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正交分解专项练习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一、选择题1、如下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进程中,假定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关于P在水平方向遭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遭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作庞大形变而发生的B.质量平均散布,外形规那么的物体的重心能够在物体上,也能够在物体外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分开物体而独自存在3、关于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相对运动的时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够发生摩擦力B.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不异性质的力C.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比库仑力强得多D.由于强相互作用,虽然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但原子核仍能严密的坚持在一同4、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动运动形状的缘由B.一个力肯定联络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只需两个力的大小相反,它们发生的效果一定相反D.两个物体发作作用,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发生的5、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运动形状发作变化,一定受外力的作用B.物体的运动形状不发作变化,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C.物体受力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形状发作变化的现象D.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议6、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要靠得很近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分开物体而独自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7、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要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分开物体而独自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高中物理 力的合成与分解 正交分解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同步练习1.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B.大小为mg,方向沿杆斜向右上方C.大小为mg,方向垂直于杆斜向左上方D.大小为mg,方向水平向右2.如图,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
若稍许增大F,仍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 f、支持力F N以及F f和F N的合力F′变化情况是()A.F f不一定增大,F N一定增大,F′一定增大 B.F f一定增大,F N一定增大,F′不变C.F f、F N、F′均增大 D.F f、F N不一定增大,F′一定增大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A.B.C.D.4.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物体仍保持静止。
则物块A .受到的支持力不变B .受到的支持力减小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5.粗铁丝弯成如图所示半圆环的形状,圆心为O ,半圆环最高点B 处固定一个小滑轮,小圆环A 用细绳吊着一个质量为m 2的物块并套在半圆环上。
一根一端拴着质量为m 1的物块的细绳,跨过小滑轮后,另一端系在小圆环A 上。
设小圆环、滑轮、绳子的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绳子不可伸长。
若整个系统平衡时角AOB 为α,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 1︰m 2为A ....6.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轻绳连着两个物体A 与B ,物体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均静止。
已知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B m m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90)θθ<),重力速度为g ,则A .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B .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为cos A m g θC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D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为sin B A m g m g θ-7.如图所示,一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高中物理练习力的分解新人教版必修一

力的分解题型1 力的正交分解法1、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较简便方法-----正交分解法。
2、正交分解法:即是把力沿着两个经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作分解。
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3、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A 、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
坐标轴的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 实际问题来确定。
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使需要向两坐标轴投影分解的 力尽可能少。
B 、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 轴和Y 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 x ,F y 其中 F x =F 1x +F 2x +F 3x +……F y =F 1y +F 2y +F 3y +……C 、共点力合力大小22()()x y F F F =+设合力方向与x 轴成α角y x F tg F α= 1y x F tg F α-⎛⎫= ⎪⎝⎭例1.大小均为F 的三个共点力,F 1与F 2,F 2与F 3之间的夹角均为60°,求合力。
(1) 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2) 将各个力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o y o x o y o x y x F F F F F F F F F F F 60sin 60cos 60sin 60cos 033332222111(3)分别求出X 、Y 轴上的合力:F x =F 1x +F 2x +F 3x=F 1+F 2cos60-F 3c os60°=FF y =F 1y +F 2y +F 3y=0+F 2sin60°+F 3sin60°=F(4)求三个力的合力 22()()x y F F F =+=22(3)F F +=2F题型2 力的动态解析例 2 .如图所示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低处的小船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FB 、绳的拉力保持不变;C 、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4.2 牛顿第二定律---正交分解训练(有加速度状态)

2.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下滑,求加速度3.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拉力F=10N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4.1kg的物体A在光滑的墙面上,在与竖直夹角为30的30N的推力作用下向上加速,求加速度求加速度2. 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下滑,求加速度3. 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10N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4. 1kg的物体A在摩擦因数为0.2的墙面上,在与竖直夹角为30的1N的推力作用下向下加速,求加速度2. 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3. 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1N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求加速度4. 1kg的物体A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在与水平夹角为30的10N的推力作用下向右加速,求加速度1. 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拉力F=20N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2. 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20N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3. 1kg的物体A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1N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求加速度4.A、B、C、D四个物体相对小车静止,接触面摩擦因数为0.2,θ=30,m=1kg.求A、B、D受到的摩擦力,C受到的拉力,A、D受到的支持力2.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下滑,求加速度3.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拉力F=10N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4. 1kg 的物体A 在光滑的墙面上,在与竖直夹角为30的30N 的推力作用下向上加速,求加速度X :水平方向Fcos θ=ma Y :竖直方向Fsin θ+N=mg X :沿斜面 mgsin θ=maY :垂直斜面 mgcos θ=NX :沿斜面 F-mgsin θ=ma Y :垂直斜面 mgcos θ=NX :水平方向Fsin θ=NY :竖直方向Fcos θ-mg=maa aaa求加速度2.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下滑,求加速度3.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10N 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4. 1kg 的物体A 在摩擦因数为0.2的墙面上,在与竖直夹角为30的1N 的推力作用下向下加速,求加速度X :水平方向Fcos θ-f=ma Y :竖直方向Fsin θ+N=mg f=μN X :沿斜面 mgsin θ-f=maY :垂直斜面 mgcos θ=Nf=μNX :沿斜面 F-mgsin θ-f=ma Y :垂直斜面 mgcos θ=N f=μN X :水平方向Fsin θ=NY :竖直方向mg -Fcos θ-f =maf=μNaa aa2.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3.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1N 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求加速度4. 1kg 的物体A 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在与水平夹角为30的10N 的推力作用下向右加速,求加速度X :水平方向Fcos θ=ma Y :竖直方向Fsin θ+mg=N X :沿斜面 mgsin θ+f=maY :垂直斜面 mgcos θ=N f=μNX :沿斜面 mgsin θ—F-f=ma Y :垂直斜面 mgcos θ=N f=μN X :水平方向Fcos θ-f=ma Y :竖直方向Fsin θ+mg=Nf=μNa aaa1.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拉力F=20N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2.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20N 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求加速度3. 1kg 的物体A 在倾角为30、摩擦因数为0.2的斜面上在力F=1N 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求加速度4.A 、B 、C 、D 四个物体相对小车静止,接触面摩擦因数为0.2,θ=30,m=1kg.求A 、B 、D 受到的摩擦力,C 受到的拉力,A 、D 受到的支持力X :沿斜面 Fcos θ-mgsin θ=ma Y :垂直斜面mgcos θ+ Fsin θ=N X :沿斜面Fcos θ-mgsin θ-f=maY :垂直斜面mgcos θ+ Fsin θ=N f=μN X :沿斜面mgsin θ-Fcos θ-f=ma Y :垂直斜面mgcos θ+ Fsin θ=N f=μN D 物体X :沿斜面f-mgsin θ=macos θ Y :竖直斜面mgcos θ-N=masin θA 物体X :水平方向N=ma Y :竖直方向mg=fC 物体X :水平方向Tsin θ=ma Y :竖直方向Tcos θ=mgB 物体X :水平方向f=ma Y :竖直方向mg=Naa a。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合力至少大于一个分力C.合力可以比两分力都小 D.合力可以比两分力都大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或哪些分解方法是不可能的()A.两个分力与F都在一直线上 B.分力之一垂直于 F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D.一个分力与F相同3、已知物体在F1、F2、F3三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若F1=20N,F2=28N,那么F3的大小可能是()A.100N B.70N C.40N D.6N4.两个共点力大小相等都等于F,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合力大小也等于F,此时两力之间的夹角应为()A.00B. 600C. 1200D. 15005.将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A.1N和10NB. 10N和10NC. 10N和15ND. 15N和15N6.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共点力F1和F2的作用,F1=4N,F2=5N,在F2由5N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变化是()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7.弹簧秤两端各拴一绳,用大小都等于F、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分别拉住两绳,则弹簧秤的读数F1和弹簧秤所受的合力F2分别为()A.F1=2F,F2=2F B.F1=0,F2=0 C.F1=2F,F2=0 D.F1=F,F2=08、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9、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减小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C.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不变D.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10、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相连接,连接物块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对B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B. C对B可能没有摩擦力的作用C.水平面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D.水平面对C没有摩擦力作用二、解答题: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3N,F2=4N,F1与F2的夹角为θ,当θ=______________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大,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当θ=______________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2.三个共点力,大小均为20N,方向互成1200,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3.一个重10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将重力分解成沿斜面的分力F1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F2,则F1=______________N,F2=______________N4、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有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风力的大小为,金属丝的拉力大小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正交分解法练习.doc

30o 45o A B O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力的正交分解法练习例1 重100N 光滑匀质球静止在倾角为37º的斜面和与斜面垂直的挡板间, 求斜面和挡板对球的支持力F 1, F 2。
F 1 xF 2G 37° 图 3解:选定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重球受力如图3所示。
由于球静止,所以有:⎩⎨⎧=︒-=︒-037sin 037cos 21G F G F ∴N N G F 808.010037cos 1=⨯=︒=N N G F 606.010037sin 2=⨯=︒=1.如图所示,用绳AO 和BO 吊起一个重100N 的物体,两绳AO 、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o 和40o ,求绳AO 和BO 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
2. 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 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N 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o 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3. (8分)如图6所示,θ=370,sin370=0.6,cos370=0.8。
箱子重G=200N,箱子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0。
要匀速拉动箱子,拉力F为多大?4.(8分)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 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
求:(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2)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5.(6分)如图10所示,在倾角为α=37°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档板,在档板和斜面之间放一个重力G=20N的光滑球,把球的重力沿垂直于斜面和垂直于档板的方向分解为力F1和F2,求这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若物体恰好不下滑,则推力F为多少?若物体恰好不上滑,则推力F为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7..(2010·齐河月考)所受重力G1=8 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 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8.如图所示,板A的质量为m,滑块B的质量为2m,板A用绳拴住,绳与斜面平行,滑块B沿倾角为α的斜面在A板的中间一段匀速下滑,若A、B之间以及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
物理正交分解法专练-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一

正交分解法专练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固定的斜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sin mg θ B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cos mg θC .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 .物体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2.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 N 垂直于板面。
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滑板与水面的夹角37θ=︒,此时滑板恰好和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80kg (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所受支持力为1000NB .人所受支持力为480NC .人所受拉力为1000ND .人所受拉力为600N3.如图,物体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
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则( )A .P 可能向下滑动B .P 一定静止不动C .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 .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不变4.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12B .3 C .3 D .3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P 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的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F ( )A .cos sin mgμθμθ+B .cos sin mgθμθ+C .sin cos mgμθμθ+D .sin cos mgθμθ+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铁板,铁板上有一倾角为45的活动木板,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物体A 、B 用轻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的倾角缓缓减小到10°, A 与斜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 物体始终悬在空中。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正交分解练习题

高一物理练习题(2013-12-22)1、重G=100N 的圆球被沿水平方向的绳索拉着,处于光滑的斜面上,已知斜面倾角为30º,如图所示,求绳索的拉力大小和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
2、用绳子将鸟笼挂在一根横梁上,如图所示。
若鸟笼重20 N ,求绳子OA 和OB 的拉力各是多大?3、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和独轮车的总质量为80 kg ,两侧的钢索互成150°夹角。
求钢索所受的拉力有多大?(不计钢索的重力和摩擦力,g=10m/s 2,sin75°=0.86,cos75°=0.25)4、在科学研究中,常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
用一根轻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θ,通过接在金属丝上的传感器,根据偏角的大小直接指示出风力的大小。
已知金属球的质量为m ,画出其受力示意图,通过计算求出风力大小。
θ风 30060º A O B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求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
6、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kg,物体与竖直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现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沿墙向上做匀速运动,求F的大小。
(sin37°= 0.6,cos37°= 0.8,g = 10m/s2)7、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求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8、用与水平方向成37º角斜向上的大小为30N的推力F将重为1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使之保持静止状态,求物体受到墙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sin37º=0.6,cos37º=0.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o
45o
A
B O
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力的正交分解专项练习
1.如图所示,用绳AO 和BO 吊起一个重100N 的物体,两绳AO 、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o 和40o ,求绳AO 和BO 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
2. 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 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N 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o 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3. (8分)如图6所示,θ=370,sin370=0.6,cos370=0.8。
箱子重G =200N ,箱子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0。
要匀速拉动箱子,拉力F 为多大?
4.(8分)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 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
求: (1)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 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5.(6分)如图10所示,在倾角为α=37°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档板,
在档板和斜面之间放一个重力G=20N 的光滑球,把球的重力沿垂直于斜面和垂直于档板的方向分解为力F 1和
F
2
,求这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大小。
6.(6分)长为20cm 的轻绳BC 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在中点系上一重60N
的重物,如图10所示: (1)当BC 的距离为10cm 时,AB 段绳上的拉力为多少? (2)当BC 的距离为102cm 时.AB 段绳上的拉力为多少?
当合力不为零时,先求出x 轴上的合力F x ,再求y 轴上的合力F y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总的合力F 合=2
2
y x F F +。
1.如图5所示:三个共点力,F 1=5N ,F 2=10N ,F 3=15N ,
θ=60°,它们的合力的x 轴方向的分量F x 为 ________N ,y 轴方向的分量F y 为 N ,合力的大小为 N ,合力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为 。
2.三个共点力F 1=20N 、F 2=30N 、F 3=40N ,它们相互间的夹角为120o
,求它们的合力。
参考答案:
1.T OA =73.2N T OB =51.95N 2.N =327N f =100N 3.F =61.2N
4.(1)N =Mg -Fsin α (2)α
α
sin cos F Mg F -
5.F 1=25N F 2=15N
6.(1) T AB =203 (2) T AB =302 1.15 53 103 30o
2.F 合=103N 方向与F 2夹角90o ,与F 3夹角为30o 。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