几十年。美国一年在该 病的花费40亿美金。
-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变态反应学说 变应原进入患者体内,产生的IgE抗体吸附
在肥大细胞、嗜酸细胞表面,变应原再次进入 体内时与IgE抗体结合,刺激肥大细胞、嗜酸细 胞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 痉挛,导致速发相哮喘反应。
遂求诊本院。
10
-
11
哮喘的体征
• 肺部闻及哮鸣音是其特点 • 不能单纯根据哮鸣音的多少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 若患者就诊时没有哮鸣音也不能单纯据此排除
哮喘的诊断。
-
12
支气管哮喘的“三性”
• 喘息症状的反复发作性 发病时肺部哮鸣音的弥漫性 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医学PPT课件大全支气管哮喘-2024鲜版

医学PPT课件大全支气管哮喘-2024鲜版

氧疗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哮喘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以改善 低氧血症。
对于危重哮喘患者,如出现呼吸衰竭,应及 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支气管热成形术
免疫治疗
一种新型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热能降低气 道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从而减少哮喘发作。
针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可采用特异性免疫治 疗(如脱敏疗法)或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如 免疫调节剂)以调节机体免疫状态。
医学PPT课件大全支气管哮喘
2024/3/27
1
目录
2024/3/27
• 支气管哮喘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01
支气管哮喘概述
Chapter
2024/3/27
3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由多种 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发病机制
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方面,导致气道高反 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和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2024/3/27
4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在全球范围内,支气管哮 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儿童中更为显著。
2024/3/27
年龄分布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通 常在儿童期起病,且随着 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 降低。
避免诱发因素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诱发因素, 如过敏原、冷空气等,以降低急
性发作的风险。
18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Chapter
2024/3/27
19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支气管哮喘(内科学)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内科学)ppt课件
正正常常 <<4455mmmmHHgg >>9955%%
稍稍事事活活动动 喜喜坐坐位位 单单词词 时时有有焦焦虑虑或或烦烦燥燥 有有 增增加加 可可有有 响响亮亮、、弥弥漫漫
110000~~112200次次
可可有有
休休息息时时 端端坐坐呼呼吸吸 单单字字 常常有有焦焦虑虑、、烦烦躁躁 大大汗汗淋淋漓漓 常常>>3300次次//mmiinn 常常有有 响响亮亮、、弥弥漫漫
有关哮喘发作机制总结于图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气道炎症细胞、细胞因子 以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
气道炎症 气道重构
气道神经调节失衡以及气 道平滑肌结构功能异常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哮喘
哮喘发病机制示意图
[病理]
早期纤毛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露出,杯 状细胞增殖及支气管分泌物增加等病理改变。 气道上皮下有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 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使用β2激动剂 后PEF预计值
PaO2(吸空气) PaCOO2(2 吸空气) SPaOC2O(2 吸空气) PSPHaHO2(吸空气)
步行、上楼楼时时 可平卧 连续成句 可有焦虑尚尚安安静静 常无 轻度增加 常无 散在,呼吸吸末末期期
<100次/mmiinn 无,<100mmmmHHgg >80% >80%
• 出现AHR者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如长期吸烟、接触臭氧、病毒 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也可出现AHR。
• AHR是哮喘的基本特征,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来量化和评估, 有症状的哮喘者几乎都存在AHR。
• 目前普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是导致AHR的重要机制之一。AHR常 有家族倾向,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无症状的气道高反应性者出现 典型哮喘症状的风险明显增加。

(2024年)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2024年)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2024/3/26
18
心理干预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自 我管理能力。
VS
放松训练
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等方法,降 低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水平,减轻哮喘发作 的诱因。
2024/3/26
19
饮食调整对哮喘的影响
避免过敏食物
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 鲜、牛奶、坚果等,减少过敏反应引 起的哮喘发作。
考虑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
儿童、孕妇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4/3/26
15
长期管理和随访策略
01
02
03
建立哮喘日记
记录每日症状、用药情况 等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 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2024/3/26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 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 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可能包括 免疫-炎症机制、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等。
2024/3/26
4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2024/3/26
流行病学
哮喘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各国哮喘的发病率并不一样 ,从1%-18%不等,我国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4%,全国至 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 过规范化的治疗。
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糖皮质激素
通过作用于气道炎症的多个环 节,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气道 炎症细胞浸润和黏液分泌。
β2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的 β2受体,舒张支气管,缓解

哮喘健康教育PPT课件

哮喘健康教育PPT课件

8. 哮喘患者权益保障
8. 哮喘患者权益保障
法律保障:介绍哮喘患者在职场和社会 生活中的权益保障法律条款 就医权益:提醒患者应当了解和维护自 己在就医过程中的权益
8. 哮喘患者权益保障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寻求社会支持和参 与相关协会活动,共同推动哮喘患者权 益保护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1. 什么是哮喘?
原因:介绍哮喘的可能引发原因,如基 因、环境和过敏等
2. 如何确诊哮喘?
2. 如何确诊哮喘?
医学诊断:解释医生如何进行哮喘的专 业诊断 检查方法:介绍常用的哮喘相关检查方 法,如呼气峰流速、皮肤划痕试验等
2. 如何确诊哮喘?
诊断标准:概述哮喘的诊断标准,如 GINA指南
3. 如何管理哮喘?
6. 哮喘与日常生活
心理健康:介绍哮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并提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建议
7. 哮喘药物使用指南
7. 哮喘药物使用指南
哮喘控制药物:列举常见的哮喘控制药 物,如吸入类固醇和长效β2受体激动 剂 急救药物:介绍哮喘急救药物的使用方 法和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 并建议患者定期与医生进行复诊
5.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5.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触发因素:列举可能触发哮喘发作的常 见因素,如粉尘、花粉和寒冷空气等 预防措施:提供预防哮喘发作的有效措 施,如保持干净环境、佩戴口罩和避免 接触过敏源
6. 哮喘与日常生活
6. 哮喘与日常生活
运动和健康:解释哮喘患者如何在日常 生活中参与适度运动和保持健康 学校和工作:提供哮喘患者在学校或工 作场所中如何管理哮喘的建议
3. 如何管理哮喘?
测量峰流速:解释如何测量峰流速,作 为哮喘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使用吸入器:概述吸入治疗在哮喘管理 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吸入器的使用方法

哮喘 PPT课件

哮喘 PPT课件

B. 评估未来风险 (急性发作风险,病情不稳定,肺功能迅速下降,副作用)
与未来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包括: 临床控制不佳;过去一年频繁急性发作;曾因为严重哮喘而住院治疗;FEV1低; 烟草暴露;高剂量的药物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PEF高值 - PEF低值 PEF昼夜变异率= —————————— ×100%
(PEF高值 + PEF低值)/2 如PEF昼夜变异率≥20%是支持哮喘的有力证据
• 喘不一定是哮喘 心功能不全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5
哮喘未必都“喘”
2009 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粘液腺增生 平滑肌肥大
收缩 上皮脱落
水肿
基底膜增厚
粘液栓塞
中性粒细胞和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哮喘本质:气道炎症
正常人
哮喘病人
哮喘病理生理
平滑肌功能异常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 肥大/增生
炎症介质的释放
• 炎症细胞数增加 • 黏膜水肿 • 气道高反应 • 气道分泌增加 • 上皮损伤
炎症相应症状
触发
抗原….
日间症状 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憋醒 需要使用缓解药/使用缓解药 肺功能(PEF或FEV1)
控制 (达到以下所有)
≤2次/周 无 无
≤2次/周 正常
部分控制 (任何一周存在以下任何一项表现)
未控制
>2次/周
任何一周存在3项或者3项以上部 分控制的表现


>2次/周
<80%正常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 (若已知)
嗜酸性 细胞
T淋巴 细胞
肥大 细胞
合成与释放炎性介质,导致气道炎症反应

支气管哮喘小讲课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小讲课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小讲课ppt课件
目录
• 支气管哮喘概述 •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控制 • 支气管哮喘的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支气管哮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 疾病,由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引 起,导致气道痉挛、狭窄,引起呼吸 困难、喘息等症状。
预防和管理
加强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环境控 制等措施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治疗方案。
掌握技能
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吸入 器、峰流速仪等设备,掌握自我
监测和管理的技能。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帮 助他们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提高生活质量。
04 支气管哮喘的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一
患者基本信息
症状描述
患者张先生,52岁,长期吸烟,患有支气 管哮喘多年。
张先生在遇到冷空气、刺激性气味或剧烈 运动后常常出现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 。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 治疗等手段,缓解患者的 心理压力。
03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控制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接触过敏原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保持室 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衣物。
合理安排运动和情绪调节,避免诱发 哮喘发作。
避免刺激性气体
如烟雾、香水等,避免在空气质量差 的环境中逗留。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肺功能检查和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确诊需要进行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 、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过 敏原、空气污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①祛风止痉:如钩藤、地龙、僵蚕、蝉 蜕,甚至蜈蚣、全蝎等搜风止痉虫类药 物,对解除支气管痉挛,平息哮喘,具 有良好效果。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哮喘 剧烈,声如拽锯,张口抬肩也是一种 “风”症,古称“马脾风”一症即是指 暴喘类疾病。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②下痰通腑:肺与大肠相表里,痰邪闭阻,腑 气不通,则肺气失于宣降,胸高气促,非通下 不能启上,古有一捻金、牛黄夺命散治马脾风 暴喘实证,即是此例。用药如:牵牛子、皂角 刺、大黄、芒硝、槟榔、枳实之类。对于哮喘 剧烈、腑气不通、体质壮实者,用之得当,’ 往往腑气一通,肺气得降,喘憋之症即可明显 缓解。
或夜间发病,哮鸣痰稀多泡,面色苍白或晦暗, 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此证常因感受风寒而发, 临证时应注意辨其风寒处束之表证,如恶寒发热, 鼻塞流清涕,咳嗽喷嚏,脉浮等。然而,小儿纯 阳之体,容易化热。因此,小儿寒哮之证应注意 是否寒郁化热,化热者兼见发热烦躁,汗出口渴, 舌苔转黄,舌质转红,脉象转数等。
哮喘
主讲:XXX
一、概述
小儿哮喘,临床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多吸少, 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好发于冬春,或气候骤 变之时,以夜间和清晨发病者居多。患儿往往 于幼儿期开始发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部 分患儿至学龄期后或青春发育期可逐渐向愈, 但也有至成年不愈者。
中医对哮喘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哮喘之 名首见于元代《丹溪心法》,在此之前名称不 一,如“呷嗽” 等。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2.热痰阻肺证 症见咳嗽哮鸣,声高息涌,痰涎浓稠或黄,
发热汗出,烦躁口渴,面唇红赤,大便或 干或秘,小便短黄,舌质红,苔中心黄腻, 脉象滑数。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2.热痰阻肺证 此证即“热喘”、“热哮”。小儿热哮,常因由
寒化热发展而成,也可因素体内热,内外相引, 发为热喘。热哮与寒哮不同,哮喘发作急剧,声 高息涌,病势暴急。另外,热证显见,表现为肺 胃热盛,如壮热汗出,烦躁口渴,面赤唇红,痰 涎黄稠,舌红苔黄等。若热盛于里而闭阻于内, 则可导致阳明腑实,可见腹部胀满,烦躁不安, 大便干秘不通。腑气闭塞,则肺气愈不得下降, 更为上逆,哮鸣喘憋烦闷之证更剧。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1.寒痰阻肺证 症见哮喘痰鸣,痰涎多泡而稀,或兼鼻
塞流涕,咳嗽喷嚏,面色苍白或晦暗,形 寒肢冷,无汗不渴,舌质淡或暗晦,舌苔 白滑或白腻,脉滑促或浮。常因遇寒发病, 或夜间发病。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1.寒痰阻肺证 此类证候即是“寒喘"、“冷哮”。其特点为遇寒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1.寒痰阻肺证 治宜温肺散寒,化痰降气。 代表方剂如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
杏仁、细辛、生姜、五味子、法半夏、甘草)。 痰盛,合用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子、 白芥子、莱菔子)。若风寒表证较重,适加荆芥、 防风、紫苏之类;若寒郁化热,适加生石膏、 黄芩、知母、鱼腥草之类,并可去桂枝、细辛。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若上述寒热之证互见,或寒热之证均不明显, 仅以哮喘为主时,可用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麻黄、桑白皮、白果、黄芩、法半夏、苏子、 款冬花、杏仁、甘草)。此方虽寒温并用,但比 较平和,应用比较广泛,效果也很好。
三、制病情,这是哮喘发 作期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我以为,辨证 论治是基础,选方用药如上所述。同时, 还宜注意配合以下治法方药,以提高疗 效:
三、辨证施治
(二)、缓解期
缓解期,哮喘已平或渐平,说明痰阻 气逆的病理已除或将除,邪实已衰,而 虚象显现,治疗重点应转为调理肺脾肾 三脏功能为主。古人云:“既发时以攻 邪为主,未发时以扶正为主。”然而, 在缓解期仍应注意化痰祛邪,疏理肺脾 气机,尤其在缓解初期不宜过早补涩, 以免邪恋而导致反复。
二、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哮喘与肺、脾、肾三脏相关,由于 三脏功能失调而内生伏痰,遇外邪感触而发病。
发作时,病机以邪痰交阻、肺气上逆为主,多 属邪实。缓解后,邪实已衰,而虚象显现,其 病机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正虚邪恋为 主。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哮喘发作期以平喘为主,宜宣肺散邪、化痰 降逆。哮喘的发作,多因外感引起,外感之邪 与内伏之痰胶阻于肺,致使肺失清肃,逆而作 哮作喘。故平喘必先散邪,止哮尤须化痰,邪 散则肺宣,痰除则气顺。同时,散邪又宜宣肺, 化痰更须行气。所以,宣肺散邪、化痰降逆, 无论对于寒证或热证,都至关重要。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⑤特效平喘药物:如麻黄,用量宜大些,生用 效佳,清代儿科名医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一 书中曾明确指出:“盖哮喘为顽痰闭塞,非麻 黄不足以开其肺窍,放胆用之,百发百中。” 实经验之谈。先师王伯岳治喘亦善用麻黄,并 配合等量甘草同用,有相辅相成、相佐相成之 功。另外,椒目、天浆壳均为平喘良药,可适 当选用。
三、辨证施治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症见哮喘已平,或偶有微喘,面白气弱,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2.热痰阻肺证 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剂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麻黄、杏
仁、生石膏、甘草)加知母、黄芩,并宜配伍桑 白皮、葶苈子、苏子等泻肺化痰降气之品,以 增强疗效。若热盛,加鱼腥草、连翘、栀子之 类;痰盛,加胆南星、浙贝母、天竺黄、竹沥 之类;若痰涎粘稠胶阻,加青黛、海蛤粉。
三、辨证施治
(一)、发作期
③活血化瘀:痰瘀同源,活血化瘀药物能疏通 肺络,消除痰瘀,可选用桃仁、当归、川芎、 丹参、赤芍之类。然而“气行则血行”,“气 行则痰行”,要消除痰瘀,又宜配合行气之品。
④温阳镇纳:此法用于暴喘欲脱,冷汗淋漓, 烦闷欲绝,面色青灰之证,采用温肾回阳、镇 纳浮阳之品,宣用附子、肉桂、山萸肉、磁石、 龙骨、牡蛎、椒目、天浆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