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启示

合集下载

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

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
明确 。如 下 面 一 篇 作 文 :
T t :Go d He l ie l o at h Ou l e 1 mp ra c f g o e l t n : .I o t n e o o d h at i h
2 W a st e t . y o ke p f i 3.M y wn pr ci e o a tc
无 重 大 的 语 言 错误 。但 是 , 共 英 语 的 学 生 作 文 状况 很 令 人 担 忧 。 公
根 据 第 三 段 的提 纲 “ 的做 法 ”一 个 学 生这 样 写 : d n a 我 , I o 'et t
me t mu h a c .E e y mo n n a e t e l n u n n my s a e v r r i g I t k h o g r n a d i p r t I i e ly n tn i a d ol y a 1 I t i i me l p a i g e n s n v l b l n h s k e . wa I e p y k e g o e l n e d a h p y l e o d h at a d la a p i . h f
关键词 : 篇分析 衔接 语 连 贯 语 境
中图分类号 : 4 G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8 8 (0 80 - 0 3 0 1 7 - 1 12 0 )6 0 2 — 2
1 前 言
要 在 写 作 中 始 终 注 意 围 绕 主题 关 键 词 来 展 开 , 且在 动 笔 之前 草 并
列 大 纲 时 不妨 运用 以上 写作 技 巧 , 接 过渡 自然 。 衔
22 连 贯 .
语 篇 是 一 次 交 际 过 程 中 的 一 系 列 连 续 的 话 段 或 句 子 所 构 成

语篇分析法对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探讨

语篇分析法对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探讨

人 才 的需 要 , 生 掌 握 的词 汇 量 不 少 , 法 知 识 也很 扎 实 , 却 常 学 语 但 读 不 懂 全 文 , 能 流 利 地 表 达 思 想 , 出 的 文 章 条 理 不 清 、 辑 不 不 写 逻 严 密 。这 里 面 除 了 文化 背 景 等 常识 因 素 外 , 有 一 个 重 要 原 因是 还
我们 就 可 以从 整 体 上 来 把 握 信 息 , 行 合 理 正 确 的理 解 。 进
二 、 用 语 篇重 建 。 高 口 语 交 际 能 力 利 提
连 贯 意 识 , 高 英 语 写 作 能 力 的 目的 。 提
五 、 束 语 结
由 于语 篇教 学 是 从宏 观 角 度 出 发 , 教 语 言 知 识 的同 时 , 语 在 将
语篇重建是让学生以课文 为依托 , 用课 文 中的词项 、 境 、 运 语
8 20 ) 3 0 0
所 读 文 章获 得 一 个 总体 印象 , 后 分 段 找 出 中 心 思 想 和 重 要 信 息 , 然 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 ; 此 基础上 , 理解 作者 的意图和立 场 , 在 来 对
篇 章 进 行 深 层 理 解 ; 后 学 生 根 据 作 者 所 表 达 的 内 容 , 出 自己 的 然 说 看 法 、 点 , 行 评 价 性 理 解 。从 语 篇 分 析 的 角 度 出 发, 以 有 效 观 进 可
标 记 、 用 语 用 知识 从 上 下 文 中猜 测 生 词 或 漏 听 、 利 听不 懂 部 分 的 意 义 , 者 利 用 语 篇 衔 接 手 段 , 指 示 、 代 、 略 、 接 和 词 汇 衔 接 或 如 替 省 连
进 行推 秤 , 高 对 所 听 内 容 的分 析 、 纳 和 综 合 判 断 能 力 , 提 归 以达 到

浅谈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浅谈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浅谈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论文关键词:语篇分析语篇模式衔接和连贯英语写作论文摘要:英语写作是体现学生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一直以来却是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

这是由于近年来有些英语教师过于强调语法,较少注意语言结构是如何在语篇中运用,致使英语写作教学只停留在句子层次上。

本文提出,将语篇分析引入到写作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而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却处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他们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尤其欠佳。

许多学生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基本功较扎实,如果把他们作文中的用词造句单独抽出来,并无不妥之处,但是当这些词句连成篇章时,文章整体结构散乱无序,衔接手段缺乏导致语意不连贯。

显而易见,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能解决这些语篇层面上的写作问题,因为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过多强调词法和句法层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对语篇层面的关注。

但是语篇分析理论为英语写作教学开辟了新视野。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句子层面之上的语言的使用和构建(Brown and Yule,1983)。

因此语篇分析的许多理论,例如语篇模式、衔接和连贯等,都可以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语篇相关理论胡壮麟(1994)对语篇的界定是:“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语篇反映的是人们纷繁复杂的思想和日常生活,其内容千变万化。

但语篇的结构模式是有限的,因为语篇的结构模式由人的思维模式决定而人的思维模式不是无穷无尽的。

就语篇的结构和形式而言,Hoey (1983)和McCarthy(1991)把语篇模式归类如下:问题—解决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叙事模式、提问—回答模式和概括—具体模式等。

在实际或自然篇章中,一种模式可独立出现。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和其他模式相结合,或互相交错,或嵌入而构成较大的篇章。

2020年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

2020年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目前国内多数学校英语写作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利用展示新的写作内容——范文分析——学生自己命题并写作——教师讲评这样的流程。

教师只注重结果忽视教学过程,难以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法能力强,但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普遍较差,写出来的篇章结构上没有连贯性,也缺乏逻辑性。

因此,本文将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从衔接连贯这一方面来谈如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试图探索出一种实用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

Harris指出,“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语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

”有了对语篇的定义,语篇分析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

本文主要从衔接和连贯的角度来讨论语篇分析对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在Cohesion in English中,Halliday和Hasan提出“当话语中的某个成分的解释取决于话语中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就出现了衔接” ,二人把衔接归纳为五种: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连贯是指篇章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无关语句的堆积。

衔接是达成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连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语篇的连贯应该具备三个特征:(1)连续性,即在语篇中相邻的小句要彼此照应,或由某个连续成分使他们在形式上彼此相连;(2)一致性,即前后句子在逻辑上保持统一;(3)相关性,即每个句子必须与语篇话题和上下文彼此相关。

1、衔接手段的运用在以上提到的五种衔接手段中连接最复杂。

黄国文将连接手段命名为“逻辑联系语”,并将其定义为“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 ,既包括连词也包括副词或介词短语。

根据它们所表示的不同语义关系,可分为增补型、转折型、因果型和时间型,每一类又可分为很多小类。

因此英语中逻辑联系语的正确使用是写作中的一大难点。

下面举两个例子:A.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munication, we must learn English well.B. No one will wele a man with bad manners. Otherwise, a man who always acts politely will get on well with others.在A句中缺少连接词,两个完整的英文句子不能用逗号隔开。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英语写作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英语写作
性 在语 言 中必然有 所体 现l 。 2 ] 英 语写 作 , 中 国学 生 在整 个 英 语 学 习过 程 是
中一个 非常 重要 的环 节 , 很 多学 生 缺 乏 语 言组 而
织 和谋 篇布 局 的能 力 , 出来 的英 语 文 章 缺 乏衔 写 接和 连贯 , 缺 逻 辑 性 , 点 不 突 出 , 量 不 高 。 欠 重 质 造 成这 种状 况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 文 拟 从语 篇 本
了强 烈的对 比或 者 强 调 , 讲话 者 就 会 选 择有 标 记
收稿 日期 :2 0 一I 0 9 i一1 2
作 者 简 介 :孟 新爱 ( 90一) 18 ,女 , 南 焦 作 人 , 士 , 河 硕 广东 外 语 外 贸 大 学 南 国 商学 院英 语 教 育 系 讲 师 , 要从 事语 言 学 及 翻 译 研 究 。 主
( h me 和 述 位 ( h me Te ) R e )两部 分 组 成 。主 位 是 信 息 的起点 , 是小 句关 心 的成 分 , 也是讲 话者要 讨 论 的话 题 。剩下 的部 分 被称 为 述 位 , 位是 对 主 述
位 的发 展 。主位 结 构 的 基本 单 位 是 小句 , 一 般 在 情 况下 , 主语 位 于小句 的首要 位置 。所 以 , 由主语 充 当 的 主 位 被 称 为 “ 标 记 主 位 ”( n r e 无 u mak d T e ) 而 由其他 成 分 来 充 当 的主 位 被 称 为“ h me ; 有
Ab t a t La k o o r nc nd l g c i ne o he ma n pr blm s i gls ii gs Thi a sr c : c f c he e e a o i s o ft i o e n En ih wrtn . sp — p r,f o t r p c i e o s ou s na y i e r m hepe s e tv fdic r ea l ss,i o e l r w o he p t t de se ha c heC — st xp o eho t l hes u nt n n et O

英汉语篇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英汉语篇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为各种差异产生文化休克,无法 平心静气地认真分 析 阅读材料 英语学习者应 当宽容 ,试着去 了解。

英 语 阅读 在 学 习英 语 中 至 关 重 要 ,对 听说 读 写 都有 很大 的帮 助 。 既然 英 语 阅 读 包 罗 万 象 ,英 语 阅
是 一系列连续的段落或句 语 篇分 为书面语和 口语 ,学生语篇分析能力要求首先从整 篇 把 握 内容 ,分 析 段 与 段 之 间 关 系 然后提炼 出中心思想 。在 大 学 英 语 写作 教 学过 程 中发 现 ,不 少 学 生在 写作 中 出现 很 普 遍
实英语文化随处可见,英语学习者有很 多机会接触 到英语文化 ,如广告、报刊、标 识、电影等等 ,都
是 学 习英 语 文 化 的 途 径 , 英 语 学 习者 应 该 好 好 利 用 周 围 的环 境 学 习熟 悉 英 语 文化 。 第 三 ,英 语 学 习者 应 当 培 养 宽容 异族 文 化 的心

语篇是交 际过程 中的语言单位



读就 需要一定 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拥 有较 高的跨文 化交际能力 ,英语 阅读能力也会提高,所 以英语 阅 读 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相辅相成,缺一 不可 。英 语学习者在学 习英语 阅读的过程 中,一定要注 意跨
的 问题是, 习惯通过查找字典 ,写 出所要表达 的大致意思 ; 语 篇结构缺乏逻辑 ; 整篇文章不能够突出主题和中心思想。这就 说明学生缺 乏篇 章学 习的训练 。所 以在 写作 时,一定要注意训 练学生把握 文章语义整体 的统一性。 文对英语和汉语
的 话语 差 异 进 行 了详 细 分 析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在英语 阅读 中的跨文化难题
呢? 第一 ,教师应该有 效地扮演文化角色 。老师在 他 们 的英 语 学 习 中 起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在 教 授 学 生 如 何 学 习英 语 的 同时 , 也应 该 注 重 英 语 文 化 的积 累 。 英 语 教 师 在 平 时 的 教 授 中 , 充 分 利 用 教 学 工 具 ,如 多媒 体 ; 举 办 有 关 英 语 文 化 的 活 动 ,如 英 语 话剧等等 ,向学生传播英语 文化 ,使英语学习者潜 意识 中慢慢 了解、认同英语文化 。 第二 ,英语学习者有意识地 学习英语文化 。其

论语篇分析在英语写作能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以Where Principles Come

论语篇分析在英语写作能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以Where Principles Come
论 语 篇 分 析 在 英 语 写 作 能 力 提 高 方 面 的 重 要 作 用
 ̄ L Wh e r e Pr i n c i p l e s Co me Fi r s t课 文 教 学 为 例
王晓辉 东北 电 力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 摘 要】语篇分析是一门 今年来非常热点但还没有定性的学科。语篇分析包括口头 语篇和书面语篇。本文着重研究书面语篇结构及其对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影响。
s c h o ol p r 来自 g r a m i n B a l ti m o r e . T e a c h e r s wi U
b e t r ai n e d t o l at e r w o r k 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 e n ti r e B a l t i m o r e s y s t e m . O t h e r U S s c h o o l
【 关键词】语篇分析 ;写作 能力
英语学 习者写作 能力的要 素构成 众 所 周 知 , 英 语 学 习 者 写 作 能 力 的形 成从 习得 英 语 词 汇 开 始 ,经 过 词 汇 搭 配 形 成 不 同 的 短 语 , 然 后 再 按 照 英 语语 法 的 要 求 建 构 句 子 , 最后通过连接词和句 子的逻辑语义关系构成段 落 。 从 上 述 分 析 可 以 得 出 , 英 语 词 汇 能 力 是 英 语 写 作 能 力 的基 础 ; 英 语 短 语 的 数 量 的 多 少和 熟 练程 度 是 英 语 写 作 能 力 的 保 障 ; 英 语 的 句 子 是 英 语 写 作 能 力 的 关键 ; 英 语 段 落 则是 英 语 语 篇 的 最 大 的构 成 单 位 。不 同 的英 语 段落 按 照 英 语 思 维 方 式 组 合便 形 成 了语 篇 。英 语 学 习 者 的 英语写作 能力要素 可用 图l 表示 。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在深入研读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后,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感受到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我对语篇分析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对文本表面的解读,更是对文本深层含义、结构和功能的探究。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次,我意识到书面语和口语在语篇分析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实际交流中,它们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我对语篇中的微观结构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词汇和语法在构成有意义的语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衔接和连贯,使句子和段落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文本。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微观结构,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最后,我对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的分析方法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无论是分析书面语篇还是口语语篇,我们都需要关注其结构、功能、语境等方面。

在书面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标记特征、小句的意义和分类等;在口语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话语分析和交际理论等。

这些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语篇。

总的来说,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英语教学。

它让我意识到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实现有效的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语
写是一种综合能力 的训练 ,是对学 生所 学语 言知识 的综 合 运用 ,它 应贯穿 于教 学活动 的全过程 。在进行写练 习时 , 定要 注意篇章结构 。学 习写作 的 目的不是 为了应付 某一次 考试 ,要提高综 合写作能力 ,需要学生 和教 师共 同努力 ,不 断扩充学生 多方面语篇 知识 的积累 ,提 高语篇 的控制 能力 , 从 而提 高综合运用英语语 言的能力。
教 学方 法
语篇 一
学 生英语 作能力 示 曾 的启 作能力 ,是一直 困扰许 多大学生的棘手问题。文章立足于语篇分析理论,探讨其在大学英 语教 学 中的应 用 ,从 而有 效提 高 学生 的英语 写作 能 力 。 [ 键词 语篇 语篇分析 大学生 英语写作能力 关 】
听 、说 、读 、写是学 习语 言要 掌握 的四大基本技能 ,写 大学英语教师 阅读课应把教学重 点用 于帮助学生了解对 作水平 的高低体现了学习者综合运用语 言的能力 ,最能反映 语 篇理解起 重要作用的知识的衔接手段 ( 指称 、 替代与省略 、 出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 ,也是 四大技 能中最难提高 的。用 连接关系 、词汇衔接等 ) 。比如利用 ‘ 接” 省珊 ’ 链 、“ 备 ’与 ‘ 替 英文写作对 于很 多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 头疼 的事 ,不知如何 代” 可以帮助学生就语篇 的连接词项 ( 因、时间序列 、让 原 下 手 ,往 往 词 不 达 意 、言 不成 文 。 步 、转 折等 )和语篇的时间 、空 间、因果关 系进行 分析 ,以 通过分 析学 生的典型错误 ,发现学 生书面表述的薄弱环 理 清语 篇脉络 ,摄取语篇主要 内容 ,培养学生判断 和推 理句 节 主要表现 为较 弱的语言表达能力 ,即缺乏遣词 造句 、布局 子之 间的逻辑关 系以及 了解语 篇连 贯的衔接 手段 。 谋篇 的能力 。结 果整篇作文的前后句子 常常缺少必要的衔接 1 .坚持 ‘ 一段一篇” 的训练程序 .由易到难 ,循序 渐 匐 关 系,词不达 意 ,语 义更 不连贯 ,因而无法成 为能表达整体 进 。 意义 的语篇 。 在 写作 的开始阶段 ,要狠抓基本功训练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写作 习惯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训练句子时 ,可 以采 注重 语篇 教学 。培 养 学生语 篇 分析 能力 语篇分析视语言 为一个 具有社会功能 的系统 ,是一套开 用连词 成句 、模 仿造 句 、回答问题 、换词改写句子等形式 。 在学生 能写基本 正确的句子之后 ,再根据课文体裁训练写各 放 的、与语 言运用 的社会 环境相联系 的、可供选 择的 “ 意义 潜势” 在英文写作过程 中 , 回答 了什 么才是最 重要的 ,是 种类型 的小段文 章。一段文章要注意 内容的单一性和意思 的 , 它 避免语法错误 ,还是选择 合适 的语言来表达 自己的思 想。语 连贯性 ,一段 文章应 该只说明一个问题 ,或一个问题 的某一 篇是词汇 、语法 、连接词语 围绕话题构成 的形法 和连 接词语 方 面;应该 只叙 述一 件事情 ,或一件事情的某一个 阶段 ,否 四因素 的统一 。语篇 必备 衔接和连贯特征 ,连贯 和衔 接是两 则它一定是杂乱 无章 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 个 十分重要 的概 念。语篇 内的句 与句之间在 概念上有 联系 , 由简入繁 ,由浅人深 的方法 。 2 加强各语篇项 目的分析与练 习,提高学生对语篇衔接 . 在排列上符合逻辑。 衔 接 (o ein 是 指 一 段 话 中在 语 法 或 词 汇 方 面 有联 系 手段 的敏感性 ch s ) o 教师在平时一定 注意对这 些项 目的训练。如针对指称和 或语法 和词汇这方 面都有联 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 于不 同的 替代 ,教师可 以在上 阅读课 时有意地设计此类练习 。一些连 句子之 间 ,也可能存 在于一个 句子的几个部分之 间。文 章通 过一定 的衔接手段 ,将句 与句 ,段 与段有机地组合起来 ,构 接词 、副词或词组 的衔接 在语 篇分析也是一个重要部分 ,教 师在分析语篇时也要作 为一个 重点项 目来对待 ,可以列 出有 成一个 完整的语 义单位 。 连贯 ( o eec )是 指句中的成分之间具有合乎逻辑 的 关 中心旬 、关键词 和语篇标 志词的表格 ,让学生熟悉文章是 ch rne 如何谋篇布局的 。 有机联系 , 句子 的表述思路清晰 , 使交 际对方容易得到要领 。 3 教 师平时要不 断地 收集一些不 同文体 及主题 的范文 , . 连贯是 篇章 的无形 网络 ,通 过逻辑推 理 ,达 到语义 的连贯 , 这些范文材料应 以英语 为本族 语的人士所写的为主 。教师可 所 以说语义连贯是话语组成 的重要标 志 ,读者要根据句 内和 以让学 生进行事件 的改写 以及按不 同的时间或空 间的改写 , 句间的关系吃透文章的结构和题 旨。 通过改写使学生 明白作者是如何组 织题 材 ,如何通过有效的 如今的英语教学仍 比较侧重 “ ,而不是 ‘ ” 句” 篇 ,强调 的 是 “ 法 ”,而 不 是 “ 义 ” 语 语 ,这 种 方 法 虽 然 分 解 了难 点 , 关 联词使 句子相互有 机联系 ,如何运用短 语及谋局 布篇等 ; 学生语 言知识较落实 ,但分解后各部 分毫不相干 ,不易理解 另外 ,教师也可在平 时让学生 多做 一些 语句排序练习 ,增强 记忆全 篇内容 ,不利于培养学生 的阅读 能力 ,更 不利于发展 学生的改写的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语篇分析教学是一 种从 整体到部分 、 自 上 而下 的教 学方法 ,即 :从理解 整篇 内容 人手 ,分析句 际 、 段 际关 系 ,然后分段找 出中心思想 和重要信 息 ,再把一些长 句 和难 句放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 中进行语 法分析与训练 ,进而 使学生 能真 正掌握语 言现象所表达 的交 际功 能 ,培养学生建 构连贯语篇 的能力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