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试卷

合集下载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文字版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文字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中选择题30分,非选择题90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答在其它位置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 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在折叠后的纸片上挖去一个三角形,然后将纸片展开,得到的图形是()A. B. C. D.2.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C. n 边形(n ≥3)的外角和是360°D.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A. B. C. D. 4、现有一列数:6,3,3,4,5,4,3,若增加一个数后,这列数的中位数仍不变,则的值不可能为( )A. 3B. 4C. 5D. 65、若化简的结果为,则的值是()A.B. 4C. 2D. 2111a b a b +=+22233()22x x y y =1a a b a b =--++2211211a a a a a --=+++x x22213x xx x x m÷-+-+1x x -m 4--6、在△ABC 和△A'B'C'中,AB =A'B',∠ABC =∠A'B'C',添加下列条件后,能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有()①AC 和A'C'上的高相等;②角平分线BE 和角平分线B'E'相等;③BC 和B'C'上的中线相等A. 0个B . 1个C. 2个D. 3个7、如图,已知∠BOP 与OP 上的点C 、点A ,小明同学现进行如下操作:①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B 于点D ,连接CD ;②以点A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M ;③以点M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交第2步中所画的弧于点E ,过点A 连接ME .下列结论不能由上述操作结果得出的是( )A. ∠ODC =∠AEMB. OB//AEC. ∠AME=2∠AODD. CD//ME8、如图,在△ABC 中,AB 、AC 的垂直平分线l 1、l 2相交于点O ,若∠BAC = 80°,则∠OBC 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9、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某中学八年级师生在清明节期间前往距离学校15km 的烈士陵园扫墓。

山东省济南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2,6,,上中,无理数是()A.﹣2B.6C.D.2.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A.1,2,3B.C.6,8,10D.3.下列各点中,位于第二象限的是()A.(4,3)B.(﹣3,5)C.(3,﹣4)D.(﹣4,﹣3)4.下列各点中,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的是()A.(1,3)B.(﹣1,3)C.(3,1)D.(3,﹣1)5.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8.9环,方差分别是S甲2=0.43,S乙2=0.51,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稳定B.乙比甲稳定C.甲和乙一样稳定D.甲、乙稳定性没法比较6.把方程2x﹣y=3改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正确的是()A.2x=y+3B.x=C.y=2x﹣3D.y=3﹣2x7.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C=35°,则∠BAE的度数为()A.20°B.30°C.40°D.50°8.如图,△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8,DE=3,则△BCE的面积等于()A.11B.8C.12D.39.下列有关一次函数y=﹣3x+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x值增大时,y的值随着x增大而减小B.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C.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D.图象经过点(1,5)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1)对称,点C 的坐标为(4,1),则点B的坐标为()A.(﹣2,1)B.(﹣3,1)C.(﹣2,﹣1)D.(﹣2,﹣1)11.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M(x1,y1),N(x2,y2),称|x1﹣x2|+|y1﹣y2|为M,N两点的直角距离,记作:d(M,N).如:M(2,﹣3),N(1,4),则d(M,N)=|2﹣1|+|﹣3﹣4|=8.若P(x0,y0)是一定点,Q(x,y)是直线y=kx+b上的一动点,称d(P,Q)的最小值为P到直线y=kx+b的直角距离.则P(﹣1,﹣3)到y轴的直角距离d为()A.4B.3C.2D.112.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 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BF=BA;③PH=PD;④连接CP,CP平分∠ACB,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9的算术平方根是.14.在电影票上如果将“8排4号”记作(8,4),那么“3排5号”记作.15.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2°,则∠BED的度数是.16.如图,一次函数y=k1x+b1的图象l1与y=k2x+b2的图象l2相交于点P,则方程组的解是.17.如图,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OA=1,则点P表示的数为.18.如图,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为1c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点A开始按A→B→C →D→E→C→A→B→C…的顺序沿等边三角形的边循环移动.当微型机器人移动了2019cm后,它停在了点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20.(6分)解方程组:.21.(6分)如图,点D在△ABC边AB的延长线上,BE平分∠CBD,若∠ACB=60°,∠CAB=80°.求∠DBE的度数.22.(8分)已知:如图,AE=CF,DE⊥AC,BF⊥AC,垂足分别为E,F,DE=BF.求证:AB ∥CD.23.(8分)七年级某班为准备科技节表彰的奖品,计划从友谊超市购买笔记本和水笔共40件,在获知某网店有“五一”促销活动后,决定从该网店购买这些奖品.已知笔记本和水笔在这两家商店的零售价分别如下表,且在友谊超市购买这些奖品需花费90元.品名商店笔记本(元/件)水笔(元/件)友谊超市 2.42网店2 1.8(1)请求出需购买笔记本和水笔的数量;(2)求从网店购买这些奖品可节省多少元.24.(10分)某校八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爱心一日捐ˆ捐款活动,该校随杋抽査了部分同学捐款的情况统计如图所示:(1)求出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2)求出捐款10元的学生人数,并将条形图补充完整;(3)捐款金额的众数是元,中位数是.(4)请估计全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捐款20元的有多少人?25.(10分)如图,l1和l2分别是走私船和我公安快艇航行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在刚出发时,我公安快艇距走私船多少海里?(2)计算走私船与公安艇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求出l1,l2的解析式.(4)问6分钟时,走私船与我公安快艇相距多少海里?26.(12分)(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过点A作AD⊥l,过点B作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D=CE,CD=BE.(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的坐标为(1,3),求点N的坐标.(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3x+3与y轴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Q,将直线PQ绕P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轴于点R.求点R的坐标.27.(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若在y轴上存在一点M,使MA+MB的值最小,请求出点M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N,使△AON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2,6,,上中,无理数是()A.﹣2B.6C.D.【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6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A.1,2,3B.C.6,8,10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12+22≠32,∴此组数据能不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2+()2≠()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62+82=102,∴此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2+()2≠()2,∴此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下列各点中,位于第二象限的是()A.(4,3)B.(﹣3,5)C.(3,﹣4)D.(﹣4,﹣3)【分析】依据位于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位于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位于第二象限的是(﹣3,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解题时注意:位于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4.下列各点中,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的是()A.(1,3)B.(﹣1,3)C.(3,1)D.(3,﹣1)【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验证四个选项中的点是否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此题得解.【解答】解:A、当x=1时,y=3x=3,∴点(1,3)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B、当x=﹣1时,y=3x=﹣3,∴点(﹣1,3)不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C、D、当x=3时,y=3x=9,∴点(3,1)和(3,﹣1)不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是解题的关键.5.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8.9环,方差分别是S甲2=0.43,S乙2=0.51,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稳定B.乙比甲稳定C.甲和乙一样稳定D.甲、乙稳定性没法比较【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S甲2=0.43<S乙2=0.51,方差小的为甲,所以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是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6.把方程2x﹣y=3改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正确的是()A.2x=y+3B.x=C.y=2x﹣3D.y=3﹣2x【分析】将x看做常数移项求出y即可得.【解答】解:由2x﹣y=3知2x﹣3=y,即y=2x﹣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7.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C=35°,则∠BAE的度数为()A.20°B.30°C.40°D.50°【分析】由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E=CE,继而求得∠BAE=∠C=35°,然后由在Rt △ABC中,∠B=90°,即可求得∠BAC的度数,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EAC=∠C=35°,∵在Rt△ABC中,∠B=90°,∴∠BAC=90°﹣∠C=55°,∴∠BAE=∠BAC﹣∠EAC=2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8.如图,△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8,DE=3,则△BCE的面积等于()A.11B.8C.12D.3【分析】过E作EF⊥BC于F,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EF=DE=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过E作EF⊥BC于F,∵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DE=3,∴EF=DE=3,∴△BCE的面积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求出BC边上的高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9.下列有关一次函数y=﹣3x+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x值增大时,y的值随着x增大而减小B.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C.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D.图象经过点(1,5)【分析】A、由k=﹣3<0,可得出:当x值增大时,y的值随着x增大而减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B、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选项B不符合题意;C、由k=﹣3<0,b=2>0,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选项C不符合题意;D、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点(1,5),选项D符合题意.此题得解.【解答】解:A、∵k=﹣3<0,∴当x值增大时,y的值随着x增大而减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B、当x=0时,y=﹣3x+2=2,∴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选项B不符合题意;C、∵k=﹣3<0,b=2>0,∴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选项C不符合题意;D、当x=1时,y=﹣3x+2=﹣1,∴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点(1,5),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1)对称,点C 的坐标为(4,1),则点B的坐标为()A.(﹣2,1)B.(﹣3,1)C.(﹣2,﹣1)D.(﹣2,﹣1)【分析】根据题意得出C,B关于直线m对称,即关于直线x=1对称,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BC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1)对称,∴C,B关于直线m对称,即关于直线x=1对称,∵点C的坐标为(4,1),∴=1,解得:x=﹣2,则点B的坐标为:(﹣2,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得出C,B关于直线m对称是解题关键.11.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M(x1,y1),N(x2,y2),称|x1﹣x2|+|y1﹣y2|为M,N两点的直角距离,记作:d(M,N).如:M(2,﹣3),N(1,4),则d(M,N)=|2﹣1|+|﹣3﹣4|=8.若P(x0,y0)是一定点,Q(x,y)是直线y=kx+b上的一动点,称d(P,Q)的最小值为P到直线y=kx+b的直角距离.则P(﹣1,﹣3)到y轴的直角距离d为()A.4B.3C.2D.1【分析】先找出P(﹣1,﹣3)到y轴最近的点的坐标,再根据直角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垂线段最短,∴P(﹣1,﹣3)到y轴最近的点的坐标为(0,﹣3),∴|﹣1﹣0|+|﹣3+3|=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上点的坐标特点,正确理解直角距离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 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BF=BA;③PH=PD;④连接CP,CP平分∠ACB,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判断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断②③;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判断④.【解答】解:在△ABC中,∵∠ACB=90°,∴∠BAC+∠ABC=90°,又∵AD、BE分别平分∠BAC、∠ABC,∴∠BAD+∠ABE=(∠BAC+∠ABC)=45°,∴∠APB=135°,故①正确.∴∠BPD=45°,又∵PF⊥AD,∴∠FPB=90°+45°=135°,∴∠APB=∠FPB,又∵∠ABP=∠FBP,BP=BP,∴△ABP≌△FBP,∴∠BAP=∠BFP,AB=FB,PA=PF,故②正确.在△APH和△FPD中,∵∠APH=∠FPD=90°,∠PAH=∠BAP=∠BFP,PA=PF,∴△APH≌△FPD,∴PH=PD,故③正确.∵△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点P到AB、BC的距离相等,∴点P到BC、AC的距离相等,∴点P在∠ACB的平分线上,∴CP平分∠ACB,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9的算术平方根是3.【分析】9的平方根为±3,算术平方根为非负,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3)2=9,∴9的算术平方根是|±3|=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算式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算术平方根为非负.14.在电影票上如果将“8排4号”记作(8,4),那么“3排5号”记作(3,5).【分析】由于将“8排4号”记作(8,4),根据这个规定即可确定3排5表示的点坐标.【解答】解:∵“8排4号”记作(8,4),∴3排5号记作(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坐标确定点的位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的规定,知道坐标与位置的对应关系.15.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2°,则∠BED的度数是6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C=32°,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C=∠EBC =32°,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AB∥CD,∴∠ABC=∠C=32°,又∵BC平分∠ABE,∴∠ABC=∠EBC=32°,∴∠BED=∠C+∠EBC=32°+32°=64°.故答案为:6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16.如图,一次函数y=k1x+b1的图象l1与y=k2x+b2的图象l2相交于点P,则方程组的解是.【分析】根据图象求出交点P的坐标,根据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k1x+b1的图象l1与y=k2x+b2的图象l2的交点P的坐标是(﹣2,3),∴方程组的解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17.如图,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OA=1,则点P表示的数为.【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OA=1,OC=3,∴OB==,故点P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为1c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点A开始按A→B→C →D→E→C→A→B→C…的顺序沿等边三角形的边循环移动.当微型机器人移动了2019cm后,它停在了点D上.【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推出,每行走一圈一共走了6个1cm,2019=6×336+3,行走了336圈又多3cm,即落到D点.【解答】解:∵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cm,∴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BEA的顺序沿等边三角形的边循环运动一圈,即为6cm,∵2019=6×336+3,即行走了336圈又3cm,∴行走2016cm后,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A点,再走3cm,则停在D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求出2019为6的倍数余数是几.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分析】首先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得出=×,进而化简约分得出即可.【解答】解:=×=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正确把握运算公式是解题关键.20.(6分)解方程组:.【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②+①得:2x=12,解得:x=6,把x=6代入①得:y+6=10,解得:y=4,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1.(6分)如图,点D在△ABC边AB的延长线上,BE平分∠CBD,若∠ACB=60°,∠CAB=80°.求∠DBE的度数.【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DBC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CBD=∠ACB+∠CAB,∠ACB=60°,∠CAB=80°,∴∠CBD=60°+80°=140°,∵BE平分∠CB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8分)已知:如图,AE=CF,DE⊥AC,BF⊥AC,垂足分别为E,F,DE=BF.求证:AB ∥CD.【分析】要证AB∥CD,可通过证∠A=∠C,那么就需证明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解:如图,∵DE⊥AC,BF⊥AC,∴∠DEC=∠BFA=90°.又∵AE=CF,∴AE+EF=CF+EF,即AF=CE,在△AFB与△CED中,,∴△AFB≌△CED(SAS).∴∠A=∠C.∴AB∥C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题目采用从结论开始推理容易突破.有平行推出需要找到有关角相等,进而分析需证三角形全等.23.(8分)七年级某班为准备科技节表彰的奖品,计划从友谊超市购买笔记本和水笔共40件,在获知某网店有“五一”促销活动后,决定从该网店购买这些奖品.已知笔记本和水笔在这两家商店的零售价分别如下表,且在友谊超市购买这些奖品需花费90元.品名商店笔记本(元/件)水笔(元/件)友谊超市 2.42网店2 1.8(1)请求出需购买笔记本和水笔的数量;(2)求从网店购买这些奖品可节省多少元.【分析】(1)设需购买笔记本x件,水笔y件,根据从友谊超市购买笔记本和水笔共40件需花费90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在网店购买这些奖品所需费用,用90减去该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需购买笔记本x件,水笔y件,根据题意得:,解得:.答:需购买笔记本25件,水笔15件.(2)在网店购买这些奖品所需费用为25×2+15×1.8=77(元),节省的钱数为90﹣77=13(元).答:从网店购买这些奖品可节省13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在网店购买这些奖品所需费用.24.(10分)某校八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爱心一日捐ˆ捐款活动,该校随杋抽査了部分同学捐款的情况统计如图所示:(1)求出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2)求出捐款10元的学生人数,并将条形图补充完整;(3)捐款金额的众数是10元,中位数是12.5.(4)请估计全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捐款20元的有多少人?【分析】(1)有题意可知,捐款15元的有14人,占捐款总人数的28%,由此可得总人数;(2)将捐款总人数减去捐款5、15、20、25元的人数可得捐10元的人数;(3)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捐款10元的人数最多,可知众数,将50人的捐款总额除以总人数可得平均数,求出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数据的中位数;(4)由捐款20元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数,依据全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14÷28%=50(人)∴本次测试共调查了50名学生,(2)50﹣(9+14+7+4)=16(人)∴捐款10元的学生人数为16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图形如下:(3)由条形图可知,捐款10元人数最多,故众数是10元;中位数是=12.5(元),故答案为:10、12.5;(4)1000×=140(人)∴全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捐款20元的有140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和众数,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10分)如图,l1和l2分别是走私船和我公安快艇航行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在刚出发时,我公安快艇距走私船多少海里?(2)计算走私船与公安艇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求出l1,l2的解析式.(4)问6分钟时,走私船与我公安快艇相距多少海里?【分析】(1)由当t=0时,y1=5,y2=0,二者做差后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可分别求出走私船与公安艇的速度;(3)观察函数图象,找出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l1,l2的解析式;(4)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x=6时,y1,y2的值,做差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当t=0时,y1=5,y2=0,∴5﹣0=5,∴在刚出发时,我公安快艇距走私船5海里.(2)(9﹣5)÷4=1(海里/分钟),6÷4=1.5(海里/分钟).∴走私船的速度是1海里/分钟,公安艇的速度为1.5海里/分钟.(3)设图象l1的解析式为y1=kt+b(k≠0),将(0,5),(4,9)代入y1=kt+b,得:,解得:,∴图象l1的解析式为y1=t+5;设图象l2的解析式为y2=mt(m≠0),将(4,6)代入y2=mt,得:4m=6,解得:m=1.5,∴图象l2的解析式为y2=1.5t.(4)当t=6时,y1=6+5=11,y2=1.5×6=9,∵11﹣9=2(海里),∴6分钟时,走私船与我公安快艇相距2海里.【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1)观察函数图象,找出当t=0时y的值;(2)利用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船的速度;(3)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4)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当t=6时y1,y2的值.26.(12分)(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过点A作AD⊥l,过点B作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D=CE,CD=BE.(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的坐标为(1,3),求点N的坐标.(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3x+3与y轴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Q,将直线PQ绕P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轴于点R.求点R的坐标.【分析】(1)先判断出∠ACB=∠ADC,再判断出∠CAD=∠BCE,进而判断出△ACD≌△CBE,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MF=NG,OF=MG,进而得出MF=1,OF=3,即可求出FG=MF+MG=1+3=4,即可得出结论;(3)先求出OP=3,由y=0得x=1,进而得出Q(1,0),OQ=1,再判断出PQ=SQ,即可判断出OH=4,SH=OQ=1,进而求出直线PR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ACB=90°,AD⊥l∴∠ACB=∠ADC∵∠ACE=∠ADC+∠CAD,∠ACE=∠ACB+∠BCE∴∠CAD=∠BCE,∵∠ADC=∠CEB=90°,AC=BC∴△ACD≌△CBE,∴AD=CE,CD=BE,(2)解:如图2,过点M作MF⊥y轴,垂足为F,过点N作NG⊥MF,交FM的延长线于G,由已知得OM=ON,且∠OMN=90°∴由(1)得MF=NG,OF=MG,∵M(1,3)∴MF=1,OF=3∴MG=3,NG=1∴FG=MF+MG=1+3=4,∴OF﹣NG=3﹣1=2,∴点N的坐标为(4,2),(3)如图3,过点Q作QS⊥PQ,交PR于S,过点S作SH⊥x轴于H,对于直线y=﹣3x+3,由x=0得y=3∴P(0,3),∴OP=3由y=0得x=1,∴Q(1,0),OQ=1,∵∠QPR=45°∴∠PSQ=45°=∠QPS∴PQ=SQ∴由(1)得SH=OQ,QH=OP∴OH=OQ+QH=OQ+OP=3+1=4,SH=OQ=1∴S(4,1),设直线PR为y=kx+b,则,解得∴直线PR为y=﹣x+3由y=0得,x=6∴R(6,0).【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7.(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若在y轴上存在一点M,使MA+MB的值最小,请求出点M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N,使△AON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4,2),B(6,0)代入即可求解;(2)点B(6,0)关于y轴的对称点B',∴B'(﹣6,0),连接AB'交y轴于M,此时MA+MB 最小,即可求解;(3)分AO=AN、AO=ON、AN=ON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4,2),B(6,0)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6;(2)作点B(6,0)关于y轴的对称点B',∴B'(﹣6,0),连接AB'交y轴于M,此时MA+MB最小,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将A(4,2),B'(﹣6,0)代入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当x=0时,y=,∴M(0,);(3)存在,理由:设:点N(m,0),点A(4,2),点O(0,0),则AO2=20,AN2=(m﹣4)2+4,ON2=m2,①当AO=AN时,20=(m﹣4)2+4,解得:m=8或0(舍去0);②当AO=ON时,同理可得:m=;③当AN=ON时,同理可得:m=;故符合条件的点N坐标为:(﹣2,0)或(2,0)或(8,0)或(,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的对称性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八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题,大意是:100匹马恰好拉了100片瓦,已知1匹大马能拉3片瓦,3匹小马能拉1片瓦,问有多少匹大马、多少匹小马?若设大马有x 匹,小马有y 匹,则可列方程组为( )A .100131003x y x y +=⎧⎪⎨+=⎪⎩B .100131003x y x y +=⎧⎪⎨+=⎪⎩C .1003100x y x y +=⎧⎨+=⎩D .1003100x y x y +=⎧⎨+=⎩2.如图,∠AOB =150°,OC 平分∠AOB ,P 为OC 上一点,PD ∥OA 交OB 于点D ,PE ⊥OA 于点E .若OD =4,则PE 的长为( )A .2B .2.5C .3D .43.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两个顶点放在长方形直尺的一组对边上,如果268∠=︒,那么1∠的度数为( )A .38︒B .35︒C .34︒D .304.如图钢架中,∠A=a ,焊上等长的钢条P 1P 2,P 2P 3,P 3P 4,P 4P 5来加固钢架,若P 1A=P 1P 2,∠P 5P 4B=95°,则a 等于( )A.18°B.23.75°C.19°D.22.5°5.如图,在△ABC中,AB=AC,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D=DC B.AD=BD C.∠DBC=∠A D.∠DBC=∠ABD6.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H垂直平分线段AD B.AC平分∠BADC.S△ABC=BC⋅AH D.AB=AD7.在投掷一枚硬币100次的试验中,“正面朝下”的频数45,则“正面朝下”的频率为( )A.0.45B.0.55C.45D.558.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有( )①32-(-1)x x x x =;②2-9(3)(-3)a a a =+;③2224(2)x x x ++=+;④322-412-(4-12)m m m m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 .中线 B .底边上的中线C .中线所在的直线D .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10.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 ,BC=EF ,AC=DF ; ②AB=DE ,∠B=∠E .BC=EF ; ③∠B=∠E ,AC =DF ,∠C=∠F ; ④AB=DE ,AC=DF ,∠B=∠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9x x x = B .224x x x +=C .()()257xx x--= D .632x x x ÷=12.如图,观察图中的尺规作图痕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DAE EAC ∠=∠B .C EAC ∠=∠ C .//AE BCD .DAE B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函数x 1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函数y=x+m-2019 (m 是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_ 15.一粒大米的质量约为0.000021千克,将0.000021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0y ax b a =+≠和()0y kx k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220y ax by kx --=⎧⎨--=⎩的解是 _______.17.比较大小23______5(填“>”或“<”) . 18.点P (3,-4)到 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解方程: (1)4x 2=25 (2)(x ﹣2)3+27=020.(8分)小明在学了尺规作图后,通过“三弧法”作了一个ACD △,其作法步骤是: ①作线段AB ,分别以,A B 为圆心,取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为C ; ②以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 ③连结,,AC BC CD .画完后小明说他画的ACD △的是直角三角形,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21.(8分)小慧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11y x =-+图像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慧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若()8,8A ,(),8B m 为该函数图像上不同的两点,则m = ,该函数的最小值为 .(2)请在坐标系中画出直线1132y x =+与函数11y x =-+的图像并写出当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22.(10分)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300km 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速度的1.2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半小时到达目的地.求汽车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 23.(10分)计算: (1231(2)510683-- (33224332⎛÷ ⎝a ab a b bb 24.(10分)新华中学暑假要进行全面维修,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所需天数的23,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再做30天可以完成. (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秀?(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0.84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0.56万元,若由甲、乙两队合作,则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50万元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多少万元?25.(12分)(1)化简 22221244a b a b a b a ab b ---÷+++ (2)解方程21333x x x--=-- (3)分解因式 228168ax axy ay -+-26.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 、()4,2B 、()3,4C .(1)若111A B C ∆与ABC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111A B 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A _________,1B ____________,1C ____________;(2)若P 为x 轴上一点,则PA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3)计算ABC ∆的面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B【分析】设大马有x 匹,小马有y 匹,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大马数+小马数=100,大马拉瓦数+小马拉瓦数=100,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大马有x 匹,小马有y 匹,由题意得:100131003x y x y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PDO 的度数,然后过O 作OF⊥PD 于F ,根据平行线的推论和30°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PD ∥OA ,∠AOB=150° ∴∠PDO+∠AOB=180°∴∠PDO=30° 过O 作OF⊥PD 于F ∵OD=4 ∴OF=12×OD=2 ∵PE ⊥OA ∴FO=PE=2. 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推论求出FO=PE. 3、A【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2=3∠∠,再根据外角性质求出1∠即得. 【详解】如下图:∵a ∥b ,268∠=︒ ∴2=3=68︒∠∠ ∵3=1+30︒∠∠ ∴1=330=38-︒︒∠∠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性质,抓住直尺两边平行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4、C【分析】已知∠A=α,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P 5P 4B=5α,且∠P 5P 4B=95°,即可求解. 【详解】∵P 1A=P 1P 2=P 2P 3=P 3P 4=P 4P 5 ∴∠A=∠AP 2P 1=α∴312132122P PP PP P A PP A ααα∠=∠=∠+∠=+=32434213223P P P P P P A PP P ααα∠=∠=∠+∠=+= 53435434234P P P P P P A P P P ααα∠=∠=∠+∠=+=∵∠P 5P 4B=3544595A P P P ααα∠+∠=+==︒ ∴19α=︒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5、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 ABC ACB BDC ∠=∠∠=∠,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BC A ∠=∠. 【详解】AB AC =ACB ABC ∴∠=∠∵以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DB BC ∴=ACB BDC ∴∠=∠ACB BDC ABC ∴∠=∠=∠ 180180ACB ABC A ACB BDC DBC ∠+∠+∠=︒⎧⎨∠+∠+∠=︒⎩DBC A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6、A【详解】解:如图连接CD 、BD ,∵CA=CD ,BA=BD ,∴点C 、点B 在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上, ∴直线BC 是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 故A 正确.B 、错误.CA 不一定平分∠BDA .C 、错误.应该是S △ABC =12•BC•AH . D 、错误.根据条件AB 不一定等于AD . 故选A . 7、A【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定义,求得事件“正面朝下”的频率即可. 【详解】解:“正面朝下”的频数45,则“正面朝下”的频率为45=0.45100, 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频率的定义以及用频数计算频率的方法. 8、A【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即可.【详解】①32(1)(1)(1)x x x x x x x -=-=+-,故①错误; ②()293(3)a a a =+--,故②正确;③2224(2)x x x ++≠+,故③错误; ④3224124(3)m m m m -+=--,故④错误. 综上: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有1个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因式分解要彻底. 9、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底边高所在的直线,底边中线所在直线, A 、中线,错误; B 、底边上的中线,错误; C 、中线所在的直线,错误; D 、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及对称轴的定义. 10、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①若AB=DE ,BC=EF ,AC=DF ,则根据SSS 能使△ABC ≌△DEF ; ②若AB=DE ,∠B=∠E ,BC=EF ,则根据SAS 能使△ABC ≌△DEF ; ③若∠B=∠E ,AC =DF ,∠C=∠F ,则根据AAS 能使△ABC ≌△DEF ; ④若AB=DE ,AC=DF ,∠B=∠E ,满足有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使△ABC ≌△DEF ;综上,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3组.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C【解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详解】A. 336x x x =,故此项错误; B. 2222x x x +=,故此项错误; C. ()()257xx x --=,故此项正确;D. 633x x x ÷=,故此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考查计算能力,主要涉及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掌握这些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A【分析】由作法知,∠DAE=∠B ,进而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E ∥BC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EAC.【详解】由作法知,∠DAE=∠B ,∴AE ∥BC ,∴∠C=∠EAC ,∴B 、C 、D 正确;无法说明A 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尺规作图,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x≥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1,可知x≥1.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14、1【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m-1=0,从而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 =kx (k 是常数,k ≠0)的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15、-52.110【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0.000021=2.1×10-5,故答案为2.1×10-5. 16、40x y =-⎧⎨=⎩【分析】2y ax b --=是()0y ax b a =+≠图像上移2个单位,20y kx --=是()0y kx k =≠图像上移2个单位,所以交点P 也上移两个单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2y ax b --=是()0y ax b a =+≠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 20y kx --=是()0y kx k =≠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 交点P (-4,-2),也上移两个单位得到P '(-4,0),∴++2+2y ax b y kx =⎧⎨=⎩的解为40x y =-⎧⎨=⎩, 即方程组220y ax b y kx --=⎧⎨--=⎩ 的解为40x y =-⎧⎨=⎩, 故答案为:40x y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17、<【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将,将5比较.【详解】解:∵又∵1225<,<即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正确将,将5写成18、4【解析】试题解析:根据点与坐标系的关系知,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故点P (3,﹣4)到x 轴的距离是4.三、解答题(共78分)19、(1)x =±52;(2)x =﹣1【分析】(1)由直接开平方法,即可求解;(2)先移项,再开立方,即可求解.【详解】(1)4x 2=25,x 2=254, ∴x =±52;(2)(x ﹣2)3+27=0,(x ﹣2)3=﹣27,x ﹣2=﹣3,∴x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方程,掌握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0、同意,理由见解析【分析】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A ACB D BCD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详解】同意,理由如下:解:∵AC=BC=BD ,∴,A ACB D BCD ∠=∠∠=∠,∵180A ACD D ∠+∠+∠=︒,∴2()180A ACB BCD D ACB BCD ∠+∠+∠+∠=∠+∠=︒,∴180ACB BCD ∠+∠=︒,∴∠ACD=90° ,即△ACD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能利用等边对等角把相等的边转化为相等的角是解题关键.21、(1)6-,1;(2)作图见解析,23x ≤或6x ≥ 【分析】(1)将(),8B m 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m ,由10x -≥可知1y ≥; (2)采用描点作图画出图象,再根据图象判断直线1132y x =+在函数11y x =-+图象下方时x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详解】(1)将(),8B m 代入11y x =-+得:118-+=m ,解得8m =或-6∵()8,8A ,(),8B m 为该函数图像上不同的两点∴6m =-∵10x -≥∴111=-+≥y x 即函数的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6,1.(2)当1x ≥时,函数11==-+y x x ,当1x <时,函数11=2=-+-y x x如图所示,设y 1与y 的图像左侧交点为A ,右侧交点为B解方程组1322y x y x ⎧=+⎪⎨⎪=-⎩得2383x y ⎧=-⎪⎪⎨⎪=⎪⎩,则A 点坐标为2833,⎛⎫- ⎪⎝⎭, 解方程组132y x y x⎧=+⎪⎨⎪=⎩得66x y =⎧⎨=⎩,则B 点坐标为()66, 观察图像可得:当直线1132y x =+在函数11y x =-+图象下方时, x 的取值范围为23x ≤-或6x ≥, 所以当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23x ≤-或6x ≥. 故答案为:23x ≤-或6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交点的求法以及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2、汽车前一小时的速度是75km/时【分析】设汽车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为km/x 时,则一小时后的速度为1.2xkm/时,根据“原计划所需时间=1小时+提速后所用时间+半小时”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汽车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为km/x 时 根据题意得,30030011 1.22x x x -=++ 去分母得,360 1.23000.6x x x =+-+解得75x =经检验75x =是原方程的根答:汽车前一小时的速度是75km/时.【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分式方程结果要检验.23、(1)42-;(2)2-【分析】(1)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再将二次根式化简,同时求出立方根,最后合并化简;(2)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乘除法法则计算化简即可.【详解】解:(1)原式22422 ==+=-;(2)原式314()22 2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24、(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雷要60天和90天;(2)工程預算费用不够,需追要0.4万元.【分析】(1)由题意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甲队单独完戒这项工程需要23x天,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由题意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并根据题意解出y的值,进而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1)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甲队单独完戒这项工程需要2 3 x天,依题意则有111 10301 2233xx x⎛⎫⎪++⨯⨯=⎪⎪⎝⎭解得90x=经检验,90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22=90=6033x⨯(天)故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雷要60天和90天.(2)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则111 6090y⎛⎫+= ⎪⎝⎭解得y=36所需费用36(0.840.56)50.4⨯+=(万元)50.450∴>,∴工程預算费用不够,需追要0.4万元.【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1)b a b-+;(2)无解;(3)()28a x y -- 【分析】(1)直接根据分式知识化简即可;(2)去分母然后解方程即可;(3)先提公因式,再根据完全平方因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2221a b a b a a a b b b --+++-· =21a b a b-++ =()()2a b a b a b+--+ =()()2a b a b a b+-++ =b a b-+; (2)21333x x x -+=-- 2139x x -+=-3x =检验:把x=3代入得:x-3=0,则x=3为方程的增根,故原方程无解;(3)原式=228168ax axy ay -+-=()2282a x xy y--+=()28a x y --.【点睛】 本题是对计算的综合考查,熟练掌握分式化简,分式方程及因式分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6、(1)作图见解析,A 1(-1,1)、B 1(-4,2)、C 1(-3,4);(2)(3)72. 【分析】(1)分别作出点A ,B ,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 (2)作出点A 的对称点,连接A'B ,则A'B 与x 轴的交点即是点P 的位置,则PA+PB 的最小值=A′B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由图知,A1的坐标为(-1,1)、B1的坐标为(-4,2)、C1的坐标为(-3,4);(2)如图所示:作出点A的对称点,连接A'B,则A'B与x轴的交点即是点P的位置,则PA+PB的最小值=A′B,∵223332+=∴PA+PB的最小值为32(3)△ABC的面积=1117 3331122322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及利用轴对称性质求最短路径.。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青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青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八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在ABC ∆中,AB AC =,BE CD =,BD CF =,则EDF ∠的度数为( )A .1452A ︒-∠ B .1902A ︒-∠ C .90A ︒-∠ D .180A ︒-∠2.如图,已知∠AOB 的大小为α,P 是∠AOB 内部的一个定点,且OP =2,点E 、F 分别是OA 、OB 上的动点,若△PEF 周长的最小值等于2,则α=( )A .30°B .45°C .60°D .15°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1227,3.14,π,0.301001…等五个数都是无理数 C .若0m <,则点()5P m -,在第二象限 D .若三角形的边a 、b 、c 满足: ()()2a b c a b c ab +-++=,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点(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 ) A .()2,3-B .()2,3C .()2,3--D .()2,3-6.A B 、两地相距200千米,甲车和乙车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6,两辆车同时从A 地出发到B 地,乙车比甲车早到30分钟,设甲车平均速度为5x 千米/小时,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是( )A .2002003056x x -= B .2002001562x x -= C .2002001652x x -= D .2002003056x x+= 7.现用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盒身或做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盒子,设用x 张铁皮做盒身,y 张铁皮做盒底,则可列方程组为( )A .1902822x y x y +=⎧⎨⨯=⎩B .1902228x y y x +=⎧⎨⨯=⎩C .2190822y x x y +=⎧⎨=⎩D .21902822y x x y+=⎧⎨⨯=⎩8.以下关于直线24y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线24y x =-与x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4) B .坐标为(3,3)的点不在直线24y x =-上 C .直线24y x =-不经过第四象限 D .函数24y x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 9.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 A .24(4)x x x x -+=-+ B .224(4)(4)x y x y x y -=+-C .222(1)x y xy y y x -+=-D .234(1)(4)x x x x --=-+10.如图,在Rt △ACB 中,∠ACB=90°,∠A=25°,D 是AB 上一点.将Rt △ABC 沿CD 折叠,使B 点落在AC 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 )A .25°B .30°C .35°D .40°11.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AB =4,BC =6,点E 在AB 边上,将纸片沿CE 折叠,点B 落在点F 处,EF ,CF 分别交AD 于点G ,H ,且EG =GH ,则AE 的长为( )A .23B .1C .32D .212.如图,设k =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a >b >0),则有( )A .k >2B .1<k <2C .112k << D .102k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分式3221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要使分式22x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15()22144x x +-+的最小值,小明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取点()01A ,,点()4B ,-2,设点()P x ,0.那么21AP x =+()244BP x =-+借助上述信息,()22144x x +-+最小值为__________.16.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4,第三边长为偶数,第三边长为_______ 17.若方程组3(31)2y kx y k x =+⎧⎨=++⎩无解,则y =kx ﹣2图象不经过第_____象限.18.如图,在△ABC 中,∠ACB=90°, AC=6cm , BC=8cm ,动点P 从点C 出发,按C→B→A 的路径,以2cm 每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当t=_____.时,线段AP 是∠CAB 的平分线;(2)当t=_____时,△ACP 是以AC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有一项工程,若甲队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若乙队单独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完成;现在先由甲、乙两队合做2天后,剩下的工程再由乙队单独做,也刚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多少天?20.(8分)如图,已知过点B (1,0)的直线l 1与直线l 2:y =2x +4相交于点P (﹣1,a ),l 1与y 轴交于点C ,l 2与x 轴交于点A .(1)求a 的值及直线l 1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PAOC 的面积.(3)在x 轴上方有一动直线平行于x 轴,分别与l 1,l 2交于点M ,N ,且点M 在点N 的右侧,x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MN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8分)材料:数学兴趣一小组的同学对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研究:因()20a b -≥,将左边展开得到2220a ab b -+≥,移项可得:222a b ab +≥.数学兴趣二小组受兴趣一小组的启示,继续研究发现:对于任意两个非负数m 、n ,都存在2m n mn +≥,并进一步发现,两个非负数m 、n 的和一定存在着一个最小值. 根据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2225x y +≥__________(0x >,0y >);221x x ⎛⎫+≥ ⎪⎝⎭___________(0x >); (2)求()5602x x x+>的最小值; (3)已知3x >,当x 为何值时,代数式92200726x x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 A ,B ,C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分别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2)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A B C ∆. (3)求出ABC ∆的面积.(直接写出结果)23.(10分) [建立模型](1)如图1.等腰Rt ABC 中, 90ACB ∠=︒, CB CA =,直线ED 经过点C ,过点A 作AD ED ⊥于点D ,过点B 作BE ED ⊥于点E ,求证: BEC CDA ≌; [模型应用](2)如图2.已知直线13:32l 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将直线1l 绕点A 逆时针旋转45'°至直线2l ,求直线2l 的函数表达式:(3)如图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3,4B -,过点B 作BA x ⊥轴于点A ,BC ⊥y BC y ⊥轴于点C ,点P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点D 是直线21y x =-+上的动点且在第四象限内.试探究CPD △能否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4.(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4:3AB y x b=-+交y轴于点()0,4A,交x轴于点B,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请解决下列问题:(1)求点B和点D的坐标;(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1),B(b,1),其中a,b满足|a+2|+(b﹣4)2=1.(1)填空:a=_____,b=_____;(2)如果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3,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ABM的面积;(3)在(2)条件下,当m=﹣3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得△ABP的面积与△ABM 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26.尺规作图:如图,已知ABC∆.(1)作A∠的平分线;(2)作边AC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 .(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B【分析】由题中条件可得BDE CFD ∆≅∆,即∠=∠BDE CFD ,EDF ∠可由180︒与BDE ∠、CDF ∠的差表示,进而求解即可.【详解】∵AB AC =, ∴B C ∠=∠, 在BDE ∆和CFD ∆中BD CF B C BE CD =⎧⎪∠=∠⎨⎪=⎩∴BDE CFD ∆≅∆(SAS ), ∴∠=∠BDE CFD ,()180EDF BDE CDF ∠=︒-∠+∠()()180180180CFD CDF C =︒-∠+∠=︒-︒-∠C =∠,∵180A B C ∠+∠+∠=︒. ∴2180A EDF ∠+∠=︒, ∴1902EDF A ∠=︒-∠. 故选B . 【点睛】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其判定和性质,并灵活运用解题问题. 2、A【分析】设点P关于OA的对称点为C,关于OB的对称点为D,当点E、F在CD上时,△PEF的周长为PE+EF+FP=CD,此时周长最小,根据CD=2可求出α的度数.【详解】如图,作点P关于OA的对称点C,关于O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OA 于E,OB于F.此时,△PEF的周长最小.连接OC,OD,PE,PF.∵点P与点C关于OA对称,∴OA垂直平分PC,∴∠COA=∠AOP,PE=CE,OC=OP,同理,可得∠DOB=∠BOP,PF=DF,OD=OP.∴∠COA+∠DOB=∠AOP+∠BOP=∠AOB=α,OC=OD=OP=2,∴∠COD=2α.又∵△PEF的周长=PE+EF+FP=CE+EF+FD=CD=2,∴OC=OD=CD=2,∴△COD是等边三角形,∴2α=60°,∴α=30°.故选A.【点睛】本题找到点E和F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要使△PEF的周长最小,通常是把三边的和转化为一条线段,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3、D【分析】根据平行公理、无理数的概念、点坐标特征、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 【详解】解:A、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B1227,3.14,π,0.301001…中只有π,0.301001…两个数是无理数,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C 、若0m <,则点()5P m -,在第一象限,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 D 、()()2a b c a b c ab +-++=,化简得222=a b c +,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本选项说法是真命题;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4、B【分析】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 A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5、C【解析】让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所求点的坐标. 【详解】解:∵所求点与点A (2,–3)关于y 轴对称, ∴所求点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3,∴点A (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2,–3).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两点关于y 轴对称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点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6、B【分析】设甲车平均速度为5x 千米/小时,则乙车平均速度为6x 千米/小时,根据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到B 地,乙车比甲车早到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甲车平均速度为5x 千米/小时,则乙车平均速度为6x 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2002001562x x-=.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及分式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是关键,解答时对求出的根必须检验,这是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7、A【分析】此题中的等量关系有:①共有190张铁皮;②做的盒底数等于盒身数的2倍时才能正好配套.由此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共有190张铁皮,得方程x+y=190;根据做的盒底数等于盒身数的2倍时才能正好配套,得方程2×8x=22y.列方程组为190 2822x yx 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是解应用题的关键.8、B【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结论A错误,把(3,3)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结论B正确;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结论C错误;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结论D错误.【详解】解:A、当y=0时,2x-4=0,解得:x=2,∴直线y=2x-4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2,0),选项A不符合题意;B、当x=3时,y=2x-4=2,∴坐标为(3,3)的点不在直线y=2x-4上,选项B符合题意;C、∵k=2>0,b=-4<0,∴直线y=2x-4经过第一、三、四象限,选项C不符合题意;D、∵k=2>0,∴函数y=2x-4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逐一判定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把整式的加减化为整式的乘法运算.【详解】A. 24(4)x x x x -+=--,故此选项错误,B. 224(2)(2)x y x y x y -=+-,故此选项错误,C. 222(1)x y xy y y x -+=-,故此选项正确,D. 234(1)(4)x x x x --=+-,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熟记这些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在Rt △ACB 中,∠ACB=90°,∠A=25°,∴∠B=90°﹣25°=65°.∵△CDB′由△CDB 反折而成,∴∠CB′D=∠B=65°.∵∠CB′D 是△AB′D 的外角,∴∠ADB′=∠CB′D ﹣∠A=65°﹣25°=40°.故选D .11、B【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F=∠B=∠A=90°,BE=E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H=AE ,GF=AG ,得到AH=BE=EF ,设AE=x ,则AH=BE=EF=4-x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将△CBE 沿CE 翻折至△CFE ,∴∠F=∠B=∠A=90°,BE=EF ,在△AGE 与△FGH 中,A F AGE FGH EG GH ∠∠⎧⎪∠∠⎨⎪⎩=== ,∴△AGE ≌△FGH (AAS ),∴FH=AE ,GF=AG ,∴AH=BE=EF ,设AE=x ,则AH=BE=EF=4-x∴DH=x+2,CH=6-x ,∵CD 2+DH 2=CH 2,∴42+(2+x )2=(6-x )2,∴x=1,∴AE=1,故选B .【点睛】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C 【解析】由题意可得:22()()()()a a b a a b a k a b a b a b a b--===-+-+, ∴11a b b k a a+==+, 又∵0a b >>, ∴112k<<, ∴12k k <<,即112k <<. 故选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23【分析】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子为0,分母不为0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20x -=且210x +≠,解得:23x =. 故答案为: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0的条件,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14、2x ≠【解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则:20.x -≠解得: 2.x ≠故答案为 2.x ≠【点睛】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15、5【分析】要求出()22144x x ++-+最小值,即求AP+PB 长度的最小值;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P+PB 的最小值就是线段AB 的长度,求出线段AB 长即可.【详解】连接AB ,如图:由题意可知:点()01A ,,点()4B ,-2,点()P x ,0∴21x +,()244x -+ ()22144x x +-+最小值,即求AP PB +长度的最小值,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求AP PB +的最小值就是线段AB 的长度.()0A ,1,点()42B -,,22435AB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短路线问题、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勾股定理应用,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是解题关键.16、2【解析】试题解析:设第三边为a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2-1<a <2+1. 即1<a <6,由周长为偶数,则a 为2.17、一【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没有公共点得到k =3k +1,解得k =﹣12,则一次函数y =kx ﹣2为y =﹣12x ﹣2,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详解】解:∵方程组()3312y kx y k x =+⎧⎪⎨=++⎪⎩无解, ∴k =3k +1,解得k =﹣12,∴一次函数y =kx ﹣2为y =﹣12x ﹣2, 一次函数y =﹣12x ﹣2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 故答案为一.【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k 的值.18、32s , 3或275s 或6s 【分析】(1)过P 作PE ⊥AB 于E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E=CP=2t ,AE=AC=6,进而求得BE 、BP ,再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解答;(2)根据题意分AC=CP 、AC=AP 情况进行讨论求解.【详解】(1)在△ABC 中,∵∠ACB=90°, AC=6cm , BC=8cm ,∴AB=10cm ,如图,过P 作PE ⊥AB 于E ,∵线段AP 是∠CAB 的平分线,∠ACB=90°,∴PE=CP=2t,AE=AC=6cm ,∴BP=(8-2t)cm ,BE=10-6=4cm ,在Rt △PE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82)(2)4t t -=+, 解得:t=32, 故答案为:32s ;(2)∵△ACP 是以AC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下列情况讨论,当AC=CP=6时,如图1,t=62=3s ; 当AC=CP=6时,如图2,过C 作CM ⊥AB 于M ,则AM=PM ,CM=6824105⨯=, ∵AP=10+8-2t=18-2t ,∴AM=12AP=9-t , 在Rt △AM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46()(9)5t =+-, 解得:t=275s 或t=635s , ∵0﹤2t ﹤8+10=18,∴0﹤t ﹤9,∴t=275s ; 当AC=AP=6时,如图3,PB=10-6=4,t=842+=6s , 故答案为:3s 或275s 或6s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答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规定日期是6天. 【解析】本题的等量关系为:甲工作2天完成的工作量+乙规定日期完成的工作量=1,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工作总量为1,规定日期为x 天,则若单独做,甲队需x 天,乙队需x+3天,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122133x x x x -⎛⎫++= ⎪++⎝⎭解方程可得x=6,经检验x=6是分式方程的解.答:规定日期是6天.20、(1)a =2,y =﹣x +1;(2)四边形PAOC 的面积为52;(3)点Q 的坐标为7,05⎛⎫- ⎪⎝⎭或1,05⎛⎫- ⎪⎝⎭或(﹣67,0).【分析】(1)将点P的坐标代入直线l2解析式,即可得出a的值,然后将点B和点P 的坐标代入直线l1的解析式即可得解;(2)作PE⊥OA于点E,作PF⊥y轴,然后由△PAB和△OBC的面积即可得出四边形PAOC的面积;(3)分类讨论:①当MN=NQ时,②当MN=MQ时,③当MQ=NQ时,分别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坐标即可得解.【详解】(1)∵y=2x+4过点P(﹣1,a),∴a=2,∵直线l1过点B(1,0)和点P(﹣1,2),设线段BP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y=kx+b并解得:函数的表达式y=﹣x+1;(2)过点P作PE⊥OA于点E,作PF⊥y轴交y轴于点F,由(1)知,AB=3,PE=2,OB=1,点C在直线l1上,∴点C坐标为(0,1),∴OC=1则1153211222 PAB OBCS S S=-=⨯⨯-⨯⨯=;(3)存在,理由如下:假设存在,如图,设M(1﹣a,a),点N4,2aa-⎛⎫ ⎪⎝⎭,①当MN =NQ 时,412a a a ---= ∴65a = ∴17,05Q ⎛⎫- ⎪⎝⎭, ②当MN =MQ 时, ∴611155a -=-=- ∴21,05Q ⎛⎫- ⎪⎝⎭,③当MQ =NQ 时,4122a a a ---=, ∴67a =, ∴36,07Q ⎛⎫- ⎪⎝⎭. 综上,点Q 的坐标为:7,05⎛⎫-⎪⎝⎭或1,05⎛⎫- ⎪⎝⎭或(﹣67,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几何问题、解析式求解以及动直线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21、(1)20xy ,2;(2)15(3)当92x =时,代数式92200726x x ++-的最小值为1.【分析】(1)根据阅读材料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阅读材料介绍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3)把已知代数式变为926201326x x -++-,再利用阅读材料介绍的方法,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0x >,0y >,∴()()222522520x y x y xy +≥⨯⋅=,∵0x >, ∴221122x x x x ⎛⎫+≥⋅= ⎪⎝⎭; (2)当x 0>时,2x ,52x均为正数,∴562x x +≥=所以,562x x+的最小值为 (3)当x 3>时,2x ,926x -,2x-6均为正数, ∴92200726x x ++- 92x 6201326x =-++-20132013≥= 2019= 由()20a b -≥可知,当且仅当a b =时,22a b +取最小值, ∴当92626x x -=-,即92x =时,有最小值. ∵x 3> 故当92x =时,代数式92200726x x ++-的最小值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阅读材料所介绍的方法.22、(1)A (1,4),B (-1,0),C (3,2);(2)作图见解析;(3)2.【分析】(1)根据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可写出坐标;(2)作出A 、B 、C 关于y 轴对称点A '、B ′、C '即可;(3)理由分割法求ABC ∆的面积即可;【详解】(1)由图象可知A (1,4),B (-1,0),C (3,2);(2)如图△A'B'C'即为所求;(3)S △ABC =12-12×4×2-12×2×2-12×2×4=2. 【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变换,解题时根据是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1)见解析;(2)直线l 2的函数表达式为:y =−5x−10;(3)点D 的坐标为(113,193-)或(4,−7)或(83,133-). 【解析】(1)由垂直的定义得∠ADC =∠CEB =90°,由同角的余角的相等得∠DAC =∠ECB ,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BEC ≌△CDA 即可;(2)过点B 作BC ⊥AB 交AC 于点C ,CD ⊥y 轴交y 轴于点D ,由(1)可得△ABO ≌△BCD(AAS ),求出点C 的坐标为(−3,5),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l 2的解析式即可; (3)分情况讨论:①若点P 为直角时,②若点C 为直角时,③若点D 为直角时,分别建立(1)中全等三角形模型,表示出点D 坐标,然后根据点D 在直线y =−2x +1上进行求解.【详解】解:(1)∵AD ⊥ED ,BE ⊥ED ,∴∠ADC =∠CEB =90°,∵∠ACB =90°,∴∠ACD +∠ECB =∠ACD +∠DAC =90°,∴∠DAC =∠ECB ,在△CDA 和△BEC 中,ADC CEB DAC ECB AC BC ∠=∠⎧⎪∠=∠⎨⎪=⎩,∴△BEC ≌△CDA (AAS );(2)过点B 作BC ⊥AB 交AC 于点C ,CD ⊥y 轴交y 轴于点D ,如图2所示:∵CD⊥y轴,∴∠CDB=∠BOA=90°,又∵BC⊥AB,∴∠ABC=90°,又∵∠BAC=45°,∴AB=CB,由[建立模型]可知:△ABO≌△BCD(AAS),∴AO=BD,BO=CD,又∵直线l1:332y x=+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3),∴AO=2,BO=3,∴BD=2,CD=3,∴点C的坐标为(−3,5),设l2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0),代入A、C两点坐标得:20 35k bk b-+=⎧⎨-+=⎩解得:510 kb=-⎧⎨=-⎩,∴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y=−5x−10;(3)能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①若点P为直角时,如图3-1所示,过点P作PM⊥OC于M,过点D作DH垂直于MP的延长线于H,设点P的坐标为(3,m),则PB的长为4+m,∵∠CPD=90°,CP=PD,∠PMC=∠DHP=90°,∴由[建立模型]可得:△MCP≌△HPD(AAS),∴CM=PH,PM=DH,∴PH=CM=PB=4+m,PM=DH=3,∴点D的坐标为(7+m,−3+m),又∵点D在直线y=−2x+1上,∴−2(7+m)+1=−3+m,解得:m=103 -,∴点D的坐标为(113,193-);②若点C为直角时,如图3-2所示,过点D作DH⊥OC交OC于H,PM⊥OC于M,设点P的坐标为(3,n),则PB的长为4+n,∵∠PCD=90°,CP=CD,∠PMC=∠DHC=90°,由[建立模型]可得:△PCM≌△CDH(AAS),∴PM=CH,MC=HD,∴PM=CH=3,HD=MC=PB=4+n,∴点D的坐标为(4+n,−7),又∵点D在直线y=−2x+1上,∴−2(4+n)+1=−7,解得:n=0,∴点P与点A重合,点M与点O重合,点D的坐标为(4,−7);③若点D为直角时,如图3-3所示,过点D作DM⊥OC于M,延长PB交MD延长线于Q,则∠Q=90°,设点P的坐标为(3,k),则PB的长为4+k,∵∠PDC=90°,PD=CD,∠PQD=∠DMC=90°,由[建立模型]可得:△CDM≌△DPQ(AAS),∴MD=PQ,MC=DQ,∴MC=DQ=BQ,∴3-DQ=4+k+DQ,∴DQ=12k,∴点D的坐标为(72k,72k),又∵点D在直线y=−2x+1上,∴772122k k,解得:k=53 -,∴点D的坐标为(83,133-);综合所述,点D的坐标为(113,193-)或(4,−7)或(83,133-).【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点,重点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的求法,难点是构造符合题意的全等三角形.24、(1)点()3,0B ,点()4,7D ;(2)3944y x =-;(3)点()13,0P ,点()211,6P . 【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AB 的解析式是:443y x =-+,进而求出()3,0B ,过点D 作DE y ⊥轴于点E ,易证()DAE ABO AAS ∆≅∆,从而求出点D 的坐标;(2)过点C 作CM x ⊥轴于点M ,证得:BCM ABO ∆≅∆,进而得()7,3C ,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答案;(3)分两种情况:点P 与点B 重合时, 点P 与点B 关于点C 中心对称时,分别求出点P 的坐标,即可.【详解】(1)43y x b =-+经过点()0,4A , 4b ∴=,∴直线AB 的解析式是:443y x =-+, 当0y =时,4043x =-+,解得:3x =, ∴点()3,0B ,过点D 作DE y ⊥轴于点E ,在正方形ABCD 中,AD AB =,90DAB ∠=︒,DAE AB ∠+∠O =90︒,∠ABO +∠OAB =90︒,ABO DAE ∴∠=∠,DE AE ⊥,90AED AOB ∴=︒=∠,在DAE ∆和ABO ∆中,∵90ABO DAE AED ABO AB AD ∠=∠⎧⎪∠=∠=︒⎨⎪=⎩,()DAE ABO AAS ∴∆≅∆∴43DE OA AE OB ====,,,7OE ∴=,∴点()4,7D ;(2)过点C 作CM x ⊥轴于点M ,同上可证得:BCM ABO ∆≅∆,∴CM=OB=3,BM=OA=4,OB=3+4=7,∴()7,3C ,设直线BC 得解析式为:y kx b =+(0,,k k b ≠为常数),代入点()()3,0,7,3B C 得:7330k b k b +=⎧⎨+=⎩,解得:3494k b ⎧=⎪⎪⎨⎪=-⎪⎩, ∴直线BC 的解析式是:3944y x =-; (3)存在,理由如下:点P 与点B 重合时,点()3,0P ;点P 与点B 关于点C 中心对称时,过点P 作PN ⊥x 轴,则点C 是BP 的中点,CM //PN ,∴CM 是BPN △的中位线,∴PN=2CM=6,BN=2BM=8,∴ON=3+8=11,∴点()11,6P综上所述:在直线BC 上存在点P ,使PCD ∆为等腰三角形,坐标为:()13,0P ,()211,6P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25、(1).﹣2,4; (2).﹣3m ;(3).(1,﹣3)或(1,3).【分析】(1)由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可求得a+2=1,b﹣4=1,即可求出a、b的值;(2)作MC⊥x轴交x轴于点C,,分别求出AB、MC的长度,由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ABM的面积即可;(3)求出当m=﹣3时,△ABM的面积,设P(1,a),将△ABP 的面积表示出来,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a+2=1,b﹣4=4,∴a=﹣2,b=4;(2)作MC⊥x轴交x轴于点C,∵A(﹣2,1),B(4,1),∴AB=6,∵MC=﹣m,∴S△ABM=12AB·MC=12×6×(﹣m)=﹣3m;(3)m=﹣3时,S△ABM=﹣3×(﹣3)=9,设P(1,a),OP= |a|,∴S△ABP=12AB·OP=12×6×|a|=3 |a|,∴3 |a|=9,解得a=±3,∴P(1,3)或(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非负数的性质、点的坐标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点的坐标转化为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时注意符号问题.26、(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即可.【详解】(1)AF为∠BAC的平分线;(2)MN为AC的垂直平分线,点E为垂足.【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应的尺规作图.。

2019—2020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试卷).doc

2019—2020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试卷).doc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a+a3=﹣a(1+a2)B.2a﹣4b+2=2(a﹣2b)C.a2﹣1=(a﹣1)2D.﹣a2+4b2=(2b+a)(2b﹣a)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对角线相等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3.绕某个点旋转18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是()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线段 D.等边三角形4.一件衬衫售价a元,利润为m%(m>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A.B.C.a(1+m%)D.a(1﹣m%)5.某公司要出口一批易拉罐啤酒,标准体积为每瓶350mL,现抽取10瓶样品进行检测,它们的体积与标准体积的差值(单位:mL)如下:﹣6,+3,0,+3,0,0,﹣3,0,+3,+6,则这10瓶易拉罐啤酒体积的平均数及众数为()A.350.6mL,350mL B.0.6mL,0mLC.356mL,353mL D.350.6mL,353mL6.在▱ABCD中,EF过对角线的交点O,AB=4,BC=5,OF=1.5,则四边形ABFE的周长是()A.11 B.11.5 C.12 D.12.57.2710﹣324可以被20和30之间的某两个整数整除,这两个数是()A.22,24 B.23,25 C.26,28 D.27,298.设p=﹣,q=﹣,则p,q的关系是()A.p=q B.p>q C.p<q D.p=﹣q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点E是BC的中点,∠BAD=110°,则∠BOE=()A.35° B.40° C.45° D.50°10.如图,已知点A(1,0),B(4,0),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点B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y轴上,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14 B.16 C.18 D.2011.如图,将△ABC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则点P的坐标是()A.(1,1)B.(2,1)C.(1,2)D.(1,3)12.如图,过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O引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E,F两点,则线段EF长的取值范围是()A.≤EF≤2 B.≤EF≤2C.≤EF≤2D.≤EF≤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解因式:x2﹣3x﹣4= .14.=(a﹣1)+ .15.某学校开展数学竞赛,八(1)、八(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一班复赛成绩的中位数是分,二班复赛成绩的极差是分.16.如图,人民币旧版壹角硬币内部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是°.17.如图,在▱ABCD中,G是CD上一点,连接BG且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AF=CG,∠E=30°,∠C=50°,则∠BFD= .18.如图,将三条线段CD,EF,GN分别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重合的线段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9.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9a2+6a(a﹣b)﹣(a﹣b)2;(2)(x﹣1)(x﹣2)+.20.先化简,再求值:(﹣)÷(a+1﹣),其中a=﹣.21.如图,在▱ABCD中,AB=AE,连接BE且延长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CF.22.小明和小亮在课外活动中,报名参加了短跑训练.在五次百米训练中,所测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23.手机专卖店经营的某种手机去年销售总额为10万元,今年每部售价比去年降低500元,若今年卖出的数量与去年卖出的数量相同,且销售总额比去年减少10%,求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多少元.24.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5,过点A作对角线AC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AE=4.(1)求证:BE=BC;(2)求S菱形ABCD.25.如图,P是等腰Rt△ACB内一点,AC=BC,且PA=8,PB=10,PC=.将△CPB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1)直接写出旋转的最小角度;(2)求∠APC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a+a3=﹣a(1+a2)B.2a﹣4b+2=2(a﹣2b)C.a2﹣1=(a﹣1)2D.﹣a2+4b2=(2b+a)(2b﹣a)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分别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答:解:A、﹣a+a3=﹣a(1﹣a2)=﹣a(1+a)(1﹣a),故此选项错误;B、2a﹣4b+2=2(a﹣2b+1),故此选项错误;C、a2﹣1=(a﹣1)(a+1),故此选项错误;D、﹣a2+4b2=(2b+a)(2b﹣a),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对角线相等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有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如图: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相等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判定定理,难度不大.3.绕某个点旋转18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是()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线段 D.等边三角形考点:旋转对称图形.分析: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而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长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对称图形,正确把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4.一件衬衫售价a元,利润为m%(m>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A.B.C.a(1+m%)D.a(1﹣m%)考点:列代数式(分式).分析:根据进价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求出即可.解答:解:设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x(1+m%)=a,解得:x=.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掌握进价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5.某公司要出口一批易拉罐啤酒,标准体积为每瓶350mL,现抽取10瓶样品进行检测,它们的体积与标准体积的差值(单位:mL)如下:﹣6,+3,0,+3,0,0,﹣3,0,+3,+6,则这10瓶易拉罐啤酒体积的平均数及众数为()A.350.6mL,350mL B.0.6mL,0mLC.356mL,353mL D.350.6mL,353mL考点:众数;加权平均数.分析:首先求得﹣6,+3,0,+3,0,0,﹣3,0,+3,+6这10个数的平均数以及众数,然后分别加上350ml,即可求解.解答:解:平均数是:350+(﹣6+3+0+3+0+0﹣3+0+3+6)=350+0.6=350.6ml,﹣10,+5,0,+5,0,0,﹣5,0,+5,+10的众数是0,因而这10瓶啤酒的质量的众数是:350+0=350m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与平均数的求法,正确理解定理,理解与这10瓶罐头质量的平均数及众数的关系是关键.6.在▱ABCD中,EF过对角线的交点O,AB=4,BC=5,OF=1.5,则四边形ABFE的周长是()A.11 B.11.5 C.12 D.12.5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B、CD、BC、AD的值,可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AEO ≌△CFO,即可求出四边形的周长.解答:解:已知AB=4,BC=5,OE=1.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B=CD=4,BC=AD=5,在△AEO和△CFO中OA=OC,∠OAE=∠OCF,∠AOE=∠COF,所以△AEO≌△CFO,OE=OF=1.5,则ABFE的周长=EFCD的周长=ED+CD+CF+EF=(DE+CF)+AB+EF=5+4+3=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7.2710﹣324可以被20和30之间的某两个整数整除,这两个数是()A.22,24 B.23,25 C.26,28 D.27,29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将2710﹣324利用分解因式的知识进行分解,再结合题目能被20至3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710﹣324=324(36﹣1)=324(32﹣1)(33+1)∵可以被20和30之间的某两个整数整除,∴这两个数是26,2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实际运用,利用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设p=﹣,q=﹣,则p,q的关系是()A.p=q B.p>q C.p<q D.p=﹣q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把p与q代入p+q中计算,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p=﹣,q=﹣,∴p+q=﹣+﹣=﹣=1﹣1=0,则p=﹣q,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点E是BC的中点,∠BAD=110°,则∠BOE=()A.35° B.40° C.45° D.50°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求得∠ABC,进一步可求得∠ABO,再利用中位线定理可得∠BOE=∠ABO,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D∥BC,∴∠ABC+∠BAD=180°,∴∠ABC=180°﹣110°=70°,∴∠ABO=∠ABC=35°,又∵E为BC中点,∴OE为△ABC的中位线,∴OE∥AB,∴∠BOE=∠ABO=3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掌握菱形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点A(1,0),B(4,0),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点B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y轴上,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14 B.16 C.18 D.20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点A、B的坐标求出AB,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出O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AB∥C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1,0),B(4,0),∴AB=4﹣1=3,∵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3•OC=9,解得OC=3,在Rt△BOC中,由勾股定理得,BC===5,∴四边形ABCD的周长=2(3+5)=1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BC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将△ABC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则点P的坐标是()A.(1,1)B.(2,1)C.(1,2)D.(1,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点A′,点B的对应点为点B′,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旋转中心在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也在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即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旋转中心.解答:解:∵将△ABC以某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A的对应点为点A′,点C的对应点为点C′,作线段AA′和CC′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P(1,2),∴旋转中心的坐标为(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常见的是旋转特殊角度如:30°,45°,60°,90°,180°.12.如图,过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O引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E,F两点,则线段EF长的取值范围是()A.≤EF≤2 B.≤EF≤2C.≤EF≤2D.≤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如图,作辅助线;证明△AOE≌△DOF,进而得到OE=OF,此为解决该题的关键性结论;求出OE的范围,借助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EF;∵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AO=∠FDO=45°,AO=DO;∵∠EOF=90°,∠AOD=90°,∴∠AOE=∠DOF;在△AOE与△DOF中,,∴△AOE≌△DOF(SAS),∴OE=OF(设为λ);由勾股定理得:EF2=OE2+OF2=2λ2;由题意可得:1≤λ≤,∴,故选A.点评:该题以正方形为载体,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的应用问题;牢固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是灵活解题的基础和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解因式:x2﹣3x﹣4= (x+1)(x﹣4).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分析:因为﹣4=1×(﹣4),1+(﹣4)=﹣3,所以x2﹣3x﹣4=(x+1)(x﹣4).解答:解:x2﹣3x﹣4=(x+1)(x﹣4).点评:本题考查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为x2+(a+b)x+ab=(x+a)(x+b),只要符合此形式,就可以进行因式分解,称为十字相乘法.14.=(a﹣1)+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分子配方后,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a﹣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某学校开展数学竞赛,八(1)、八(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一班复赛成绩的中位数是80 分,二班复赛成绩的极差是30 分.考点:中位数;条形统计图;极差.分析:根据中位数和极差的概念求解.解答:解:八(1)班的成绩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60,75,80,80,95,则中位数为:80,八(2)班的成绩的极差为:95﹣65=30.故答案为:80.30.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极差的概念: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6.如图,人民币旧版壹角硬币内部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是140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九边形的内角和=(9﹣2)•180°=1260°,又∵九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的度数=1260°÷9=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17.如图,在▱ABCD中,G是CD上一点,连接BG且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AF=CG,∠E=30°,∠C=50°,则∠BFD= 80°.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可得∠A=∠C,对边相等可得AB=CD,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BE,然后求出四边形BGDF是平行四边形,最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在▱ABCD中,∠A=∠C=50°,AB=CD,∵∠E=30°,∴∠ABE=180°﹣50°﹣30°=100°,∵AF=CG,∴BF=DG,又∵BF∥DG,∴四边形BGDF是平行四边形,∴∠BFD=180°﹣∠ABE=180°﹣100°=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将三条线段CD,EF,GN分别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重合的线段是线段CD .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连结OA、OC、ON、OF、OB、OD、OG、OE,设小方格正方形的边长为1,如图,易得OA=ON=OF=2,而OC=,根据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可判断线段CD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重合.解答:解:连结OA、OC、ON、OF、OB、OD、OG、OE,设小方格正方形的边长为1,如图,∵OA=ON=OF=2,而OC=,OB=OG=OE=3,而OD=,∴线段EF,GN分别绕点O旋转,能与线段AB重合,而线段CD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 重合.故答案为线段CD.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解答题(共7小题)19.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9a2+6a(a﹣b)﹣(a﹣b)2;(2)(x﹣1)(x﹣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首先提取负号,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2)首先去括号,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1)﹣9a2+6a(a﹣b)﹣(a﹣b)2=﹣[(3a﹣(a﹣b)]2=﹣(2a+b)2;(2)(x﹣1)(x﹣2)+=x2﹣3x+2+=(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20.先化简,再求值:(﹣)÷(a+1﹣),其中a=﹣.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a=﹣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如图,在▱ABCD中,AB=AE,连接BE且延长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CF.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B∥FC,AD=BC,进而得出∠CBF=∠F,即可得出AD=CF.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FC,AD=BC,∴∠ABE=∠F,∠CBE=∠FED,∵AB=AE,∴∠ABE=∠AEB,∴∠CBF=∠F,∴BC=FC,∴AD=C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BF=∠F是解题关键.22.小明和小亮在课外活动中,报名参加了短跑训练.在五次百米训练中,所测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考点:方差;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极差.分析:从折线图中得出小明和小亮的五次百米训练的成绩数据,再由公式计算平均数,极差,方差.解答:解:小明的短跑平均成绩=(13.3+13.4+13.3+13.2+13.3)÷5=13.3秒,小亮的短跑平均成绩=(13.2+13.4+13.1+13.5+13.3)÷5=13.3秒,小明的极差=13.4﹣13.2=0.2,小亮的极差=13.5﹣13.1=0.4,小明的方差=[(13.3﹣13.3)2+(13.4﹣13.3)2+(13.3﹣13.3)2+(13.2﹣13.3)2+(13.3﹣13.3)2]÷5=0.004,小亮的方差=[(13.2﹣13.3)2+(13.4﹣13.3)2+(13.1﹣13.3)2+(13.5﹣13.3)2+(13.3﹣13.3)2]÷5=0.02.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极差和方差的定义与意义,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3.手机专卖店经营的某种手机去年销售总额为10万元,今年每部售价比去年降低500元,若今年卖出的数量与去年卖出的数量相同,且销售总额比去年减少10%,求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多少元.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元,则去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500)元,根据今年的销售总额比去年减少10%,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元,则去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500)元,由题意得,x=100000×(1﹣10%),解得:x=4500,经检验,x=45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45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4.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5,过点A作对角线AC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AE=4.(1)求证:BE=BC;(2)求S菱形ABCD.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1)由条件可证得∠E+∠ACB=∠EAB+∠BAC,可证得∠E=∠EAB,可得结论;(2)由(1)的结论,结合菱形的性质可得S菱形ABCD=S△EAC,结合条件可求得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AB=BC,∴∠BAC=∠ACB,∵EA⊥AC,∴∠E+∠ACB=∠EAB+∠BAC,∴∠E=∠EAB,∴BA=BE,∴BE=BC;(2)解:在Rt△ACE中,BC=BA=BE=5,∴CE=10,∴AC===2,∵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ADC,∴S菱形ABCD=2S△ABC=S△EAC=AE•AC=×4×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掌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P是等腰Rt△ACB内一点,AC=BC,且PA=8,PB=10,PC=.将△CPB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1)直接写出旋转的最小角度;(2)求∠APC的度数.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A=CB,∠ACB=9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CB 等于旋转角,于是可判断旋转的最小角度为90°;(2)连结PP′,如图,根据旋转的性质得∠P′CP=∠ACB=90°,CP′=CP=,P′A=PB=10,则可判断△C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PP′=CP=6,∠CPP′=45°,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于是利用∠APC=∠APP′+∠CPP′计算即可.解答:解:(1)∵△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ACB=90°,∵△CPB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ACB等于旋转角,∴旋转的最小角度为90°;(2)连结PP′,如图,∵△CPB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P′CP=∠ACB=90°,CP′=CP=,P′A=PB=10,∴△C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P′=CP=×=6,∠CPP′=45°,在△APP′中,∵PP′=6,PA=8,P′A=10,∴PP′2+PA2=P′A2,∴△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APC=∠APP′+∠CPP′=90°+45°=135°.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编辑人:袁几昌11.10祝考试顺利!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6a 34a 6 3a 14.3 15.73º 16.y=-x 23 三、解答题17. (1) 解:原式=(2x +1)(2x -1) -------------5分(2) 解:原式=a (a 2-2ab +b 2)-------------3分=a (a-b )2 --------------5分18.解:原式=22-23+3+2 -----------3分=32-3 ----------------6分19.证明: BE=CF BE +EF =CF +EF∴BF=CE ---------------2分又 ∠B =∠C AB=CD∴ ∆ ABF ≅∆DCE∴∠A =∠D ---------------6分20.解:原式=4x 2+4x +1-(2x 2-2x -x +1)=2x 2+7x -----------------4分解法一:将2x +7=0代入2x 2+7x = x (2x +7)=0 ------------6分解法二:2x +7=0 x =-27x =-27代入2x 2+7x =0 ----------6分 21.(1)证明 HD ⊥AC ∠AEC =90º∴∠F +∠FCD =∠A +∠FCD =90º∴∠A =∠F --------------2分又 DC=BC ∠FDC =∠ACB∴ ∆ FCD ≅∆ABC∴ DF=AC ----------------3分(2)解: ∠A =∠F =30º∴∠B =90º-∠A =60º∴∠BCE =90º-∠B =30º∴BE =21BC BC =21AB ---------5分∴AB =4BE∴AE =3EB --------------7分22.解:①当0<x ≤100且x 为整数 ----------1分y =800-3x ----------3分②当100<x ≤300且x 为整数 ----------5分y =800-300-2.5(x -100)=500-2.5x +250=750-2.5x --------------7分或⎩⎨⎧≤<-≤<-=为整数),且(为整数)且x x x x x x y 3001005.2750,1000(3800 -----7分23.(1)解:由直线y=x+4可得:A (-4,0) B (0,4)点A 和点C 关于y 轴对称∴C (4,0)------------1分 设直线BC 解析式为:y =kx +b⎩⎨⎧+=+=b k b 4004解得 ⎩⎨⎧=-=41b k ∴直线BC 解析式为:y =-x +4 -------4分(2)作点D 关于BC 对称点D `连接P D `,O D `∴ P D `=DP∴OP+PD= P D`+OP∴当O ,P ,D`三点共线时OP +PD 最小 ------5分OB =OC∴∠BCO =45º ∴∠D` CO =90º∴D`(4,2)求得O D`:y=21x ------------6分联立: ⎪⎩⎪⎨⎧+-==421x y x y 解得: ⎪⎪⎩⎪⎪⎨⎧==3438y x ∴当点P 坐标为(38,34)时,OP+PD 的值最小 ---------8分24.证明(1): ∆ABC 和∆DEF 为等边三角形 ∴∠3+∠1=∠2+∠3=60º∴∠1=∠2又 BC=AC FD=FE∴∆ AEF ≅∆BDC ----------2分 ∴ ∠4=∠B=60º∴A E ∥BC ----------4分(2): (1)中结论仍成立 --------5分 过点F 作FH ∥CB 交AB 延长线于点H ∴∠1=∠2=60º∴∆AHF 为等边三角形----------7分 由(1)知,可证∆AEF ≅∆HDF -----8分 ∴ ∠3=60º∴∠3=∠ACB∴ AE ∥BC ------------10分25.解:(1)由直线y =-x +4可得:A (4,0) B (0,4) OC=CA∴C (2,0)设直线BC 解析式为:y =kx +b则 ⎩⎨⎧=+=+4002b b k 解得:⎩⎨⎧=-=42b k∴直线BC 解析式为:y =-2x +4 -----------3分(2)在BC 上取一点H 使HC=CD又 ∠HCO =∠DCA OC=CA ∴ ∆ HCO ≅∆DCA ∴∠HOC =∠A =45º DA =OH ∴∠BOH =90º -∠HOC =45º∴∠BOH =∠OAD DA =OH OB=OA ∴∆BOH ≅∆OAD ∴BH =OD∴CD OD -BC =CD BH-BC =CD HC=1 -----------7分(3)设P 1 ,P 2是满足条件的两点(如图所示),M ,N 为垂足 作MK ⊥x 轴于点K ∵∠BCO =∠ P 1CM∠OBC +∠BCO =∠CP 1 M +∠P 1CM =90º∴∠KP 1 M =∠OBC 又 ∠BOC =∠P 1 KM P 1 M =BC ∴∆BOC ≅∆P 1 KM ∴KM =OC =2 P 1 K =BO =4 设M (a ,-2)∵点M 在直线BC 上 ∴-2=-2a +4 得a =3 ∴OK =3 ∴O P 1 =OK + KP 1 =7∴ P 1 (7,0) -----------10分 同理可得P 2 (-3,0) -----------12分 (求出一个点给3分)。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若x是实数,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A. x² > 0B. x² ≥ 0C. x² < 0D. x² ≤ 02. 下列函数中,其图像是直线的是()A. y = x²B. y = xC. y = 1/xD. y = x³3. 下列图形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圆C. 等腰三角形D. 正六边形4. 下列关于圆的命题中,正确的是()A. 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B.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四倍C.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D. 圆的周长等于半径的四倍5. 下列关于角的命题中,正确的是()A. 直角是90度B. 钝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C. 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D. 平角是180度的角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6. 若a² = b²,则a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

7. 下列函数中,其图像是抛物线的是__________。

8. 下列图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

9. 下列关于圆的命题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10. 下列关于角的命题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解方程:2x 5 = 3x + 4。

12. 解不等式:3x 2 < 2x + 5。

13. 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8cm,夹角为60度,求第三边的长度。

14. 解圆的方程:x² + y² 6x 8y + 9 = 0。

四、证明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证明:若a² = b²,则a = b或a = b。

16. 证明:若x² + y² = r²,则x和y是半径为r的圆上的点。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海川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数学考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海川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数学考试卷

2022至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八年级数学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2页,满分为40分;第Ⅱ卷共6页,满分为11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人人通的答题卡上选出对应题目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的平方根可以表示为()A .±5B .±5C .±5D .52.点A (2,3)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 ∥b ,∠1=55°,则∠2等于()A .55°B .65°C .125°D .135°4.某校举行“爱我中华”知识竞赛,统计各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表所示,则参赛选手成绩的中位数是()A .85分B .8713分C .87.5分D .90分5.二元一次方程组=2−3=1+2的解是()A .=−1=−1B .=1=−1C .=1=1D .=−1=16.已知y 是x 的一次函数,下表列出了部分对应值:则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为()A .y =﹣2x +1B .y =2x ﹣3C .y =3x ﹣1D .y =﹣3x +17.甲、乙、丙、丁四支女子花样游泳队的人数相同,且平均身高都是1.68m ,身高的方差分别是S 2甲=0.15,S 2乙=0.12,S 2丙=0.10,S 2丁=0.12,则身高比较整齐的游泳队是()A .甲B .乙C .丙D .丁8.已知实数x ,y 满足|x ﹣3|+−2=0,则代数式(y ﹣x )2018的值为()A .1B .﹣1C .2018D .﹣2018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A (0,4),B (﹣1,b ),C (2,c ),BC 经过原点O ,且CD ⊥AB ,垂足为点D ,则AB •CD 的值为()A .10B .11C .12D .14成绩/分80859095100人数710661x …﹣213…y …7﹣2﹣8…第9题图第10题图10.如图,A(1,0)、B(3,0)、M(4,3),动点P从点A出发,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移动,且过点P的直线y=﹣x+b也随之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秒,若直线与线段BM有公共点,则t的取值范围为()A.3≤t≤7B.3≤t≤6C.2≤t≤6D.2≤t≤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在竖屏拍照到人人通线上答题卡;2.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并按照题号拍照到人人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山东省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试卷
1. 在实数7
22
-、0、3-、506、π、.
.101.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3. 某品牌皮鞋店销售同种品牌不同尺码的男鞋,采购员再次进货时,对于男鞋的尺码,他最关注下列统计资料中的 ……………………………………………………【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加权平均数
D. 平均数 4.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
A 、某电影院2排
B 、南京市大桥南路
C 、北偏东30°
D 、东经118°,北纬40° 5. 如图,D 、
E 、
F 分别是等边△ABC 各边上的点,且AD=BE=CF ,则△DEF •的形
状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等边三角形 6. 小明家刚买了一套新房,准备用地板砖密铺新居厨房的地面,
若只用一种正多
边形的地砖密铺,则下列正多边形中不适用的是 ……………………………………【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7. 点M(-3,4)离原点的距离是……………………………………【 】
A. 3
B. 4
C. 5
D. 7.
8.甲、乙两人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20棵,已知甲植树数是乙的1.5倍.如果设甲植树x 棵,乙植树y 棵,
那么可以列方程组.………………………【 】 (A )⎩⎨
⎧==+y x y x 5.2,20 (B )⎩⎨⎧=+=y x y x 5.1,
20
(C )⎩⎨
⎧==+y x y x 5.1,20 (D )⎩
⎨⎧+==+5.1,
20y x y x
9.一次函数y ax a =-(0a ≠)的大致图像是………………………【 】
A B C D
10. 如图,小亮拿一张矩形纸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现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3)。

按图(4)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后再展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分别是…………………………………………………………【 】 D A
F
A 、都是等腰梯形
B 、都是等边三角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
D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 二、填一填.(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8的立方根是 .
12. 如果一次函数y =k x +b 经过点A(0,3),B(-3,0),那么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 13. 写出一个解为⎩⎨
⎧-==1
2
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14. 佳佳做作业时不小心洒落了一些墨水,把一道二元一次方程涂黑了一部分:
■312x y -=,但她知道这个方程有一个解为3x =、2y =-.请你帮她把这个涂黑方程补充完整: .
15. 梯形ABCD 中,A D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对。

(3)解方程组:⎩⎨⎧+==+.12,4x y y x ( 4) 解方程组:⎩⎨⎧=-=+.
138,17310y x y x
17.(本小题满分6分)
(4)
(3)
沿虚线剪开对角顶点重合折叠
(2)
(1)
18.(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①.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②.若△ABC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请你在同一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A′、B′、C′,并依次连接这三个点,所得的△A′B′C′与原△A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③.在②的基础上,纵坐标都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在同一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A″、B″、C″,并依次连接这三个点,所得的△A″B″C″与原△A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19.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本小题满分8分)
我市某中学八年级实行小班教学,若每间教室安排20名学生,则缺少3间教室;若每间教室安排24名学生,则正好空出一间教室。

问这个学校现有空教室多少间?八年级共有多少人?
不断前进
4000 00 一天小明去该公司应聘,经理对小明表现很满意,拍着小明的肩膀说:“来我公司吧,我们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
①你说该公司的经理有没有欺骗小明?
②你认为用哪个资料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21.(本小题满分8分)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E ,EF
∥AB 交AD 于F ,试问
(1) 四边形ABEF 是什么图形吗?
请说明理
由。

(2) 若∠B=60°,四边形AECD 是
什么图
形?请说明理由。

B
C
D
E
22.(本小题满分9分) 阅读下面材料:
如图(1),把△ABC 沿直线BC 平行移动线段BC 的长度,可以变到△DEC 的位置; 如图(2),以BC 为轴,把△ABC 翻折180º,可以变到△DBC 的位置; 如图(3),以点A 为中心,把△ABC 旋转180º,可以变到△AED 的位置.
像这样,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4)中,可以通过平行移动、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怎样变化,使△ABE 变到△ADF 的位置;
②指图中线段BE 与DF 之间的关系,为什么?
23.(本小题满分12分)
学校准备添置一批计算机.
方案1:到商家直接购买,每台需要7000元;
图4
需要计算机x台,方案1与方案2的费用分别为y1、y2元.
(1)分别写出y1、y2的函数解析式;
(2)当学校添置多少台计算机时,两种方案的费用相同?
(3)若学校需要添置计算机50台,那么采用哪一种方案较省钱?说说你的理由.
24.(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D在x轴上,点A在原点,AB=3,AD=5.若矩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轴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同时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A-B-C-D的路线作匀速运动.当P点运动到D点时停止运动,矩形ABCD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
(2)设P点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t=5时,求出点P的坐标;
②若△OAP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