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重点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大全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一门科目,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下面将对高考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周期表:周期性规律、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点2. 原子键和分子键- 原子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分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特点3. 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与变化过程- 物质的密度、硬度、延展性等物理性质- 物质的燃烧性、酸碱性等化学性质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描述与计算-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与平衡计算2.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集中度、浓度和饱和度的关系3.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三、溶液的物理与化学性质1. 溶液的构成和性质- 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特点-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影响因素2. 溶液的浓度计算- 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 溶质溶解度和溶解热的关系3. 酸碱溶液的性质- 酸碱中的离子和取代反应- 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的选择四、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和电子转移的定义- 氧化数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平衡2.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电解-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倒腾现象3. 电池和电解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种类- 电解池的构成和电解过程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苯的衍生物和卤代烃的命名法- 醇、醛、酸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方法- 饱和烃、不饱和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其他有机化合物- 卡宾和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酮、酯和醚的命名规则和应用以上是,涵盖了该科目的基本要点和重点内容。

高三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三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高三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化学知识点1一、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实质、特征和规律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特征:既有新物质生成又有能量的变化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形式: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二、反应热与焓变1、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定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叫反应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常用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 吸热化学键形成 放热4、计算方法:△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据此,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

许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

中和热(1)定义: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高三化学知识点2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 .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 7H2O(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 7H2O干冰:CO2明矾:KAl(SO4)212H2O漂:Ca(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 7H2O胆矾、蓝矾:CuSO4 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 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 e2O3磁铁矿:F e3O4黄铁矿、硫铁矿:F e 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 e 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 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 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 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高考化学板块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板块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板块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是高考理科中重要的一门科目,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在高考前夕,我将对高考化学板块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本文将按照常见的化学板块分类,以清晰的思路和整洁美观的排版,全面介绍高考化学的重点知识。

一、无机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a. 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表b. 元素的性质和应用c.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2. 离子反应和酸碱中和a. 离子反应的特征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b. 酸碱中和反应和计算c. 盐类的制备和性质3. 氧化还原反应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半反应方程式的写法b. 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c. 电池和电解中的应用二、有机化学1. 烷烃和烯烃a. 烷烃和烯烃的命名和结构b.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和应用c. 烷烃和烯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卤代烃和醇a. 卤代烃和醇的命名和结构b. 卤代烃和醇的性质和应用c. 卤代烃和醇的合成和反应3. 芳香族化合物和酯a. 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的命名和结构b. 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的性质和应用c. 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的合成和反应三、化学反应和平衡1. 化学键和分子式a. 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b. 分子式的计算和应用2. 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a.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b. 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c. 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3. 化学平衡和酸碱平衡a.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征b. 酸碱中的等量点和pH计算c. 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的原理四、化学能量和化学动力学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a. 焓变和焓变的计算b. 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计算c. 化学反应热和热化学的应用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a.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b. 反应级数和速率方程式c. 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机理3. 化学反应平衡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a. 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b. 化学反应平衡的热力学解释c. 化学反应平衡的动力学解释五、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1. 化学实验操作和安全a. 常用实验仪器和操作技巧b. 实验室安全和废弃物处理2. 常用化学计算和实验数据处理a.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b.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以上是对高考化学板块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

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

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一高中化学常见沉淀物质如下:1.七白:AgCl、BaSO4、CaCO3、BaCO3、Mg(OH)2、Al(OH)3、Fe(OH)22.一蓝:Cu(OH)23.一红褐:Fe(OH)34.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5.浅绿色沉淀——----Fe(OH)26.蓝色絮状沉淀——--Cu(OH)27.白色沉淀——------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Mg(OH)28.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S9.微溶于水——----Ca(OH)2,CaSO410.碳酸盐,亚硫酸盐——除了碱金属(K,Na等),铵盐外的金属碳酸盐正盐都不溶于水溶于强酸。

11.硫酸盐——BaSO4不溶于非氧化性酸,CaSO4微溶于水。

12.盐酸盐——AgX不溶于非氧化性酸,溶解度是越来越小的(按F到I的顺序)。

13.硫化物——同碳酸盐,亚硫酸盐。

但注意的Cu2S是顽固性沉淀,不溶于非氧化性酸。

14.硅酸——在高中学的惟一一个不溶于水的酸。

15.醋酸盐——除了醋酸铅外皆溶于水。

(通常考不到那去)16.顺口溜是“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

17.碳酸盐,亚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的对应酸式盐皆可溶于水。

(Cu2S不存在对应酸式盐)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二一、有关水的反应小结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1)水作氧化剂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水做还原剂水与F2的反应:(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水电解:(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1)水合、水化: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

高考化学必考的重要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的重要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的重要知识点高考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其中有一些是非常关键且必考的。

这些知识点不仅在高考中考察频率很高,也是决定化学成绩高低的关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个高考化学必考的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因此高考会在很多地方考察。

重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在酸碱反应中,重要的知识点包括酸碱的定义、PH值、酸碱指示剂和中和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的平衡。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在高考中,还需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的理解。

这些知识点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学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特征等。

在原子结构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例如元素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并且需要了解原子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和特征的影响。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大量的元素信息和周期性规律。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例如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周期性规律的变化以及元素性质和特征的影响等。

化合物的性质和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其中包括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反应等。

在高考中,这些知识点将被广泛地考察。

三、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因为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热、能量和热力学方程的计算等。

在高考中,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规律、热力学方程的推导、反应的焓变和反应的热效应等等。

四、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因为它涉及到反应速率和反应结束的时间等等。

在高考中,学生需要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律,动态平衡的概念,平衡反应式及其常数等知识点。

五、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领域,因为它提供了直接进行观察和检验的方法。

在高考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例如使用试剂和实验器材,测量实验数据等。

高考化学题型考察重点

高考化学题型考察重点

高考化学题型考察重点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通常会出现在每个知识点的考察中。

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计算、实验操作等。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也是其他知识点的基础。

常见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离子、化学键、原子结构等。

考查形式通常是给出一个描述,要求选择正确的概念。

例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变成氧化物。

B.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C. 分子是指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D. 元素是指由两种以上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正确答案:B。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化学反应类型、配平化学方程式等。

例题: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反应类型是____。

A. 酸碱中和B. 氧化还原C. 生成D. 分解正确答案:B。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等。

例题: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

A. 2H2 + O2 → 2H2OB. CaCO3 → CaO + CO2C. 2H2O → 2H2 + O2D. HCl + NaOH → NaCl + H2O正确答案:D。

氢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是一种置换反应。

4. 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摩尔计算、溶液计算、气体计算、酸碱计算等。

例题:0.5 mol的H2SO4溶解在500 mL水中,该溶液的摩尔浓度为____。

A. 0.1 mol/LB. 1 mol/LC. 0.5 mol/LD. 5 mol/L正确答案:B。

摩尔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量(mol)除以溶液的体积(L)。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是高中理科的一门重要科目,同时也是高考的一项必考知识点。

考试的难度不仅在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在于理解深刻程度。

因此,本文将从基础知识点,重点知识点和难点知识点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介绍,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高考化学知识点,做到“面面俱到”。

一、基础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1.1 元素周期表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是:横行称为一周期,竖列称为一族。

周期数是原子核的层数,族数是外层电子的数目。

1.2 元素周期表的作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分组表。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相似度。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可以推断出元素的化学性质,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程度,从而为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1.3 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有118个元素,其中最常使用的元素有碳、氢、氧、氮、钠、镁、铝、硅、氯、铁、铜、锌、铅、氧化钙、氯化钠等。

2. 离子式和分子式2.1 离子的定义: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分子,分为正离子和负离子。

正离子是电荷为正的原子或者分子,负离子是电荷为负的原子或者分子。

2.2 离子式的定义:离子式是指正负离子之间形成化学键的化合物所用的符号,包括离子的基本成分及其电荷数。

2.3 分子式的定义:分子式是指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的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的简略表示方法。

3. 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某些原子或分子失去或增加电子从而改变其氧化态的反应。

3.2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的反应等等。

二、重点知识点1. 化学键1.1 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或者分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用来保持原子或者分子稳定的能力。

1.2 化学键的种类:化学键大致分为共价键、离子键、氢键、金属键等四种。

1.3 共价键的特殊性质:共价键通常分为单键、双键、三键三种,其性质分别是单键最稳定、热力学性质最好,三键有最强的键能力和最短的键长。

高考化学必考大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大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大题知识点高考对化学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大题中,这些大题通常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以下将介绍几个高考化学必考的大题知识点,帮助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酸碱溶液的性质、酸碱溶液之间的反应以及沉淀的产生与区分等知识。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意PH值的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以及电子转移的原理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阴极和阳极的概念,以及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电位和电动势等内容。

三、结构与性质高考化学中,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元素性质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物质的量与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基础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摩尔及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摩尔质量与摩尔浓度的计算,并知道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的量和产物的量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气体的摩尔体积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五、溶液的制备与浓度溶液的制备与浓度也是高考化学中的常考题目。

学生需要了解溶解度和浓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和浓度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溶液的配制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如溶质过饱和、焓变等。

六、功能性有机化合物功能性有机化合物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

学生需要熟悉各类功能性基团的命名规则和化学性质,掌握它们的化学反应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它们的命名和反应机理有一定的了解。

总结起来,高考化学大题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结构与性质、物质的量与反应、溶液的制备与浓度、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等。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二、结构1、半径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

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

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

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三、基本概念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 、 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 H3PO4>(弱):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 C6H5OH > H2SiO3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而不是COOH-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 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 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浓度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四、基本理论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