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3—15世纪英国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论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论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论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发表时间:2017-04-26T10:48:05.56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12月作者:张瞳[导读]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直接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什么样的语言也直接关系到人们交际的结果。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南宁 53000语言是一种表意符号,有音有义的结合体。

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变,也是语言发展的体现。

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说,包括语音、语法、语义三个方面。

另外,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还有如何运用它进行有效交际的语用问题,这些都要受某些规则所制约。

语言是一个有组织结构规则、规律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运用他所形成的言语,可以传达人类对自然、社会的思维成果。

不同的思维方式。

所以思维方式很重要,要使零碎的知识运用好来,离不开缜密的思维。

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更需要好的思维方式。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直接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什么样的语言也直接关系到人们交际的结果,一个讲话不能利索的人,可以想像他也是一个思维不很敏捷的人,从一个人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与才智,从讲话的语速能看出一个人的思维灵活度怎么样,从如何组织语言可以看出其概括与逻辑思维能力,反过来说,一个思维敏捷,品德才智俱佳,语言组织能力强的人肯定会是一个极具思维能力的人。

必须逐步掌握这些基本规则才能获得产生和理解本族语言的能力。

因此,语言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所不可比拟的。

语言发展何以能如此迅速而顺利地进行?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其发展的过程和一般模式是什么?一、语言的发展演变(1)语言的分化语言的发展演变的方式有:语言的分化,语言的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的融合等;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主要有外部原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内部原因;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主要有外部原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内部原因;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重要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另有相关性、规律性)。

影响英语方言的因素

影响英语方言的因素

影响英语方言的因素
影响英语方言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1. 地理因素: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导致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差异。

例如,英国的方言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如伦敦方言、苏格兰方言等)展现出明显的区别。

2. 历史因素:历史事件对英语方言的形成和变化起到重要影响。

例如,英格兰与北欧地区的接触导致了英语中许多北欧语词汇的出现,而英国的殖民地历史也对当地方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阶层、年龄、教育水平等。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式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词汇使用。

例如,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方言差异。

4. 文化因素:文化对方言的形成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和变化。

例如,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对英语方言的影响巨大。

总之,英语方言的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英语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

语言演变中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语言演变中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语言演变中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断演变和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语言演变中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是语言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变迁,语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新词汇和新概念不断涌现,这些新事物需要新的词汇来描述和表达。

此外,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语言的演变。

不同社会群体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

二、语言接触的影响语言接触是指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当不同语言的人们接触时,他们会互相借用和交换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的特点。

这种语言接触会导致语言的演变和变异。

例如,在英语中,有很多来自其他语言的借词,如“café”(法语)、“karaoke”(日语)等。

此外,语言接触还可以导致语言的混合,产生新的语言变体,如“Spanglish”(西班牙语和英语的混合)。

三、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进步对语言演变也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短信、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等新兴技术带来了新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

例如,人们在短信中常常使用缩写和表情符号来传达信息,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短信语言”。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词汇和网络短语也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四、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是语言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导致语言的差异和变化。

例如,一些文化中对礼貌和尊重的要求可能会反映在语言中,如日语中的敬语系统。

另外,文化中的习俗和传统也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和表达方式。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感恩节都有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总结起来,语言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语言接触、技术进步和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剧,语言演变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语言学论文:浅析中世纪英格兰英语的发展历程

语言学论文:浅析中世纪英格兰英语的发展历程

语言学论文:浅析中世纪英格兰英语的发展历程1066年诺曼降服后,诺曼贵族成为英格兰新的控制阶级,法语和拉丁语也替代古英语成为新的官方言语。

这种局势导致英格兰社会三种言语共用:教会首要运用拉丁语、王室及政府组织运用法语和拉丁语、社会民众运用英语。

三种言语别离由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场合运用。

这种现象在1204年诺曼贵族失掉诺曼底之前比较显着,之后由于社会语境发生改动,三语之间尤其是英语和法语的联络也发生了显着改动。

这种言语位置此消彼长的改动一直继续到16世纪。

一、诺曼降服前后英格兰的言语与社会语境前期英格兰社会三语并存的现象,与其时社会语境和具体运用人群的特征密切相关。

中世纪前期,英格兰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归于典型的庄园经济。

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单位,如伯尔曼所言,是自治的社会共同体。

1不管是庄园主,仍是庄园里的农人,相互相互依赖。

“等级和依附性是中世纪西欧社会两个重要的特征。

”2庄园的办理以及庄园日子的作业不是依托王室的强权和行政命令,而是依托庄园法则。

庄园法则决议庄园内一切大小业务,规定人们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广大民众与王室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被控制联络,农人日常接触的是庄园里的成员,庄园日子与王室的联络十分松散,因而,即使王室想在言语方针上有所动作,其推广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中世纪英格兰农人的识字率很低,这种状态有着深刻的前史文明原因。

在中世纪中期曾经,与写字、拉丁语和基督教这些少数人的文明并行的,是一个由异教徒民间传统和英豪诗篇组成的本乡大众文明。

3这种本乡文明以口头传承为首要方法,读和写与农人的日子距离太远。

教士和社会上层独占教育,“任何针对一般人的有关初等教育的证据都十分罕见”。

4大多数民众处于文盲状态,推广官方言语缺少必需的社会基础。

在诺曼降服后的百年间,诺曼贵族无暇顾及英格兰业务,而诺曼身世的人口仅占英格兰总人口的5%—10%,推广法语也缺少实践的动力和需求。

因而,在英格兰的诺曼贵族采取了相对温文的心情,三语现象从一开端就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语境。

简要介绍英语语言的发展

简要介绍英语语言的发展

简要介绍英语语言的发展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日耳曼语系。

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英语语言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古英语,到中古英语,再到现代英语,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古英语时期
古英语是英语语言发展的最早阶段,大约出现在5世纪至11世纪期间。

这个时期的英语受到了日耳曼语族的影响,主要的语言包括盎格鲁-撒克逊语和弗里西亚语。

古英语的语言特点是语法复杂,词汇极为简洁,语言形式非常规范。

古英语留下了许多古老的文学作品,如《贝奥武夫》和《杀死亚伯拉罕的礼物》等。

二、中古英语时期
中古英语是从11世纪到15世纪的英语语言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英格兰经历了诸多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也影响了中古英语的发展。

中古英语的语言特点是强调发音和语调,词汇和语法结构得到了大量丰富和扩展。

中古英语文学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亚瑟王传说》等。

三、现代英语时期
现代英语是从15世纪末至今的英语语言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英语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影响着全球各个领域。

现代英语的语言特点是词汇量庞大,语法结构简化,注重实用性和简明性。

现代英语文学作品有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简·奥斯汀的小说、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等。

总之,英语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和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史和特点。

而现代英语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语言之一,这得益于其广泛使用和实用性的特点。

浅析语言发展的原因

浅析语言发展的原因

浅析语言发展的原因内容摘要:语言的发展是指语言的结构要素的历史变化,新的语言结构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

语言发展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

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引起语言的发展,这是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

本文从普通语言学理论出发,以现代汉语发展历史为例,对语言发展的原因进行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语言的发展规律原因现代汉语一、前言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

语言也是这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1】语言的发展变化与语言信息相关。

新事物的出现,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成员的流动变化,都会促使语言系统随之调整。

因为只有这样语言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语言的发展是语言结构要素的历史变化,新的语言结构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的消亡,使语言日益丰富、完善、精密,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语言发展包括外因和内因。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

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引起语言的发展,这是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

语言的发展跟其他事物的发展不同,它有两个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这两个特点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随时满足新的交际要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2】语言发展的原因是普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方面的科学认识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因此,为了能正确的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下面我将就语言发展的原因进行论述。

二、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律。

语言的发展是按照自己的特殊规律【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17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18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进行的,语言的这些特殊规律就是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

它可以反映语言发展过程中最丰富的东西,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应该理解为语言的各个构成部分。

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的有规律的变化。

分析英语语言的变化与趋势

分析英语语言的变化与趋势

分析英语语言的变化与趋势1. 引言1.1 了解英语语言的演变历史英语这门语言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当时那个时代的英语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样子。

在经历了多次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后,英语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最初的英语是由日耳曼部落所说的一种语言,后来受到了拉丁语、法语、维京语等多种语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代英语的基础。

在中世纪时期,英语开始在书面作品中出现,并逐渐取代了拉丁语成为英格兰的主要语言。

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到来,英语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

在现代,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工作和学习语言,影响着世界上的各个领域。

通过了解英语语言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今天的形态和特点,也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英语语言的发展趋势。

【字数:200】1.2 探讨英语语言的变化原因英语语言的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全球化、科技发展、社会文化变迁、新词汇的出现以及语法发音的变化都在不断地塑造着英语这门语言。

在未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英语语言可能会继续演变,适应新的社会和文化需求。

我们应当保持对英语语言的关注,不断学习和适应这门不断变化的语言,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环境和多样化的交流需求。

2. 正文2.1 全球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Globalization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ding to changes i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pronunciation. As English has become the lingua franca of the business worl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it has absorbed words and phrases from various languages and dialects around the world.2.2 科技对英语语言的影响科技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原因:社会因素(外因)1,社会发展带动语言的发展,2,社会的统一和分化导致了语言的发展,3,社会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4,社会的发展使语言日趋精密,日益完善。

心理因素(外因):思维是诸多的心理因素中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语言结构要素互相影响(内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要素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

相互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因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其他各要素就得随之做出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这种平衡,打破,平衡模式的不断出现。

就促使语言不断地发展。

请解释说明什么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和不平衡性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①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这样才能有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

②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新的事物现象或观念产生后,相应地要求有一个词语记录,这样才能进入交际领域,而对语音和语法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词汇和社会的联系最直接,变化当然就最迅速了。

第二,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情况不一样,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各方言之间并未斩断一切联系,他们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社会的发展往往造成社会内部进一步的分工,这样,同一分工的人群在语言交际上就具有某一社团的特征,产生了语言分支或者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13—15世纪英国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作者:宋岷源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6期摘要:英语发展到今天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历时演变。

13—15世纪是英语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期间英语经历了由卑微到兴盛再到普及壮大这一发展轨迹。

与之相反的,作为上层语言的法语和拉丁语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却由盛而衰,并逐渐被淘汰。

三种语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与当时英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是分不开的,值得一探究竟。

本文将影响语言发展的13-15世纪的英国历史因素做出梳理,找出影响英语语言命运的关键因素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英国英语影响因素引言如今英国是指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王国。

但中古英语时期的英国和今天的英国概念大不相同。

当时的英国主要就是英格兰地区。

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主要是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他们把来自日耳曼语系的英语带入这一地区,使英语成为当时英国的主要语言。

按照历史划分方法,公元13—15世纪在历史上处于英国社会发展的中世纪,语言发展的中古英语时期。

对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时期的划分,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虽然年份划分不同,但都包含13—15世纪这一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是英语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影响英语语言发展的事件。

不同的划分年份背后对应的都是是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一个事件就能造成对语言划分阶段的不同分界点。

本文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这一时期英国发生的中大事件做出梳理,找出影响英语发展的关键因素。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交际工具。

人类利用语言相互交流对于自然的各种认识,社会阅历与经验。

那么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第一时间地反映在语言中。

13—15世纪是英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三百年时间是英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英国上下的重大事件。

诺曼底王朝建立以后,发展到13世纪,封建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发展相对稳定。

至15世纪的这三百年时间里,英国社会的语言文化深受社会发展因素的冲击,一度曾经占据上层地位的法语和拉丁语逐步衰微。

最受歧视的,只有下层的普通大众讲的最低贱的英语淘汰了法语和拉丁语,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成为英国的上至官方下至平民普遍使用的语言。

英语由弱势转为强势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探索。

本文将从社会因素、语言因素和传播载体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在中古英语时期13—15世纪发生的对英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1.社会因素1.1民族融合及社会发展为英语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诺曼人用武力征服英格兰人之后,威廉一世及其后继统治者都保留了英国原来的习俗,没有要求统一语言。

当权的统治者们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在统治时期尤其加强对王室贵族的监督、控制,注意削弱大贵族的实力。

为了与旧有势力抗衡,王室还特别扶植英国当地的新贵族,大力发展封建经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国家政治局面安定,各民族融合发展,经济文化也空前繁荣,为英语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可能。

此后的四百年时间里,原有的撒克逊人不再把统治阶级的法国人当做入侵者。

基督教在建教之初就主要以拉丁语的形式传播。

随着其在英国的发展传播,拉丁语也成为英国语言的一大分支。

因此,此时的英国,法语、英语、拉丁语三语并存。

大量法语外来词及拉丁语融入英语词汇之中。

1.2英国民族意识觉醒是英语发展壮大的直接原因。

13世纪之初,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失地王”约翰失去了其在法国的领地,诺曼贵族也跟着失去了在法国的领地。

他们没有条件返回法国只能待在英国,这减少了王室和贵族使用法语的机会。

同时英法两国之间摩擦不断,两国关系逐渐疏远,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陆陆续续为争夺领地进行了将近百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英国民众在当时的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到1377年在位)的影响下,仇法情绪上升,民族情绪爆发。

在仇视法国的民族情绪背景下,法国在英国的影响力变小了。

这是法语在英国开始走向衰败,英语发展壮大的直接原因。

在上层社会中甚至出现了“英国人的英语”的口号[1]。

法语地位直线下降,人民开始普遍认为讲英语就是爱国的标志,这无疑极大加快了英语战胜法语的速度。

1.3上层阶级对英语的承认。

1215年贵族迫使失地国王约翰签下了《大宪章》并召开了议会,开始对国王的权利进行约束。

13世纪工商业得到极大发展,商人、自由农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13世纪中叶的时候作为中产阶级也进入议会。

当时的贵族为了对抗王权,必须寻求他们的支持,这些介于贵族和贫民间富有的阶层都是操英语者。

这无疑增加了这些贵族使用英语的机会。

特别是14世纪末英国形成了上下两院制,下议院主要是平民代表,他们在立法、税收及军费开支等核心领域都有发言权。

1362年英国议会开始使用英语召开会议。

同年,英语被宣布为法律上和法庭中的通用语。

1363年,上院大法官在议会开幕式上用英语致辞,从此开启了重要先例。

以后民间开始使用英语起草法律文件[2],这无疑为英语官方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382年牛津大学的教授把《圣经》译成英语,并提倡用英语做礼拜,英语地位进一步提升。

1399年,亨利四世用英语发表继承王位演说,英语得到官方承认。

1.4黑死病导致的人口下降、劳动力缺乏,无形中提高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地位。

1348年,英国南部爆发了瘟疫,又称“黑死病”。

此后百余年间,黑死病逐渐向英国全国蔓延频繁爆发,造成了惊人的死亡率,牛津城一地大约有43%的人死去[3]。

全国的教区教士的死亡率最高,其中维卡姆伯堂区的传教人士死亡率达到惊人的60%,全国教士的平均死亡率接近45%[4]。

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经常会接触死者或濒死的鼠疫感染者,染病的机会更多。

教士的死亡率高于总人口的死亡率。

这无形当中削弱了拉丁语在英国的影响力。

黑死病造成英国的人口急剧下降,人口发展长期停滞,直到15世纪人口才慢慢开始增长恢复。

黑死病固然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同时它也打破了旧有的社会秩序,重新调整了农业与畜牧业的经济布局,人民不再依附于封建主而生存,有了自主择业的机会。

这无疑使劳动人民的地位上升,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上层阶级逐渐不排斥学习英语。

2.传播载体因素2.1印刷术的引进。

1476年,英国出版商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将现代印刷术由德国引入英国,在伦敦创办了第一家印刷厂,并开始印制英文书籍。

书籍是语言词汇的载体。

卡克斯顿的现代印刷术,促进了语言知识在人民大众间的传播。

1999年英国的广播公司BBC曾让听众评选100位千年来的英国名人,卡克斯顿打败了牛顿、达尔文而仅仅排在莎士比亚和丘吉尔之后,位列第三,可见他对英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非同一般,因此卡克斯顿还被誉为“英国文学繁荣的助产士”。

印刷术是向社会大众普及英语的巨大推手,还带动了英语标准化的发展,加快了其向现代英语的转变。

2.2大文学家杰佛里·乔叟(Jeferi Josour)对英语的推动。

杰佛里·乔叟(1342-1400)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之前英国最杰出的作家和诗人。

他被誉为是“现代英语之父”[5]。

他的诗堪称中世纪文学中最精美的诗体传奇。

他有志于提高英语的地位,其作品大都是用英语写成的,而且他在其英语作品中引用了很多法语和拉丁语,但是没有替代原来的英语,英语的同义词就变得丰富起来。

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和诗歌是也是印刷商卡克斯顿的第一批印刷品之一,受到极大欢迎,被人们广泛传阅。

2.3世俗化喜剧的发展。

英国教会一直有排演宗教剧的传统,但是到了14世纪中期,城市间有了民间的舞台演出,他们在大街上、广场上等地巡回演出,用英语台词取代了原来宗教剧的拉丁语唱白。

这些戏剧发展迅速,后来传遍全国,遍布乡镇村庄。

民间戏剧的发展,孕育新的民族文化。

拉丁语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了,促使英语语言和词汇也在社会中更为广泛地传播,极大地提高了英语在社会中的地位。

3.语言因素3.1英语语言语法系统简单,易于掌握。

古英语的名词有数和格之分;格分为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加上数的单数、复数。

一个名词加起来就有8种变化形式。

形容词也有性、数、格、和人称的屈折形式。

在13世纪法国人统治之后,英语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没有文绉绉的书面语或官方要求的绑缚,劳动人民为了更简单、更直接地交流,把英语一些繁琐的属性去掉了。

比如名词格的变化基本消失了,只保留了名词复数的-(e)s或en的两种词尾形式。

形容词也失去了的屈折形式,名词也失去了阴性、阳性之分,词尾变化更趋于简单,英语单词的拼写趋于固定,语法规则更是极大简化。

在此基础上,英语兼收并蓄,发展壮大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国际语言。

3.2词汇的变化灵活。

英语吸收了数目惊人的外来语,英语常用词中大约有一半以上是外来语。

这时期的英国的普通大众吸收了大量的法语、拉丁语等外来语进入英语。

英语的构词手段灵活,英语构词法有合成、派生、混合、转化、揭短等方法。

当然,更多的词汇是“拿来主义”,英语的同义词最丰富,用法极其灵活。

总之,13-15世纪复杂动荡的英国社会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变化直接表现在语言的演变上,这一时期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贵族的身份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基础开始向商业贸易转变,作为工商业界的平民阶层也有机会进入议会阶层成为新生力量。

所有的一切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用于沟通的语言。

曾经是贵族的象征的法语走向没落,教会通用语的拉丁语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曾经低贱的英语得到充分发展壮大,词汇日益丰富,语法体系趋于完整而简练。

1489年英国议会停止使用法语,法语彻底走出了英国官方的舞台。

1509年亨利八世登基正式宣布英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

参考文献:[1][2]J.A.Sheard, The Words We Use, London: Andre Deutsch,1954:210,215.[3]Philip Ziegler, the Blacke Death, London, 1969:171.[4]M.M.Postan, The Medieval Economy and Society, Cambridge Vol.1,1975:41-43.[5]杨克彦.简析英语发展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